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重生之篮球教王朝教父 > 第220章 内忧外患:苏伟的困境

苏伟在篮球事业上为国王队的 11 连败愁眉不展、焦头烂额之时,他辛苦创办的公司也如同遭遇了一场强烈的风暴,深陷重重困境,商业版图摇摇欲坠。

公司最先面临的是经纪公司的恶意挤兑。这些在行业内根基深厚的经纪公司,凭借着多年积累的资源与人脉,如同庞大的商业巨兽,对苏伟的公司展开了全方位的打压。他们与各大媒体平台、赛事主办方以及品牌商等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而这些合作关系此刻却成为了他们打压苏伟公司的有力武器。

在媒体曝光方面,原本一些会对苏伟公司旗下球员进行报道的体育媒体,在经纪公司的施压下,逐渐减少了对这些球员的关注。无论是球员的日常训练动态,还是在比赛中的精彩表现,都很难再登上这些媒体的版面。即使偶尔有报道,也往往是简短且不突出的,远远不及以往的篇幅与热度。这使得苏伟公司旗下球员在公众视野中的曝光机会大幅减少,知名度提升缓慢。

在商业活动和演出邀请上,经纪公司更是直接插手。他们向活动主办方和品牌商施压,暗示与苏伟公司旗下球员合作可能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于是,在各类商业赛事、品牌代言活动以及体育相关的演出中,苏伟公司的球员被刻意排除在外。以往那些频繁向公司抛来橄榄枝的品牌,如今都纷纷转向与其他经纪公司旗下的球员合作。这不仅让公司旗下众多球员失去了重要的收入来源,发展道路也受到严重阻碍。一些原本有潜力成为明星球员的苗子,因为缺少这些商业机会,无法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影响力,收入也大幅减少。这种情况导致不少球员心生不满,在公司内部抱怨连连,使得公司内部人心惶惶,团队凝聚力受到极大冲击。

与此同时,金州当地州政府的无端阻挠,也让公司的发展举步维艰。公司在申请各类经营许可和项目审批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政府部门仿佛故意刁难一般,以各种看似合理却实则刁难的理由拖延办理进度。比如,在申请一项体育赛事的承办许可时,政府部门要求公司提供近五年内所有参与赛事的详细财务报表,包括每一笔收入与支出的明细,甚至要求列出赛事中每一位工作人员的薪资明细以及雇佣合同。这对于一家正常运营的公司来说,收集和整理这些资料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而且其中部分要求与此次申请并无直接关联。即便公司费尽周折准备好这些资料,政府部门又会提出新的要求,如要求提供赛事举办场地周边三公里内所有居民的意见反馈,这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而对于一些完全符合规定的申请,政府部门也常常直接驳回,却不给出明确且合理的解释。公司申请一个体育培训项目的资质,各项条件都满足相关法规要求,提交的材料也完整无误,但最终还是被驳回。当公司派人去询问原因时,得到的答复却是模糊不清的,只是说“综合考虑不符合要求”。这种无端的阻挠使得公司的业务拓展计划严重滞后,一些原本计划好的重要合作项目,因为无法及时获得相关许可而被迫搁置。比如,公司原本与一家国际知名体育品牌达成了合作意向,准备共同举办一系列推广活动,但由于经营许可迟迟未获批,该品牌担心项目延误影响自身品牌形象,最终取消了合作。这一系列的挫折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不仅前期为项目投入的资金付诸东流,还可能因为违约面临赔偿风险。

更为雪上加霜的是,公司此前签约的众多网红公司纷纷选择解约。这些网红公司在解约声明中给出的理由大多含糊其辞,诸如“业务调整”“战略方向改变”等,但苏伟心里清楚,这背后绝非如此简单,必然有着复杂的利益纠葛。经过一番深入调查,他发现原来是有一家同样从事体育运营的公司在暗中作祟。这家公司不仅资金雄厚,而且拥有深厚的政府背景,在行业内可谓是呼风唤雨。他们似乎一直在暗中观察苏伟公司的运营模式,并加以模仿。然后利用自身强大的资源优势,在市场上大肆抢夺苏伟公司的资源。

他们以更为优厚的条件吸引网红公司与之合作,比如提供更高的分成比例、更多的推广资源以及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对于一些规模较小、急于寻求发展的网红公司来说,这些条件极具吸引力。同时,这家公司还在市场上散布一些关于苏伟公司的负面消息,误导舆论。他们通过一些网络水军,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不实言论,声称苏伟公司经营不善,存在财务危机,与他们合作可能会面临风险。这些负面消息如同病毒一般迅速传播,使得众多网红公司心生担忧,纷纷倒戈,与苏伟的公司解除合作关系。这不仅让公司失去了重要的宣传推广渠道,还在行业内造成了不良影响,进一步损害了公司的声誉。

而在国内市场,苏伟寄予厚望的诗音电吉他项目同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国内电吉他市场竞争本就异常激烈,近期更是因为经济环境等因素陷入了惨淡的境地。尽管诗音电吉他凭借出色的工艺和品质,已经在业内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认可,一些专业的音乐评测机构对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在音色、手感等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平。然而,较高的定价却让许多消费者望而却步。

宋坤旗下负责销售的经理多次忧心忡忡地向苏伟反映,电吉他定价太贵,导致产品销量极其惨淡。他们进行了详细的市场调研,发现同类型、同品质的电吉他,市场平均价格要比诗音电吉他低出不少。以一款入门级电吉他为例,市场上同类产品价格普遍在 3000 - 5000 元之间,而诗音电吉他的定价却高达 8000 元。这使得许多消费者在购买时会优先选择价格更为亲民的产品。到目前为止,诗音电吉他仅仅卖出了 5 把。为了销售产品,销售团队尝试了各种促销手段,如打折、赠送配件等,但效果甚微。消费者在看到价格标签后,往往只是短暂停留,然后便转身离开。

面对这样的困境,苏伟却不为所动,仍然坚持让工人们加班加点地生产。他坚信,只要保证产品质量,通过后续的品牌推广和市场开拓,诗音电吉他一定能够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他计划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广告宣传,参加各类乐器展会,邀请知名音乐人代言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但这种坚持在旁人看来,似乎有些一意孤行。公司内部对苏伟的决策产生了诸多质疑声,生产部门担心过度生产会导致库存积压,增加仓储成本;财务部门担忧持续的投入却没有相应的产出会使公司资金链断裂;销售部门则认为不调整价格,再多的推广也难以取得理想效果。大家都在担忧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整个公司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仿佛一艘在暴风雨中迷失方向的航船,前途未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