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都府。
随着兵马粮草频繁调动,即便是最迟钝的百姓都能感受到风雨欲来。
只是这样的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
以至于百姓们的生活都并未受到多少影响。
反正该干嘛干嘛,到时候将军自会顺利解决一切。
“大人,紧急军情,楚王正式向伪朝开战了……”
春耕结束不久。
余贵便匆匆赶来向薛云汇报了最新的军情。
对此薛云表现得相当平静,似乎丝毫没有感到意外。
事实上各方势力都心知肚明。
楚王迟早都会向伪朝发动进攻,只是楚王一直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伪朝都城那边有什么消息吗?”
薛云更在意伪朝内部的斗争结果。
因为楚王出兵意味着伪朝内部势必出现了剧烈的动荡。
“伪朝都城那尚没有消息传来。”
余贵摇了摇头。
毕竟伪朝都城距离较远,就算有消息也不可能这么快传来。
“将军!”
孰料这时候柳何同样神色凝重地赶了过来,并且带来了薛云最关心的消息。
“卑职刚收到消息,伪朝都城发生兵变,不少伪朝官员都死在乱兵之中……”
“兵变么?”
薛云听后脸上都露出了果然如此的表情。
之前聂陵已经和他说过。
在他离开前伪朝内部的斗争已经白热化,他甚至预感主战派极有可能发动兵变。
结果如他所料的一样。
主战派居然真的发动了兵变。
而楚王方面肯定比他更早知道这件事情,所以才会趁机向伪朝发起了进攻。
“是的,据说现在整个伪朝都城都已经乱成了一团,到处都是乱兵在烧杀抢掠,局面都已经完全失控……”
柳何是最早负责对外情报工作的人。
论及消息灵通,即便余贵都自愧不如。
但在战场情报方面他却要胜过不少,只能说各有所长。
“传闻伪朝都城都汇聚了不下十万各地调来的兵马,而这些兵马还各有所属,若是爆发兵变,局面失控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只有带过兵的才知道带兵的不容易。
这方面薛云确实非常有发言权。
如果没有严厉苛刻的军纪约束管制,兵马一旦不受控制产生的危害是极其可怕的。
何况伪朝的兵马又不是全在主战派的掌控之下。
爆发兵变后肯定会有其他兵马出来制止调节。
更别说那些想要趁着兵变趁火打劫浑水摸鱼的底层士卒了。
“估计等伪朝都城稳住局面后,楚王的大军都已经兵临城下了。”
柳何不由轻叹了口气,也不知道是感叹伪朝的人太蠢,还是感叹楚王的运气。
他心里清楚。
如果伪朝不能尽快稳住局势,那么不可避免地都会迎来灭亡的命运。
而这也是他最不想看到的事情。
任谁都知道吞并下伪朝后,楚王的实力都会再次迎来暴涨,并且再无任何后顾之忧。
那么危险的便是他们了。
“不说楚王和伪朝,东海城方面呢?对方目前有何异动没有?”
无论楚王还是伪朝都相隔甚远,可东海城却与北境毗邻,这才是薛云真正需要防范的。
“回大人,属下暂时没有收到这方面的消息。”余贵第一个站出来说道。
“将军,卑职这边也是。”
柳何接着说道,“就算有,估计也要过几天才能收到。”
“我知道了,记得有情况第一时间禀报于我。”
薛云听后也不再多言。
消息是有滞后性的。
算算时间,东海城方面最多比他要早几天知道楚王正式发兵攻打伪朝的消息。
即便有所反应都会是几天后的事情。
等到余贵柳何告退离开。
薛云才招呼贾南准备从军营里返回行宫。
从扩军到调兵遣将都离不开他的决定。
为此他自然要经常出入军营,至于民生政务方面都能交由吕望打理。
基本上没有重要到需要他亲自决策的事情,吕望都不会派人搅扰。
而近期最忙的事情莫过于春耕。
由于接收的中原难民都已经超过了百万之众,光是如何安置分配田地等事宜都让人忙得脚不沾地焦头烂额。
没事的话薛云也不会打扰这些官吏们的工作,反正有情况的话,他在衙门里的人都会告诉自己。
比如郭雨禾娘家的人。
他们虽然能力一般,但用来监察官吏却是一把好手。
薛云还借郭雨禾之口转告他们。
若是检举出贪赃枉法之徒且罪证确凿,他们都能得到提拔赏赐。
受到如此激励哪个敢不卖力监察?
但如果他们自身被检举出问题,那么也休怪他不顾情面。
薛云出行向来不喜欢大张旗鼓。
往往随行的亲卫都才二三十名,偶尔微服出行还会乔装打扮一番避免引人瞩目。
上次他在酒楼宴请吕望柳何的时候便是如此。
悄悄地来,悄悄地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