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1973,国家因他而改变 > 第67章 葫芦丝

1973,国家因他而改变 第67章 葫芦丝

作者:河西的风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2 17:43:36

燕京清晨的天是湛蓝的,吕应知早早起床,信步走出家门,现在还不想吃早餐,昨晚收到爱徒永航的来信,信的邮戳是云南,看来小家伙和大和尚玩的挺好。

6张画,一个背包的女孩,一个背包的男士,一瓶瓶装无忧茶,一瓶瓶装静明茶。还有几款背包正、侧面配图说明。

你说黑白的画,咋知道是水还是茶,我又不傻,瓶子上连包装都画了,臭小子,画也不做个功能使用说明,实不为人子。

吕应知不为其它,就是有点高兴,那样的双肩背包既美观又大方,就是香港大街也不见有这样美观大方漂亮的包。

至于茶水,臭小子拿大和尚开涮,还静明茶,无忧茶,有大和尚的配方......

哈哈哈哈哈。

街道边小吃店要了个豆腐脑、一根油条,心情大好,他还是忍不住笑了起来。

衣食住行这是万古的生意,人、生下来活着一切的一切就离不开这四个字。

衣服,不能总是给别人做加工赚那一点加工费,虽然现在利润很是丰厚,但是就没有不变的市场。

所以老道我要做自己的品牌---中平服装。

中平就是品牌,我要让人们穿上中平服装就感受到高端、品位、身份。

看到中平的产品就是品质、质量的代名词。

看来老道我要走一走欧美了。

永航和澹台师父站在山头,放眼看去,远处飘飘白云下方是一葫芦状的湖,绿色的湖水倒映着白云,湖中小船悠悠几条,似是仙人驭舟在云中飞行。好美啊。

这儿就是明末旅行家徐霞客在他的《徐霞客游记中》记载“滇山惟多土,故多壅流而成海,而流多浑浊,惟抚仙湖最清”的抚仙湖。

关于抚仙湖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传说有两位仙女下凡来到人间,路过这里,因贪恋这里的美景,便化作了抚肩而立的石人,从此,这条湖也因此得名为“抚仙湖。”

永航美景看的有点出神,澹台师父道:

“不要看了,这儿到那儿还远着呢。”

望山都能跑死马,能不远嘛。

“走喽”

永航喊一声,澹台师父已经向着山下走去,依然满眼翠绿,山下是潺潺溪流,溪流不远处是一处村庄,村庄后面大片的稻子禾苗。

又是一天的跋涉,澹台师父没有在上一个村庄停留,来到了这儿,这儿有个婆婆,50多岁,婆婆老伴姓李,他们有个孙子,孙子六岁,叫憨娃,憨娃没有爸爸妈妈。

憨娃在1岁时一场大病,是澹台师父路过救了这小子一命。说不上是是路过,澹台师父也是打听到二弟子木雨在这儿出现过,才来的这儿。澹台师父再一次拜访到这儿,两老的笑容就没有停过。

永航留下一天的采挖的山货,生活真的不错。

憨娃一点都不憨,大名叫李湘江,小小的他已经能够通读一般的书籍,在这儿还是小有名气的,婆婆姓刘,汉族,抗日战争中是彝族老李救了她,收留了她,后来他们组成了家庭,生活在了这世外桃源之地。以前的苦难已过,如今婆婆教书,老汉种地,一起抚养憨娃。

闲来,永航看着牵着水牛的憨娃,总觉得缺少点什么,缺少了的那点,真的对不起这儿的山,这儿的水,这儿的山水人家。

永航看着袅袅的炊烟,忙碌的村民,落日的余晖给这片山谷披上的金黄还有村庄后面的一片鱼塘闪着粼粼金光。

对喽,永航知道缺少了什么,音乐。

晚风抚柳,柳枝婆娑。

袅袅炊烟,村前村后,

落日余晖,余晖若梦。

牛背稚子,低头沉思。

那低头不知道在想什么的憨娃,还真把自己当成了憨子。永航看着呆呆坐在牛背上的憨娃放牛归来,慢悠悠,慢慢悠悠,头顶着圣洁的光辉(落日余晖),像是如来座下童子,永航都有点恍惚。

半亩池塘一亩田,清风抚影月徘徊。

憨娃稚子骑牛过,惊起蛙声一片片。

永航一把把他从水牛背上拽下来:

“哎呀,航哥哥,我困了,想睡觉”

“呀,有点发烧,等会哥给你扎两针,再给你熬点药,睡一觉,保你活蹦乱跳。”

“哎,别跑啊,小屁孩”

“我才不要你扎针,我要和尚爷爷扎。我看你给小花扎,小花都哭了,和尚爷爷扎小花就没哭。”

“实际上不用扎针的好不好,睡觉前哥哥给你熬点药喝了发发汗,明天就不用去放牛了,休息一天。”

“不去放牛,牛会饿的。”

“我帮你去放,好不好。”永航牙痒痒。

“不好,奶奶,爷爷会说我的,你是客人,何况明天西山口的叔叔阿爷会过来找和尚爷爷。”

“你都说了,他们是找和尚爷爷的,又不是找我”憨娃歪着头看着永航,分明就是不相信的样子。

“问你啊,这儿谁会吹曲”

“我爷爷会吹啊,奶奶说,就是因为爷爷的曲吹的好听,才跟着爷爷来到这儿的,爷爷去年到大城市又学了好几首曲儿,吹的可好听了,晚上我让爷爷吹给你听。”

皓月当空,银河灿烂,夜风飒飒而过,葫芦丝幽咽的歌声若梦幻的仙子在幽兰的空谷翩翩起舞,希望在田野蔓延,在人们心中播撒着种子;

银色的月光下,周围一片宁静,只有山下小河不时发出潺潺的流水声。聪慧美丽的阿妹,见景生情,望月抒怀,把对阿哥的一片深情,倾注在优美的旋律中。

柔婉的歌声,深厚的情谊,随着小河的流水,飘向阿哥所在的地方。阵阵葫芦丝,幽攸抑扬,轻清淡雅,青蛙已经闭嘴,蚊虫也在舞摆。

永航和大家都醉了,永航意识空灵,已融入这山水之中,看这山,这水,看着婆婆深情的看着吹着葫芦丝的李哥哥。

看着婆婆的李哥哥融入了这如诗如画的夜。

《月光下的凤尾竹》、《在希望的田野上》、《小河淌水》,《婚誓》、《蝴蝶泉边》在如此的月下,如此的夜中荡漾。

木雨师兄只在5年前出现过这儿,这儿再没有木雨的消息,澹台师父也是喜欢这儿的幽静,喜欢山民的善良淳朴,山上、山下给人们看看病,和永航对练以捶打永航身体。

最最不可想象的是澹台师父那银针手法,纤细的银针竟然随意的能够穿透三层牛皮,而且出手迅速,定位准确,这就有点夸张了。

这让永航想到了查良庸的小说人物东方不败,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澹台师父是真的和尚,绝对不是练过什么劳什子葵花宝典。

擒拿术在日升日落间,山林峡谷中,在澹台师父细心亲身授业中永航进步神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