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科技重铸天庭 > 第219章 伏羲课堂

科技重铸天庭 第219章 伏羲课堂

作者:大象puls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2 17:53:43

江城实验中学的礼堂里,坐满了神情各异的学生和家长。空气里飘着青春期特有的躁动和家长们探究的视线。讲台上方悬挂的横幅简洁有力:“伏羲课堂试点启动暨家长说明会”。苏晚晴站在台侧,指尖在透明的数据板上快速滑动,调整着全息投影的最终参数。她身边站着一位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者——江城教育局的刘副局长,也是这次试点的主要推动者之一。

“各位同学,各位家长,”刘副局长走到台前,声音沉稳有力,透过礼堂的环绕音响清晰传递,“今天这个会,不是要给大家讲神话故事,更不是要教大家修仙练气。‘伏羲课堂’,是我们响应国家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号召,引入的一套全新的选修课程体系。它的核心目标只有三个:锻炼思维,强健身心,培养定力!”

台下响起一片嗡嗡的议论声。有学生好奇地探头,有家长皱眉低语,显然对“伏羲”二字带来的玄幻联想充满疑虑。

“我知道大家在想什么,”刘副局长微微一笑,抬手示意,苏晚晴默契地启动了全息投影。巨大的光幕在讲台上方展开,没有飞天遁地的神仙,没有玄奥莫测的符文,取而代之的是清晰分明的三个模块:

模块一:八卦思维训练——万物关联的智慧

图示:由简单的点(阴爻)和线段(阳爻)组成的八卦基础符号,迅速演变成现代思维导图、概率树、复杂系统关联图。

文字说明:学习最基础的阴阳符号推演,理解事物对立统一、动态变化的基本规律。应用于逻辑推理、问题拆解、风险评估(如:天气预报的概率模型、社交网络的传播路径分析)。

案例闪回:林默早期精准推演女友口红位置、预判陈浩血光之灾的画面被极简线条动画重现,旁白强调:“非预知未来,而是基于信息关联的深度逻辑推演与概率计算。”

模块二:基础能量感知——倾听身体的律动

图示:人体解剖图简化,重点标注几处主要神经丛(如太阳神经丛、心轮区域),旁边配有实时脑电波(EEG)和心率变异性(hRV)的波动曲线图。

文字说明:通过科学冥想引导,学习内观呼吸,感受身体内部生物电流的微弱流动(如专注时脑部特定区域a波增强、紧张时手心微汗对应的交感神经激活)。目标是提升专注力、情绪觉察与自我调节能力。

设备展示:课桌上将配备简易版生物反馈手环(非强制),可视化呈现专注度、放松度等基础生理指标。

模块三:真武导引术——动静结合的根基

图示:一套简洁流畅的动功分解图,糅合了传统八段锦的舒展与现代运动科学的发力原理。动作名称朴实无华:“开弓蓄势”、“托举凝神”、“转体安中”、“攀足固本”。

文字说明:源自古籍整理与现代人体工程学优化。强调核心肌群稳定、脊柱灵活与呼吸配合。无玄虚“气感”要求,旨在改善体态、缓解久坐疲劳、提升基础体能和身体协调性。

背景关联:极简动画展示208章中,林默引动“真武”秩序力场虚影平息地铁工程地脉煞气的场景,旁白点明:“强健稳定的个体身心,是社会安宁的微观基石。”

“这就是‘伏羲课堂’的全部内容,”刘副局长环视全场,语气郑重,“它剥离了神话的外衣,萃取的是先民观察自然、理解自身、协调内外的智慧结晶,并用现代科学语言和训练方法重新诠释。它不是捷径,没有神通,它需要的是像学习数学、锻炼身体一样的耐心和坚持!试点期间,完全自愿选修,不纳入主课考核。现在,有问题的家长和同学可以提问。”

短暂的沉默后,一个戴着眼镜的男生举手,带着点理工科的直率:“刘局长,苏博士,您说那个‘能量感知’是感受生物电?这和我们生物课学的神经电信号、肌电图有什么区别?听着有点像…高级版的生物课自习?”

礼堂里响起一阵低笑。苏晚晴上前一步,接过话筒,声音清晰平和:“很好的问题。生物课教你‘是什么’——神经如何传导电信号,肌肉如何收缩。伏羲课堂的‘能量感知’模块,重点是‘如何用’。它教你通过特定的呼吸和意念引导(本质是注意力调控),主动地去‘倾听’和‘影响’这些本就存在的生理活动。比如,当你感到考试焦虑手心出汗时,通过课堂上学的方法,你能更快地觉察到这种身体信号(交感神经激活),并有意识地通过深呼吸(激活副交感神经)来平复它。这是一种提升身心自控力的‘工具’,就像你学会了用体温计,下一步是学会根据体温调节穿衣或用药。”

一位中年母亲忧心忡忡地举手:“苏博士,我是陈小雨的妈妈。我就担心…这个‘导引术’,还有那些符号推演,会不会让孩子分心,甚至…走火入魔啊?我看网上有些说法…”

“家长您好,您的担忧非常理解。”苏晚晴点头,全息投影切换,展示出几份盖着红头文件印章的评估报告,“这是由‘华夏神话科技研究院’下属的生理与心理评估中心,联合国内顶尖体育学院、认知科学实验室,对‘真武导引术’简化版和‘八卦思维基础’进行的为期半年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估报告摘要。结论明确显示:导引术在改善青少年脊柱侧弯、提升专注力持续时间方面有显着统计学意义,且未发现任何不良生理心理反应。思维训练模块被证明能有效提升逻辑严谨性和多角度思考能力。所有教学内容经过严格审核,剔除任何带有玄学暗示或可能引发认知混淆的部分。我们的目标,是赋予孩子们更强大的‘身心工具包’,而非引入不可控的变量。”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至于网络上的流言,或许源于对‘伏羲’二字的过度解读,或许源于对未知的恐惧。我们选择公开、透明、科学的方式来推进,接受全社会的监督。伏羲课堂,课堂是主体,伏羲代表的,是古老的智慧在新时代焕发新生的可能。”

陈小雨妈妈看着屏幕上详实的数据和权威的印章,紧绷的神情稍微放松了些,点了点头。

坐在礼堂后排靠窗位置的林默,安静地看着这一切。他身边坐着陈浩,还有特意请假来“观摩”的陈浩妹妹陈小雨。小雨是个初中生,正处在对什么都好奇的年纪,此刻正伸长了脖子看台上的全息投影,小声跟哥哥嘀咕:“哥,那个导引术看着像体育课热身操啊,真能变厉害?”

陈浩揉了揉妹妹的脑袋,压低声音,难得地认真:“厉害不厉害另说,能保命是真的。你哥我当年要不是…”他顿了一下,瞥了眼林默,把“要不是林默推演救了我”咽了回去,换了个说法,“…要不是反应快、体能还凑合,早交代了。这东西练好了,反应快,身体稳,关键时刻顶用。”他想起了博雅斋外那场混混堵截,自己连滚带爬的狼狈。林默在一旁微微颔首,目光却穿透礼堂的喧嚣,落在更远的地方。他能感觉到,随着刘副局长和苏晚晴的阐述,礼堂里弥漫的疑虑和抵触,如同初春的薄冰,正在科学的暖阳和务实的承诺下悄然消融。一种微弱却坚韧的“文明之火”的暖意,正从这片求知之地升腾,与他血脉深处的伏羲传承,以及怀中那温润的龟甲,产生了极其隐晦的共鸣。

试点第一堂正式的“伏羲课堂”,在江城实验中学一间窗明几净的专用教室进行。担任主讲的是学校返聘的退休特级教师,徐文彬。徐老师满头银发,气质儒雅,眼神却锐利如昔,他教了一辈子物理,对这套“科学化古智慧”的课程体系接受度极高。

教室的布置简洁而富有巧思。墙上挂着大幅的“伏羲八卦基础符号与关联逻辑图”,旁边是现代思维导图应用案例对比。每个学生的课桌上都放着一个轻巧的生物反馈手环和一个柔软的坐垫。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能帮助舒缓神经的植物精油气息(经苏晚晴实验室验证有效)。

“同学们,放下笔,暂时忘掉你们的代数方程和化学式。”徐老师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安定人心的力量,“我们第一课,从‘静’开始。戴上你们的手环,选择‘基础能量感知’模式。”

学生们好奇又略带拘谨地戴上手环。手环的微型屏幕亮起,显示着简单的心跳符号和一条平静的基线。教室前方的大屏幕同步显示着全班平均的专注度(以百分比显示)和放松度曲线。

“闭上眼,后背挺直但不要僵硬…对,想象你的脊柱像一棵向上生长的树,稳稳地扎根…”徐老师的声音舒缓,引导着呼吸,“注意力放在你的鼻尖,感受空气冰凉地吸入,温热地呼出…不要去控制它,只是观察,像科学家观察实验现象…”

教室里渐渐安静下来,只有轻柔的背景白噪音和细微的呼吸声。大屏幕上,代表“专注度”的曲线开始出现细小的波动,整体数值在缓慢爬升。

坐在角落的林默没有戴手环,但他的感知远比仪器精微。他能“听”到教室里此起彼伏的“声音”:大多数是青春期特有的思绪纷飞,像嘈杂的电波;有几个学生天生心静,呼吸悠长,精神波动平稳,如同静谧的湖泊;也有几个明显焦躁,脑中的念头如同乱撞的飞蛾,手环上显示的专注度数值也最低。

陈小雨就属于焦躁的那一拨。她闭着眼,眉头却微微蹙着,手指无意识地在裤子上划拉,脑子里转着刚才没解出来的数学题和放学后要去买的新漫画。她的手环屏幕,专注度可怜巴巴地在30%左右徘徊。

“小雨,”林默的声音在她脑海中温和地响起,只有她能听见,“试着把那个数学题想象成一个‘离卦’(火,动态),它现在很活跃,但不是敌人。你的注意力,就是‘坎卦’(水,沉静),试着用你的‘水’,去包容、观察那个‘火’的动态,而不是被它烧得团团转。呼吸,慢一点。”

陈小雨身体微微一震,似乎被点醒了。她努力回忆着刚才徐老师讲的八卦符号含义——离是火,代表动态、分离;坎是水,代表险陷、深沉,但也代表专注和内在的力量。她尝试着不再抗拒脑子里那道讨厌的数学题,而是想象自己的意识像沉静的水流包裹着它,去“看”清它的结构。奇妙的是,当她这样想的时候,脑子里乱撞的念头似乎真的平息了一些,呼吸也不知不觉地拉长了。她手环上的专注度数值,开始艰难地向上跳动:35%…38%…

“很好,”徐老师的声音适时响起,“不需要追求绝对的静止。杂念来了,看到它,知道它是什么(比如:哦,这是我在想晚饭),然后轻轻把注意力拉回呼吸。这就像锻炼肌肉,一次次的拉回,就是一次次的力量积累。”

十几分钟的引导练习结束,学生们睁开眼,表情各异。有的神清气爽,有的依旧茫然,但大多数人的眼神都比刚进教室时清亮了一些。

“感觉怎么样?”徐老师笑着问。

“好像…脑子清醒了点?”一个男生不确定地说。

“老师,我差点睡着了!”另一个男生挠头,引起一阵哄笑。

陈小雨没说话,低头看着自己手环上最终停在45%的专注度,又偷偷瞄了眼林默,眼神里带着点惊奇和小小的得意。

“清醒、放松,甚至打瞌睡,都是正常的反应,说明身体在调整。”徐老师点头,“接下来,我们动一动。学习‘真武导引术’第一式:‘开弓蓄势’!大家看分解动作投影,注意我的讲解重点——脊柱中正,力从足起,开合呼吸配合!”

全息投影清晰地展示着动作分解。徐老师亲自示范,动作舒展而沉稳,没有丝毫花哨。他强调的不是虚无的“气感”,而是实实在在的发力点:“想象你稳稳站在地上,像树根扎进泥土(足弓稳定发力)…拉弓时,感受后背肩胛骨向脊柱中线收紧(菱形肌、斜方肌中束发力)…呼气,力贯指尖,目光如炬!不是蛮力,是全身协调的‘整劲’!”

学生们站起来,跟着模仿。动作笨拙僵硬,东倒西歪,教室里充满了善意的笑声和身体关节发出的咔吧声。陈浩也混在学生堆里跟着比划,他身体素质好,学得快,动作倒是像模像样,惹得旁边几个男生投来羡慕的目光。

“哥,你练过?”小雨小声问。

“这叫天赋!”陈浩得意地扬了扬下巴,做了个更夸张的拉弓动作,差点闪了腰,引来一片更大的笑声。

林默站在一旁,目光沉静。他能看到,随着学生们认真练习,尤其是那些动作相对标准的,他们身体周围微弱紊乱的“生物场”正在缓慢地变得有序、凝实一丝。这并非修炼出的“内力”,而是科学的运动带来的气血流通改善、神经协调性提升所引发的自然现象,是生命能量更为高效和谐的运转状态。这种稳定性的提升,正是“韧性”的根基。他脑海中浮现出地铁工程中,那尊由秩序力场所化的龟蛇虚影(真武象征),其镇煞的原理,本质上也是一种强大到足以梳理混乱地脉能量的“秩序场”。眼前这些少年少女身上初生的、微弱的“秩序场”,正是未来社会面对风雨时,最值得期待的韧性之源。

课程的后半段,徐老师引入了“八卦思维”的入门。

“同学们,看这个符号,”徐老师在白板上画下三个阳爻叠加的“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古人用它象征天、象征强健、主动、开创。我们今天不讨论玄学,我们看它的结构——三根连续的横线,代表一种纯粹的、向上的、没有中断的力量趋势。想想看,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事物或状态,可以用这种‘纯粹、强健、连续’的特性来类比?”

学生们开始思考。

“太阳!”一个学生喊道。

“嗯,持续发光发热。还有呢?”

“永动机的设想?”另一个学生推了推眼镜。

“很好的科学联想,虽然现实中不存在,但代表了人类对持续能量的追求。”

“呃…打游戏时连赢十把的气势?”一个后排的男生小声说,引起一阵哄笑。

“哈哈,也算!一种持续正向反馈带来的强大心理状态!”徐老师笑着点头,“那么,当这种‘乾’的趋势过强,可能会带来什么问题?”

“容易撞南墙?”

“太刚硬,容易折断?”

“不懂得变通!”

学生们七嘴八舌。

“非常好!这就是‘阳极生阴’的朴素道理。”徐老师又在乾卦旁边画下坤卦(三个阴爻),“纯粹承载、包容、柔顺的坤。两者需要平衡。回到实际问题:假设你是一个气象观测员,看到卫星云图显示一大片强盛的、‘乾’性十足的积雨云团正快速向城市移动(纯粹、强健、连续),结合‘坤’的包容承载特性,你会如何分析它的影响,并做出预警建议?”

学生们开始运用刚学的符号思维进行推演。

“强降雨趋势明显(乾),预警级别要提高!”

“要考虑城市的地形(坤),低洼地带是重点!”

“还要考虑城市的排水系统(坤的承载能力),如果系统老旧,风险更大!”

“时间!它移动的速度(乾的动能)和留给我们的准备时间(坤的缓冲)也很关键!”

徐老师赞许地点头:“看,用最基础的阴阳符号特性作为思维锚点,就能帮助我们更系统、更有条理地拆解一个看似复杂的天气事件,抓住关键变量(趋势强度、承载能力、缓冲时间),从而做出更合理的判断。这就是‘八卦思维’在现实决策中的初步应用——一种结构化的关联性思考工具。”

林默看着讲台上侃侃而谈的徐老师,又看看台下那些认真思考、尝试着用新工具去理解世界的年轻脸庞,心中涌动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暖流。他想起了自己初得龟甲,被庞大的信息流冲击得头痛欲裂的狼狈,想起了强行推演苏父病情时遭遇的恐怖反噬。伏羲的传承,天机之术,是柄锋锐无比也危险无比的双刃剑。而这“伏羲课堂”,剥离了那令人目眩神迷也足以焚身的锋芒,将那份洞察关联、把握动态的古老智慧内核,锻造成了适合每一个普通人握在手中的、朴实而坚韧的基石。

它不能让人推演天机,却能让人在纷繁的信息中理清脉络;不能让人飞天遁地,却能让人的身心在动荡中站得更稳;不能让人长生久视,却能让人在压力下保持一份清明。这并非神话的降格,而是智慧的普惠,是文明之火的传递,是应对未来一切已知与未知风浪时,为整个民族悄然夯实的、名为“韧性”的堤坝。

下课铃响起,学生们意犹未尽地讨论着离开。陈小雨跑到林默和陈浩面前,小脸兴奋得发红:“林默哥!我刚才真的感觉脑子没那么乱了!还有那个导引术,拉弓的时候感觉后背热热的!徐老师讲的‘乾’和‘坤’也好有意思!哥,这课我选定了!”

陈浩看着妹妹眼中久违的、充满求知欲的光彩,咧开嘴笑了,用力揉了揉她的头发:“行!哥支持!好好练,练好了保护你哥我!”

林默微笑着点头,目光投向窗外。夕阳的金辉洒满校园,操场上奔跑的身影充满了活力。他怀中的龟甲,在无人察觉的衣襟下,正散发着温润而恒定的微光。那光芒不再指向苍穹的星海或昆仑的冰峰,而是温柔地笼罩着这间刚刚播下智慧种子的教室,笼罩着这座充满烟火人间的城市,仿佛在无声地赞许:此乃正道,此火当传。伏羲的星图,终究要在这亿万脚踏实地、锤炼身心、磨砺思维的凡人身上,才能真正点亮,汇成照亮文明前路的永恒星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