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锋叹息一声,心中虽仍有不甘,但也明白赵雄的考量并非没有道理。
“将军深谋远虑,末将佩服。”李锋抱拳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释然,“既然大局已定,末将自当遵从将军之命,不再多言。”
李锋忽然神色一凝,仿佛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他快步上前,靠近赵雄,低声说道:“将军,末将有一件大事要禀报。”
赵雄见李锋神色凝重,心中一动,便微微侧身,示意他继续说下去。李锋压低声音,几乎是在耳语:“将军,此事只怕这里尚未得知。袁公路在淯水上捞得传国玉玺,欲代汉自立而称帝。如今他已令龙舒的张勋、纪灵率军返回南阳,准备登基。”
赵雄闻言,脸色骤变,眼中闪过一丝震惊与凝重。他眉头紧锁,低声问道:“此等消息,汝从何处得知?此事非同小可,若有误传,恐生大乱。”
李锋神色严肃,沉声答道:“将军,此消息乃是舒县的密探探得,千真万确。末将归来时,龙舒城已人去楼空,张勋、纪灵的兵马也已撤离。袁公路此举,显然是在为称帝做准备。”
赵雄听罢,沉默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缓缓说道:“人言袁公路素来野心勃勃,早有称帝之心。如今他得了传国玉玺,恐怕更加肆无忌惮。此事若真,天下必将大乱。”
李锋点头附和,低声道:“将军,此事非同小可,如何应对?”
赵雄沉吟片刻,目光深邃,缓缓说道:“此事确实棘手。袁公路若真称帝……”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李将军,此事暂且保密,不可外传。待我仔细思量,再作定夺。你且先去休息,稍后再议。”
李锋抱拳应道:“末将明白,此事定当严守秘密,绝不外泄。”
赵雄点了点头,目送李锋离去,心中却已是波涛汹涌。他站在水寨门口,望着远处的天空,眉头紧锁,心中暗自思量:“袁公路若真称帝,天下必将大乱。广陵该如何自处?”
正当赵雄站在水寨门口,心中思绪万千之际,忽然有一名亲兵匆匆赶来,抱拳禀报道:“将军,孙伯符将军与诸葛子瑜先生已至寨外,前来拜访。”
赵雄闻言,眉头微微一挑,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心中暗自思量:“孙伯符与诸葛瑾此时前来,莫非与袁公路称帝之事有关?李锋方才的消息尚未传开,孙伯符便已赶到,只怕此事与江东的谋划脱不了干系。”
他略一沉吟,随即对亲兵说道:“传令下去,大开寨门,我亲自去迎接。”
亲兵领命而去,赵雄整理了一下衣甲,神色恢复从容,大步向寨门走去。他心中虽有许多疑问,但面上却丝毫不显,依旧是一副沉稳威严的模样。
寨门外,孙策与诸葛瑾并肩而立,身后跟着数名随从。孙策一身戎装,英姿勃发,眉宇间透着几分豪气;诸葛瑾则身着儒袍,神色淡然,目光深邃。
赵雄走出寨门,远远便拱手笑道:“伯符将军、子瑜先生,远道而来,赵某有失远迎,还望见谅!”
孙策见赵雄亲自出迎,脸上也露出笑意,仿佛前段时间的争斗与龃龉都消失不见。他上前一步拱手还礼道:“赵将军客气了!孙某不请自来,叨扰之处,还请海涵。”
诸葛瑾微微一笑,拱手道:“赵将军,久违了。”
赵雄笑道:“两位贵客光临,赵某荣幸之至。请入寨一叙。”
三人寒暄几句,赵雄便引着孙策与诸葛瑾进入水寨。一路上,赵雄心中暗自揣测孙策此行的目的,尤其是结合李锋方才的消息,他愈发觉得孙策此行绝非寻常拜访。
进入中军大帐后,赵雄命人奉上茶点,随即屏退左右,只留下孙策、诸葛瑾与自己三人。他端起茶盏,微微一笑,道:“伯符将军、子瑜先生,今日前来,不知有何指教?”
孙策放下茶盏,神色坦然,直截了当地说道:“赵将军,在下与子瑜此来,确有一事相告知,只是不知将军知与不知。近日天下风云变幻,袁公路在淯水得传国玉玺,欲自立为帝,此事想必赵将军已有所耳闻。”
赵雄闻言,心中一震,面上却不动声色,缓缓说道:“伯符将军消息灵通,赵某佩服。我军李锋将军,刚刚从舒县方向返回不久,说是龙舒城张勋大军已经退去。此事我确实略有耳闻,只是尚未确认。不知伯符将军对此有何高见?”
孙策与诸葛瑾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深意。片刻后,孙策微微一笑,开口道:“不瞒将军,此事正是我等在后推波助澜。我等刚刚从南阳原路返回,见将军仍未退兵,故来拜访。”
赵雄闻言,神色微微一凝,目光在孙策与诸葛瑾之间游移片刻,随即缓缓点头,沉声道:“那看来此事想必为真。”
孙策见赵雄神色沉稳,心中暗自赞许,便继续问道:“将军对此有何打算?”
赵雄知道孙策此言是在试探自己,心中略一思忖,便淡然答道:“此事若要流传天下,恐怕还需要一段时日。如今此间战事已毕,李锋将军也已返回,在下当整军择日返回广陵,向主公复命才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