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唐逆子:开局打断青雀的腿! > 第106章 祥瑞!

麴文泰在《秦王破阵乐》中跳得有多卖力,西征军凯旋的庆功宴就有多热闹。

只是这热闹劲儿还没过去几天,长安城里又有了新的谈资。

红薯丰收的日子到了。

这一日,天还未亮透,长安城西郊,长孙冲那片试验田的大棚外,已是人头攒动。

李世民带着一众文武大臣,早早便到了。

天气微凉,众人呼出的白气在晨光中袅袅升起,但谁也感觉不到冷,心里都揣着一团火呢。

太子和太子左庶子于志宁的赌约,在长安城里传了快小半年了,今儿个,可算是到了揭晓谜底的时候。

到底是太子殿下在《大唐日报》上发文认错,还是于志宁等几位大人去地里刨上一年的土,这瓜,又大又甜,谁都想吃第一口。

“于大人,这身子骨可还行?”程咬金凑到于志宁身边,挤眉弄眼,“我瞧着你最近脸色不太好啊,可别到时候连锄头都抡不动。要不,我老程家旁边那块地就不错,土肥,就是粪味儿重了点,不过没事,闻闻就习惯了。”

于志宁的脸本就绷着,被程咬金这么一通挤兑,顿时黑得跟锅底一样,甩了甩袖子,冷哼一声,不搭理他。

他根本不信那所谓的红薯能亩产千斤。

自古以来,麦黍之物,亩产三四百斤已是顶天,千斤?简直是天方夜谭,痴人说梦!

他今日,便是要来看这太子如何当着天下人的面,自取其辱!

“殿下到!”

随着内侍一声高喝,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李承乾和长孙冲并肩而来。

李承乾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样子,长孙冲则显得有些紧张,额头上都冒出了细汗。

“见过阿耶,见过诸位大人。”李承乾行了礼,随即笑道,“都来得挺早啊,看来都等着出结果呢。”

“咳!”李世民清了清嗓子,“今日之事关乎国本,关乎民生,朕与诸位大臣,是特意来见证的!”

说倒是说得严肃,可他那双眼睛里闪烁的兴奋,是怎么也藏不住。

“时辰差不多了,开棚吧。”李承乾对长孙冲点了点头。

“是,殿下!”

长孙冲深吸一口气,亲自上前,与几名农人一同,将那厚厚的草帘缓缓卷起,推开了大棚的小木门。

霎时间,一股带着泥土芬芳的暖气扑面而来。

棚外的世界还是带着几分冬末的萧瑟,可棚内,却是一片生机盎然的翠绿!

只见一垄垄田地上,尽是巴掌大小、心形的绿色藤蔓,铺满了整个地面,长势喜人,与棚外的景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这……这藤叶竟如此茂盛!”

“看着倒是生机勃勃,可这粮食,是长在藤上的?”

群臣议论纷纷,皆是啧啧称奇。

“为了公平起见,今日的挖掘与称重,便由民部与司农寺的官员共同监督,诸位以为如何?”李承乾朗声道。

民部尚书唐俭与司农寺卿连忙出列应下,这可是太子亲自交代的差事,没人敢马虎。他们身后,早已准备好了几杆大秤。

“开始吧。”

长孙冲一声令下,早已准备好的农人们便拿着锄头,小心翼翼地刨开了第一垄地。

随着锄头翻开松软的泥土,一串串紫红色的“果实”被带了出来。这些东西大小不一,大的如小儿手臂,小的也有拳头大小,一窝一窝地连在一起,看着就十分喜人。

“这就是红薯?”

“我的天,这一锄头下去,就刨出来这么多!”

于志宁等人死死盯着那些被刨出来的东西,脸上的表情开始变得凝重。

他不是没见过根茎类的作物,可从没见过长得如此密集、如此硕大的,简直又长又粗!

“来人,称重!”长孙冲指挥着农人将挖出来的红薯装进箩筐里。

随着一筐筐红薯被抬到秤上,负责报数的户部小吏扯着嗓子高喊起来:

“一百二十斤!”

“两百五十斤!”

李世民等人面色潮红,呼吸都急促了几分,死死盯着那不断累加的数字。

这才挖了不到四分之一亩地啊!

李承乾倒是淡定,走过去,随手捡起几个刚出土的红薯,在旁边早已备好的清水桶里洗了洗,拿出随身的小刀,刷刷几下削了皮,切成几块,递给李世民。

“阿耶,尝尝。”

李世民看着那白中带黄的薯肉,愣住了:“这……这玩意儿能生吃?”

“不然呢?”李承乾率先拿起一块,塞进嘴里,“咔嚓”一声,嚼了起来,“嗯,还行,不过没有想象中的甜。”

此时的红薯当然没有后世的甜,应该说在技术、化肥都欠缺的大唐能用大棚种出红薯来都算是奇迹了!

李世民、长孙无忌、房玄龄几人半信半疑地拿起一块,迟疑地放进嘴里。

嘿!

入口清甜,口感爽脆,还带着一股淡淡的植物清香,别有一番风味!

“好吃!”程咬金拿了一大块,三两口就吃完了,抹了抹嘴,“这玩意儿,不比萝卜差!”

众人眼睛都瞪大了,没想到这东西生吃竟也别有风味。

就在他们品尝的这会儿功夫,报数的声音还在继续。

“五百斤!”

“八百斤!”

户部小吏报数的声音一次比一次洪亮,一次比一次激动。

于志宁站在田埂上,手里不知何时也被人塞了一块红薯,可他根本没有心思去吃。他看着那堆积如山的红薯,听着那让他心惊胆战的报数声,双腿已经开始打颤。

不可能……绝不可能!

终于,当最后一垄地的红薯被挖出、称重后,户部小吏拿着账本,颤抖着跑到李世民面前,激动地话都说不利索了。

“陛……陛下!第……第一亩地,总计……总计,一千三百二十七斤!”

一千三百二十七斤!

这个数字,对李承乾来说,只能算是一般。

可是在大唐,在这个亩产三百斤就算丰收的年代,这就是一个足以碾碎所有人认知的神迹!

整个田埂上,瞬间陷入了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被这个数字震得脑子嗡嗡作响,呆立当场。

“扑通!”

一声闷响,众人回头看去,只见太子左庶子于志宁,两眼一翻,竟直挺挺地瘫倒在地。

没人去扶他。

“祥瑞!此乃天赐我大唐的祥瑞啊!”

李世民猛地回过神来,一把抢过计数本,看着上面那个清晰的数字,激动得浑身发抖,仰天大笑。

很快,剩下四亩地的数据也陆续出炉。

最高的一亩,达到了一千五百一十斤,最低的,也有一千二百三十斤!

五亩地,总产量近七千斤!

李世民大喜过望,当场便重赏了长孙冲,封其为“劝农侯”,并拉着他的手,激动地探讨起这大棚和红薯的推广事宜。

长孙冲被这突如其来的惊喜冲昏了头脑,支支吾吾的,还是李承乾给了他一个大笔斗,他才回过神来好好回答李世民的问题。

……

临近中午,李承乾命人就在大棚边上的窝棚里,架起了几口大锅。

他亲自动手,将洗净的红薯切块,与粟米一同下锅,熬起了红薯粥。

忙活了大半个上午,君臣众人早都饿得前胸贴后背。

当那香甜软糯的红薯粥出锅时,所有人都顾不上什么君臣礼仪了,一人捧着一个大碗,围着锅台,呼啦呼啦地吃得不亦乐乎。

“好吃!”

“哎妈呀,真香!”

“这红薯煮熟了,竟如此软糯香甜!”

李世民连吃了三碗,才意犹未尽地放下碗,摸着滚圆的肚子,看着那个正给农人们盛粥的儿子,眼神里满是欣慰。

这个逆子,总算是干了件人事啊。

这一次,李世民看见了能让大唐万千百姓,再无饥馑之忧的希望!

而对于李承乾来说,这才哪到哪,如今红薯可以好好推广一下,高炉也已经搞出来了,就让军工厂那便先练着钢,接下来,他得着手准备一下春闱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