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1973,国家因他而改变 > 第157章 不同的梦境

1973,国家因他而改变 第157章 不同的梦境

作者:河西的风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2 17:43:36

到高台的时候,黑夜已经开始笼罩大地,夏季这儿的夜色来得晚,白天还是太阳炙烤大地,夜晚则是凉风习习,真的很是舒服,还是先到县委招待所住一晚再说,最起码打扫一下一天的劳累,永航无所谓,澹台师父一个老人家还是要注意点的。

招待所保证了最基本的用具,有黑白电视,电视中今天最大的新闻就是天气异象,给出的解释是,强对流空气对撞所造成的云层堆积而成,没什么大不了的。

既然没什么大不了的,咋就连个当时的照片都没有,不可能这么大的范围没有人拍下个一张两张的吧,也太小气了点。

永航发现自己到了故乡,心里反而没有了当初出来时的急切,盼望,奶奶不在了,也就是铁蛋和小丫让他记挂,再加上刘奶奶和两个婶子,至于其他的人,好多的人都已随着岁月的远去而远去。外公外婆,张爷爷也已经在过去的两三年间走了,人生70古来稀,在这个时代的农村,吃过那样的苦,算是高寿的。

当初离开时有一种愧疚,是不告而别的愧疚,第一次回来时是真诚,这一次回来是忐忑,人们常说的近乡情怯,是不是这样,永航有点胆怯,他怕他认识的人都变了样,他熟悉的人,好多的熟悉的老人都离他而去,

怕进了村子,三十五那个狗日的问他,“你是谁” 虽然两人不是很熟,小的时候打过架。来上这么一句,就说明,这个地方也在离自己远去。

还好,奶奶在这儿,有奶奶在,这儿就是故乡。

夜沉沉,永航朦胧中又是奶奶牵着永航的手走在那熟悉的乡间小道,月圆圆,清冷的月光照亮大地,风吹过玉米地哗哗作响,奶奶看向天际,永航长大了,奶奶温柔的看着永航的脸,摸摸永航的脸,

“永航,”奶奶抬头右手指向天际。

永航看向奶奶手指的方向,看到的是好多的星星。

“永航啊,记住了,在这儿你最多100年,也只有经历一生,才会完善你的心魂......”

奶奶话未说完,化作点点白光,远去,消失。

“奶奶,奶奶”永航叫喊着。

永航抱着澹台师父。澹台师父摸着永航的头。

“做梦了,想奶奶了。”

永航点点头。

永航重新睡下,手心攥着奶奶留下的玉佩,梦中的奶奶到底要告诉他什么,难道真是日有所思,思念的最后就是想见,想见在梦里。

这一路走来,永航的确常常会想起奶奶,可是奶奶说100年,心魂是什么意思,以前的梦中没有啊。

奶奶从来都是叫永航“乖孙”的,到了梦里如何连称呼都改了。

永航一夜未眠,手攥着玉佩把自己卷缩起来。

清晨,天未大亮,永航和澹台师父早早退房,来到国营饭店吃了“臊子面”。路上稀疏的人开始来来往往,有的去上班,有的则是早起的蔬菜商贩到农贸市场进一点瓜果蔬菜,骑着钢筋架子后座两旁拖着两个框的自行车开始走街串巷,这是这个偏远的地方最早的商业模式,再有的就是集体性质的商店百货,每个乡,每个镇都有,所销售的商品来自上一级百货公司调配,也有自家渠道外地进来的稀罕玩意,就比如南下到兰州、武汉,到京城的扫货团,这儿太过遥远,货物一般都来自兰州。

永航和澹台师父慢慢走,前面是一个背着褡裢40多岁的叫花子,手上还拿着一个棍子,前面的褡裢鼓鼓的,想来吃饭的家伙就放在里面。也不知道昨晚上睡在哪儿。

两人快走几步,赶上那人的脚步,人走的很是沉稳,只是面露风霜。

永航开口问道:

“老乡,老家哪儿?”这叫法澹台师父都觉得奇怪。

那人转过头,脚步并未停下,依旧不紧不慢的走着。见是个半大小子问自己,这样的话他应该回答过无数遍了。

“定西,会宁”

“大叔,你怎么跑这么远?”

永航指指师父。

“我们好好聊聊,我俩也是刚刚的从定西回来,我知道你们那儿的情况,你是怎么到了这儿。”

“坐火车过来的。”

“你有钱坐火车?”那人有点不好意思。

“逃票,如果被抓了,到了那儿咋就在那儿下车,一路上就过来了,有的时候碰上好心人,就坐上个汽车,拖拉机什么的也就过来了。”

永航问:

“昨晚你哪儿睡得?”大叔有点不好意思。

“在河那边的草垛子里对付了一晚。”

澹台师父觉得没什么,他老人家不也是经常的露宿野外吗。

“早饭吃了吗?”大叔摇摇头

“那你早餐吃啥?”

“馍馍加开水”

“大叔,你看前面有个私人饭馆,我请你。”

大叔也不客气,一次吃了两碗牛肉面,永航付了6毛钱4两粮票,又给了5元钱,如果直接给了钱,估计他连早餐都不吃,而是把钱藏起来。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命运,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这就是人生,永航身上有钱,帮一个,给他个千儿八百的有意义吗,没有,永航主要是感觉,这是一种消极的生活方式,当然有地区地理的因素,但他们还是走上了这样的一条路,

实际上他们去陇源上当个揽工汉,或者去陕西蓝田去做个收麦客都比到处跑着要一点面粉,高粱售卖要好。

没有再去管那个大叔,永航走上了故乡的路。

路两旁劳作的人直起腰,看着一个背包的和尚,一个背包的少年手拿雨伞缓缓而行,夏收后的麦田有的种上了荞麦,有的撒上的胡萝卜种子已经长出绿绿的嫩芽,黄绿相间的麦田又是一片生机勃勃。

还有的在种大白菜。这一片土地上的人们总是会把能种地的地方都种上种子。

华夏中国人,会种地,土地就是根。

永航相信,如果哪天月球要搞开发,中国人一定会把种子撒到月球上,让月球种满庄稼。

拐过一个弯也就到了村子,一个少年和家人一起弯着腰点种子,这块地看来是要种大白菜。

少年直起腰,看到永航,瞪着眼看了半天。狗日的哈怂一个,不是三十五又是谁。

三十五,名字很怪吧,原因就是他是农历三月十五生的,还有叫八斤的,不知道了吧,因为生下来体重是八斤重,反正奇奇怪怪的小名在农村你也不要大惊小怪的。至于狗剩,狗蛋,毛蛋,二狗,三娃,三蹦子啥的,多了去了。

不信的话,你在集会上大喊一声:

“狗蛋,回家恰饭了。”保证回头率杠杠的。

这小子看到永航撒腿就跑,都不理老爹老娘了。他老爹,老娘忙着挖田给白菜的种子做窝呢,看到三十五跑了,老爹张嘴就来,

“三十五,狗日的,哈怂一个,回来。”

看到站在田埂旁边的永航和澹台静明。

看看永航,认识。京城的娃娃哩,是个有福的。至于永航身边的澹台静明,被直接无视了。这年月,满街跑得,货郎担担(挑个担子卖货的小贩),跳大神的在村子上晃得也不是一个两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