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科技重铸天庭 > 第6章 青禾夜啼

科技重铸天庭 第6章 青禾夜啼

作者:大象puls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2 17:53:43

城市钢筋水泥的丛林里积攒的浊气,似乎被青禾镇温润的河风与草木气息涤荡了大半。林默靠在苏家小院葡萄架下的竹躺椅上,闭着眼,感受着午后暖阳透过疏密有致的叶片,在眼皮上投下细碎晃动的光斑。

距离那场惊心动魄的丁字路口救人,已经过去三天。在陈浩近乎强迫症的照料和苏晚晴不动声色的担忧下,他那透支过度的身体终于缓过一口气。大脑深处那如同永不停歇风暴的剧痛,也终于减弱为一种可以忍受的、沉闷的钝痛背景音。感官的强化依旧存在,但或许是因为身处相对宁静的小镇,信息流的冲击不再那么令人窒息,反而让他能更清晰地捕捉到风拂过叶片的沙沙声、墙角蟋蟀断断续续的低鸣、以及远处河水汩汩流淌的韵律。

代价之碑,冰冷地矗立在他的意识深处。每一次心跳,都仿佛在敲打碑文上“慎用!浅用!”的警示。力量仍在,但他学会了敬畏,学会了克制。龟甲碎片被他用一块旧棉布仔细包裹,贴身藏在衬衣内侧的口袋里,那冰凉的触感时刻提醒着他界限的存在。

“小默,感觉好些了没?”苏晚晴端着一碗晾得温热的冰糖雪梨水走过来,放在他旁边的小木凳上。她穿着素雅的棉麻连衣裙,眉宇间还残留着一丝未散的忧虑。

“好多了。”林默睁开眼,接过碗,对她露出一个安抚的笑容。雪梨水清甜润喉,带着一丝微弱的凉意滑入肺腑,似乎连脑海中的钝痛都舒缓了一丝。“阿姨手艺真好。”

“我妈看你脸色还是不好,特意炖的。”苏晚晴在他旁边的矮凳坐下,犹豫了一下,低声道,“林默…那天路口的事…还有妞妞的事…镇上都在传…说你是…是…”她似乎难以启齿那个带着浓厚迷信色彩的词。

“神棍?半仙?”林默自嘲地扯了扯嘴角,眼神平静,“让他们传吧。巧合而已。我运气好,瞎猫碰上死耗子。”他低头喝了一口梨水,避开了苏晚晴探究的目光。他知道她在担心,但伏羲的警告和那沉重的代价之碑,让他无法将真相和盘托出。知道得越多,对她越危险。

苏晚晴看着他刻意回避的姿态,心中轻轻叹了口气。她不再追问,只是安静地陪他坐着,听着风吹过葡萄叶的声音。

就在这宁静的午后即将滑向慵懒的黄昏时,院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带着哭腔的拍门声和呼喊。

“苏老师!苏老师在家吗?开开门啊!求求你们了!”

声音嘶哑焦虑,充满了走投无路的绝望。林默和苏晚晴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疑惑。苏为民和陈秀芬闻声也从堂屋走了出来。

“是隔壁的王婶?”陈秀芬听出了声音,快步过去拉开了院门。

门外站着的正是隔壁邻居王翠芬。她五十多岁,头发凌乱,眼窝深陷,布满血丝的眼睛里满是惊恐和泪水,脸色蜡黄,整个人像是几天几夜没合眼,憔悴得脱了形。她怀里紧紧抱着一个裹在薄毯里、约莫两三岁的小男孩,孩子双目紧闭,小脸烧得通红,即使在昏睡中,小小的身体也时不时地惊悸抽搐一下。

“王婶?这是怎么了?小宝怎么病成这样?”苏晚晴连忙上前,看到孩子的情形吓了一跳。

“苏老师!陈老师!我…我实在没办法了!求求你们帮帮我!救救我家小宝吧!”王翠芬扑通一声就跪了下来,声音带着哭腔的颤抖,“小宝他…他快不行了!”

“快起来!王婶!别这样!有话慢慢说!”苏为民和陈秀芬赶紧把她搀扶起来。

“去…去医院看过了吗?”苏晚晴伸手探了探小宝的额头,烫得吓人。

“去了!去了好几趟了!”王翠芬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声音嘶哑,“县医院、市里儿童医院都跑遍了!抽血、拍片、脑电图…能做的检查都做了!医生都说查不出具体病因!就说可能是惊吓过度、神经衰弱,开了安神的药…可…可吃了半点用没有啊!”

她抹着眼泪,眼神里充满了恐惧,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种神神秘秘的颤音:“不光是小宝…我们家…我们家老宅子…也不干净了!”

“老宅子?”陈秀芬疑惑地问。

“是啊!”王翠芬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急切地诉说,“就是镇子西头河沿边上,我家那栋祖传的老宅!小宝他爸在城里打工,平时就我和小宝住镇上。前阵子连着下雨,老宅后墙有点渗水,我就带着小宝回老宅住了几天,想看着点修房子…可…可就从住进去那天晚上起…出事了!”

她的声音带着恐惧的颤抖:“每到半夜…子时刚过…那老宅子里…就…就能听见有女人在哭!呜呜咽咽的…声音不大,可听得真真儿的!就在堂屋后面那堵墙根底下!又细又长…听着瘆得慌!小宝就是那时候开始不对劲的!白天还好好的,一到晚上就惊醒,闭着眼睛拼命哭,浑身滚烫,怎么哄都哄不住!像是…像是被什么东西吓掉了魂!”

“丢魂?”陈秀芬和苏为民面面相觑,眉头都皱了起来。他们虽是知识分子,但在这民风淳朴又带着些古旧气息的小镇长大,对这类带着神秘色彩的“丢魂”、“撞邪”之说并不完全陌生,但也持谨慎态度。

“一开始我也以为是孩子吓着了,”王翠芬哭道,“可请了镇上的李婆婆来‘叫魂’,又是烧符水又是念咒…折腾了两天,一点用没有!那哭声还在!小宝越来越瘦,越来越蔫…眼看就要…就要不行了!我…我实在是没办法了!听说…听说…”她的目光怯生生地、带着最后一丝希望,投向了坐在葡萄架下、一直沉默不语的林默。

“听说林小哥…有…有本事…能找到妞妞…”王翠芬的声音细若蚊蚋,充满了不确定和恳求,“林小哥…求求你…救救我家小宝吧!我就这么一个孙子啊!”

所有的目光,瞬间聚焦在林默身上。

苏晚晴担忧地看着他,苏为民夫妇也带着复杂的神情。王翠芬更是如同抓住最后一根稻草,眼神里充满了绝望的期盼。

林默的心猛地一沉。

又是求助。又是这种牵扯到未知力量、涉及幼童性命的麻烦事。

代价之碑冰冷的文字在脑海中浮现:“慎用!非生死攸关、非守护核心…绝不启动推演!” 王翠芬和小宝,与他非亲非故。

但那孩子烧得通红的小脸,即使在昏睡中也惊悸抽搐的模样,还有王翠芬那几乎崩溃的绝望眼神…像一根根细针,刺穿着他试图筑起的心防。

伏羲的警告是铁律,但眼睁睁看着一个孩子在自己面前走向死亡?他做不到。

“慎用…浅用…”林默在心中默念着铁律。他需要更谨慎的评估,更浅层的尝试,绝不能再像救陈浩那样把自己搭进去。

他放下手中的碗,站起身,走到王翠芬面前。没有立刻答应,而是仔细地观察着小宝的状态。

在强化的视觉下,他能看到小宝呼吸急促,额头细密的汗珠,嘴唇干裂。但更引起他注意的是,孩子眉心处,似乎笼罩着一层极其微弱、常人难以察觉的、带着混乱气息的灰色光晕。那光晕如同不稳定的磁场,干扰着孩子本就脆弱的精神场域。这与普通高烧惊厥的能量场完全不同!

“王婶,”林默的声音尽量保持平静,“你说老宅半夜有哭声?具体什么样子?持续多久?”

“就…就是女人哭!呜呜咽咽的,听着特别伤心,又特别瘆人!”王翠芬急切地描述,“声音不大,但就在墙根底下,听得清清楚楚!每次都是子时刚过开始,哭一阵,停一阵,能持续小半个时辰!我…我壮着胆子去堂屋后面看过,什么都没有!可那哭声…就在耳边!”

子时…墙根…女子幽咽…干扰幼儿精神…

几个关键词在林默脑海中碰撞。结合小宝眉心那混乱的灰色光晕,一个模糊的、非“邪祟”的可能性逐渐浮现——强烈的、未曾消散的执念残留!

他深吸一口气,手无意识地按在了胸前衬衣内侧,隔着布料,能感受到那块贴身收藏的龟甲碎片传来的冰凉触感。

“王婶,带我去老宅看看。”林默做出了决定,声音沉稳,“但先说好,我不是什么大师,只是…对一些老房子的问题,可能有点经验。能不能帮上忙,我不敢保证。”

“哎!哎!好!好!谢谢林小哥!谢谢!”王翠芬如同听到了天籁,激动得连连鞠躬。

苏晚晴担忧地拉住林默的胳膊:“林默,你身体…”

“没事,只是看看。”林默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给了她一个安心的眼神。这一次,他不会再蛮干。

青禾镇西头,紧邻着青禾河的一条支流。王家的老宅就坐落在这里,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水乡老屋,白墙黛瓦,但因为年代久远又缺乏修缮,墙皮斑驳脱落,爬满了青苔,透着一股子衰败阴郁的气息。院墙很高,墙角潮湿,生着厚厚的墨绿色苔藓。

推开沉重的、吱呀作响的木门,一股陈年的、混合着木头腐朽、潮湿泥土和淡淡霉味的气息扑面而来。院子不大,铺着青石板,缝隙里也长着杂草。堂屋还算齐整,但绕过堂屋,后面是一个狭小的天井,天井一角堆着些杂物,正对着天井的,就是王翠芬所说的那堵后墙。

墙是青砖垒砌,下半截靠近地面的部分颜色明显更深,带着长期被水浸泡的痕迹。墙根下,泥土格外湿润,甚至有些泥泞。

“就是这儿!”王翠芬指着墙根,声音带着恐惧的颤抖,“那哭声…就在这墙根底下!像…像是从地底下钻出来的!”

林默站在天井里,午后的阳光被高墙和屋檐遮挡了大半,这里显得格外阴凉潮湿。他没有立刻动作,而是闭上眼,努力平复呼吸,摒弃杂念。

他并非要启动“小衍筮法”进行深度推演。代价太大。他需要的,是运用“观象”!

天机术·观象篇:万物有象,象含其理。洞察其象,解析其理。

他将意念高度集中,尝试着调动那被强化的五感六识,但不是被动接受信息洪流,而是主动地去“观察”这方寸之地的能量流动和环境力场。

视觉:墙根下的泥土颜色异常深暗,与周围的土壤有细微差别,仿佛蕴含着某种沉淀的阴郁。几株从砖缝里顽强钻出的野草,叶片呈现出一种不健康的灰绿色,叶脉的走向也显得扭曲紊乱。

听觉:摒除风声、虫鸣,他捕捉到一种极其微弱的、如同地底深处传来的…呜咽?不,更像是某种低频的、带着悲伤情绪的磁场震动!非常微弱,时断时续。

嗅觉:潮湿的泥土味中,混杂着一丝极其淡薄、几乎被岁月磨灭的…陈旧的血腥气和一种难以言喻的、绝望的气息。这气息微弱到几乎不存在,却让林默的神经本能地绷紧。

触觉:靠近那堵墙根时,皮肤能感觉到一种异样的阴冷,并非单纯的湿冷,而是一种能渗透骨髓、让人心神不宁的寒意。

所有的“象”,都指向一个核心——地底!这墙根之下,埋藏着某种强烈悲伤与怨念的源头!这怨念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厉鬼”,更像是一种长久淤积、未曾消散的精神能量残留场!如同一个悲伤的漩涡,持续散发着干扰性的磁场波动!

子时阴气最重,这残留场受天地气机牵引,活性增强,便形成了能被敏感者(如王翠芬)感知到的“哭声”。而幼儿的精神场域最为纯净敏感,如同脆弱的烛火,被这混乱悲伤的磁场近距离持续干扰,便造成了严重的“精神污染”,高烧惊厥,甚至危及生命!

病因找到了!并非邪祟作祟,而是环境中的异常精神能量场干扰!

林默缓缓睁开眼,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同时也带着一丝沉重。他看向抱着孩子、紧张得大气不敢出的王翠芬。

“王婶,”林默的声音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小宝的问题,根源在这墙根底下。不是什么脏东西,是…是这地下,埋着一位很久以前、受了很大委屈的女子。她的伤心和怨气没散干净,留在了这里。小宝年纪小,精神弱,被这股子残留的伤心气冲撞了,所以才会生病惊厥。”

他的解释尽量贴近王翠芬能理解的范畴,用“伤心气”代替了“精神能量残留场”。

“埋…埋着人?!”王翠芬吓得脸色更白了,抱着孩子的手都在抖,“我…我家老宅地下…埋着…”

“别怕,”林默示意她镇定,“不是什么凶物。只是需要好好安葬,让她入土为安,不再伤心,这‘伤心气’自然就散了,小宝也就好了。”

“那…那要怎么做?”王翠芬像是找到了主心骨,急切地问。

林默回忆着传承碎片中关于安抚执念、处理类似“地缚灵”残留的零星信息,结合民间迁葬的常识,给出了方案:

“第一,起骨。需要请懂行的老师傅,在墙根外三尺之地小心挖掘,找到骸骨。准备干净的陶瓮收敛。”

“第二,迁葬。选一处向阳、干燥、清净的地方,重新安葬。下葬时,准备三炷清香,一碗清水,一碟素果。”

“第三,诵经安抚。下葬时,请一位心诚的长者,诵念《往生咒》或《地藏经》,声音要平和,心意要诚恳,告诉那位女子,恩怨已了,尘归尘,土归土,让她安心离去。”

林默刻意没有自己动手挖掘或诵经。他谨记“浅用”原则,只提供基于“观象”解析出的信息和解决方案,绝不直接介入因果。起骨、诵经,都交由他人完成,最大程度减少自身牵连。

“好!好!我这就去办!”王翠芬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连连点头,“我这就去找镇上的赵老倌!他懂这个!诵经…诵经我让我家老头子来!他信佛,会念经!”她抱着孩子,千恩万谢地就要走。

“等等,”林默叫住她,“小宝暂时别带回老宅了,就在苏阿姨家安顿下,这里气息干净。等事情办妥了再回去。”

“哎!哎!谢谢!谢谢林小哥!谢谢苏老师!”王翠芬抱着孩子,对着林默和苏家三人连连鞠躬,这才急匆匆地离去安排。

事情安排下去,林默却并未完全放松。他独自留在老宅的天井里,看着那堵阴郁的后墙。运用“观象”虽然消耗远比“推演”小,但解析那混乱悲伤的能量场,依旧牵动了他尚未痊愈的精神,带来一阵轻微的眩晕感。他扶着旁边一根廊柱,闭目调息了片刻,才将那不适压了下去。

“浅用…反噬轻微…可行…”他心中默默验证着代价之碑的准则。这让他对掌控天机术,多了一丝微弱的信心。

当天傍晚,王翠芬就带着她老伴和镇上有名的“土工”赵老倌,带着工具回到了老宅。消息不知怎么传开了,不少胆大的街坊邻居也围在院门口张望。

赵老倌是个干瘦的老头,眼神却透着精光。他按照林默指点的位置(墙根外三尺),先用罗盘定了定方位,又抓起一把泥土闻了闻,点点头。几个青壮劳力在他的指挥下,小心翼翼地开始挖掘。

林默站在天井角落,安静地看着。夕阳的余晖给老宅镀上了一层暗金色,挖掘的声响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

挖下去不到一米深,一个青壮小伙的铁锹突然碰到了硬物,发出“咔嚓”一声轻响。

“慢点!轻点!”赵老倌连忙喝止。

众人小心地清理掉周围的浮土,一具蜷缩着的、被破旧蓝布包裹的骸骨显露出来。骸骨保存得并不完整,但形态清晰,尤其是颅骨的位置,微微侧着,下颌骨张开,仿佛在无声地呐喊。一股更加浓郁的、带着岁月沉淀的悲凉气息弥漫开来,让围观的几个邻居都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面露惧色。

“唉…造孽啊…”赵老倌叹了口气,指挥着众人用干净的布匹,极其小心地将骸骨收敛进一个崭新的陶瓮里。

王翠芬的老伴,一个沉默寡言、面容愁苦的老汉,此时走上前,点燃三炷清香插在瓮前,又摆上一碗清水和一碟苹果。他双手合十,闭着眼睛,开始用带着浓重乡音的语调,缓慢而虔诚地诵念起《往生咒》:

“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阿弥利都婆毗…”

(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阿弥利都婆毗…)

林默站在一旁,闭着眼,仔细感知着。

随着老汉那平和、带着安抚力量的诵经声,他清晰地“感觉”到,那原本萦绕在陶瓮周围、如同灰色雾气般混乱悲伤的能量场,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诵经的声波,带着特定的频率和意念,像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抚平着那团混乱的“悲伤涟漪”。那浓烈的怨念和不甘,如同被暖阳融化的寒冰,一点点消散、平息,最终化为一种淡淡的、带着释然的哀愁,缓缓沉入大地。

当最后一句经文落下,那残留的能量场,彻底消散无踪。空气中那股阴冷、压抑、令人心神不宁的气息,也随之消失,只剩下泥土的腥气和草木的清新。

“好了。”赵老倌点点头,示意可以封瓮了。

众人小心翼翼地将陶瓮抬起,送往镇外公墓选好的位置安葬。

林默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一直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太阳穴依旧有些隐隐发胀,但仅仅是轻微的眩晕感,远不及之前的万分之一。这次“浅用”观象,代价完全在可承受范围内。

当晚,小宝没有再惊厥哭闹,在苏家安静地睡了一整夜,高烧也奇迹般地退了。第二天一早,小家伙虽然还有些虚弱,但已经能睁开眼,奶声奶气地要水喝了。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青禾镇。

“神了!真神了!”

“林小哥就看了看,指了个位置,挖出骸骨念了经,小宝就好了!”

“听说那老宅半夜的哭声也没了!”

“人家有真本事啊!还不声不响的…”

林默的名字,在青禾镇悄然镀上了一层神秘而敬畏的色彩。不再是“公园神算”那种带着点玩笑的称呼,而是真真切切的、“有本事”的人。

几天后,小宝彻底康复,被王翠芬欢天喜地地接回了家。王翠芬的老伴,那位沉默寡言的老汉,在一个傍晚,独自来到了苏家小院。

“林小哥…大恩不言谢。”老汉粗糙的手紧紧握住林默的手,声音带着哽咽,“小宝是我们老王家的命根子…这个…是我们家祖上传下来的…不值什么钱…但老辈人说能辟邪安神…请你务必收下!”

他从怀里掏出一个用旧手帕层层包裹的小布包,郑重地双手捧到林默面前。

林默迟疑了一下,接过布包。入手沉甸甸的。他一层层打开手帕。

里面躺着一枚玉璜。

玉质并非顶级,是常见的青白玉,边缘带着天然沁色,呈半圆形,弧度流畅古朴,两端各有一个小孔,显然是穿绳佩戴之用。表面打磨得光滑温润,刻着极其简单古朴的卷云纹路。

然而,就在林默的指尖触碰到玉璜的瞬间——

嗡!

一股微弱却清晰无比的清凉气息,如同初春解冻的溪流,瞬间从指尖涌入,顺着他的手臂,轻柔地流淌向他的脑海!

这股清凉气息虽然微弱,却带着一种奇特的、温和的抚慰力量。所过之处,脑海中那持续不断的、如同背景噪音般的沉闷钝痛,竟然被明显地舒缓、压制了下去!虽然无法根除,却像是给滚烫的烙铁浇上了一捧凉水,带来了久违的清明与舒适!

林默瞳孔微缩,心中剧震!

灵物!

这块看似普通的古玉璜,竟然蕴含着能微弱滋养、安抚精神的奇异能量!能抵御天机术反噬带来的精神损伤!

“这…这太贵重了…”林默下意识地想推辞。这玉璜对他的价值,远超金钱!

“收下!林小哥!你一定要收下!”老汉态度异常坚决,布满皱纹的脸上满是诚恳,“这是我们老王家的心意!也是…也是它的缘分!放在我们手里,就是块石头。你能用它…做更多好事!”

林默看着老汉真挚的眼神,感受着指尖玉璜传来的、源源不断的微弱清凉感,最终没有再推辞。他郑重地将玉璜收好:“谢谢王叔,我会好好保管。”

老汉这才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又说了几句感谢的话,才佝偻着背,慢慢离开了小院。

林默站在葡萄架下,夕阳的余晖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摊开掌心,那枚青白玉璜在暮色中散发着温润内敛的光泽,丝丝缕缕的清凉气息,如同甘泉般浸润着他疲惫的灵魂。

代价之碑,依旧冰冷矗立。

但这一次,他不仅验证了“慎用浅用”的生存法则,更收获了第一件能真正抵御反噬的“盾牌”。

青禾镇的夜啼平息了。

而他在这条遍布荆棘的神话之路上,似乎终于摸索到了一丝微弱的光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