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1973,国家因他而改变 > 第161章 故乡事(二)

1973,国家因他而改变 第161章 故乡事(二)

作者:河西的风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2 17:43:36

说是借款,赚了钱是要还的,

工厂建起来,带领大家一起致富。

借款这一点澹台师父在旁边都给与了肯定,也就是背书。这个不算是打诳语,澹台师父并没有撒谎,钱是老道出,当然是他的朋友。

你们自己考虑。

如果要建烧砖厂,找好的烧砖师傅是关键,可以到河南,陕西去找,不行的话,可以找政府帮忙找,算是村上企业,5年内还清贷款,利息3个点内部保密,这个天下就没有比这个更低的利息了,具体需要多少资金,你们核算清楚给后,回头让燕京澹台大和尚的朋友那面汇款过来。

不要利息是不可能的。就是大和尚再牛,咋也没有听说过谁家一下子就能拿出10万块来,人家拿钱出来也是为了吃利息赚钱。只不过是看在永航和永航奶奶的面子才要了一点点的利息。

现在的中国西北县级银行还没有大额贷款给个人的先例,至于农户实在要借钱,没有相当体量的人物担保你想也别想,就是担保了最多给你个1万顶天了,而且利息肯定比3个点要高的多。

农民要用个钱应个急,通常都是东家10块西家15块的借来凑,后面再慢慢还。家家粮仓内粮食满满当当,舍不得卖,小麦价格3毛钱1斤,玉米价格更低,才2毛左右,交完公粮,不到关键用钱的时候都舍不得卖。

家中有粮,心中不慌。

话给大人说了,让他们考虑清楚,考虑清楚了就去找村支书商谈。永航不管了,每个人有自己的选择,永航不会帮他们做决定。

汪妈妈现在也拿着个皮尺子,拿着个本子,把个永航的双肩包提溜到了院子里,开始画尺寸比例,果然这个世界总是有有心的人,有心的人总是能够抓住对面而来的机会。

“汪妈妈,不用画了,等会我给你画个图,你照着做就行了。”

汪妈妈头都没抬道:

“那不行,你画的图只是样子,又没有尺寸,我啊,把大小比例都整出来,大小自己调整,包包的布料我自己搭配。给小丫,铁蛋几个娃做成书包样式,背起来漂亮,我看就不错。”

永航无语了,人才啊,汪妈妈绝对是人才,这脑袋,没谁了。

澹台静明坐在院子里,没事就喝口小酒,过来几个看诊的村民澹台师父眼睛看看,便让其坐下来,不言不语,便开药方。最多是号个脉,难得让他老人家拿出银针再给行个针,开药方,叮嘱煎药注意事项,完事。

村中一个肝癌患者,让澹台师父去看看,澹台师父看过后,没有说什么,没有开药方,只是用针灸缓解了一下患者的病痛,交代家属准备老人后事。

几声的“阿弥陀佛”也就离开了。

一来二去的,胖和尚不咋的,不会看病也就传开了。要看诊的人,进门也不问一下我老人家,哪儿疼,吃的好不好,睡得好不好,给个药方就完了,再怎么的也要号个脉什么的,张春芳那个老东西不就给号了脉,还扎了针,也没有见老东西那佝偻的腰直起来。我看还不如我们村上的赤脚王大夫呢。

后面来了几波人,就没人来了。

小丫要永航背着她,就是赖在永航身上不下来,非要背着她进城,好像要把这么多年没有永航哥哥的背背都要弥补回来,一路上叽叽喳喳的,一会儿说现在上的初中学校还没有咱村上的小学好了,课桌上面坑坑洼洼的,一会又说学校的张老师对她特别好,还常常的给他补课,他可是学校学问最好的,不像是小学老师,自己都还没有小学毕业,就来教他们,要不然他可以学的更好一点。

旁边顶着个猪头的铁蛋,最最讨厌谈论学校的事了,为了学习的事,总是被老爹老娘揍。

“哥,我们去烤玉米、烤泥鳅吃好不好。”

永航和小丫的拳头同时捶向铁蛋的猪头。

“吃吃,吃,你家的玉米现在抽穗了,还是泥鳅好抓了!”

这家伙脑子里根本就在想三人小的时候一起烤土豆,烤玉米,烤泥鳅的快乐时光。

把玉米的外层包衣扒去,只留下最后的两层,用火慢慢的烤,烤出香气,那味道美极了。他们三人没有少祸害大队的玉米。

小小年纪半夜三更到村上果园钻洞偷苹果,偷杏子、梨,这样的事没少干。

永航在村子后方没有见到原来村上的果园,果园离得远,上次回来还在的。

“我们村上的果园咋没了。”

铁蛋答:

“都砍了,又没有人愿意承包,不砍了谁管。”

“怪不得,市面上的破杏子卖的那么贵。”

“没事的,哥,桃三,杏四,梨五年。我家后面的梨子明年就可以吃了,杏子树今年没有开花。”说着话的小丫头有点失望。

“三十五,你个狗日的,跟过来干嘛?”

三十五臭小子贱兮兮的跑过来。头发湿漉漉的,身上衣服也是干一块,湿一块的。

“那个,哥,带我去。”

“你咋这样子?”

“和虎子他们水渠学游泳,远远看到小丫和你”

“学会了吗?”

“狗刨,会一点狗刨,嘿嘿。”

就他们四人,小丫哥高中生,小花太小都没有跟来。

粮票、工业券,副食券依然是硬通货,没有也可以,不过需要付出相应的票面价值,全国粮票依然可以兑换1元2角\/斤,本地粮票也需要4毛\/斤。

燕京已经开始松动,这儿也许过不了多久票据价格也会跌落吧,最起码这些票据的价格不会这么的离谱。

农村人的生活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除了必要必须的需求,要获取额外的价值美,那就必须要花费更多的价值,所以啊,家里面粮食满仓,却依旧贫穷。

永航不管,钱他带的够花,开启了买买买的模式。

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可是夏日的市场上也没有多少好吃的。

而对于三十五、小丫和铁蛋那可都是美味,张掖传统手工制作的酿皮子依旧是美味,水煎包味道好极了,油炸的年糕虽然只有一个摊位,四个人还是受到了大师傅最热情的招待。

不为什么,永航手里拿着5元钱,有钱,服务肯定到位。几个小屁孩没钱,谁理你。

市场在这个时候还真的没有活跃起来,农人没事干也不会来县城瞎晃荡。

澹台师父好像很喜欢这儿,喜欢这儿的天,喜欢清晨起来,到处转转,喜欢走在乡间小道,清晨的露珠儿打湿了了他的的僧鞋依然不知,喜欢看看劳作的人们,喜欢和乡亲们聊上两句,乡亲们也喜欢这个胖和尚,虽然医术不咋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