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第二十一回·大雪固肾·阿胶散止血滋阴

楔子·冰封肾水

大雪节气,罗浮山被冰雪覆盖,千年古柏的枝桠上倒挂着尺许长的冰棱,如透明的利剑悬于天地。子时初刻,罗汉果仙子立于“固肾台”上,见北斗七星的“摇光星”(属水)沉入云海,“天枢星”(属土)却泛着血色光芒,形成“土克水”的异象。她轻触石栏上的“肾藏精”浮雕,浮雕表面竟渗出淡红色黏液,在冰面上凝成“血溢”二字,宛如肾精不固、血随气脱的征兆。

“阿楠,”她指向山下州府,那里的灯火在风雪中摇曳不定,“《素问·调经论》云‘肾藏精,肝藏血’,今岁火不生土,土虚不能制水,致肾不摄血,血随虚火妄动。你听这风声,”她闭目凝神,“多属女子崩中、男子咳血之症,乃‘天寒地冻,血室不固’之象。”药童阿楠翻开《血证论》,见“崩漏”篇页边结着血痂状冰花,冰纹竟与阿胶的横切面相似。竹青化作雪狐,在雪地上踩出“止血滋阴”四字,足迹边缘泛着淡红色,如血渗雪地。

忽然,山谷中传来女子的凄厉哭声,刺破雪夜——那是产后崩漏的妇人。仙子循声而至,见一产妇仰卧草席,面色如纸,经血如注,浸透身下的棉被,触其脉,浮大中空,如按葱管:“此为‘气血暴脱’,需以阿胶急固其脱,人参大补元气。”

第一折·肾不摄血·诸窍出血

巳时初,州府“血宁巷”的医馆外,挤满了担架与牛车,患者或手捂口鼻,或腰腹缠着血布,呻吟声此起彼伏。“固元堂”药铺内,陈郎中正在给一位书生诊治,书生咳血不止,手帕上的血迹呈淡粉色,如桃花落雪,舌淡红少苔,脉细数无力:“每至子夜,喉间痒痛,血随咳嗽而出,竟不能卧。”

首位患者是张娘子,产后半月,经血突然如注,夹着血块,面色苍白如纸,冷汗淋漓,舌淡胖有齿痕,脉微欲绝:“感觉身子被血掏空了,说话都没力气。”仙子诊其“气海”“关元”穴,空虚如洞,触之凉而不温:“此为‘产后血崩’,肾气大虚,冲任不固。《傅青主女科》云‘血崩之证,乃脏腑损伤,冲任不固’,需固肾止血,益气摄血。”

次诊的是樵夫李二,每日上山砍柴,近日尿血不止,血色淡红,伴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沉细数:“尿如红茶,却不痛不痒,心里发慌。”仙子令其仰卧,触按“肾俞”“膀胱俞”穴,有空虚感,再观其指甲,苍白无华且有纵纹:“久劳伤肾,肾阴亏虚,虚火灼络,致血从小便出。需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最险者是老塾师周鹤龄,患“鼻衄”十年,近日加重,每日出血数次,血色鲜红,伴头晕耳鸣,舌红少津,脉细数:“每出血时,自觉有热气从脑顶冲出,止不住。”仙子诊其“上星”“迎香”穴,有灼热感,断为“肾水不足,虚火上炎,迫血妄行”:“肾主水,心主火,水不足则火亢,需‘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第二折·阿胶采制·阴阳和合

未时三刻,东阿镇的“阿胶井”旁,冰雪覆盖的井台中央,泉水却热气腾腾,如肾中真火。罗汉果仙子选中三张大黑驴皮,驴皮需是“冬至子时”宰杀的公驴之皮,取其“阳刚之气”。她命阿楠以“阴阳水”(半井华水半雪水)浸泡驴皮七日,每日子时投以人参片,午时加罗汉果碎,取“子午流注”之意。

“阿胶制作需经‘三洗三泡九熬’,”仙子手持“桑木铲”,铲柄刻着“水火既济”,“一洗去毛,二洗去血,三洗去垢;一泡入肾,二泡入心,三泡入脾;九熬则取‘九转而成胶’之意。”竹青化作青龙,缠绕在熬胶锅旁,龙身每颤动一次,锅中便泛起涟漪,如“龙吸水”助胶成型。

熬至第九日,胶汁浓稠如漆,滴入冰水中成珠不散。仙子取“龟板”“鹿角胶”投入锅中,龟板属阴,鹿角属阳,阴阳相济,如“肾中水火既济”。此时,天空突现彩虹,胶汁表面浮现出“止血滋阴”四字,随水汽升入天际,恰被南飞的鸿雁衔去,如天机泄露。

第三折·散剂秘制·五行相生

戌时正,固元堂后厨的“水火炉”中,三口铜锅分别对应“心、肾、肝”三脏:

- 心锅(凉血止血):阿胶、生地、丹皮、罗汉果,以“文火”(桑枝火)熬制,汤汁呈赤红色,如心火之光明,可清血中虚热;

- 肾锅(滋阴固肾):阿胶、熟地、龟板、麦冬,以“武火”(炭火烧)急熬,汤汁呈紫黑色,如肾水之闭藏,可滋肾中真阴;

- 肝锅(平肝止血):阿胶、白芍、柴胡、黄芩,以“文武火”(先武后文)煎制,汤汁呈青绿色,如肝木之条达,可平上炎之火。

阿楠手持“五行勺”搅动心锅,勺柄刻着“心主血”,汤汁随勺转动,浮现出“凉血止血”的纹路。竹青化作玄武,守护肾锅,龟甲纹路与锅中胶汁共鸣,形成“滋阴固肾”的气场。陈郎中用“六脉诊尺”监测肝锅汤汁,当汤汁浮现“平肝息风”字样时,知火候已足。

最后,竹青口吐“止血丹”,分别投入三锅。心锅中升起赤气,肾锅中腾起黑气,肝锅中泛出青气,三气交融成紫色云团,如“心肾肝同调”之象。

第四折·辨证施药·固肾止血

亥时三刻,张娘子仰卧于“固血榻”,周身覆盖着阿胶棉被,榻下置“暖肾炉”,炉中燃烧着附子、肉桂,暖气蒸腾。仙子取“气海”“关元”“三阴交”穴,行“烧山火”针法,针柄缠绕阿胶粉,以艾绒点燃:“气海固气,关元固血,三阴交调肝脾肾,配合阿胶大补气血,如‘堤溃补堤,水止波宁’。”

竹青衔来肾锅汤汁,汤汁呈紫黑色,表面漂浮着七颗枸杞,如北斗七星。张娘子服下后,腹中渐暖,经血渐减。仙子再以“塞流、澄源、复旧”三法调理:先以阿胶塞流止血,再以生地澄源清热,最后以熟地复旧固本。七日后,张娘子经血止,面色转红,诊其脉,由微欲绝转为和缓有力。

书生的咳血治疗则注重“肺肾同治”。仙子取“肺俞”“肾俞”“太溪”穴,行“金水相生”针法:先刺肺俞,用“补法”,如金气肃降;再刺肾俞、太溪,用“补法”,如水气上承。竹青化作凤凰,口衔心锅汤汁,滴入书生口中,汤汁如赤龙入喉,直达肺腑。书生服药后,咳出少许黑痰,痰中夹着血丝,此后咳血渐止,能平卧入睡。

樵夫李二的尿血治疗则侧重“通涩兼施”。仙子取“肾俞”“膀胱俞”“血海”穴,行“导赤散”针法,以“泻法”清利下焦湿热,再以阿胶散冲服,内加三七粉止血。竹青化作穿山甲,用前爪轻刨其“水道”穴,每刨一次,便有湿热之气从尿道排出。三日后,李二尿血转为淡红色,七日后,尿色如常,腰膝酸软大减。

第五折·五行合化·心肾相交

子时正,老塾师周鹤龄被扶入诊室,面色潮红如妆,鼻孔塞着棉球,血渍已渗透,舌红绛少苔,脉细数无力。仙子诊为“肾水不足,心火亢盛”,取“涌泉”“心俞”“神门”穴,行“交泰丸”针法:先刺涌泉,用“补法”,引肾水上升;再刺心俞、神门,用“泻法”,降心火下行。

竹青化作文曲星,口衔肝锅汤汁,滴入周鹤龄口中,汤汁呈青绿色,如春风化雨,熄灭心中烦热。“涌泉为肾经井穴,心俞为心之背俞穴,神门为心之原穴,”仙子解释,“三穴同用,如‘天梯’沟通心肾,使水火既济。”周鹤龄施针服药后,顿觉有清凉之气从足底升起,与心中烦热对冲,鼻衄竟止,七日后,头晕耳鸣大减,舌红转为淡红。

此病例涉及五行合化之理:阿胶补肝肾(水与木),生地清心火(水克火),柴胡疏肝气(木生火),形成“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的良性循环。仙子特别强调:“止血非独治血,需调其所属脏腑,如治鼻衄需心肾肝同调,方得长治久安。”

第六折·虚中夹实·攻补兼施

丑时三刻,诊一武举人,他常年习武,近日忽患“肌衄”,皮下瘀斑遍布,色暗紫,伴腰膝酸软,舌暗有瘀斑,脉沉涩。仙子触其瘀斑,硬而不温,断为“肾精不足,兼夹瘀血”:“久练硬功,耗伤肾精,血行不畅,致‘虚不摄血,瘀阻脉络’。需滋阴补肾,活血化瘀,双管齐下。”

她先以阿胶散配伍“血府逐瘀汤”,制成“滋阴逐瘀散”,用黄酒调服,同时以“三棱针”点刺“膈俞”“血海”“阿是穴”,放出紫黑血,血中夹着细小的瘀块,如碎玻璃片。竹青化作穿山甲,用爪子在瘀斑周围轻轻刨动,每刨一次,便有浊气从针孔排出,发出“噗噗”声,伴随铁锈味。

武举人连续五日敷药放血,瘀斑逐渐淡化,转为淡紫色,第十日,竟排出黑褐色尿液,如浓茶色,此后肌衄渐止,腰膝酸软减轻。仙子改以“阿胶地黄丸”内服,配合“补肾壮骨功”锻炼,三月后,他不仅恢复硬功,更觉精力充沛,皮下瘀斑完全消退。

“此证关键在‘通补兼施’,”仙子对围观的药徒说,“阿胶滋阴如增水行舟,逐瘀如清渠去浊,二者缺一不可。若纯补则瘀滞愈甚,纯攻则阴血更虚,唯有相兼,方能奏效。”

第七折·顺时养生·冬令固肾

寅时初,东方既白,阿胶井旁的草庐内,百姓围坐在火盆旁,听仙子讲“大雪养生之道”。她手持“肾水封藏图”,图中肾脏如宝瓶,瓶口缠绕着红丝带,象征“血随气固”:

“大雪养生,首重‘固’字,需从‘食、睡、药、针’四方面入手。”仙子展示“阿胶红枣粥”方:“阿胶烊化,红枣、粳米煮粥,辰时(7-9点,脾经当令)服用,可健脾固肾,养血止血。”

又演示“固肾功”:“每日亥时(21-23点),坐于床上,双手握固于腰肾,意守‘命门’,想象阿胶化作黑色液体,注入肾脏,自下而上,固摄精血。”

竹青化作药童,分发“大雪固肾散”:“散内含阿胶、熟地、三七、陈皮,每日一钱,温水送服,可预补先天,防出血之症。湿热重者,可加茯苓、黄柏同用,此乃‘先清后补’。”

一位老者问:“老朽素有高血压,能服阿胶吗?”仙子答道:“高血压属‘肝肾阴虚’者,阿胶配龟板、天麻,可滋阴潜阳;属‘肝阳上亢’者,需慎用,可配钩藤、石决明同用。”

结语·精血内守

卯时正,仙子一行踏上归程,张娘子抱着新生的婴儿送来阿胶枣,书生赠以自己书写的“止血滋阴”书法,武举人表演了一套刚创的“阿胶拳”,拳势如胶汁缠绕,刚柔并济。

回望州府,固元堂的屋檐下挂着七串阿胶,在雪光中如黑色的琥珀,与远处的雪山相映成趣。阿楠摸着腰间的“固血袋”,问:“师父,为何阿胶能通补肝肾?”仙子停在“精血同源”石旁,石上的积雪与岩石交融,露出“精”“血”二字的天然纹路:“阿胶乃血肉有情之品,得驴皮之阴血,入肝肾经,故能滋阴养血,固摄精气。下一站,冬至壮阳,当知‘鹿茸温肾’的机变了。”

赞诗

大雪纷纷锁肾关,虚火妄动血难安。

阿胶七炼通江海,熟地三蒸固雪山。

七法合和调水火,九针补泻定坤乾。

若问固肾真妙诀,一散一丸守太玄。

预告·第二十二回·冬至壮阳·鹿茸酒温肾助阳

却说罗汉果仙子归山后,见阿胶井的泉水蒸腾如雾,瑞兽白泽口衔鹿茸踏雪而来,鹿茸上凝结着金色霜花。忽闻山下村落传来“阳痿遗精”之声,百姓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时值冬至,阳气初生,肾主藏精,今岁火不生土,致“肾阳虚衰,命门火微”。欲知仙子如何以鹿茸酒配伍罗汉果,温肾助阳、填补命门,且看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