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职业杀鬼子赚钱 > 第1024章 短兵交接

职业杀鬼子赚钱 第1024章 短兵交接

作者:老三家老三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7-02 19:26:09

事实证明,千万不要跟二愣子叫板,尤其是双方身份地位相差巨大的时候。

喜多诚一一个日本中将,叫板苏军一个中尉,他认为日苏签订的那个共同防御满洲国协议是他的护身符,况且,他是一个中将,对方只是一个小小的中尉。

结果那个二愣子中尉尊严受到了挑衅,毫不迟疑的抬起手中的枪,对着喜多诚一就是一枪。

不过这货也知道分寸,没敢直接要喜多诚一的命,而是打的喜多诚一小腿,甚至是喜多诚一脚下的地面,更多的是想要起到一个威慑作用。

只是这哥们的枪法烂了点,十几米的距离,这一枪打得有亿点偏。

喜多诚一嗷的一声惨叫,双手抱着裤裆跳了起来。

柴山兼四郎和副官急忙上前搀扶喜多诚一,喜多诚一捂着裤裆咆哮了起来:“杀了他,冲过去!!!”

副官毫不迟疑的掏出枪,对准站在沙包上的苏军中尉就是一枪。

副官枪法还挺准,一枪正中苏军中尉胸口,苏军中尉仰面朝天倒了下去。

既然已经交火了,苏军和日军再无片刻犹豫,双方在十几米的近距离短兵交接,展开了激烈交火。

被挤在后面的鬼子没有开枪的机会,掏出手榴弹往脑袋上一磕就扔了出去。

十几米的距离,就算是个老娘们,也能把手榴弹扔到苏军的工事里。

沙包工事后面的苏军顿时被日军炸得血肉横飞,但是桥头两个永固桥头堡里的机枪手,此时也已经发动了攻击。

苏军在桥头堡内装备的是捷格加廖夫轻机枪,苏军在二战期间装备了大量的捷格加廖夫轻机枪,这枪使用的是7.62毫米口径步枪弹,使用47发弹盘供弹,理论射速每分钟600发,有效射程800米,在枪械性能,杀伤力,火力持久性方面,比小鬼子装备的96式、99式轻机枪更具有优势。

捷格加廖夫轻机枪

此时两个桥头堡里的机枪开火,近在咫尺的鬼子们一片片的中弹倒地。

这群小鬼子也都是在死人堆里打过几次滚的,战斗素养无懈可击,从双方开始交战,就已经有鬼子奋不顾身的向这两个桥头堡冲了过去。

他们知道,如果不尽快把这两个桥头堡解决了,身后密密麻麻的部队和侨民,必定要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

最他娘让人蛋疼的是,这条铁路是日本人修的,这座铁路桥是日本人建的,连这两座桥头堡也是日本人造起来的,现在却成了要他们命的坚固工事。

日本人修建的北平至承德铁路

1936年铁路通车时,承德火车站穿合服打纸伞的日本女人

桥头堡以钢筋水泥建造,高两层,底层无窗,用于值守和存放弹药,二层仅有射击口,射击口距离地面三四米高,根本无法攀爬,子弹打到桥头堡上,只能留下一个弹坑,根本就伤不到桥头堡里的人。

小鬼子们前赴后继的冲向两个桥头堡,两个桥头堡形成交叉火力,相互掩护,相互支援,小鬼子们一片片的被打倒在两个桥头堡之间。

有小鬼子冲到桥头堡下,搭人梯向上爬,试图将手榴弹从射击口扔进去。

而对面的桥头堡马上就会火力支援打过来,短短几分钟的时间,两个桥头堡下面就堆积起了几十具尸体。

当然,还有一些中枪没来得及死的鬼子,被后来的鬼子压在了下面,发挥了他们最后的作用,被当成了梯子。

看到小鬼子们发了疯一样的冲上来,桥头堡里的苏军自己就先慌了。

只是换弹盘的功夫,就有鬼子踩着尸体爬上来,将手榴弹从射击口扔了进去。

慌乱的苏军急忙捡起手榴弹扔回去,鬼子的第二枚手榴弹又扔了进来。

这他娘的简直就是在拼手速啊。

拼手速的结果就是,轰轰几声爆炸声,同时在桥头堡内外炸响。

桥头堡内的机枪哑巴了,桥头堡外的尸体堆被炸成了一片碎肉。

这场战斗来得快,结束的也快。

仅仅短短十来分钟,双方就已经结束了战斗,以日军占领桥头堡而告终。

值守在桥头堡阵地的三十多名苏军被全部消灭,有几名举手投降的苏军,被日军押解到桥头一侧,喝令跪在地上,当场处决。

既然动手了,小鬼子就不会手软,对中国人,对老毛子,都是一样。

更何况,这一场小战斗,日本人竟然付出了二百多人的代价。

7:1的战损,是日本人不能接受的。

可惜啊,战争结束的时候,不是苏联人占领的日本本土,不然,日本人一定会品尝到德国人战败的滋味。

苏军占领德国期间,允许每一个士兵,每个月向家里邮寄一个5公斤的私人包裹,军官加倍,将军不限邮寄次数。

这意味着什么,相信大家都懂。

这意味着,苏军可以在占领区肆意抢劫。

有一张很出名的照片,是一名苏军下级军官,将苏联战旗插到柏林帝国大厦上。

起初的时候人们并没有感觉这张照片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这张照片也被印刷成反纳粹胜利的宣传画,在全世界范围内张贴。

后来,有人发现这名苏军下级军官的两个手腕上都戴着手表。

一个正常人,是不会同时戴两块手表的。

那么手表是从哪来的,也就不言而喻了。

苏军宣传部门紧急收回这张已经被广为流传的宣传画,经过改版后,那名苏军下级军官一只手腕上的手表不见了。

不知道这张第二版的宣传画算不算是pS的鼻祖,但是,苏军宣传部门这种欲盖弥彰的作为,却成了贻笑大方的笑柄。

这还只是暴露出来的苏军在德国的抢劫行为,而更加令人发指的是,杀人和强奸!

仅柏林一地,就有13万妇女遇害。

随便发几张照片,老三手里还有更多,但是肯定不能过审。

受害人中包括德国前首相科尔的夫人汉内洛蕾·科尔。

汉内洛蕾·科尔出生于1933年,与母亲同时遭到苏军强奸时,年仅12岁。

如果战争结束的时候,是苏联人占领的日本,日本人的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

可惜没有如果。

老三不想为谁洗地,老三只是在如实阐述所了解到的一些事实。

或许片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