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云台仙露记·百合仙缘》故事梗概

中医智慧与神话意境的百合传说。

《云台仙露记·百合仙缘》

第一卷 春木萌新·肝肺相和

【章回一】立春启蛰·清露化形

节气主题:立春(阳气始生)、雨水(水涵木荣)

梗概:

云台峰顶「九窍芝田」中,一颗孕满天地清露的百合鳞茎经三千年日月精魂,于立春子夜破土建木。掌管东方木气的青帝感其性纯,赐名「清露」,授以《灵兰秘典》中「肺为相傅之官」要旨。清露初化人身,见山脚下村落因冬藏未尽、肝气郁滞,民多咳逆胁痛,遂以指尖金津玉液(百合津液)调和雨水节气特有的「东风解冻水」,煎制「疏肝理肺饮」(含百合、柴胡、薄荷),教民以柳枝蘸水拂身,顺肝木升发之气。

中医元素:

- 五行对应:春属木,主肝,百合色白入肺,金(肺)木(肝)相生

- 性味应用:百合甘寒润肺,柴胡苦平疏肝,薄荷辛凉解郁

- 七情配伍:柴胡与薄荷相须,增强疏肝之力

【章回二】惊蛰春分·虫振气交

节气主题:惊蛰(虫毒萌动)、春分(阴阳平分)

梗概:

惊蛰日,山腹虫豸因冬寒郁久化火,上扰肺经,百姓患「喉痹蛾肿」。清露采春分朝露调和百合鳞茎,以「金刀」(辛金之气)剖取中心嫩瓣,配伍辛夷花(归肺经)、射干(泻心火)制成「清咽化毒散」。恰逢春分阴阳失衡,她登云台之巅,以七弦琴奏《云门》之乐,引西方白泽之气(肺金)降伏东方木火之毒,使虫火归土(脾)而解。

中医元素:

- 五运六气:卯年(木运)惊蛰虫毒属「木火合德」,需金气制化

- 归经理论:辛夷入肺,射干入心,百合通肺心二经

- 天人合一:以乐调气,仿《黄帝内经》「五音疗疾」之法

【章回三】清明谷雨·湿困脾土

节气主题:清明(湿聚痰生)、谷雨(土润木荣)

梗概:

清明雨淫,谷雨后脾土受困,民多泄泻水肿,咳声重浊。清露察其症属「土不生金」,取谷雨时节「陈仓米」(养脾)、百合(补肺)、茯苓(渗湿),以清明柳火煎成「理脾益肺粥」。又于戊己土日(脾胃旺时),率药童在田间遍植薏米(归脾经),以其「金性」(味甘淡,色白)化土湿、生肺金,终使痰湿随土气沉降,百姓得安。

中医元素:

- 五行生克:脾土虚则肺金弱,以「培土生金」法施治

- 四气应用:茯苓甘平渗湿,薏米微寒清热,合百合甘寒润肺

- 时间医学:择土旺之日用药,应「顺时养生」原则

第二卷 夏火炼形·心肾相交

【章回四】立夏小满·火灼金伤

节气主题:立夏(心火炎上)、小满(热郁湿蒸)

梗概:

立夏后少阴君火当令,小满湿热交蒸,城中暴发「暑咳」,症见痰中带血、心烦少寐。清露携「凉心匣」(藏百合霜、麦冬汁)入城,见病者多面赤舌红(心火亢盛),乃以「泻南补北法」,用百合(入肺肾)配伍黄连(泻心火)、阿胶(滋肾水),制成「坎离既济膏」。夜至心俞穴对应时辰(午时),以朱砂笔在患者膻中穴书「肺」字,引心火下交于肾,肾水上济于心。

中医元素:

- 阴阳理论:心属火,肾属水,百合通肺肾,助心肾相交

- 五运六气:巳午年火旺,需防「火乘金」(心灼肺)

- 穴位疗法:膻中为肺之募穴,朱砂属火,以形引气

【章回五】芒种夏至·暑湿困肺

节气主题:芒种(暑湿相搏)、夏至(阳极阴生)

梗概:

芒种时节「湿土寄旺于夏」,加之夏至阳气极盛,百姓贪凉饮冷,致寒湿闭肺,咳逆倚息。清露采清晨带露百合(取其「金水相生」之气),与香薷(散寒化湿)、厚朴(下气除满)同捣,以荷叶为盏,汲井华水(夏至子夜初汲,性寒降火)煎服,名「清暑理肺饮」。又令众人于酉时(肺经当令)面向西方,以「呵」字诀吐故纳新,借秋金之气提前收敛浮阳。

中医元素:

- 四气五味:香薷辛温散寒,百合甘寒润燥,寒热并用调暑湿

- 七情相杀:厚朴与百合相使,增强除湿消胀之力

- 时间针灸:酉时治肺,仿《黄帝明堂经》「因时取气」之理

【章回六】小暑大暑·燥火刑金

节气主题:小暑(伏火内燔)、大暑(湿蒸热迫)

梗概:

暑伏之际,天地如炉,民因汗出过多致「津伤肺燥」,干咳无痰、鼻燥咽干。清露至昆仑山取万年雪水,与大暑日正午采摘的「三头百合」(取其「三歧入三焦」之性)共煎,调入梨汁(润肺)、蜂蜜(补中),制成「琼玉膏」。又于丙丁火日,率童男童女持白玉盂,采集朝暮时分的「金气」(西方清凉之气),遍洒街巷,以金气敛火、雪水滋阴,终解「燥火刑金」之厄。

中医元素:

- 五行制化:以金(清凉)克火(暑热),以水(雪水)济火

- 药物炮制:雪水属天水,性大寒,增强百合滋阴之力

- 五方对应:西方属金,金气入肺,故采西方之气润肺

第三卷 秋金敛露·肺脾同调

【章回七】立秋处暑·燥伤肺津

节气主题:立秋(金气始收)、处暑(暑气渐消)

梗概:

立秋后「温燥」当令,处暑余热未消,百姓感「燥邪」而致咽痒鼻干、干咳少痰。清露于梧桐叶落时(应肺金之宣降),采收「露润百合」(经三夜秋露浸润者),配伍桑叶(清燥金)、石膏(泻胃火)、人参(补土金),制「清燥救肺汤」。又教民以芝麻(入肾)、粳米(补脾)煮粥,于辰时(胃经旺)食之,借土金相生之理,从脾胃滋生肺津。

中医元素:

- 温病理论:温燥伤肺,治以辛凉甘润,仿《医门法律》法

- 归经配伍:桑叶入肺,石膏入胃,人参入脾肺,百合通肺肾

- 脏腑相关:「脾为肺之母」,补脾胃以资肺津

【章回八】白露秋分·寒侵肺络

节气主题:白露(金气凝露)、秋分(阴阳相半)

梗概:

白露后「凉燥」渐起,秋分阴阳失衡,百姓因腠理不固致寒邪束肺,症见恶寒无汗、咳声重浊。清露取「经霜百合」(得秋金之肃降),与麻黄(开腠理)、杏仁(降肺气)、甘草(和中州)同煮,熬成「温肺散寒膏」。夜至亥时(三焦经旺),以艾灸肺俞穴(背为阳,肺俞属阳中之少阴),助阳化气,使寒邪随汗而出。又令众人于酉时嚼食生姜(辛温)三片,以「以热制凉」顺秋气收敛。

中医元素:

- 六气辨证:凉燥属「燥之胜气」,需辛温解表

- 七情相反:麻黄与百合虽性殊(一温一寒),但寒盛时以麻黄为君,百合监制其燥

- 艾灸疗法:肺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借阳经阳气驱阴寒

【章回九】寒露霜降·肺肾两虚

节气主题:寒露(阴盛阳衰)、霜降(金坚冰至)

梗概:

寒露后「肾水渐旺」,霜降时「肺金敛藏」,年老体弱者因肺肾两虚,久咳虚喘、动则汗出。清露至「紫霄洞」采万年松脂(补肾纳气),与霜降当日采收的「百合王」(根有九瓣,应九州肺脉)、熟地(滋肾阴)、山茱萸(固肾精)共蒸九次,制成「金水相生丹」。又于戊子时(肾经旺时),指导患者练习「吹」字诀(对应肾水),同时以手抚膻中穴(肺之募),使肺肾之气上下相召,如「釜底添薪」般止咳平喘。

中医元素:

- 金水相生:肺属金,肾属水,金生水,故补肺即能滋肾

- 药物炮制:九蒸九晒增强百合甘润之性,熟地得松脂则温而不腻

- 导引养生:「吹」字诀属水,合肺肾之脏,应「秋收冬藏」之道

第四卷 冬水归根·肺肾藏真

【章回十】立冬小雪·寒饮伏肺

节气主题:立冬(水始冰)、小雪(地始寒)

梗概:

立冬后「寒水当令」,小雪时「阳气伏藏」,百姓因恣食生冷,致寒饮伏于肺窍,症见痰多清稀、背冷恶寒。清露取「井底百合」(冬月掘井三尺得之,性寒入肾),与干姜(温肺化饮)、细辛(散水寒)、五味子(敛肺气)同煎,名「温肺化饮汤」。又于壬癸水日,在肺经井穴(少商)点刺放血,以「实则泻其子」(肺属金,肾属水,金生水)之法,引寒饮从膀胱经排出。

中医元素:

- 病因病机:「形寒饮冷则伤肺」,仿《灵枢》理论

- 五行母子:肺金为肾水之母,母病及子,故寒饮需兼温肾

- 刺络疗法:少商属井穴,五行属木,金克木,故能泻肺实

【章回十一】大雪冬至·虚火灼肺

节气主题:大雪(水盛火伏)、冬至(一阳来复)

梗概:

大雪时「地火伏藏」,冬至一阳初动,阴虚之人因肾水不足,致虚火上炎,灼伤肺络,见痰中带血、五心烦热。清露采冬至子时「天癸水」(雪水之精),与「朱芯百合」(心部带赤,交心肾)、知母(泻肾火)、黄柏(坚肾阴)共捣为泥,敷于涌泉穴(肾经井穴),名曰「引火归元贴」。又令患者于寅时(肺经旺)吞服「百合固金丸」(含百合、生地、玄参),借肺金收敛之力,将浮游之火敛入肾水。

中医元素:

- 阴阳互根:冬至「阴极阳生」,虚火需「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 药物归经:知母、黄柏入肾经,百合、生地入肺肾经,共奏滋阴降火之功

- 涌泉敷贴:上病下治,仿《内经》「病在上,取之下」法则

【章回十二】小寒大寒·肺肾固藏

节气主题:小寒(寒极阳生)、大寒(水极归土)

梗概:

小寒「二阳待发」,大寒「土旺四季」,清露趁天地闭藏之极,于云台峰巅筑「固金炉」,以百合鳞茎(象肺金之质)、龟板(象肾水之形)、紫石英(镇冲逆之气),按「天三生木,地八成之」之数(百合三瓣,龟板八棱),炼就「肺肾同春丹」。至大寒日丑时(肝经将旺,木气萌动),遍赠百姓,助其收敛神气、固藏精血。临行前,清露望四方而叹:「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身小天地,顺之则生,逆之则病。」言讫,化身为百合玉树,永驻云台,其香馥馥,遍染九州。

中医元素:

- 五运终始:大寒属土,为四季之终,万物归土,故肺肾之气需借土气固藏

- 河图数理:「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对应肝肺(木金)调和,防「金克木」之变

- 天人相应:以丹药象天地之形,合人体藏象,终成「天人合一」之境

结语:

此故事以百合仙踪为脉络,将中医理论融于神话叙事,借四季流转、节气更替,演绎「人身与天地相参」之妙。百合之性,随四时而变:春用其升(疏肝),夏用其清(降火),秋用其敛(润肺),冬用其固(补肾),恰合《神农本草经》「主邪气腹胀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之旨。通篇以阴阳五行定架构,以五运六气演病机,以药物七情构情节,使读者于奇幻中见医理,于诗意中悟天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