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1973,国家因他而改变 > 第36章 种菜的想法

1973,国家因他而改变 第36章 种菜的想法

作者:河西的风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2 17:43:36

钱花出去了,大师父很是高兴,把文件给永航看,其中的一份股份凭证是武永清占股2%,国家农业科学院占股98%,武永清投资500万元,需连续出资8年。也就是说武永清同志以4800万入股农科院,分8年出清,占股2% 。

1980年的农业科学院刚刚搬回燕京不久,才恢复部级管理体制,下面除了以前被冲击的七七八八的各地农业,柑橘,茶叶,蚕业,果蔬,畜牧研究所,几乎就是一个刚刚组建的单位,除人和土地外,几乎啥都没有。也不知道国家是怎么想的,反正武永清同志把钱花出去了,花出去,没麻烦,要不然武永清当下太显眼了,没看到老人家觉都睡不好。

永航想到的是农业科学院那里可都是人才啊,可是,那些人才不是刚平反或还在平反的路上。

另一份是和朱方村的罐头厂和包装厂的股份凭证,武永清同志占30% 朱方村占70%。老王头鸡贼的很,别人不知道武大爷有多少钱,他可是清楚的不能再清楚了,所以股份少了都不行。现在厂房在建,生产线也已订购,就等开工。

算了,就让老王头再嘚瑟嘚瑟,永航打算让达远贸易加入朱方村罐头厂的外贸服务当中,罐头利润是低,蚊子再小也是肉,让老王头再当一次排头兵,也加入到创外汇的大军当中。

家里面装了专线电话,还给武永清配置了警卫,真不知道是师父保护警卫,还是警卫保护师父。

小伙子名叫王虎,师父叫他虎子,小平头,1米80的个头,话不多,壮壮实实的小伙子,像个牛犊子,看起来憨憨的,打一棍子,保证哼都不带哼的。

电话装在倒座南屋,王虎就陪睡在电话机旁。

晚上,早上永航练站桩,把个虎子惊到了,他可不能在18个木桩上轻松自如的走动,而让木桩不倒。和永航比试一番,永航利用灵活的身法也能和他斗个“旗鼓相当,”打不到永航,气的虎子都哇哇叫了。

永航高兴,虎子就不那么高兴了,有空两人就在花园空地上你来我往。武永清就在旁边指导。

看着永航马步画圈**,虎子惊叹!还能这样。他马步怎样都没问题,可再拿毛笔画圈圈,还画的那么圆,而且两只手都能画,这就打击到他了,这是什么功法。

武永清问永航:

“你小子书读得多,还有没有好点子,让我们国家的老百姓尽快的吃饱肚子,我老人家吃着肉,吃着鸡鸭鱼的也不落忍,快想想。”

永航就想了想说:

“大师父,你不是知道吗,还问我?”

“我知道,我知道什么。臭小子快说。”

永航又开始墨迹,磨磨唧唧的说道:

“师父啊,上次澹台师父不是说了吗,五台山的和尚冬天都有绿油油的蔬菜吃,说是寺中和尚们用塑料搭的棚子就能在冬天种出蔬菜,早春的韭菜都长的好,没道理和尚们种的,老百姓种不得,澹台师父可是见过好多地方都有大棚种植的,你问我干嘛?

咱们国家肯定有这方面的人才,让国家大力推广就好,你老人家也没必要一个冬天,天天白菜,萝卜,土豆的吃了。

就是不知道咱们国家有没有能力生产那么多的塑料薄膜,工业化产品,没有规模化的生产能力,产量跟不上,价格下不来,不还是没办法嘛!”

武永清不管产量不产量,产量什么的,那个什么工业化的生产能力,那是国家考虑的事,这么大的个国家,原子弹都能够搞出来,山西的大和尚都能够冬天种菜,农民咋就不能种菜了,不就是个塑料吗,小事一桩。

武永清高高兴兴和小虎走了。反正工程都完工了,他老人家也就陪老首长喝喝茶,再带一带兵娃子打打猎什么的,可是,谁又知道武永清真的在干嘛呢。

庄太奶奶一家如今是真正的四世同堂,在燕京的一段时间,由自己儿媳妇,孙子,孙媳妇,重孙子们陪着她。

他老人家好像都年轻了那么一点点,每一天过得都乐呵呵的,感觉怎么的都活不够,只要有空就让孙子们推着她到处看,到处转,怎么也看不够燕京的秋天那美的让人心季的银杏树叶黄色,枫叶的红,落叶飘飘而下,轮椅的轮子碾过飘落的秋叶,听着那沙沙声,她感觉又回到了她的少女时代,那时候的她就喜欢在这浓浓的深秋季节,在燕京的那条道上,迎着微微的风,舞动着红色的纱巾,踩着那飘着的落叶......

他给孙子孙女们讲她的家在哪、讲圆明园的残破、什刹海的旖旎、琉璃厂、潘家园那些书画玉器掌柜捡漏的故事;

给永航讲王凤仪小时候的事,说王凤仪的乖巧,说王凤仪的执拗,说着说着就哽咽难言。

庄太奶奶从来没有说过她是如何离开北京嫁到了江西王家。

转眼已快是80年末,带着冷冽的寒风,香港来人了,毕茂生,俞子峰和王佩云住进了燕京饭店,香港达远贸易投资50万美元在深圳蛇口和罗湖分别设立成立两家服装加工企业,王继江的江北集团公司也同步跟进。

对于此次投资广东省政府和刚刚成立的特区政府都十分重视,毕竟这可是实打实的美元投资,在土地使用,税收,厂房建设都给予了最优惠政策。

看着冻得吸溜吸溜的刚刚进来,来到永航东厢房的小姨,毕茂生,俞子峰他们的傻样,一进门都忙着把手往火炉子上凑,也不怕把他们的手给烤熟了,这些人怎么都这样。

王佩云一边跺脚,一边把手放在离炉子火苗较远的地方,眼睛贼溜溜的乱转。

“哎,小航子,你就住这儿啊?你家不是在长什么街的胡同里吗?”

“小姨,我家当然在长椿街胡同,这是我师父家,周末我住长椿街,平时都住在这儿。”

说着话,王佩云就开始这儿转转,那儿瞅瞅,这儿摸摸桌子,那儿闻闻罐子的。

“这儿好,这儿好,看看,这紫檀的大方桌、红木的椅子,闻一闻,嗯,还真是沉香木的笔筒,把这些个破毛笔扔了,这柜子,那个毕茂生你过来看看,是不是黄花梨的,这砚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