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第十八回 立冬水始冰·阳气潜藏补肾方

一、冰结河川肾阳微

立冬前十日,青蚨谷仿若坠入千年寒窖。往日潺潺流淌的溪流,表面凝结出青灰色的冰面,冰层下的水仍在流动,却发出呜咽般的声响,似被禁锢的魂魄在低泣。西方太白星与北方辰星交相辉映,光芒冷冽如铁,将天穹染成一片幽蓝。决明子登上观星台,凛冽的北风如刀割面,脚下的石板覆着厚厚的冰碴,稍不留神便会滑倒。只见北斗斗柄直指亥位,斗身被浓重的玄色雾气缠绕,宛如被寒冰封印的巨兽。翻开《太素经》推演,卦象显现“寒邪直中,肾阳亏虚”,他眉头紧锁,神色凝重:“《难经》云‘肾者,元气之根’,立冬阳气潜藏,若肾阳不足,必生畏寒蜷卧、五更泄泻、阳痿遗精之症。”

谷中的景象一片肃杀。决明树的枝干光秃秃的,在寒风中剧烈摇晃,发出吱呀的呻吟,树皮皲裂如老人脸上的皱纹;池塘里的冰层愈发厚实,冰面下的鱼儿一动不动,宛如被定格的标本;就连墙角的青苔也结满了冰晶,失去了往日的生机。清晨,整个山谷被一层白色的寒气笼罩,雾气中夹杂着细小的冰屑,吸入鼻腔,刺痛难耐。偶尔有寒鸦从天空飞过,发出凄厉的叫声,更增添了几分凄凉。

村民们的病症随着寒气的加深而加剧。青壮年们蜷缩在屋内,裹着厚重的棉衣,仍觉寒意从骨头缝里渗出,四肢僵硬,行动迟缓;妇人大多腰膝冷痛,白带清稀量多,小腹冷痛,如坠冰窟;老者们夜尿频多,一晚上起夜十余次,睡眠质量极差,白天精神萎靡,哈欠连天;小儿则面色苍白,啼哭无力,手脚冰凉,食欲不振。其中,豆腐坊的刘老汉病情最为严重,他卧床不起,畏寒怕冷,四肢厥冷,五更时分必腹痛泄泻,粪便清稀如水,夹杂着未消化的食物,舌淡胖,边有齿痕,脉象沉细无力,几乎难以察觉。

决明子赶到刘家时,只见刘老汉躺在冰冷的炕上,盖着两床棉被,仍瑟瑟发抖。他伸手为刘老汉把脉,指下脉象微弱如游丝,仿佛随时都会断绝。再看刘老汉的舌头,舌质淡白,舌苔白腻,布满整个舌面,如同覆盖了一层厚厚的霜。“此乃‘肾阳衰微,火不暖土’!”决明子神色严峻,立刻命人在炕下燃起炭火,同时取出银针,在关元、命门、肾俞等穴位行针。针刚刺入,穴位周围的皮肤便泛起青紫,这正是寒邪深重、阳气被遏的表现。随后,他取来刘老汉的粪便,置于火上烘烤,刹那间,一股刺鼻的腥冷之气弥漫开来,残渣呈灰白色,质地清稀,进一步证实了肾阳不足、脾阳不振的诊断。

二、地始冻时辨寒证

立冬初候“水始冰”,谷中的河水已完全冰封,冰面光滑如镜,能清晰地倒映出天空的景象。决明子发现,冰面下的水草不再摇曳,而是僵硬地直立着,宛如被冻住的绿色幽灵。他用铁锤砸开冰层,取出一块冰块,放在阳光下观察,冰块中竟包裹着几只冻死的小虫,这让他更加确信寒邪的威力。

为了更准确地判断病情,决明子在谷中搭建“寒凝验病台”。台上放置着两个巨大的木桶,一个装满冰块,另一个装满滚烫的热水。他让患者将双手分别放入两个木桶中,感受不同的温度。病情较轻的人还能勉强忍受冰块的寒冷,而病情严重者刚接触冰块,就浑身颤抖,牙齿打战,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将手放入热水中,却感觉不到丝毫暖意,反而觉得皮肤刺痛。刘老汉的儿子上前尝试,手在冰桶中刚停留片刻,整个手臂便失去知觉,放入热水桶中,竟毫无反应,这表明寒邪已深入骨髓,肾阳严重亏虚。

“立冬之寒,与霜降不同。”决明子召集弟子,展开古老的医典,神情严肃地讲解道,“此时寒气极盛,直入脏腑,肾阳首当其冲。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为人体阳气之根。观夫河水冰封、草木僵死、百姓肾阳衰微,皆因寒邪直中命门,肾阳无力温煦全身。治疗之法,需峻补肾阳,驱散寒邪,如同在冰天雪地中燃起熊熊大火,方能驱散阴霾。”

说着,他取来一位夜尿频多患者的尿液,倒入一个透明的玻璃容器中。只见尿液清澈透明,放置片刻后,表面竟凝结出一层薄薄的冰膜,这正是“肾阳不足,气化失司”的直观体现,让在场的众人都深感震惊。

三、雉入大水为蜃制温剂

立冬二候“地始冻”,地面变得坚硬如铁,锄头砸下去只留下浅浅的痕迹。决明子望着龟裂的土地,心中一动,精心调配出“温肾壮阳饮”:取生决明子(微温,益肾固精)八两、熟附子(辛甘大热,回阳救逆)三两、肉桂(辛甘大热,补火助阳)四两、巴戟天(甘辛微温,补肾阳,强筋骨)三两、肉苁蓉(甘咸温,补肾阳,益精血)三两、补骨脂(辛苦温,补肾助阳)二两。“熟附子与肉桂大补肾阳,为方中君药,如同点燃命门之火;巴戟天、肉苁蓉、补骨脂辅助君药,增强温肾之力;生决明子既能温肾,又能制约诸药的燥热之性,防止温阳太过;诸药合用,共奏温补肾阳、驱散寒邪之功。”

煎药采用“暖阳融冰法”。灶下先以干燥的枣木生火,枣木燃烧时火焰呈橙红色,温暖明亮,象征着旺盛的阳气;药罐选用古朴的紫铜罐,传热均匀,能更好地激发药力。将药材放入罐中,加入清晨采集的无根雪水,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三个时辰。煎药过程中,需不时揭开罐盖,让药气与寒气相互交感,如同阴阳调和。药成之时,汤汁呈深褐色,散发着浓郁的辛香与温热之气,热气腾腾,仿佛能驱散一切寒意。

刘老汉服下首剂药后,腹中微微发热,四肢的冰冷之感稍有减轻;三剂过后,夜尿频多的症状明显改善,能睡上几个安稳觉;七剂服完,畏寒怕冷的症状大大缓解,舌苔变薄,脉象也变得有力起来。当最后一剂药饮下,他竟能缓缓坐起,颤抖着握住决明子的手,老泪纵横:“先生,您是我的救命恩人啊!是您把我从阎王爷手里抢了回来!”此时,谷中吹来一阵微风,虽然仍带着寒意,但已不再刺骨,路边的枯草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也在为刘老汉的康复而高兴。

四、七情温肾暖命门

针对畏寒蜷卧、精神萎靡的患者,决明子实施“七情温肾疗法”,从多个维度温暖患者的身心。

视觉温肾:暖阳雪山图:在病房墙壁绘制大型《暖阳雪山图》,画面中,一轮巨大的红日高悬天际,散发出耀眼的光芒,照耀着远处的雪山。雪山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金黄色,不再冰冷。颜料选用决明子汁混合朱砂、赭石等暖色矿物,使整幅画充满温暖的气息。患者凝视画作时,仿佛能感受到阳光的照耀,寒意顿消。一位患病多日的老者,盯着画作看了一会儿,竟不自觉地解开了厚重的棉衣,感叹道:“这画里的太阳,比我家的火炕还暖和!”

嗅觉温肾:香药暖肾囊:为腰膝冷痛的妇人特制“香药暖肾囊”,囊内装入艾叶、小茴香、丁香、肉桂、附子等香料。这些香料经过晒干、研磨等工序后,用棉布缝制而成。妇人每日将香囊系在腰部,不时轻嗅。辛香温热的气味通过皮肤渗透,直达肾脏,温暖肾阳。王娘子自从佩戴香囊后,腰部冷痛明显减轻,还笑着说:“这香囊闻着就暖和,腰也不疼了,连走路都轻快了!”

情志温肾:喜乐团圆宴:对于五更泄泻的老者,决明子安排其家人在五更时分举办温馨的“暖胃宴”。儿女们早早起床,为老人熬制热腾腾的姜枣粥,煮上香喷喷的肉包子,围坐在老人身边,一边喂食,一边讲述有趣的故事。“喜则气和志达”,通过欢乐的氛围,调节老人的情绪,促进阳气的生发。赵大爷在家人的陪伴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五更泄泻的症状也逐渐消失。

听觉温肾:鼓乐暖阳曲:针对面色苍白、食欲不振的小儿,决明子让人演奏以鼓、锣等乐器为主的乐曲。激昂的鼓点、响亮的锣声,如同一阵阵温暖的春风。同时,在演奏乐曲时,将艾叶放置在房间角落燃烧,烟雾袅袅,香气四溢。小儿们听着乐声,嗅着艾香,渐渐恢复了活力,食欲也有所增加。

五、性味归经炼温丹

为了彻底治愈“肾阳亏虚”之症,决明子决定炼制“温肾固本丹”,此丹药凝聚着天地间的温热之气,制作过程极为繁琐且讲究。

精选生决明子(微温,归肝、肾、大肠经)十斤,于立冬前七日,在太阳初升之时采摘。将其放置在南方丙位的红土台上,用初升的阳光暴晒七日七夜,每日午时(11 - 13点)阳气最盛时,以桃木勺轻轻翻动,直至种子表面呈现出金黄色,内部蕴含着温热的力量。

选取鹿茸(甘咸温,归肾、肝经)、鹿角胶(甘咸温,归肝、肾经)各五斤,鹿茸需挑选梅花鹿刚生长的幼角,鲜嫩多汁;鹿角胶则取优质鹿角熬制而成。用山泉水洗净后,与决明子一同放入陶制蒸笼,以艾叶为垫,蒸九次,晒九次。每次蒸时,在蒸笼顶部悬挂天然琥珀,借琥珀的温热之气,增强药物的温阳之效。蒸晒完毕,药物散发出浓郁的辛香,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温暖。

加入仙茅(辛热,归肾、肝、脾经)、仙灵脾(辛甘温,归肝、肾经)各三两,将它们研磨成极细的粉末,如同金色的烟雾。再取上等的蜂蜜、鹿血各适量,与药粉一同倒入铜锅,文火慢熬。熬制过程中,需严格按照时辰添加药物,子时(23 - 1点)添鹿茸粉,午时(11 - 13点)加鹿角胶粉,卯时(5 - 7点)和酉时(17 - 19点)投入仙茅与仙灵脾粉末,如同配合阴阳的消长。直至药汁浓稠如饴,滴入水中成珠不散。

将熬好的药汁倒入雕刻着太极图案的模具中,制成梧桐子大小的药丸,外裹一层用肉桂粉与朱砂粉混合而成的粉末。每颗药丸都闪烁着微微的红光,仿佛蕴含着一个个小火球。服用时,每日寅时(3 - 5点)和申时(15 - 17点),以淡盐水送服三丸。寅时,阳气渐生,服用丹药可助阳气升发;申时,阴气渐长,服用丹药能温补肾阳,防止寒邪入侵。

患者服用温肾固本丹后,身体逐渐好转。初服时,部分患者会感觉一股暖流从丹田升起,逐渐蔓延至全身;几日后,畏寒肢冷的症状明显减轻;连续服用半月,精神抖擞,腰膝有力,夜尿频多、五更泄泻等症状完全消失,仿佛重获新生。一位曾经被寒症折磨多年的老者,服用丹药后,能在寒冷的清晨出门散步,逢人便夸赞:“这温肾固本丹,就是让我重获新生的仙丹!”

六、立冬温补摄生术

立冬正日,决明子在谷中风景绝佳之处搭建“暖阳益肾台”,此台的设计巧妙地融合了天地阴阳之理。

台基以九十九块黑色玄武岩砌成,象征北方坎水,取“水润万物”之意;四壁悬挂由棉布制成的帘子,帘子上绣着金色的太阳、火焰图案,以及温补肾阳的穴位图;地面铺满温热的鹅卵石,中间镶嵌着用黄铜打造的太极图案,鹅卵石经过特殊处理,能持续散发热量;四角放置铜制香炉,香炉中燃烧着沉香、艾绒,烟雾缭绕,香气四溢,营造出温暖舒适的氛围。

每日清晨,决明子带领村民在暖阳益肾台上行“暖阳固肾功”。众人面向东方,双手在腹部丹田处呈抱球状,深吸气时,想象吸入初升太阳的温暖阳气,感受一股热流从脚底涌泉穴升起,沿着腿部经络缓缓上行,注入丹田;呼气时,双手缓缓向外推,想象将体内的寒气通过双手劳宫穴排出体外。如此反复练习,配合缓慢而均匀的呼吸,使体内阳气逐渐充盈,温补肾阳。

饮食上,推出“三暖养生宴”。“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补血活血,生姜温中散寒,羊肉温补气血,三者搭配,汤汁浓郁醇厚,暖身又暖心;“桂圆红枣粥”,桂圆补益心脾,红枣补中益气,与粳米一同煮粥,香甜可口,能温暖脾胃;“核桃芝麻糊”,核桃补肾固精,芝麻滋养肝肾,研磨成糊后,口感细腻,具有极佳的温补作用。每一道菜肴都精心烹制,既美味可口,还能帮助村民抵御立冬寒气,增强体质。

刘老汉在家人的搀扶下参加养生宴,他品尝着每一道菜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饭菜,比我生病前吃的还要香,吃完整个人都热乎乎的,再也不怕冷了!”

七、水冰地坼悟大道

立冬三候“雉入大水为蜃”,传说野鸡因寒气太盛,潜入大海化作蜃楼。此时,青蚨谷的寒意已深入人心,但在决明子的努力下,村民们的身体逐渐恢复健康。决明子登上观星台,只见太白星与辰星的光芒变得柔和,相互辉映,北斗斗柄的玄色雾气已转为淡淡的金色,如冬日里的暖阳,温暖而明亮。

他解开五运囊,撒出七十二颗“立冬种”,种子落地后,瞬间长出嫩绿的幼苗。幼苗的叶片上天然形成“温”字,随着阳光的照耀,“温”字逐渐转变为“康”字,叶脉间闪烁着温暖的光芒,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生命力。此时,天空中出现一道绚丽的彩虹,色彩斑斓,将暖阳益肾台笼罩其中,给整个山谷带来了一丝温暖与希望。

刘老汉带着全家前来致谢,他精神矍铄,身体硬朗,还特意穿上了崭新的棉衣。“先生,多亏了您,我们全家才能过上安稳日子!”刘老汉激动地说道,眼中满是感激的泪水。

决明子望着谷中的村民,语重心长地说:“寒邪虽猛,但只要我们温补肾阳,顺应天时,调养身体,便能战胜它。人体与自然本为一体,就像河水在立冬结冰,是为了更好地保存能量。我们也要在这个时节潜藏阳气,滋养肾精。治病,就是调和阴阳;养生,也是顺应自然。只有与天地同步,才能健康长寿。”

话音刚落,天空中突然传来一声清脆的鸟鸣,一只矫健的雄鹰在空中翱翔,翅膀有力地挥动,展现出勃勃生机。它的下方,是忙碌而喜悦的村民,他们在暖阳益肾台前欢声笑语,相互分享着养生的心得。阳光洒在大地上,为整个青蚨谷披上一层金色的光辉,仿佛一幅和谐美好的画卷,诉说着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永恒真理。

结语·十八章论要

此回书表立冬时节,决明子以“温补肾阳,驱散寒邪”为纲,融七情疗法、五行生克、丹丸炮制、时辰养生于一炉,示中医“顺应天时,温补驱寒”之真机。正是:

赞诗曰

立冬水冰寒彻骨,青童寻方暖命途。

七情温肾通经络,五味辛热驱阴霾。

丹丸炼就阳和力,时辰养生体康泰。

欲知小雪防雪法,且看琼花护宅来。

下回预告

且说立冬过后,小雪将至,天空开始飘起零星雪花。村民们开始出现手足冻疮、咳喘加重、夜卧不安等症状。决明子观天象,见北方辰星光芒大盛,寒气弥漫,叹道:“此乃‘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寒邪凝滞,气血不畅!”欲知如何以决明子温经散寒,预防雪灾,且看下回《小雪虹藏不见·寒凝气血寻通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