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刘备辅翼,助他再造大汉 > 第654章

三国:刘备辅翼,助他再造大汉 第654章

作者:耳机喜欢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22 02:11:03

南阳,宛城。

袁术愤然离席,沉重的脚步声消失在屏风之后,只留下满殿死寂的文武和一片狼藉的地面。那被拂落的笔架滚落台阶,玉质的笔杆碎裂开来,在空旷的大殿中发出刺耳的回响,仿佛预示着某种不祥。

阎象僵立在原地,望着袁术消失的方向,脸上最后一丝血色也褪尽了。他花白的胡须微微颤抖,浑浊的眼中是深不见底的绝望与悲凉。大殿内无人敢言,那些方才还附和着他劝阻袁术的臣子们,此刻都深深地低着头,恨不得将自己缩进地缝里。阎象环视一周,目光扫过一张张或惶恐、或麻木、或暗自庆幸的脸,只觉得一股冰冷的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

“呵……”一声低沉而苦涩的长叹,终于从他喉间逸出。这叹息声在寂静的大殿中显得格外清晰,也格外刺耳。他缓缓地、极其缓慢地摇了摇头,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竖子不足与谋!竖子不足与谋啊!”他喃喃自语,声音不大,却字字如刀,清晰地传入离他最近的几位大臣耳中。那是对袁术最彻底的否定,也是对眼前这荒唐朝堂最深沉的绝望。

阎象猛地一甩宽大的袍袖,动作决绝,带着一种文人最后的孤愤与傲骨。他不再看任何人,挺直了因年迈而微驼的脊背,步履蹒跚却又异常坚定地,一步步向殿外走去。那背影,在空旷华丽的宫殿映衬下,显得无比萧索和悲壮。

行至大殿门槛处,他脚步微顿,并未回头,只是用那苍老却异常清晰的声音,对着空旷的大殿,也仿佛是对着殿中所有沉默的“从龙之臣”们,掷地有声地留下最后一句警告:

“陛下若执意出兵,成则罢了!若不成……”他声音陡然拔高,带着穿透人心的力量,“坏的可不只是陛下的基业!还有——诸公的项上头颅!”

话音落下,他再不迟疑,一步跨过高高的门槛,身影迅速消失在殿外刺目的秋阳之中。那最后一句,如同冰冷的诅咒,又如同泣血的预言,沉甸甸地砸在每一个人的心头,让殿内的空气瞬间又凝固了几分。几个胆小的官员甚至不由自主地缩了缩脖子。

阎象的离去,像抽走了大殿里最后一丝敢于直言的勇气。短暂的死寂后,嗡嗡的低语声开始蔓延。

杨弘脸色铁青,他同样看到了巨大的危险。作为最早积极推动袁术称帝的核心谋臣之一,他比阎象更清楚袁术的刚愎和眼下局势的脆弱。他出言劝阻,绝非心向汉室,纯粹是出于对仲氏政权存续的务实考量。阎象的决裂,让他心头蒙上更重的阴影。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翻腾的思绪,对着御座方向象征性地拱了拱手,声音干涩:“陛下……圣心独断,臣……告退。”说罢,也转身快步离去,步履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仓皇。他需要立刻找张勋、桥蕤等手握兵权的“自己人”通个气,更要紧的是,得赶紧想想退路——万一阎象的预言成真了呢?

杨弘一走,主战派立刻活跃起来。以纪灵为首的武将们脸上难掩兴奋之色,仿佛沛国的土地已是囊中之物。而文臣中,那些急于在新朝立功、或本就依附于主战派势力的官员,如李丰、梁刚等人,则纷纷围拢上前,开始低声议论,言语间充满了对阎象“迂腐怯懦”的不屑和对即将到来的“开疆拓土”的憧憬。

“阎主簿老迈昏聩,岂知陛下雄才大略!”

“正是!孔伷已是风中残烛,此时不取,更待何时?”

“纪将军兵锋所指,沛国必望风披靡!”

“待陛下取了沛国,根基稳固,何惧曹操、刘表之流?”

这些声音在殿中回荡,与先前阎象的悲鸣形成鲜明而讽刺的对比。一场关乎国运的决策,就在这浮躁的喧嚣与深沉的绝望交织中,落下了帷幕——或者说,走向了失控的起点。

殿外,宫阙深处。

袁术攥着那方温润却沉重的传国玉玺,在空旷的回廊中疾走。阎象最后那句“诸公的项上头颅”如同跗骨之蛆,不断在他耳边回响,激得他怒火更炽,心绪也更加烦乱。他猛地停下脚步,对着身边侍立、大气不敢出的宦官嘶吼道:

“传旨!即刻飞马传旨汝南!命纪灵、雷薄二将,整军备战!待朕……待朕思虑周详,旨意一到,即刻挥师北上,直取沛国!不得有误!”

“喏……”宦官吓得浑身一颤,慌忙领命,连滚爬爬地跑去传令。

袁术看着宦官仓皇的背影,心中的郁结之气稍稍发泄,但随即又被更深的不安攫住。他低头看着手中的玉玺,那“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篆文在光线下流转,却再也带不来最初的狂喜和笃定。他需要一些东西来填补内心的空洞和证明自己的“天命”。

“摆驾后宫!”他烦躁地一挥手,转身向更深的宫苑走去,试图在那温柔乡和更加狂热的奉承中,暂时忘却这令人窒息的现实和那不详的预言。唯有紧握玉玺的手,指节因为用力而显得异常苍白。

郯县,州牧府。

陶谦捻动佛珠的手指停顿了许久,才缓缓放下糜竺派人快马送回的书信。信中详细描述了劳军的盛况、刘彦的沉稳态度以及其婉拒赴郯的托词。

“刘德然……果然未曾前来。”陶谦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了然,“其心……仍在豫州沛国啊。”

下首的陈登接口道:“主公明鉴。刘彦新遭挫折,虽主力尚存,然其心气未泄,反更添警惕。他不来郯县,一则是急于回青州整军,稳固后方;二则,恐怕也是对我徐州……并非全然放心。糜别驾此行,虽厚礼示好,稳住了局面,然两家之盟,经此豫州一役,只怕……”

陶谦摆了摆手,止住了陈登的话:“元龙不必多言。老夫省得。曹孟德在侧,如虎狼窥伺。青州刘玄德,纵有折损,亦非池中之物。眼下……维持现状,不生波澜,便是上策。传令下去,刘彦大军过境,沿途务必供给无缺,礼数周全,直至其安然离开徐州地界。万不可……授人以柄。”

“诺。”陈登应下,心中却暗叹:这脆弱的平衡,又能维持多久呢?沛国那颗钉子,终究是最大的变数。

喜欢三国:刘备辅翼,助他再造大汉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三国:刘备辅翼,助他再造大汉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