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如懿传之凤临天下 > 第27章 废后

如懿传之凤临天下 第27章 废后

作者:淑仪公主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7-02 19:37:22

皇帝凝视着太后,他的目光深邃而沉稳,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却又藏着无尽的威严与冷漠。太后坐在那华贵的凤椅上,感受着皇帝那如炬的目光,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涟漪。在太后轻轻放下手中的茶杯,缓缓说完那番求情之语后,皇帝凝视着太后,那双深邃而沉稳的眼眸仿佛能洞察人心最深处的秘密。

太后的话语刚落,皇帝缓缓开口,声音虽平淡如水,却暗藏波澜,如同深海中的暗流,表面看似平静,实则汹涌澎湃。“继后乌拉那拉氏,其行为实难胜任皇后之位。她身为六宫之主,却心胸狭隘,罔顾大局。”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中挤出,带着一种压抑的愤怒。

他的语气虽然平淡,但其中蕴含的不满却显而易见,如同暴风雨前的宁静,让人心生寒意。那不仅仅是对乌拉那拉氏个人的不满,更是对后宫这片天地秩序、对皇家无上威严的坚决维护。皇帝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是在宣誓,不容任何人挑战他的权威。

太后心中一紧,却也不敢反驳。她深知皇帝的脾气,一旦决定,便如同磐石般难以更改。更何况,乌拉那拉氏此次的行为,确实触犯了皇家的底线,让皇帝颜面扫地,让皇室的尊严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太后微微低下头,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与哀愁,仿佛是在为乌拉那拉氏的命运而叹息。

皇帝见状,并未停歇,继续说道:“朕决定,收回她所有的册宝、凤玺,将她打入冷宫,明旨废后。”他的声音冷静而决绝,每一个字都像是冰冷的刀锋,切割着空气中的宁静。皇帝的话语中,没有丝毫的犹豫和留情,只有对皇家规矩的坚守和对错误的严厉惩罚。

太后犹豫了一下,还是鼓起勇气开口道:“皇帝,乌拉那拉氏虽有错,但毕竟是先帝亲赐的,且侍奉陛下多年,还望陛下能网开一面。”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恳求,一丝希望,希望皇帝能看在乌拉那拉氏多年侍奉的份上,给她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然而,她的眼神中也透露出一丝无奈,因为她知道,皇帝一旦下定决心,便很难再改变。

然而,皇帝却冷笑一声,那笑声在空旷的宫殿中显得格外刺耳,如同寒夜中的鸦鸣,让人心生寒意。“太后,她为了一己私怨,竟然参与逼迫和敬远嫁之事,如此自私自利之人,如何母仪天下?”皇帝的声音中充满了愤怒和失望,仿佛是对乌拉那拉氏的所作所为感到痛心疾首,“她在后位十余年,除了争宠斗艳,她还干了什么?她可曾为朕分过一丝忧,为皇室出过一份力?朕若不处置她,如何向天下臣民交代?如何维护皇室的尊严和威望?”

皇帝的话语中,透露出对乌拉那拉氏深深的失望和不满。他作为一国之君,必须维护皇家的威严和秩序,不能容忍任何破坏和背叛。乌拉那拉氏的行为,已经触犯了皇帝的底线,让他无法再容忍。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是在宣誓,他将要用自己的行动,来维护皇室的尊严和威望。

太后见皇帝态度坚决,便不再言语。她深知,此时再多说无益,反而可能惹怒皇帝,让自己也陷入尴尬的境地。太后微微叹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无奈和悲哀。

皇帝见状,又道:“此事朕心意已决,太后无需再劝。钮钴禄氏一族若能依朕所言,朕便既往不咎。”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威严和不容置疑的坚定。皇帝知道,钮钴禄氏一族在朝廷中的势力不容小觑,但他也相信,他们会是明理之人,会理解并支持他的决定。

太后闻言,身形不由自主地轻轻一晃,眼中闪过一抹复杂的神色。她自然知晓皇帝所言非虚,乌拉那拉氏的行为的确已难当皇后之责,但念及往昔的情分,以及乌拉那拉氏在后宫多年的辛劳,太后心中仍是不免生出一丝不忍。

她轻叹一声,声音中带着几分苍凉与无奈,缓缓说道:“皇帝啊,哀家自然明白你的苦衷与决心。只是这废后之事,非同小可,关系重大,不仅关乎后宫的安宁,更可能牵动整个朝野的局势,引发不必要的动荡。你身为天子,一举一动皆受天下瞩目,还望你能再三思量,莫要轻率行事。”

皇帝的面容依旧冷峻,目光坚定如磐石,他毫不退缩地望着太后,沉声道:“太后多虑了,朕心意已决,此事再无更改之可能。乌拉那拉氏之行径,若不严惩以正视听,何以树立后宫之正气,何以安定天下臣民之心?朕身为天子,自当秉持公正,明辨是非,对于这等恶行,绝不能有丝毫的姑息与纵容。”

太后听罢,心中虽仍有不甘,却也明白皇帝的决心已下,再劝也是无益。她无奈地轻轻点头,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感,既有对乌拉那拉氏的同情与惋惜,也有对皇帝决断的敬畏与理解。

太后听罢,那双经历了无数风霜的眼眸里,闪烁着复杂的情绪,最终只能化作无奈的轻叹,缓缓地点了点头。她的面容上,皱纹似乎在这一刻更深了几分,每一道都藏着对皇朝未来的忧虑与对儿子决定的尊重。大殿之内,烛光摇曳,将太后的身影拉得长长的,更添了几分孤寂与苍凉。

皇帝见状,心中亦是五味杂陈,他知母后之心,却也有自己的考量。语气不由得柔和了几分,道:“皇额娘,您且宽心。朕心中自有计较,定会妥善处理此事,不让它成为我大清的隐患。至于皇后……权柄过大,这些年来,儿臣也着实累了,不愿再为这些后宫琐事所累。我便不再立后了吧。”

说到这里,皇帝微微一顿,目光转向一旁早已侍立多时的内侍总管,示意其传旨。他的眼神中,既有决绝,又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柔情,仿佛是在做出这个决定的同时,也在心中为另一个人腾出了一片天地。

“儿臣决定,以元后之礼,自大清门而入,迎皇贵妃佟佳氏馨澜,执掌六宫大权。”皇帝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每一个字都清晰而有力,仿佛带着不可抗拒的威严。他的眼神中,既有对过往的决断,也有对未来的期许,仿佛在这一刻,他要将所有的决心与希望,都凝聚在这道旨意之中。

言罢,皇帝站起身来,龙袍随风轻扬,他的身影在烛光下显得格外高大,仿佛背负着整个天下的重量。他的眼神坚定而深邃,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却又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一抹对佟佳氏馨澜的期许与信任。

“她除了无皇后之名,其他的,无论是服饰、礼仪,还是那高高在上的地位与权势,朕都将赐予她,让她在六宫之中,如同皇后一般,尊享无上的荣耀与尊贵。”皇帝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深情与承诺,仿佛在这一刻,他要将自己所有的柔情与信任,都倾注于这位即将成为后宫之主的皇贵妃身上。

太后听闻皇帝此令,微微一怔,心中暗自思量。佟佳氏馨澜向来聪慧得体,管理后宫也有一套,由她执掌六宫倒也合适。但她还是忍不住说道:“皇帝,虽皇贵妃贤良,但无皇后之名,恐日后行事多有不便。”

皇帝微微一笑,那笑容宛如春日里温暖的阳光,穿透了宫殿中沉闷的空气,带着几分释然与坚定。他轻声说道:“皇额娘,您且放心。朕自会让普天之下,皆知晓皇贵妃馨澜在朕心中的地位,知晓她在后宫之中的无上尊贵。”皇帝的话语中,充满了对佟佳氏馨澜的珍视与宠爱,他要将这份情感昭告天下,让所有人都明白,馨澜在他心中的分量。

“除了那虚无缥缈的皇后虚名之外,馨澜拥有皇后应有的一切。”皇帝继续说道,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是在宣读一份神圣的诏书,“无论是权势、地位,凤袍,凤玺,还是那份令人仰望的荣耀,朕都会赐予她。”皇帝的话语中,透露出对佟佳氏馨澜的无限慷慨与恩赐,他要将皇后所拥有的一切,都赋予给她,让她在后宫中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如此一来,也可避免后宫因皇后之位再生无端波澜。”皇帝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朕深知,皇后之位历来是后宫中的焦点,也是纷争的源头。如今,朕将这份虚名摒弃,只将实权赋予馨澜,相信后宫中的嫔妃们也会明白朕的用意,不再为这虚名而争斗。”皇帝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后宫纷争的厌倦与无奈,他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平息后宫中的波澜,让后宫恢复宁静与和谐。

“让朕能更专心于国事,为大清的繁荣昌盛竭心尽力。”皇帝最后说道,他的目光望向远方,仿佛看到了大清的未来在他的手中逐渐展开,“朕身为天子,肩负着天下的重任。如今,后宫之事已妥,朕也可以无后顾之忧地投身于国事之中,为大清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皇帝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国家的热爱与责任,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大清更加繁荣昌盛,让天下百姓都能够安居乐业。

太后闻言,心中稍感安慰,却又泛起一丝涟漪。皇帝决定不再立后,以元后之礼迎皇贵妃佟佳氏馨澜执掌六宫,这既是对乌拉那拉氏的惩戒,也是对后宫新格局的安排。太后深知,皇帝此举意在平衡后宫势力,避免再次出现皇后独大的局面。

她望着皇帝,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既有对皇帝决策的认可,也有对乌拉那拉氏命运的惋惜。太后轻声道:“皇帝,你既已有了决断,哀家自当支持。只是乌拉那拉氏,毕竟曾是先帝亲赐,望皇帝能给她留条活路。”

皇帝闻言,微微颔首,道:“皇额娘放心,朕虽废其后位,却不会要她性命。她会在冷宫中度过余生,也算是对她的惩戒。至于佟佳氏馨澜,朕相信她能胜任六宫之主之位,为朕分忧。”

周围的内侍、宫女们闻言,皆是心头一震,目光中既有惊讶,也有对这位新掌权者的好奇与敬畏。整个大殿,在这一刻,似乎都静默了下来,只余下烛火跳跃的声音,以及皇帝那沉稳而有力的脚步声,缓缓回荡在空气中,预示着后宫即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就在此时,一名小太监慌慌张张地跑来,脚步凌乱,几乎要摔倒在地,带起一阵不祥的风尘。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颤抖,急切地奏报道:“皇上,不好了!皇后……皇后她……断发了!”

皇帝闻言,心中猛地一沉,仿佛被一道无形的惊雷击中,整个人愣在原地,眼睛瞬间瞪得滚圆,不可置信地盯着小太监,那眼神中充满了震惊、愤怒与深深的失望。断发,对于后宫中的女子而言,是何等严重之事,更何况是母仪天下的皇后!这不仅仅是对自己绝世容颜的摧残,更是对皇家无上威严的公然挑战,对皇帝至高无上权威的蔑视与践踏。

“什么?!”皇帝怒吼一声,那声音在空旷的宫殿中回荡,如同猛兽般震耳欲聋,充满了无尽的愤怒与威严,“她竟敢如此大胆!朕未曾废她,她竟敢擅自断发!她这是要干什么?是要与朕、与皇家决裂吗?!”皇帝的话语中,愤怒与失望交织,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变得沙哑,脸色铁青,仿佛随时都会爆发出更大的怒火。

太后闻讯赶来,脸上写满了深深的担忧与惊愕。她看着皇帝那愤怒得几乎扭曲的脸庞,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不安。她知道,皇后断发之事,绝非小事,必将引起一场轩然大波,甚至可能动摇皇家的根基,让天下人耻笑。

太后走到皇帝身边,轻声说道:“皇帝,没有国丧后妃不得断发,这是祖宗的规矩,哀家和皇帝还活的好好的,乌拉那拉氏这是在诅咒谁呢?”太后的话语中,充满了对皇后行为的谴责与不解。她不明白,皇后为什么会做出如此愚蠢的行为,难道她真的不明白,这样的行为会给皇家带来多大的灾难吗?

太后的话语中带着一丝颤抖,她深知皇后断发这一行为的严重性,这不仅仅是对皇家规矩的蔑视,更像是一种诅咒,一种对皇帝和太后健在的公然挑衅。

皇帝闻言,脸色铁青,他紧紧握住拳头,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他瞪视着前方,眼中仿佛有火焰在燃烧:“她这是何意?难道是对朕的不满,还是对后宫地位的不甘?朕未曾亏待于她,她竟敢如此大胆!”

太后看着皇帝那愤怒至极的模样,心中涌起一股无力感。她知道,皇帝对皇后的行为已经感到了极度的失望和愤怒,而这场风波,必将对后宫产生深远的影响。

“皇帝,此事必须妥善处理。”太后沉声道,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决绝,“皇后此举,无疑是在挑战皇家的威严,挑战你的权威。你若不严惩,何以正后宫之风,何以安天下之心?”

皇帝闻言,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他知道,太后所言极是,他不能坐视不管,必须采取行动,以维护皇家的威严和秩序。

“传朕旨意。”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浑身散发着一种不容侵犯的威严,冷冷地开口,声音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与坚定,“皇后乌拉那拉氏,身为后宫之主,本应恪守皇家规矩,以身作则,为众妃嫔之表率,以维护后宫之秩序与安宁。然其竟擅自断发,此等行为实乃大逆不道,严重违反了皇家之礼仪与规矩,践踏了皇室的尊严与威望。即日起,朕决定收回其所有册封诏书,废除其皇后之位,剥夺其一切荣耀与权势。乌拉那拉氏将被打入冷宫,永世不得翻身,以儆效尤。”

说到此处,皇帝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随即继续说道:“另,朕念及旧情,特派御医前往冷宫诊治,查看其是否身染疾患,以致行为失常,做出此等糊涂之事。若其确有疾患,便令御医悉心医治;若无疾患,只是心性癫狂,那便让她在冷宫中好好反思自己的过错,终其一生。”

“遵旨。”殿内的太监总管李公公躬身领命,声音尖细而恭谨,额头已隐隐渗出细汗。他深知,这废后一事,非同小可,稍有不慎,便可能牵动朝野,引发动荡。因此,他必须小心翼翼,确保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