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1973,国家因他而改变 > 第27章 王继江

1973,国家因他而改变 第27章 王继江

作者:河西的风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2 17:43:36

客厅正墙桌子上王继昌舅爷爷身穿将校服的遗照,威武,面容严肃,两眼炯炯有神,似在看着一家人的和睦融融,看着永航。

永航看着舅爷爷的眼睛,眼光在空中交汇,舅爷爷告诉了他对妹妹深深的思念和看到永航的欣慰与高兴,永航也告诉了奶奶对舅爷爷深深的想念。

永航在遗像前的桌沿香盒内拿出三支香,点燃,郑重的插在舅爷爷遗像前的香炉内。然后郑重的给舅爷爷跪下,磕头,磕头,再磕头,希望舅爷爷能在天国与奶奶相遇,再续未了的兄妹之情。

磕完头,永航已是泪眼蒙蒙。

永航抬起头,周围已是泣声阵阵。

永航就是个被舅奶奶一家宠溺的猴子,爱怜,逗乐,拥抱,亲昵。每个大人还都准备了礼物。

收音机,电子手表,毛笔,钢笔。看着小收音机,电子手表永航都无语了。婶子苏梅偷偷告诉永航,收音机和电子手表是从军区大院孩子那儿买的,还不要票,香港过来的,神秘的很。

永航想着,钱财的力量果然是无敌的,就连军区大院都被李海波他们攻克了。

这套房子是78年底返还的,以前舅奶奶一家都是住在不足20平的大杂院内。舅奶奶原本就是军区总院的内科主任,只是由于舅爷爷原因,一直备受排挤,打压。如今已恢复了原有军制职称,去年底任职军区总院副院长兼内科主任。

舅奶奶大女儿王思凤28岁,插队北大荒,78年考入京城师范大学,丈夫是北大荒插队的京城知青郝光明,同岁。育有一子郝明理。小女王思仪23岁,在上海军政歌舞团工作,未婚。

盼盼和思思是王江河的两个女儿。盼盼11岁,初一,思思7岁,二年级,苏敏又有了身孕,不过还不显怀。

香港,一个高度繁荣与现代化的国际都市,它能够与纽约、伦敦并称为“纽伦港”,并成为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一千一百多公里的土地上养育着近六百万的人口。

在20世纪50年代,香港已经开始了工业化转型。60-70年代,其第二产业比重迅速增大,紧接着随着世界产业结构的转移。80年代很快又开始了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在这一时期进出口贸易、金融等行业成为服务经济的重要行业。

以股票交易为例,香港证券交易的历史起源于1866年,1891年的香港经纪协会成为香港第一个正式的股票交易场所,20世纪又接连建立了三家交易所。经历了长足的发展之后,1980年四家合并到香港联合交易所,其金融体制已经高度统一且系统成熟。

虽然,中国的北方春寒料峭,寒风凛冽。

香港,依旧绿树成荫,气候宜人。

这座国际化的都市,中环太平山脚下的一栋独栋别墅,一位老人站在二楼阳台,夜色中,眼望着灿若星河的城市灯光,参差毕节的高楼,穿梭在道路上如流萤的车灯,远处的双层巴士依旧人上人下,繁忙依旧。

维多利亚港还是那样的迷人。

而他,王继江心情却久久不能平复。想他江西王家,往昔爷爷,父亲随彭玉麟大帅南征北战,虽不比胡雪岩,盛宣怀那般有富可敌国的财富,如日的声望,却也有良田百倾,铺面遍及两江三省(江西,江苏,安徽)生意船队连通南洋诸岛。

那时他还年轻,雄姿勃发,一心要将王家基业发扬光大,可造化弄人,时事动荡,大哥王继东投身黄埔军校,沪淞口血战而亡,三弟王继良毕业于保定军校,却远赴缅甸远征葬入那莽莽群山。四弟王继昌参加了**,中间虽有几次接触,也是为他们筹措经费,我王家也是鼎力支持,可后来却是再无音讯。

日寇来犯,一家老老少少三四十号人辗转武汉到重庆,父亲,大娘,受不了儿子死亡,女儿无影无踪的痛苦相继离世。那最为乖巧的小妹,也是......不想了,不想了......

“二哥,辉儿传来消息,说京城那边有了四哥还有小姐的消息,辉儿还在那边等消息的真实性。”

“快,快,给我电话,我和辉儿说”王继江听到管家杨华边的话猛地回头就往客厅,却不料差点绊倒。跌跌撞撞中杨华边将王继江扶稳。

“二哥,慢点,慢点”王继江哪管许多,快步下楼,拿起客厅电话。可电话只有嘟嘟声。

“快拨过去,快”

杨华边道:“二哥,等明天辉儿的电话,那儿不比香港。”

王继江实际也知道,只是刚才失了方寸。回过头走到三娘房间,想告诉她这个好消息,又怕她精神受不了。

默默地给三娘掖好被子,退出房门。坐回客厅沙发,就这么坐着,就这么坐着。思绪又回到了过往的艰难岁月。

30多号人到了重庆,没有军队,政治上的庇护,一介商贾那就是待宰的牛羊,砧板上的肉,如水的钱财花下去连个泡都没冒。自己的母亲也就在到了重庆后的第二年便随父亲,大娘而去。30多号人是被征兵的征兵,走的走,散的散。苦挨到抗战胜利,以为终于可以回家,重整家业,怎料依旧是无休止的战争。

以当时的情况,不管是**还是国民党掌控了这天下,王家都是过眼云烟,拿出最后的积蓄,带着三娘在1946年底南下香港,也就是杨华边一家还在身边。碰上香港发展的好时机,买地建工厂,搞纺织,服装等轻工贸易,投资银行,地产又赚下千万家产。

难道真的是富不过三代,儿子王江北年轻时,那是个多么勤奋好学上进的孩子啊,可现在,赌博,养外室,花天酒地的将公司搞的乌烟瘴气,看着表面风光的王家,实际已是亏损连连,我的孙儿啊,哎!。

1979年初大陆政策放开,他还是等了一等,再看看,怕大陆政策再有转变。看到本地纺织巨头陆家,方家都在内地东莞,保安县建起了纺织厂,他才安排杨华边幺儿杨辉到内地打探。

杨辉这孩子也是他看着长大的,新加坡国立大学毕业,人也长的也算是一表人才。在公司帮着江北管理公司事务。

“爸爸,夜深了,睡觉了。”

“知道了”王继江收回思绪。是自己的女儿佩云。看着佩云那张年轻漂亮的脸,真的和大孙女很像,两人站在一起明显就是姐姐和妹妹吗。佩云就读于香港大学,今年秋天就要毕业了。

回到房间,王继江躺在床上,久久无法入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