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两界穿梭,富可敌国,齐人之福 > 第233章 千古名诗

齐文渊的诗声刚落,众人仍沉浸在“花灯十里照江红”的意境中,尚未回神,台下忽而传来一道清朗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潇洒与从容: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声音落下,众人一愣,随即如雷击般震撼。

“好诗!”

“此句何人所作?”

“竟有人敢在此时接诗?不,这不是接诗,这是……直接压轴了!”

一时间,整个望月楼鸦雀无声,连烛火仿佛都静止了片刻。所有目光,齐刷刷望向二楼栏边那道身影——

刘军。

他一手持杯,似笑非笑,眼神微醺中透着几分慵懒与随性,仿佛刚才只是随口一吟,并未用尽心神。

赵承安第一个回神,惊讶得险些打翻酒盏:“好你个刘军,这诗你藏得深啊!”

赵凌霜也不由挑眉,面露异色:“你什么时候练的诗文?”

赵婉晴满眼惊喜,连声赞叹:“我就知道你不简单!”

“这句太狠了!”不远处一位知名文士忍不住拍桌惊呼,“‘十年一觉扬州梦’,一个‘梦’字,尽显沉浮荣辱;‘赢得青楼薄幸名’,才情、风流、悔意、哀叹,全在其中,天人之笔!”

“这样的诗……放眼整个北辰,也无人能作吧?”

齐文渊脸色顿时难看起来。他虽心高气傲,此刻也不得不承认,这一诗句的层次,远胜于他方才的整首诗。

他抬头望向刘军,拱手一礼,强忍着心中不甘,语气中却带着敬意:“敢问兄台,此诗是何时所作?”

众人纷纷竖耳。

只见刘军淡淡一笑,摇了摇杯中酒:“不过是偶得灵感,随口一吟。”

一句“随口一吟”,顿时令满场安静片刻后,再次爆发轰动!

“随口?你这叫随口?那我们之前写的算什么?鸡爪蘸水写草书吗?”有士子几乎想哭。

“此子才华横溢,气度自若,恐怕今夜文会的头名要换人了。”

“去年的冠军也得让三分吧……”

太徽郡主早已凝视着刘军,目光带着一丝罕见的兴趣,轻声呢喃:“此人是谁?……怎么从来没见过呢。”

刘军并未多说,亦未否认众人对他“原创”的推测。他只是微笑,继续饮酒,看灯火如海,看众人哗然。

而那句诗,也宛如烈焰般,在这江南夜空中,烧出了一个无人能及的传奇。

望月楼内掌声如潮,欢呼声此起彼伏,不少人甚至直接起立鼓掌,场面前所未有的热烈。

“此诗一出,群星失色!”

“这是我今晚听到最有神韵的一句,堪称一锤定音!”

“我看不必比了,今夜冠军非刘公子莫属!”

“是啊,什么齐文渊,在这句面前,也不过尔尔!”

不光是普通观众,就连一众文坛宿儒、老一辈名士也纷纷点头称赞,脸上满是激动之色,有几位甚至激动地红了眼眶——他们太清楚,这等诗句,非天纵之才不可得!

赵凌霜嘴角轻扬,轻声道:“他若是今晚得了第一,也不算抢风头,实至名归。”

赵婉晴则眼含欣喜,忍不住低声道:“我刘军哥哥今晚怕是要登临风雅之巅了……”

赵承安啧啧赞叹:“就这句,搁青史都能留名啊!”

然而,就在众人情绪高涨,甚至有人高声建议“今年冠军应当直接颁予刘公子”时,一道低沉不满的声音忽然传出:

“此言差矣!”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齐文渊脸色铁青,手紧握成拳,眼中却闪着冷冽之光。他身后的几位文士也纷纷附和,神色不善。

“不错。”一位年约五旬、身着青袍的儒士拱手而立,语气冷峻,“此诗虽佳,但是否原创仍待商榷,怎可因一联之美,便轻下冠军之判?”

“齐文渊在文坛苦学十载,去年以七律夺魁,今年又压全场,岂能因一人临时献技便轻判高下?”

“更何况,文会尚未结束。”

这位儒士,正是齐文渊的老师、文坛名宿“王子敬”。

齐文渊紧接着开口,语气颇为冷然:“刘兄若是真才实学,自然值得佩服。只是——此诗来得太突然,恕我直言,实在难免让人心存疑虑。”

此言一出,全场顿时安静了几分。

一些原本兴奋的观众,也渐渐回过神来,有人低声嘀咕:

“确实,这诗……不像寻常士子所作,气魄太大,境界太高。”

“难道是抄来的?”

也有一些人面露迟疑,但更多的目光,仍集中在刘军身上,等待他的回应。

刘军却只是轻轻一笑,端起酒杯,浅酌一口,淡淡道:

“先生们若存疑,自可继续比试。刘某并不求什么冠军,只求与诸位共襄盛会,切磋一二罢了。”

这句话一出口,顿时又赢得了不少人好感,许多观众纷纷鼓掌:

“好一个不争之争!”

“这等风度,已胜!”

郡主太徽也在高台上轻轻一笑,低声对侍女道:“此人,倒真有几分谪仙风采了。”

而齐文渊,眼神却愈发阴沉,衣袖轻甩,冷声道:

“那便接着比。”

齐文渊冷声道:“既然众人如此推崇刘公子,不如我二人单独斗一回,如何?”

这番话一出,全场沸腾,欢呼声不绝:“好!一较高下!”

主持的礼官望向高台,见太徽郡主点头示意,便朗声宣布:“第二轮文会,临场对决,由齐文渊与刘军对诗,题目为——月!”

“好一个‘月’字。”赵承安眼神亮了,“这是齐文渊最擅长的意象,他怕是早有准备。”

“哼。”赵凌霜冷哼一声,“若不是早有心机,又怎会主动挑战?”

赵婉晴却满眼期待地望着刘军,低声喃喃:“但刘军哥哥也不会输……”

齐文渊走上前来,衣袂飘飘,长袖轻展,一脸自信,拱手之后,朗声吟道:

《望月怀古》

银汉横空照碧霄,琼楼玉宇锁云涛。

千峰不动风微起,一叶轻摇梦未消。

遥忆嫦娥应悔晚,孤居广殿冷如刀。

浮生若寄成空叹,不及人间酒一瓢。

诗成之时,不少人拍掌叫好,尤其最后两句,意境悲凉,颇得众儒者赞许。

“好诗!”

“齐公子果然是旧日冠军,气魄未减!”

“尤其‘广殿冷如刀’,意象冷峻,耐人寻味!”

王子敬也抚须颔首:“文渊此诗,情景俱佳,可为本届文会压轴之作。”

然而,就在众人赞叹之际,刘军缓缓走上台前,神色如常,淡然一笑,低声道:

“在下不才,也献丑一篇,愿与诸位共赏。”

他站在台下,回想起苏轼的千古绝唱,略一沉吟,朗声而出——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诗未尽,场中已是一片寂静。

死一般的寂静。

没有人说话,没有人鼓掌,甚至连风都仿佛停了。所有人,都如同被一道雷电劈中一般,瞠目结舌,呆若木鸡。

片刻之后——

“好!!!”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紧接着如山呼海啸般的掌声轰然炸起,整个望月楼震颤不已,连高台上的几位文官都不禁起立。

“神作!这是神作啊!”

“我此生未曾闻过如此壮美之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竟将世情人生与天地自然融于一体!”

“‘千里共婵娟’——此句便足以传世!”

太徽郡主美目微颤,俏脸泛红,竟情不自禁轻声自语:“这……已非凡俗文人所能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