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科技重铸天庭 > 第65章 地脉修复者

科技重铸天庭 第65章 地脉修复者

作者:大象puls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2 17:53:43

黎明撕破墨色的天幕,将第一缕微光洒在奔腾不息的长江之上。江心水域,昨夜那场惊心动魄、吞噬光线的归墟黑洞早已消失无踪,仿佛一场噩梦。浑浊的江水在晨曦下泛着粼粼波光,流速平缓,再无一丝狂暴的戾气。三艘庞大的工程船静静锚泊着,船上灯火通明了一夜,此刻显得有些疲惫,却透着一种劫后余生的沉静。空气中残留着淡淡的臭氧和冰晶融化的清新水汽,昨夜冻结的巨浪早已化为细碎的水沫,融入滔滔江流。

“定波号”指挥舱内,气氛依旧紧绷,但那种令人窒息的绝望已荡然无存。巨大的主屏幕上,声呐和能量扫描的图像稳定地显示着江底情况:那个扭曲的“麻花状”怨力漩涡核心已彻底消散,代表邪能的墨绿色光斑无影无踪,水流模型呈现出健康自然的紊流状态。镇水观地宫方向,那股沸腾欲裂的墨绿色邪能也平息下去,代表“禹王锁蛟碑”的微弱黄点虽然依旧布满裂痕,却比之前稳定了许多,暂时完成了它的使命。

“能量读数全部恢复正常阈值!水体样本快速检测显示,有害微量元素和低频共振异常消失!邪能污染指数…清零!”苏晚晴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却充满了如释重负的激动。她疲惫地靠在控制台边,脸色苍白,但眼神依旧明亮如星。昨夜强行与玄冥意志共鸣,引导疏导那毁天灭地的归墟之力,几乎耗尽了她所有的心神。此刻,她能清晰地感受到胸前青白玉璜传来的、如同温泉般滋养神魂的暖流,那是玄冥意志消散前留下的最后馈赠——一种与生俱来的水之亲和力,一种微妙的“御寒渊”权能雏形。她下意识地摊开手掌,一缕肉眼可见的、带着淡淡寒意的水汽,如同调皮的精灵,在她掌心上方缓缓凝聚、旋转、变换着形态。

“蛟魄怨力被重新导入长江主流,经过疏导净化,已无害化…不,更准确地说,是融入了自然水循环。”林默的声音响起,他站在舷窗前,背对着众人,身形挺拔,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厚重感。他缓缓转过身,眼中神光内敛,仿佛一夜之间洗去了所有的浮躁。昨夜那场惊世之战,他以凡人之躯沟通地脉众生愿念、引动玄冥神威、布下“禹王定波阵”,最后更是以新悟的“水火相济”之术重创心月狐,其过程凶险万分,对精神意志和肉身经脉都是前所未有的锤炼。此刻,他清晰地感觉到,自己对“掌势”的理解和掌控,已不再是初入此境的生涩,而是如同磐石般稳固。举手投足间,仿佛都能隐隐牵动脚下这片大地的脉动,与奔流的江水产生更深层次的共鸣。那是一种掌控感,更是一种沉甸甸的、守护这片天地的责任。

“庚辰神将…”林默的目光投向镇水观的方向,带着深深的敬意。昨夜激战尾声,当蛟魄被彻底疏导、归墟之眼坍塌消失的瞬间,他清晰地“听”到了青铜巨碑深处,那道守护了万载的苍凉意志发出了一声如释重负的悠长叹息。叹息声中,夹杂着一缕最后的、无比清晰的意念碎片,如同烙印般刻入他的识海:

影像: 巍巍泰山,层峦叠嶂,云海翻腾。主峰之巅,并非世人熟知的玉皇顶建筑群,而是一片被朦胧金光笼罩、仿佛位于另一层空间的古老祭坛!坛分九阶,以不知名的五色神石垒砌,中央矗立着一方古朴厚重的土黄色巨碑,碑上刻有“社稷永固”四字古篆!坛体周围,隐隐浮现出山川地理、农耕畜牧、人伦礼乐的虚影,散发着承载万物、滋养众生的浩瀚气息!

意念: “…泰山…地脉心枢…社稷坛…后土皇地只…承天效法…镇守…玄学会…窃道…夺地魂…伪河图…速往…守护…” 意念至此,戛然而止,如同风中残烛,彻底消散于天地之间。

泰山!社稷坛!后土皇地只!

玄学会的下一个目标,已经**裸地摆在了林默面前!他们不仅要污染水脉,更要窃取地脉核心之魂,用以炼制那亵渎的“伪河图”!昆仑之后,泰山之战,已是箭在弦上!

“泰山…后土娘娘…”陈浩倒吸一口凉气,脸色凝重,“这帮疯子,胃口越来越大了!连承天效法、掌管大地之母的神只镇守的东西都敢动?”

“心月狐最后的话,印证了庚辰的警示。”沈舟沉声道,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泰山地魂将归吾主’…他们的‘河图洛书’计划,核心就是窃取、扭曲这些支撑世界的本源力量!江城水脉只是测试,泰山地魂才是他们志在必得的大餐!”

舱内陷入短暂的沉默,只有设备运转的轻微嗡鸣。昨夜惨胜的余韵尚未散去,泰山那更加恢弘也更加凶险的战场阴影,已然笼罩下来。

数日后,江城官方发布了一份措辞严谨的联合公告。

“……经多部门联合调查与专家研判,确认长江江城段日前发生的剧烈漩涡及短暂异常水文现象,系由复杂地质构造活动(附地质局报告链接)叠加罕见极端气象水文条件(附气象、水文局数据图表)共同引发。在此过程中,由我市知名企业家王振山先生牵头、联合多家高科技环保企业实施的‘长江江城段水体生态修复与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工程’(附工程详细方案及政府批文),其前期部署的深水声波疏导阵列,在异常水文事件中意外发挥了关键的稳定与疏导作用,有效遏制了事态发展,避免了更大损失。该工程团队临危不惧、科学应对,为保护城市安全与生态环境做出了突出贡献,特此予以表彰(附低调的表彰文件扫描件)……”

公告一出,舆论哗然,但基调已被牢牢定在“科学”与“生态工程”上。网络上关于“江神发怒”、“镇水观破坏”的谣言迅速失去了市场,被铺天盖地的“科技奇迹”、“生态先锋”报道取代。各大财经版块的头条,变成了“江城水危机催生千亿级生态科技投资蓝海”、“王振山领衔,沈氏资本重金押注超自然现象与地磁生态研究”……

天机阁顶层,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来,温暖而明亮。气氛却有些凝重。

“定性了,‘罕见地质活动 成功人为干预’。”陈浩放下平板电脑,撇了撇嘴,“赵哥那边递话过来,上面很满意这个结果,压力暂时顶住了。表彰也下来了,低调的锦旗和证书,还有一笔不菲的‘特殊贡献奖金’,走王老爷子和沈舟公司的账。”他指了指墙角一个不起眼的纸箱。

苏晚晴正坐在崭新的、充满科技感的办公桌前,面前放着一份印制精美的聘书。封面上是烫金的徽章——一面是抽象的原子轨道与数据流,另一面是隐约的山川地脉轮廓,下方一行庄重的文字:“国家超自然现象与地磁生态联合实验室(筹)”。

“实验室批下来了。”苏晚晴的声音带着一丝复杂,“依托江城大学和国家地球物理研究所,王叔叔和沈舟是主要出资方。官方背书,资源顶级,研究方向…‘超自然现象的地磁耦合效应及其生态调控应用’。”她念出这个拗口的官方名称,无奈地笑了笑,“本质上,就是研究如何用科学手段解析、监控甚至引导那些‘神话能量’,用于环境保护和灾害防治。他们希望我能出任首席科学家。”

“这是好事!”沈舟坐在沙发上,姿态放松,眼中闪着精明的光,“名正言顺,资源充沛。实验室的成果可以光明正大地转化,反哺天机阁的行动,也能真正为这个世界做点实事。晚晴,你的‘仿生水脉疏导器’理论,绝对是开山之作!”

林默站在窗前,俯瞰着楼下渐渐恢复生机的城市街道。他理解官方的做法,也明白这个实验室的重要性。这不仅仅是一个研究机构,更是一个在现实规则下,为天机阁披上的合法外衣,一个汇聚顶尖智慧对抗玄学会的前哨站。他转过身,目光落在苏晚晴身上,带着肯定与支持:“晚晴,这个担子,非你莫属。我们需要这个实验室,这个世界也需要。放手去做。”

苏晚晴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坚定。她拿起那份聘书,指尖拂过那枚融合了科技与神话意象的徽章。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她的战场不仅仅在神话遗迹和生死搏杀的前线,更在这代表着人类理性光辉的实验室里。她要做的,是架起那座连接古老神话与现代科技的桥梁。

喧嚣与暗流之外,生活总有其温情的角落。

几日后,林默陪着苏晚晴回到了青禾镇,那个宁静的江南水乡。没有江城的钢筋水泥,没有无形的硝烟,只有小桥流水,白墙黛瓦,还有苏家小院里飘出的饭菜香。

苏母看到女儿略显清减却精神奕奕的脸庞,以及林默沉稳依旧却眼底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疲惫的样子,心疼得直掉眼泪,拉着两人的手絮絮叨叨,转身就钻进厨房炖起了拿手的莲藕排骨汤。苏父则安静许多,只是看着林默的目光中,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深意和认可。饭桌上,没有谈论惊心动魄的归墟之战,没有提及玄学会的阴谋,只有家长里短,乡邻趣事,还有苏母一个劲儿地往两人碗里夹菜。

饭后,林默陪着苏父在院中的藤架下喝茶。暮春的阳光透过葡萄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点,暖洋洋的。苏父拿出他那本视若珍宝的《长江水文笔记》,翻到记录着“麻花漩涡”的那一页,粗糙的手指摩挲着泛黄的纸页。

“小林啊,”苏父的声音带着老人特有的缓慢和沧桑,“我这一辈子,跟长江打交道。年轻的时候,觉得它就是个研究对象,一堆数据,水流的规律。后来年纪大了,看得多了,洪水、干旱、改道…渐渐觉得,这江啊,它是有脾气的,有灵性的。你们这次做的事…很好。”他没有追问细节,只是用那双看透世情的眼睛望着林默,“守护一方水土,就是守护一方人。这道理,古时候的大禹王懂,我们这些治水的人,也该懂。”

林默心头微暖,郑重地点点头:“苏叔叔,您说得对。守护,是根本。”他拿起茶杯,感受着瓷器的温润和茶水的清冽,连日来紧绷的心弦,在这份质朴的亲情与无声的理解中,缓缓松弛下来。这份守护,不仅仅是对抗玄学会守护世界,也是守护眼前这份平凡的、充满烟火气的安宁。

夜深人静,林默在苏家为他准备的客房中打坐调息。月光如水,透过窗棂洒在床头柜上。那里,静静躺着那块从青禾镇老宅获得的古老龟甲。

就在他心神沉入空明,梳理着体内因昨夜大战而更加圆融稳固的冰火之力与“掌势”境界时,异变突生!

嗡——!

床头柜上的古老龟甲,毫无征兆地自行震动起来!发出极其轻微、却穿透力极强的嗡鸣!龟甲表面那些看似杂乱无章的裂纹,此刻在月光下,竟隐隐流淌起温润的乳白色光泽!一股难以言喻的、带着安抚与指引意味的温暖气息,如同涓涓细流,无声无息地渗入林默的识海!

没有信息碎片,没有具体的影像,只有一种无比清晰的“感觉”:那是一种大地深处传来的、带着轻微“伤痛”的脉动,指向西北方向!不是昆仑的冰寒肃杀,而是另一种…厚重、沉凝,却又带着生机勃勃的“脉动”!仿佛大地母亲在低语,呼唤着能抚平她伤痕的孩子!

林默猛地睁开眼,一把抓起温热的龟甲!龟甲在他掌心微微发烫,裂纹中的光芒缓缓平息,但那清晰的指向感,却烙印在了他的感知深处!

“地脉修复点…”林默喃喃自语,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伏羲传承的真谛,庚辰的警示,后土的呼唤,在龟甲这突如其来的共鸣中,瞬间贯通!伏羲血脉的使命,不仅是战斗,更是修复!修复被玄学会破坏、被岁月侵蚀的天地脉络!而龟甲,这位最初的引路者,在他心灵最需要休憩与指引的时刻,再次为他点亮了前路!西北方向…那会是哪里?

江城,天机阁。

经历了昆仑的惨烈、江城的惊险,天机阁那扇古朴的大门重新敞开。没有高调的宣告,只在门口挂了一块不起眼的木牌:“天机茶话,随缘问道”。

阁内,陈浩支起了他那套宝贝的紫砂茶具,烧水、温杯、洗茶,动作行云流水,茶香袅袅。他不再是那个只会在网络上叱咤风云的情报贩子,脸上带着一种经历风霜后的随和与沉淀。隔壁开小超市的张婶扭了腰,他二话不说,用沈舟那边学来的粗浅推拿手法帮忙按了按;楼上李大爷家下水道堵了,他撸起袖子就钻进去疏通。市井烟火,邻里互助,成了他沉淀心境的修行。

“浩子,你这茶,真香!”张婶端着陈浩刚泡好的热茶,满脸感激,“比那啥进口的咖啡强多了!”

“嘿,张婶您喜欢就好!这可是正宗的明前龙井!”陈浩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他享受着这种平凡的真实,这种守护带来的踏实感。

阁楼之上,苏晚晴的临时实验室里则是另一番景象。各种精密的仪器已经陆续搬入,闪烁着各色指示灯。她穿着白大褂,正全神贯注地分析着从归墟之眼消散区域采集的水样和能量残留数据。屏幕上的图谱复杂而优美,揭示着神话能量与地磁环境之间精妙的耦合关系。江城一役,让她手中的数据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有了坚实的实战验证基础。一个全新的、融合了神话与科技的研究领域,正在她手中一点点构建成型。她的眼神专注而明亮,那是对未知领域的无限探索欲,也是对守护这个世界的坚定信念。

林默则坐在临窗的茶桌旁,面前摊开着一卷古朴的、以特殊丝帛制成的《导洪决》残篇(由庚辰意念碎片整理而来),旁边放着他的个人终端,屏幕上显示着全球主要地磁异常点的分布图。他时而闭目感悟《导洪决》中蕴含的上古疏导真意,时而在终端上记录着什么,将古老的心法尝试与现代的地球物理模型进行对照、印证。掌势的境界稳固,让他对这种天地之力的感悟更加敏锐而深刻。

茶香、仪器嗡鸣、键盘敲击声、楼下陈浩与邻居的谈笑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天机阁此刻独特的氛围——既扎根于最平凡的市井生活,又连接着古老的神话传承与现代的科技前沿。

这时,陈浩的手机响了起来,是加密频道。他看了一眼,接通,听了几句,脸色变得有些古怪。

“默哥,”他挂断电话,走上阁楼,压低声音,“刚收到消息,赵哥那边转过来的,说是从环保口和林业口汇总上来的异常报告,有点…邪门。”

他将平板电脑递给林默。屏幕上是一份内部简报,标题并不起眼:《近期多地异常生态事件初步汇总》。内容却触目惊心:

西南某省,金沙江上游支流: 三处水源地水质在半月内急剧恶化,重金属及未知有机毒素含量严重超标,导致下游大量牲畜死亡。诡异的是,污染源排查无果,且毒素成分分析显示其分子结构极不稳定,不符合已知污染源特征。

东北长白山脉边缘区域: 超过五百公顷原始林木在十天内大面积枯萎死亡,叶片呈现诡异的墨绿色结晶化。土壤样本检测显示地磁强度异常波动,且存在微弱但持续的未知能量辐射。

华北某地: 连续发生十余次微震(里氏1.5-2.3级),震源极浅(深度不足5公里),分布呈诡异的环形,围绕着一座早已被勘明无矿产、无地质断裂的普通丘陵。当地村民反映震前常有低沉的“地鸣”声。

林默的目光扫过这些报告,眼神越来越冷。他放下平板,走到窗边,望向远方。不需要动用天机术,一种源自血脉深处的沉重感告诉他:

玄学会并未因江城之败而蛰伏。

他们在加速!

他们在多点开花,以更隐蔽、更恶毒的方式,破坏着这片大地的脉络!

泰山社稷坛,是他们的核心目标。

但这些散布四方的“小伤”,同样致命!它们如同附骨之疽,正在一点点侵蚀着这片土地的生命力,削弱着世界的防御。

龟甲在怀中微微发热,那指向西北的呼唤感愈发清晰。

天机阁的茶香里,市井的烟火中,一场无声的、覆盖更广、也更加残酷的地脉守护战争,已然拉开了序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