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生1979:开局成为卖炭翁 > 第2章 绿豆粉里没绿豆

前世的时候,这一担炭,他是卖了快一天,才卖出去,那个时候,满大街都是抓投机倒把的,见到戴大盖帽或是红袖章的,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

现在的小贩见到城管,无非是把你的摊给掀了,那个时候,不光要没收东西,还要被进去。

“看来,人还要是懂得感恩。”

他心里想着,易解放本来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大叔,但是话不多。

不多时,他们就来到了纸厂职工小区。

打更的老大爷正睡得香,被易解放喊醒,见是熟人,他忙开了门。

唐哲按着易解放的带领,把木炭挑到了三楼他的家里。

“你坐一下,我去给你取钱。”

说完取出暖水瓶,给他倒了一杯开水:“先喝一口吧,驱驱寒气。”

他进到里屋不多时,带着一个布袋子走了出来:“小伙子,我看你穿得薄,这里有几件旧衣服,你带回去吧。”

见唐哲坐在那里没有动,易解放笑道:“放心,你的炭钱也少不了你的。”

说完,又掏出两块钱,再加上一张十市斤的粮票和一张二市斤的肉票:“这些够了吧?”

唐哲连忙接过那两元钱,然后把肉票和粮票留在易解放的手中:“解放叔,这两块钱都已经够多了,谢谢您。”

“哎,给你你就拿着,八家堰那个地方我知道,条件苦哦。”

见推辞不过,唐哲只得把粮票和肉票都接了过来。易解放又把布袋往他手里一塞:“这个也拿回去,我们留着也没有多大用处,你拿去要是觉得穿不出世,让你妈给你纳两双布鞋也好。”

唐哲不由得缩了一下脚指头。

他现在脚上穿这双解放鞋已经快三周岁了,两只脚的最前面,被大脚趾顶破了两个破洞,鞋帮子也缺少了一大截。

然而这双鞋却是他们一家的宝贝,春夏秋都是把它挂在门后,只有冬天需要出门的时候,才舍得拿出来穿一下。

唐哲接过那包衣服:“叔,我过两天再来还你的袋子。”

易解放笑道:“行,你先回去吧,刚下完雪,路上不是很滑,要是等白天,下了一层凛沫沫,雪上再结一层冰,就不好走了。”

就在唐哲出门的时候,易解放又说道:“你如果这两天还要来城里的话,再带一点木炭来,我刚才看了一下,你这窑可全是青杠炭,这可是上好的木炭,经得烧,温度还高,你只要是好炭,带来我给你卖。”

唐哲应了一声就出了纸厂职工小区。

既然重生了,他就要改变自己一家悲惨的命运。

这个时候,父亲正受伤,妹妹的感冒也很严重,当时家里什么都拿不出,才导致了父女俩的死亡。

他加快了脚步,朝着县医院的方向走去。

天还没有亮,他把情况向值班医院说了一下,给妹妹唐婉开了一些安乃近,然后又给父亲拿了一些消炎药,便在医院的走廊里坐等天亮。

反正大雪,大队里也没有什么活可干,每当这个时候,最难熬的莫过于家中没有几个劳动力的家庭,失去了工分来源,就换不来必需的生活用物资。

唐哲家里,在父亲受伤之前,每一天还能挣个八个工分,按说他一天能挣个十个工分的,但是人太老实,大队里给他记多少,他也不爱计较。

唐哲从十六岁时开始,也能每一在队里挣个五个工分,这已经是最大队里最低的工分了,一些十一二岁的半大孩子去干一天的活,也能挣个五个工分。

母亲因为长期生病,也只能算五个工分,妹妹唐婉才十四岁,初中都还没有上完,八家堰大队人口不多,也就百十来户,读书的人就更不说了,唐婉是同龄女娃中唯一上初中的女孩子,晚上参加扫盲班,教大队里那些妇女认字,也能挣个五个工分。

正常上工的情况下,唐家一天下来,也有个二十三个工分,但是邛水县山多地少,八家堰近六百人口的大队,田只有三百七十亩,土也只有六百二十亩。

一年下来,除了上交给国家的,队里剩下不了多少,所以一个工分还换不到一两大米,剩下的只能换其它粮食。

当然,所谓的粮食,并不是都是大米。

邛水乃至整个黔东这边,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洋芋和红苕。

虽然也有少量的苞谷和小麦种植,产量却低得吓人。

如果换洋芋和红苕,一个工分,还能换到三两左右。

所以为了填饱肚子,大部分家庭都会把工分换成红苕以及洋芋。

天气太冷,他打开易解放送的那一袋衣服,有一件军大衣,还有两件旧棉衣以及一条棉裤,以及两条的确良的裤子。

他把军大衣拿出来穿在身上,顿时觉得暖和了不少。

一阵困意袭来,他竟然在走廊里靠着那个布袋睡着了。等醒来的时候,天已经大亮,摸了摸口袋,还好粮票和肉票以及那两块钱都还在,拿起东西就往供销社走去。

到了那边,换了十斤大米和两斤肉,看到柜台里有鱼钩,想了想,又花了一毛钱拿了十个,又拿了一圈鱼线。

出了供销社,他又走到国营饭店,花了两毛钱,烫了一碗素绿豆粉吃,记忆中的那种味道,一下子就涌上了心头。

绿豆粉是黔东这边的一种特色食物,说是绿豆粉,其实和绿豆沾不到半点边,是用大米和土豆,再加上火草,把土豆和火草切碎,按比例和上大米淘洗之后,磨成浆,然后在锅里摊出来,这一步骤有一点像山东那边摊煎饼,等凉了之后,再切成筷子宽的丝,放在竹筐里,想要吃的时候,只要烧好开水,放在锅里汤一两分钟,装在碗里,再淋上哨子,入口的时候,每一根粉都冲击着味蕾,这个时候的农村,除了过年,是没有机会吃得上绿豆粉的。

邛水这边叫绿豆粉,隔壁的几个县,也称为锅巴粉。

虽然是一碗素粉,量却非常大,桌上还有免费的素辣椒酱,他加了一大勺,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从昨天到现在的第一顿饭,让他觉得身上充满了力量。

走出国营饭店,天空已经开始下起了毛毛雨。

冬天的这种雨,也称为冻雨,在邛水,被称为下凛(lin,四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