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唐逆子:开局打断青雀的腿! > 第16章 岐山的天亮了,承乾的天要塌了

岐山县的天,亮了,又似乎没全亮。

城隍庙临时医疗营地内,李承乾一夜未眠。

他并非不想睡,而是根本睡不着。昨日审案的种种情形,百姓们声泪俱下的控诉,刘明德等人贪婪无耻的嘴脸,以及最后那血淋淋的场面,不断在他脑海中回放。

他知道,自己做的是对的。对付这些刮地三尺、草菅人命的狗官,就必须用雷霆手段,才能震慑宵小,才能还百姓一个公道。

但他毕竟是来自一个和平年代的灵魂,即便穿越三年,也早已习惯了东宫的安逸。这般大规模的杀戮,对他而言,冲击力不可谓不大。

“呼……”李承乾长长吐出一口浊气,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他走到帐外,清晨的空气带着一丝凉意,让他混沌的头脑清醒了几分。

营地里已经有了动静,杜荷带着医工们开始新一天的工作,准备给下一批病患进行“贞观驱疫方”的注射。房遗爱则在清点从刘明德府库中抄没出来的粮食和布匹,准备用于赈济灾民。

英国公也早早起身,正在巡视营地周边的防务。见到李承乾出来,他大步走了过来,抱拳道:“殿下。”

“英国公早。”李承乾点了点头。

李积看着李承乾略显疲惫的面容,沉吟片刻,还是开口道:“殿下,昨日之事……一次斩杀朝廷命官及从属百余人,此事体大。消息传回长安,恐怕朝中会掀起轩然大波......”

李承乾闻言自然知道李积的意思,虽然刘明德罪大恶极,死有余辜,但未经三法司会审,更未请旨陛下,便擅自处决了从四品下的县令及其党羽,这在注重法度和程序的朝廷看来,无疑是僭越之举。

李承乾闻言,却只是淡淡一笑,不以为然道:“英国公所言孤也清楚,但,孤乃大唐太子,孤见不得这些!”

他顿了顿,霸气十足:“至于朝中那些老顽固,他们想怎么说是他们的事。孤行事,但求无愧于心,无愧于这大唐的百姓!何须向他们解释!”

李积看着眼前这位意气风发的太子,心中暗自感叹。这位太子殿下,与以往那个懦弱无能的太子,简直判若两人。这份杀伐果断,这份担当,隐隐已有太宗皇帝当年的风采。

“殿下说的是。”李积不再多言,他本就不愿参与到这继承者们的争斗中,此次能提着一嘴纯粹是,看着李承乾这段时间的表现,心中也是非常赞赏的。

李承乾转向房遗爱,吩咐道:“遗爱,立刻写一道奏疏,将岐山县之事,以及刘明德的罪状,详细呈报父皇。加急送往长安。另外,告诉父皇,岐山县如今百废待兴,县令及一应属官皆已伏法,请父皇尽快遴选贤能,十日之内派人前来接管,莫要耽误了地方民生。”

“是!大哥!”房遗爱领命,匆匆去办。

接下来的几日,岐山县在李承乾的主持下,迅速恢复了秩序。医疗营地内,在“贞观驱疫方”的救治下,越来越多的疫病患者脱离了危险,病情开始好转。从刘明德家中抄没出来的粮食和财物,也分发给了受灾的百姓和受害者家属。整个岐山县,一扫往日的阴霾,渐渐焕发出生机。百姓们对这位雷霆手段、菩萨心肠、爱民如子的太子殿下,更是感恩戴德,家家户户都自发地为他立起了长生牌位。

而此时的长安城,甘露殿内。

李世民正埋首于堆积如山的奏折之中,眉头紧锁。王德侍立一旁,连大气都不敢喘。

就在这时,一名内侍急匆匆地从殿外跑了进来,手中高举着一封用黄绫包裹的奏疏:“陛下!岐山县加急!”

李世民眉毛一挑,心中“咯噔”一下。莫不是承乾那逆子在疫区又惹出什么幺蛾子了?他放下手中的御笔,沉声道:“呈上来!”

王德连忙接过奏疏,小心翼翼地递到李世民面前。

李世民接过奏疏,迅速拆开,一目十行地看了起来。

“混账东西!”刚看了几行,李世民便勃然大怒,猛地一拍龙案,震得案上的笔墨纸砚都跳了起来。

王德吓得一哆嗦,连忙向后挪了几步,心中暗道:完了完了,太子殿下这次怕是捅了天大的篓子了!

然而,李世民接下来的反应,却让王德有些摸不着头脑。只见他脸上的怒气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神情,似有怒意,又似有赞赏,更多的却是一种哭笑不得的无奈。

“这个刘明德,当真是死有余辜!贪墨赈灾粮款,倒卖救命药材,逼死良善,强抢民女……简直罄竹难书!”李世民咬牙切齿,显然对刘明德的所作所为愤怒到了极点。

“至于高明……”李世民顿了顿,眉头又皱了起来,“一夜之间,斩杀朝廷命官及其党羽一百一十七人……这个逆子,胆子是越来越大了!他这是要干什么?把朕的朝廷官员当西瓜砍吗?!”

作为帝王,李承乾这种擅自处决朝廷命官的行为,无疑是在挑战他的权威,是对朝廷法度的践踏。他自然是生气的。

但是,转念一想,承乾此举,虽然手段激烈了些,但出发点却是为了百姓,是为了惩治贪腐,是为了稳住民心。那股子杀伐果断的劲儿,那份为民做主的担当,不正像当年的自己吗?

“哼!虎父无犬子!干得……倒也不算太差!”李世民心中暗道,嘴角不由自主地勾起一抹弧度。这小子,总算有点太子的样子了。

正当李世民心中百感交集,有些纠结如何处置此事时,殿外传来内侍的通报:“陛下,皇后娘娘驾到。”

“观音婢?”李世民一愣,连忙起身相迎,“你怎么来了?太医不是说让你好生静养,莫要随意走动吗?”

只见长孙皇后在宫女的搀扶下,缓步走了进来,虽然面色依旧有些苍白,但精神却比前些日子好了许多。

“臣妾在殿中躺了许久了,正好出来走走,权当散散心。”长孙皇后柔声笑道,目光落在李世民略显疲惫的脸上,带着一丝心疼,“陛下可是又为国事操劳了?”

“一点小事,不碍的。”李世民扶着长孙皇后在软榻上坐下,语气温和了许多。

两人温存片刻,长孙皇后状似无意地问道:“陛下,承乾在灾区,可有消息传来?”

李世民闻言,叹了口气,将手中的奏疏递了过去:“你自己看看吧,这逆子,又给朕惹麻烦了。”

长孙皇后接过奏疏,仔细阅读起来。越看,她秀眉蹙得越紧,脸上也渐渐笼罩上一层寒霜。待看到刘明德的种种恶行,以及李承乾雷霆手段将其斩杀时,她眼中闪过一丝快意,但随即又化为深深的忧虑。

“这个刘明德,真是死不足惜!”长孙皇后放下奏疏,语气中带着几分愤慨。随即,她美眸一转,对着李世民盈盈一拜,柔声道:“不过,臣妾倒要恭喜陛下了。”

李世民有些疑惑:“哦?喜从何来啊?”

长孙皇后微微一笑,道:“承乾此举,虽有不妥之处,但其爱民如子之心,为民伸冤之勇,以及临机决断之魄力,不正是陛下想他成为的样子么?大唐的太子不正该如此吗,遇到此等祸国殃民之辈,若还要瞻前顾后,畏首畏尾,那才是真正让陛下失望呢!”

她顿了顿,声音更加柔和却也更加坚定:“臣妾以为,承乾此番,锋芒毕露,一往无前,正是他身为太子应有的担当。高明不再是那个需要躲在父皇母后羽翼下寻求庇护的孩子了,他正在努力成长为一个能够为陛下分忧,为大唐撑起一片天的储君。”

李世民闻言,陷入了沉思。长孙皇后的话,如同一股清泉,涤荡着他心中的烦躁与纠结。是啊,他一直希望承乾能够强硬起来,能够有自己的主见和魄力,如今承乾真的做到了,自己又在犹豫什么呢?

“观音婢,你说的对。”李世民点了点头,“朕本乃千古一帝,朕之太子,自当一往无前!”

他想起当年自己面对兄弟逼迫,若不是当机立断,发动玄武门之变,恐怕早已是冢中枯骨,哪有今日的大唐盛世?承乾这小子,骨子里还是有他李家的血性的!

就在此时,王德又急匆匆地从殿外跑了进来,脸色有些古怪:“陛……陛下……”

“又怎么了?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李世民心情刚好转一些,见王德这副模样,不由得有些不悦。

王德咽了口唾沫,硬着头皮禀报道:“陛下,殿外……殿外有魏徵、褚遂良、张玄素等数十位大臣联名上书,弹劾……弹劾太子殿下在岐山县擅杀朝廷命官,罔顾国法,请求陛下严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