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1973,国家因他而改变 > 第251章 傣味

1973,国家因他而改变 第251章 傣味

作者:河西的风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2 17:43:36

老太太洪七妹是个有心人,要进入金三角,你就要熟悉金三角人们的饮食习惯.

本地通说的就是洪七妹老人,对于本地饮食说的通透明了。

老人看着永航这么的大的个娃儿,上面是怎么回事,瞎扯淡吗,让这娃儿到哪虎狼之地,哪还有得了好。

上面的命令,他没有违抗的道理。

军人,既然是军人,那就必须要服从命令。

老人安排两位妇人开始给永航5人,后面加上一个王虎详细讲解制作美食过程,最起码要做到大致的了解。

吃饭的档口,老人开始给坐在主客厅的6人讲解开了傣族人的饮食文化:

傣味就是傣家人喜欢的味道,傣族人讲究:

酸:吃酸就要吃的的心爽眼亮,酸则要酸得爽口。比如酸扒菜、酸腌笋、酸腌鱼、酸肉、酸木瓜煮牛肉、酸笋煮鸡、酸帕贡菜、碎汁腌菜等等这些是傣味中富有特色的酸菜系列,中医上也讲酸有助消化,多吃酸的是可以消署解热的;

甜:傣人讲究吃甜要甜得出奇,吃西瓜、菠萝、香蕉、香瓜、麻苍蒲、芒果、黄泡等这些个瓜果怕是甜的不够彻底,傣人在这些甜果中会放上白糖,上桌当菜吃,如果你见了可千万不要惊奇;

苦:要苦得有味。当地有多多的野菜闻着苦,吃起来那是又苦又涩,傣族人就是喜欢这个味,越苦越有味,越苦越爱吃,傣人他们把苦味当做是一道清凉解暑的佳肴。比如:牛苦肠、撒撇、鱼苦肠,还有不同地域人们喜欢的马蹄菜、莫吉利花、帕锡介、帕浪翁等等。

永航知道,这些个植物常常食用真真切切的具有清热解毒、通经活络的效果。

辣:要辣得过瘾。云南德宏地域种植辣中之王,冲天辣、花呆辣、小米辣、象鼻辣、灯笼辣等各种不同名称的辣椒,配以辣椒作料烹饪的菜肴也成了傣家人生活饮食的一大特点,蘸水碟如果少了小米辣,吃烧牛肉丝、南纯秀、等等那还有什么味道,经验告诉傣族人吃辣,可以增进食欲,预防伤风感冒;

生:吃生的,生讲究的一个就是鲜嫩,说是可保证营养。吃味道鲜美的生猪肉、生鱼、生蚂蚁、生牛肉、生鹿他们吃的可口,喜庆。

傣族的烹调技术讲究,如:烤、炸、煎、煮、凉、蒸等等,几乎囊括了傣味烹任全部技法。

老太太明显的也是吃中好手,顺手和另外两妇人在竹楼厨房中为大家煎炸炒煮了了10多个菜式,有鸡,鲤鱼、鳝鱼、野菜、野山菌,大家慢慢吃,大家吃完,慢慢听老太太讲:

烤菜有鸡、牛肉丸子和牛肉松、猪肉、鲤鱼和鳝鱼,他们会用一种清香宜人的山茅草包裹,内加各种香料蔬菜慢慢烤熟,味鲜,肉嫩,易嚼,味道好、营养成分不会有大的流逝,基本上被保留了下来。

炸菜最奇最怪的要算青苔片、苦凉菜、酸芭蕉片、牛皮胶条,炸竹虫黄橙橙的,老太太见多识广,说就是满汉全席、川粤苏闽菜里绝无的东西。

煎的有青椒包肉等;

炒的有臭蒸鸡蛋,名字臭吃起来香,香中微有苦凉气,实在让人回味无穷;

煮的有酸笋鸡,洪七妹老太太说那真是一道色香味美俱全,古朴、清淡、鲜香的美味,美不美味等一会就知道,老太太做了这一道菜,老太太口才了得,说着各式各样的菜,各地人的饮食习惯,从西双版纳、金三角傣族人的起居说到了云贵川的饮食差别。

回味无穷啊,老太太了不得。

“阿婆,金三角人都去种罂粟花了,他们总不能不吃饭吧。”

洪七妹很是欣慰的看看永航,有见识的小子。

“金三角地区和内地自古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秦始皇开疆百越、汉武将云贵纳入中央版图到三国诸葛亮七擒孟获,再到明清时期金三角果敢地区本身是我国领土,以前是一个个部落,元明清实行的是土司管理。只是在19世纪末由于英国殖民缅甸,清朝政府孱弱出让果敢地区,直到60年代中国与缅甸政府重新勘测疆界。”

“鸦片也是在英国殖民期间英国人逼迫当地民众开始种植,金三角民族众多,达26个民族,整个缅甸民族更多,多到130多个民族,各有各的心思,思想不统一,缅族想一统江山也不是那么容易,可以说,缅甸虽然独立建国,加上地形因素,那儿是一个山头一个王国,那儿地形是高低起伏、高山峡谷,走进密林如果不熟悉,出都出不来。缅军剿匪,人家军队躲进深山峡谷。”

那就是和政府军打游击,难怪缅甸政府军加上雇佣兵1万多人进行围剿,最后搞了个灰头土脸。

1万2万的军队太少,没有个10万大军出动看来是奈何不了金三角的匪军,10万大军人吃马嚼的,打仗打的就是钱粮,缅甸政府可出不起。

大家听着阿婆洪七妹娓娓讲述,就像是在听一本金三角这一地区的风土历史。

“吃的,鸦片是暴利,坤沙和下面的大小老大有钱,除了自种的小部分外,他们粮食问题主要通过进口泰国、老挝和国际援助,我国每年都要援助一部分。”

永航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阿婆,我国也要援助?”

“当然,我国也不希望出现一个动乱的金三角。小小金三角的部队还不敢动我华夏边境。”

老太太说的随意,永航听出了老太太的骄傲。华夏中国现在要的是稳定,稳定的周边环境才能发展国民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

“那儿的人是我华夏人,读的书是我华夏书,语言是汉语,就是民族也是我华夏民族,联系紧着呢。”

老太太看看6人,看到了6人的迷惑。永航感觉军方找的这个阿婆像个历史渊博的学者,还是一个对国际国内政策明白的人。

“克钦族对应我国的景颇族,掸族对应我国的傣族,果敢对应汉族,佤族和我国佤族同源同音,明白了?”

明白了,这三个民族是金三角庞大数量中数量最多的,也是势力最大的,是有着中国渊源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