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武侠 > 十年恩怨十年剑 > 第217章 请助求援

十年恩怨十年剑 第217章 请助求援

作者:戚弘毅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2 19:14:24

黄府,是一座曾在东南显赫一时的将军府。

当年,倭寇初犯东南,各地饱受其害,官员们纷纷踏门而来,请求老将黄霄出兵镇压,一时风光无两。

黄霄老将军虽通晓兵法,然而麾下南兵多生于富裕之乡,临战之时,怎肯以命相搏?

如此,只有保境之能,而无平倭之力。

戚弘毅独自领兵之前,也曾在黄霄老将军军中任过参将之职,年轻气盛,一腔血勇,欲带兵与倭寇正面拼杀。

怎知这些士兵毫无战心,未触即溃,若非戚弘毅武功不凡,险些便死于乱军之中。

有如此初战,戚弘毅对这些士兵彻底丧失了信心,这才上表朝廷,以平倭之志,请求能独自练兵备战。

苦心人,天不负。

经过一番波折,戚弘毅终于练出了属于自己的一支不败精兵。

新军练成之后,未有败绩,甚至屡屡以少胜多,威振东南,令倭寇闻风丧胆。

相比之下,黄霄老将军却慢慢赋闲在家,昔日热闹的门庭也变得冷清,几乎门可罗雀。

可今日不同。

有两个人走到黄府的门前,轻轻叩响了紧闭的大门。

“谁啊!”

门房一边应着,一边一路小跑地赶去开门。

若是往年,他必定是不紧不慢的。

毕竟那时候,黄府风光无限,访客也络绎不绝。

可如今世道变迁,随意来些什么人,都似稀客一般。

戚弘毅带着项人尔立在大门之外,这次拜访老将军,是来请求援兵的,因而二人都尽力低调,只穿了寻常便服。

门房并没有让他们等的太久,不多时,便见大门吱扭一声打开了一条缝隙,一个脑袋从中探出来,仔细打量着二人,询问道:“二位,来黄府有何贵干?”

“戚弘毅携监军项人尔,特来拜访黄老将军!”戚弘毅客客气气的向门房施礼。

“啊?”

门房一声惊呼,半天说不出话来。

他自个儿在心中琢磨着:“早听闻这戚弘毅,曾是老爷麾下一名小参将,后独立建军,风头居然压过了老爷。若非此人,黄府断然不至于如此落寞,想不到他竟敢来黄府见老爷,这岂非上门打脸,料老爷也绝不会见他的。”

戚弘毅见门房愣在那里,还以为他没听清楚,便重复道:“这位小哥,我是戚弘毅,旁边这位是我军中监军项人尔,今日来此,是特地拜访黄老将军的。还请行个方便,打开府门。”

这一声,算是将门房唤了回来。

他只懒懒地回复一声:“二位等着,容我通禀老爷一声。”

说罢,便不由分说,“哐当”一声关上府门。

戚弘毅与项人尔立在门口,久久不见回应,不免有些尴尬。

等了不知多少时辰,见大门毫无动静,项人尔终于等不及了,劝道:“戚将军,我看黄霄老将军是不肯见我们了。”

戚弘毅也点点头道:“我曾为黄老将军部曲,如今却在战绩声名上一度压倒老将军,也难怪被拒之门外。”

“既如此,不如先回宁海卫军营,再做打算。”项人尔建议道。

戚弘毅却摇了摇头,招呼一把,道:“随我来,我还有一法,可入黄府。”

项人尔明知此事难成,不愿求人,不料却被戚弘毅一把拉住,绕墙而走,不多时,便转至一处矮墙下。

戚弘毅摸着矮墙,望墙头看了一看一看,一登一窜,便跃上墙头,又回头招呼项人尔道:“愣着干什么,随我来啊!”

项人尔道戚弘毅有什么奇妙方法?却不料原是要翻墙而入,岂不类鸡鸣狗盗之辈?

他犹豫片刻,架不住戚弘毅反复招呼,无奈也从墙头翻过,潜入黄府之中。

矮墙之后,便是一处闲静院落。

项人尔习惯性的四下张望一遭,只见绿树寰合,并无闲人,只一个挺着将军肚的白发老者,以蒲扇遮面,赤膊躺在院子中心葡萄架下的石桌上纳凉小憩。

戚弘毅对项人尔作了一个噤声的手势,一边蹑手蹑脚的靠近葡萄架,一边指着那老者,小声告诉项人尔道:“你看,这位就是黄霄黄老将军。”

不料戚弘毅虽尽量压低了声音,却还是被老者发觉了。

他看也不看,开口道:“戚将军,看来我黄府的大门是挡不住你了。”

“恩师,何必称我将军,真折煞我也。”戚弘毅听黄霄老将军说话,竟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戚弘毅这一跪,让紧跟其后的项人尔变得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站也不是跪也不是,一时陷入尴尬的境地。

比尴尬更甚的,是他的满心疑惑:“戚将军曾是黄老将军的部曲没错,可这句’恩师’又是从何说起呢?”

“别叫我恩师,老夫受不起。”

黄霄老将军将蒲扇从脸上拿开,坐在石桌上,冷冷看着跪在面前的戚弘毅:“当年,你要离开独立招募新军时,我便说过,只要你敢踏出此门,便永远不要再回来。”

黄霄老将军这一坐起来,项人尔方才认出他本来面目。

面前虽是一老将,但其身材魁梧,膀大腰圆,目光如炬,白发如霜,威风凛凛,不让当年。

戚弘毅再拜道:“恩师,我年少初入军伍时,便在老将军麾下,多蒙教诲,屡次拔擢,官至参将。当年谆谆教诲,言犹在耳,非老将军,焉有弘毅今日之功?人言’良师难求,初心难忘’,今虽小有功名,怎敢忘授业之恩;倭寇未尽,岂能忍平寇之心。”

黄霄老将军不是傻瓜,一下子便听出戚弘毅言语之中虽有尊师重教之情,也暗中点出自己虽有兵将,却居家不出,忘了平倭本心。

黄霄脸色陡然一沉,坐直了身子,狠戾的目光死死地盯着戚弘毅,从牙缝中挤出几个字来:“小子,你可真敢说啊!”

项人尔见黄霄脸色突变,心道不妙,正不知如何应对,却见戚弘毅缓缓抬起头来,目光正与黄霄的眼睛撞到一起。

一老一少两位将军的眼神隔空对撞,仿佛使整个院子的空气都凝滞住了。

就连项人尔这样的人都被这种气氛威压着,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不敢发出半点声响。

“老将军。”

这次,戚弘毅没有唤黄霄为“恩师”,而是直接以“将军”称之。

“老将军,当年倭寇跨海而来,看着被劫掠杀戮的百姓,看着烧毁的断壁残垣,是您教导我们,要以血还血,以牙还牙,将这群狗崽子们赶下海去。当年的豪言壮语,言犹在耳,可如今……”

“如今有你戚大将军兴兵平倭,朝廷称颂,百姓爱戴,早已没人记得我这个老头子喽!”黄霄打断了戚弘毅的话。

戚弘毅苦笑了一下,不再接着说下去,反而将话锋一转,道:“恩师,还记得当年我提出要脱离队伍,独自练兵建军的时候,向您请辞,您也像今天一般,让门房关紧大门,不肯见我。”

戚弘毅这么一讲,仿佛勾起黄霄的一些回忆。

他回应道:“那有什么用,门关的再紧,还能挡住你这个爱翻墙头的混小子不成?”

戚弘毅见黄霄不再针锋相对,趁热打铁道:“恩师,您看今日,可与那日有几分相似?”

“别别别,”黄霄拿着蒲扇的手连连摆动,道:“老夫可不想被你这小子再气死一回。”

“恩师。”

戚弘毅目光坚定了几分,道:“当年弘毅离开这里,是为了练出一支抗倭铁军,并用这支军队,将敢于入侵的倭寇彻底消灭。当年,您不也是这么教导我们的吗?记得您说过:’裂其土,侵其地,杀其人,掠其财……凡此类者,皆万死莫赎。我们要做的,便是让他们从哪里来,滚回哪里去。不不,便宜他们了,最好是囫囵着来,零碎着回去。’”

“你,你竟还记得。”黄霄老将军动容了,几乎要站起身来。

项人尔见状,也从旁帮腔道:“这一番话,戚将军也常在军中对我们讲起。戚将军常说,无黄霄老将军,便无今日的戚弘毅。”

老将黄霄闻言大喜,向前走了两步,将戚弘毅从地上扶起,道:“小子们少说恭维话,我虽老,还不糊涂,无事不登三宝殿,你们到老夫这里来,是遇到什么难处了吧!”

“什么都瞒不过老将军,”戚弘毅凑近一些,直言不讳地开口道:“我想打海波城。”

“什么?”戚弘毅声音不大,却似雷霆悬顶,震惊了黄霄。

“我想打海波城,彻底消灭倭寇。”戚弘毅大声重复了一遍自己的话,声音坚定。

黄霄虽久居府中,却未废兵事,一直关注着外面的消息,深知海波城倭寇实力。

于是他问道:“你可知海波城盘踞有三四万的倭寇,旌旗连天,连营遍地。”

“我知道。”戚弘毅回答。

“你有多少兵?”黄霄问道。

“六千。”戚弘毅具实答道。

“找死!”黄霄气的将蒲扇狠狠地扔在地上,大喝道:“我军对倭寇,即使数倍于敌,也难保胜算。就算你的军队厉害,能以一敌二,但能以一敌四,以一敌五吗?况海波城有坚城可守,兵法曰:’十则围之’,你靠区区六千人攻打海波城?疯了,疯了,这不是以卵击石,还能是什么?”

“所以,我要找恩师借兵,以防不测。”戚弘毅虽遭训斥,但却毫不在意,语气平缓自信。

“借兵?怎么,你要找死,还要拉老夫垫背不成?”

黄霄听闻戚弘毅来意,更是气的胡须乱颤,道:“老夫手下只有区区四千兵,就算与你合兵一处,也只一万而已,大一点的鸡蛋那也是鸡蛋,敲不破石头的。何况我那点兵什么素质,你又不是不知道,都是先谈封赏再打仗,若觉得打不赢,即便我逼着他们上,他们也绝对不会去送死的。”

戚弘毅沉思片刻,道:“黄老将军,您看这样如何。您带兵助战,只需在远处挥旗擂鼓,以壮声势,同时帮我盯紧双木洲方向倭寇,若有驰援迹象,及时通知我军。至于攻打海波城,则由我一力负责,若败,则我一力承担,老将军可领兵从容后撤;若胜,功赏平分。如何?”

怕黄霄不答应,戚弘毅还特意指着身后的项人尔道:“这是朝廷派到我军中的监军,有锦衣身份,可做保人。前面所说,并无半句虚言。”

如此一本万利之事,黄霄没理由不答应。

可本着对后辈的爱护之心,老将黄霄还是提醒道:“听闻海波城聚集如此之多的倭寇,正是冲着你戚弘毅来的。敌众我寡,实力悬殊,一旦失利,便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弘毅,你真的想好了吗?”

戚弘毅点点头:“放心,我心中已有谋划,一日不灭尽倭寇,我便一日寝食难安。”

“疯,疯,老夫也陪你疯一回,”黄霄道:“老夫答应你,攻城之日,亲自带兵为你助战。”

“谢恩师。”戚弘毅拜谢黄霄之后,将眼珠一转,道:“弘毅还有一不情之请,不知……”

老将黄霄一脸疑惑,心想自己都答应他了,这小子还想干嘛?

戚弘毅道:“听闻恩师有一千水军,那海波城背靠大海,若倭寇兵败,必奔海而逃。仓皇出逃的倭寇无心应战,若是能以水师埋伏,阻其后路,必能尽歼之。”

“嚯!”

黄霄心说,戚弘毅这小子口气不小,这哪里是以卵击石,分明是以蛇吞象,欲将这支倭寇一口吃下。

根据经验,黄霄对戚弘毅的设想抱有很大的怀疑态度。

于是他口中敷衍着:“你能击败海波城倭寇再说,胃口太大,小心崩了你小子的牙。”

“那我就当恩师应允了。”

戚弘毅得了便宜还卖乖,终于将老将黄霄拉入这场大战之中。

随后,戚弘毅又在黄霄府中叙谈了许久,约定好了进攻的时间和地点,以及如何配合部署等诸多细节,方才同项人尔一起拜别老将军,离开黄府。

这一遭,让项人尔见识到一个更为丰富的戚弘毅,他不止是战阵之才,更兼人情通达,能屈能伸,实在是不世出之奇才。

东南能出此人,实乃国之大幸。

只是,项人尔尚有一惑未解,于是一出黄府,便问戚弘毅道:“将军,你借兵而不用兵,只叫他摇旗鼓噪,无非锦上添花罢了,攻城之任,还要靠我们这六千人马。既然如此,何必麻烦走这一遭呢?”

“不错,是锦上添花,”戚弘毅同意了项人尔的看法,随即又说:“我真正想用的,不过是老将军麾下的一千水军罢了。只有堵住入海之路,方能将倭寇彻底消灭。”

项人尔听闻此言,更不能解,问道:“兵法讲围师必阙,将倭寇赶走便好,何必非要歼灭呢?若激起其争斗之心,岂非对我军不利?”

“我就是要将倭寇歼灭,一个不留的彻底歼灭,”戚弘毅看着项人尔,解释道:“东南海疆辽阔,物产丰腴,倭寇扰我之心不死,若纵敌入海,旋即复来,如此反反复复,何日终了?东南平倭,不在一城一地之得失,而在于歼灭敌人,杀到他不敢来犯,无人来犯,方能平息海波,安定百姓。”

项人尔听着戚弘毅的话,心中十分受教。

这一刻,戚弘毅不止是他的生死战友,更是他的良师。

这种对于戚弘毅的复杂情义,也将在未来的某一天,促使他做出一个决定他自身命运的艰难抉择。

戚弘毅与项人尔并肩而行,不久便回到宁海军营。

与此同时,前哨营大捷的消息也传回营中。

戚弘毅来不及兴奋,他要为更大的战争做准备。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决战就在今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