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茯神记·青帝试锋惊冻土 茯神抱木定春魂

《茯神记·二十四节气药灵传》

楔子·神农遗韵

混沌初开时,神农氏持赭鞭遍历三山五岳,尝百草之滋味以济苍生。那日行至姜水之畔,忽遇七十二毒齐发,脏腑如焚间杖触地裂,青藤骤生缠杖成林,涎沫凝土结为灵苓,遂开灵草玄圃于天地玄关处。园中百草吸日月精华,孕五行之气,化形为灵,以二十四节气为轮盘,应五运六气之变,司掌人间草木枯荣、脏腑调和。其中关茯神者,乃茯苓抱松木千年所化,居中央戊己土宫,生就温润之性,怀安魂定魄之能,善调脾胃而通津液,素为百草灵众所仰。时逢甲辰年立春将至,玄圃忽现青气冲斗之象,且看这第一回——

第一回·青帝试锋惊冻土 茯神抱木定春魂

一·阳气萌动窥微兆

残冬的霜雪尚未褪尽,百草园的晨雾却已染上一层淡淡的鹅黄。关茯神负手立于松云崖,苍髯垂至胸前,每一根须髯都似浸过松脂,泛着温润的光泽。他腰间的“土德铃”随着呼吸轻晃,清越之声惊起几只寒雀,翅羽掠过崖边的茯苓丛,震落几星残雪,露出底下如羊脂般温润的茯苓菌体。

“立春还有三日,阳气当从地下升发。”他喃喃自语,指尖轻叩石案上的“五运六气盘”,只见代表太角木运的青色指针微微颤动,指向“肝木亢盛”的卦象。忽然,崖下的茯苓池传来细微的碎裂声,他俯身望去,冰层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裂开蛛网状细纹,露出的水面上,竟有几尾小鱼顶着急速融化的薄冰游动——这是肾水与脾土交泰之处,本应至春分时才见鱼陟负冰之景。

“木气已动三分,土气未及半分。”他取出羊毫笔,在黄绢上写下“扶土抑木”四字,墨汁竟自化为土黄色符文,“去岁暖冬伤肾,今岁木旺克土,须早作筹谋。”话音未落,石案上的“甲乙木漏”突然叮咚作响,木屑制成的木人举起小木牌,牌上“柴胡求见”四字闪着青光。

柴胡仙子踏雾而来,广袖间尽是蓬勃的青色生机,却在靠近时忽然敛去三分:“茯神尊长,东方乙木廊的芍药苗今早破土,茎叶却带青紫,似有郁火之象。”关茯神目光投向远处的芍药圃,只见几株幼苗在寒风中微微颤抖,叶边果然泛着不正常的青紫色,如肝郁之人唇畔的青筋。

“取三年陈仓术,配七分茯苓、三分防风,”他掷出青铜药铲,铲面“调和”二字映着晨光,“待卯时初刻,阳气升发于东北艮位,以彼处东墙土为引,桑枝火炒至微黄。切记,木欲动而土先培,土旺则木自疏,此乃‘虚则补其母’之理。”柴胡领命而去,广袖带起的风掠过茯苓池,水面的裂纹竟自动愈合了几分。

二·东风解冻化寒凝

次日申时三刻,东风如期而至。关茯神站在“五气朝元台”上,只见那风从东方青龙门而来,初时挟着残冬的凛冽,却在掠过百草园的“甲乙木廊”时,染上了梅枝的清香与连翘的微甜。他张开掌心,风中有细小的冰晶落下,在他掌纹间化作水珠,显露出淡淡的青色——这是木气夹带着冬令余寒的征兆。

“太极药碾何在?”他轻唤一声,石案下立刻浮出一尊青铜药碾,碾槽中还残留着去年冬至碾制的“归根散”香气。关茯神从怀中取出松根碎屑,那是取自千年古松的“壬水之根”,外皮带着雪线以上的冰裂纹,内里却透着温暖的琥珀色。混着茯苓碎块倒入碾槽,双掌运力推动碾轮,松脂香与茯苓的清润之气渐渐交融,竟透出缕缕檀香味,如土得木而化生机。

“木气主升,如少年之性急;土气主降,如长者之性缓。”他对身旁研墨的远志仙子说道,后者身着赤色道袍,袖口绣着离火卦象,“升降相因,如日月交替,方能气机调畅。今岁太角木运,木气有余,若土气不固,则木必克土,如野马无缰。”话未说完,台角的“候气铜仪”突然发出尖锐的嗡鸣,代表木气的青龙幡剧烈震荡,幡上的鳞片竟片片欲飞,化作青色光点在空中游走。

远志仙子惊呼一声,手中朱砂笔在黄绢上划出歪斜的符纹:“东方木气过亢,恐生风动之变!”关茯神却不慌乱,指尖蘸取碾好的药末,以“土德指诀”弹向铜仪,药末遇风化作无数金色小点,如繁星缀满夜幕,青龙幡上的光点顿时温顺下来,重新凝聚成鳞片形状。再看芍药圃方向,那些青紫的茎叶已退去三分,露出健康的嫩绿色。

“太角之运,木气如锋刃,”他捋髯而笑,目光扫过百草园东隅,“然刃可伐木,亦可耕土,全在用刃之人。今以茯苓之淡渗,仓术之温燥,培土固中,则木气虽盛,反成疏土之利。此非对抗,乃引导,如大禹治水,疏而不堵。”远志点头,将黄绢上的药方折好,却见折痕间隐约有土木交缠的纹路,恰似茯神抱木而生的形态。

三·蛰虫始振扰坤元

戌时初刻,地仓穴方向传来嘈杂的虫鸣。关茯神赶到时,只见一群土鳖虫正围着白术星君吵闹,这些本该在清明后化形的蛰虫,此刻已化作三寸长短的人形,背甲泛着油光,口器开合间喷出青色汁液,沾在白术的道袍上便冒出青烟,露出底下土黄色的内衬——那是脾土的正色。

“白术道兄,这些虫儿何时苏醒的?”关茯神问道,目光扫过虫群,见它们腹间有青黑色斑纹,如肝郁之人胁下的瘀滞。白术星君拂袖挥散青烟,眉间略带焦虑:“子时初刻便有动静,本以为是寻常冬蛰微动,未曾想卯时过后竟化形闹事,口出怨言,道是腹中灼烧难耐。”

一只土鳖虫蹦到关茯神脚边,背甲上的纹路竟组成“热”字:“尊神明鉴!我等本应伏藏至季春,却觉体内有烈火焚烧,不得不破土而出!”关茯神蹲下身,指尖点在虫儿额心,注入一丝戊土真气,虫儿顿时安静下来,背甲的青色渐渐退去:“此乃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之象。去岁小雪节气,暖冬伤肾,肾水不足则不能涵木,木气早动,扰动蛰虫。你们腹间青黑,正是肝郁化火,灼伤脾土之征。”

说罢,他取出“戊己土符”贴在地面,符纸立刻渗出琥珀色药液,如春日融化的春泥,沿着虫群的足迹蔓延成结界。青色汁液遇之皆化作露珠,渗入土中,空气中顿时弥漫起酸甘交织的气息。“五味子仙子何在?”关茯神唤道,“取北五味三钱,配炙甘草一钱,以桑枝火煎服。酸入肝以敛火,甘入脾以培土,木火得敛,土气自安。”

话音未落,五味子仙子已捧着药罐而至,罐中汤药呈琥珀色,表面浮着七颗药珠,正是“七情和合”之象。土鳖虫们依次饮下,腹间的青黑色渐渐化作淡褐色,背甲上的“热”字也变成了“和”字。白术星君抚掌赞叹:“妙哉!此乃‘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之法,肝木火旺,泻其心火;脾土虚弱,补其肾水,水火既济,肝脾自和。”

四·鱼陟负冰悟升降

丑时三刻,茯苓池畔忽然传来细碎的撞击声。关茯神循声望去,只见池底游鱼群起,脊背顶着薄冰上浮,冰层碎裂声中,竟有缕缕白气自鱼鳃间溢出,在月光下凝成太极图案。那些鱼儿本应潜藏水底越冬,此刻却逆流而上,如逆水行舟,尾鳍拍打出的水花竟带着淡淡的热气。

“不好!水不涵木,肾水欲逆!”关茯神急召泽泻童子,“速取‘通窍散’撒于池心,引肾水下行,涵养肝木!”泽泻童子应声而来,手中葫芦倾倒出黑色药末——那是熟地与附子合制的秘药,熟地色黑入肾,禀北方癸水之性;附子色赤入心,禀南方离火之性,二药相合,正是水火既济之象。

药末入水,顿时化作无数小黑鱼,游向那些顶冰的鱼儿。说也神奇,大鱼遇小黑鱼,竟纷纷转身下沉,尾鳍摆动间带起层层涟漪,竟按五行方位排列成“坎离既济”之阵。关茯神望着水面,对身旁的桂枝郎君道:“肾为坎水,肝为震木,水生木乃母子之序。今岁木气太盛,子病及母,坎水被侮,故鱼陟负冰如逆子犯上。你看这鱼背属阳,鱼腹属阴,此刻阴阳颠倒,正应‘阴平阳秘’之失。”

桂枝郎君颔首,取出玉笛吹奏《黄庭经》片段,笛声清越如春风拂柳,初时为角音入肝,如细雨润木;继而转为徵音入心,如暖阳融雪。随着笛声流转,池中的“坎离阵”渐渐化作太极图,黑鱼与白鱼首尾相衔,寒与热交织成一片温润之气。关茯神见状微笑:“角徵相和,木火相生,母气得子气之助,则能制子气之过。此曲何止通窍,竟通天地之枢机也。”

五·四气五味调枢机

卯时正刻,立春祭典在“百草祭坛”盛大举行。祭坛分五层,对应五行方位,中央戊己土台高三丈六尺,象征周天三百六十度。关茯神身为土宫之主,身着黄袍,手持“五方土圭”站在中央,土圭上刻着“敦土稼穑”四字,每字都透着五谷丰登的祥和之气。

东方柴胡仙子捧青圭而来,圭身刻着“敷和木德”,青色衣袂间有嫩芽破土的纹样;南方丹皮仙子捧赤圭而至,圭身刻着“升明火德”,赤色裙裾上跳动着火焰图腾;西方川贝仙子捧白圭施礼,圭身刻着“审平金德”,白色广袖如秋霜洁净;北方玄参仙子捧黑圭叩首,圭身刻着“静顺水德”,黑色长袍似深渊莫测。四色圭玉齐向中央土圭躬身,天地间顿时响起五行相生的共鸣。

“今岁木运太过,风气流行,”关茯神朗声道,声音如黄钟大吕,传遍百草园,“《内经》有云:‘木太过曰发生,其气美,其令速。’然木旺易克土,当以甘缓之,以酸泄之,以辛散之。”说罢,他挥动土圭,金光闪过,空中浮现出巨大的药方:甘草、大枣甘以缓肝急,薄荷、生姜辛以散肝郁,茯苓、白术甘温以培脾土。

坛下百药灵众见状,纷纷化作原型:甘草如金簪直立,大枣似红珠坠枝,薄荷展绿叶如刀,生姜露黄芽似爪,茯苓伏松根如白玉,白术凝土气似云团。一时间,酸、苦、甘、辛、咸五味之气升腾,寒、热、温、凉四气之韵流转,在祭坛上空凝成七彩药云,如彩虹横跨天际。

忽然,坛角的“性味归经幡”无风自动,脾经对应的黄旗上,茯苓的图标泛起柔光,与肝经青旗、肾经黑旗形成三角环流,恰似土生木、木生水的反向克制。关茯神抚掌赞叹:“妙哉!此乃土得木而疏,水得土而蓄,木得水而荣,五行相承而制,正合‘亢则害,承乃制’之理。”

六·七情和合破枢机

巳时三刻,正当祭典达到**,西北方忽然涌起黑云,云中有金铁相击之声,如万箭齐发,又如千军踏戈。关茯神定睛一看,见云中无数铁砂凝聚成虫形,每只虫儿都有铜钱大小,背甲如铁,口器似钻,所过之处,草药茎叶皆被啃噬出细密的孔洞,汁液流淌如泣血。

“金石厉虫!”柴胡仙子惊呼,手中青圭射出乙木真气,化作无数青藤缠绕虫群,却被铁砂虫轻易咬断,青藤落地即化为齑粉,“此乃金气乘木之变,去年阳明燥金在泉,今岁木气反被金侮!”关茯神急取远志、菖蒲二药抛向空中,二药化作紫霞与绿烟,在空中交织成“开心窍”三字。

“金石属金,性刚燥,喜克木气,”他沉声道,“然金气过刚则折,当以水火既济之法化之。远志苦辛温,通肾火以制金;菖蒲辛苦温,引心水以润土,水火交则金木和。”果然,铁砂虫触到紫霞,如热铁遇水,发出滋滋声响,化作金水;碰到绿烟,如尘沙遇雨,渐渐软化成泥。金水与泥尘落在坛中,竟聚成“七情台”,台上浮现出药物相生相杀之图:茯苓配桂枝,如良将辅明主,通阳化气;茯苓恶白敛,如冰炭不同炉,闭气留邪;茯苓畏雄黄,如君子避小人,散形失性。

关茯神趁机朗声道:“药有七情,一如人间七情:相须如兄弟并肩,相使如君臣佐使,相畏如弱者避强,相杀如强者制暴,相恶如仇人相见,相反如敌国交兵,相须相使为上,相畏相杀为中,相恶相反为下。今以远志之辛散,菖蒲之辛开,合茯苓之淡渗,正是相须相使,共破金气之困。”话音未落,七情台上的金水泥尘已化作沃土,上面竟长出几株兼具金石与草木之性的幼苗,闪烁着奇异的光泽。

七·春牛踏土启新章

午时三刻,立春正候终于到来。百草园内忽然响起震天锣鼓,二十八面节气幡依次展开,每面幡上都绘着当令药灵。一头由百草编织而成的春牛踏云而来,牛身青黄相间,象征木土相生,牛首系着红绸,缀着二十四颗药珠,代表二十四节气。牛背上的芒神身着朱衣,手持柳木鞭,鞭梢系着五色彩缎,分别绣着酸、苦、甘、辛、咸五味。

“春牛至!启新章!”芒神一声高喊,挥鞭三响,第一鞭指向东方,春牛踏出的蹄印中涌出青色泉水,滋润百草;第二鞭指向南方,蹄印中燃起赤色火焰,温暖大地;第三鞭指向中央,蹄印中升起黄色炊烟,笼罩祭坛。关茯神率百药灵众跪下,以“土德鼎”承接春牛踏出的第一缕阳气,鼎中顿时腾起青白二气,如游龙戏凤,正是木土相生之象。

“一踏风调雨顺,二踏土肥苗壮,三踏百病皆消!”随着芒神的喊声,春牛张口吐出无数种子,每粒种子都闪烁着五行之光,落在百草园各处。关茯神拾起一粒细看,见其根如茯苓洁白,茎似松木青翠,顶端却开着金色小花,分明是木土金三色交融之象。

“此乃天地合德之兆,”他赞叹道,将种子埋入松云崖下,“木土同株,金气护持,正应茯神‘抱木而生,和中守正,镇惊安神’之性。待雨水节气,以春露浇灌,必成济世良药。”话音未落,种子已破土而出,幼苗上挂着的露珠折射出七彩光芒,竟似微型的“五气朝元台”。

祭典结束后,关茯神站在松云崖上,望着百草园中此起彼伏的新绿,见远处的“甲乙木廊”与“戊己土宫”之间,一道青黄二色的气脉正在缓缓流动,如丝绸缠绕,似流水不息。他取出玉瓶,将今日采集的春气装入,瓶中立刻浮现出“安魂”二字,那字迹竟如茯苓切片般通透,又如松木纹理般苍劲。

“立春已过,阳气方升,”他对着东方轻声说道,“接下来的雨水节气,湿气当令,脾土易困,须以淡渗之法,化湿为津。泽兰仙子,想必你已在来路上了吧?”说罢,他转身走向“土德宫”,袍角带起的微风中,隐隐有兰草的清香浮动,恰似预告着下一个节气的故事。

结语·首章评赞

赞曰:

青帝扬威木气张,冻土初开暖气藏。

茯神抱木通三焦,土德含章镇八方。

七情台上明生克,四气云中辨温凉。

春牛踏破寒威尽,且待甘露润脾肠。

预告:

下一回《雨水·甘露润土涤陈疴 茯神化浊定中洲》,且看关茯神如何以茯苓之淡渗,合泽兰之苦辛,化雨水湿气为津液,兼治肝郁脾虚、湿困中焦之证。更有神秘药灵泽兰仙子登场,演绎水与土的奇妙纠葛,且看那:“春雨连绵困土宫,脾湿肝郁两相攻。泽兰茯苓双妙手,升降同施见奇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