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双华本草记(上卷)
第三卷 疫气漫冥府 药石失其功
二、疫病的扩散与恐慌
湿温疫病很快就从忘川渡口扩散到了冥界的其他地方,孤魂村、安魂村、读书巷……几乎每个地方都有魂灵病倒。有的魂灵一家都病倒了,没人照顾,只能躺在屋里呻吟,咳出的痰带着淡淡的腥气,落在地上竟凝着一层薄黄的黏液——白老见了,心里更沉,这是湿热郁肺的征兆,再拖下去,怕是要伤及魂脉根本。
读书巷的柳书生也没能幸免。白老再次见到他时,他正蜷缩在书桌下,怀里紧紧抱着那本残破的《论语》,浑身发烫,嘴里反复念叨着“考题……我还没答完”。白老蹲下身,摸了摸他的额头,那热度竟比寻常魂灵的病热更甚,像是有团火在他魂灵里烧。搭脉时,指下脉象濡数中带着几分躁动,再看他舌苔,黄腻得像铺了一层焦黄油纸。
“你这是湿热缠上了执念,把前世的科举之念都烧起来了。”白老轻声说,柳书生却没听见,依旧沉浸在自己的幻境里。白老只能让人把他扶到床上,取来之前调整过的药方——金银花、连翘减半,加了些“麦冬”和“玉竹”,这两种药能滋阴润燥,想护住他被热邪耗损的魂阴。可药汁喂下去没多久,柳书生竟突然坐了起来,眼睛通红地喊:“考官!我要交卷!”喊完便一头栽倒,魂色又淡了几分。
白老看着碗里剩下的药汁,手指微微发颤。他行医五百年,从未如此无力过——以往不管多棘手的病症,总能从本草里找到解法,可这次,疫病缠上了执念,本草的药性竟像被一张无形的网困住,怎么也透不到魂灵深处。
恐慌像忘川的水一样,漫过了整个冥界。有的魂灵为了躲避红雾和疫病,拖着病体往冥界边缘逃,却在半路体力不支,魂体消散;有的魂灵则守在自家门口,不让任何人靠近,连冥卒送药都被赶回去。安魂村的老村长找到白老时,眼圈通红:“白老,村里已经走了十几个老魂灵了,再这样下去,我们这村子怕是要没了啊!”
白老拍了拍老村长的手,想说些安慰的话,却发现自己什么也说不出来。他只能跟着老村长回村,看着村里萧条的景象——往日里热闹的晒谷场,如今只剩几片飘落的枯叶;家家户户的门都关着,偶尔传来几声痛苦的呻吟,像针一样扎在心上。他走到村头的老槐树下,望着彼岸越来越浓的红雾,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佛陀,您若是再不来,这冥界,真的要撑不住了。
三、青禾的“执念之疫”
白老的药庐里,有个年轻的助手叫青禾。她前世是个人间的药童,因跟着大夫上山采药时坠崖而亡,到了冥界后,便跟着白老学医,性子温顺,认药、煎药都格外细心,是白老最得力的帮手。
疫病爆发后,青禾跟着白老跑前跑后,帮着煎药、喂药,从不敢停歇。可就在白老从安魂村回来的那天,青禾突然倒在了药炉边。白老赶紧把她扶到榻上,只见她面色潮红,呼吸急促,手里还攥着一把没整理好的忘忧草,嘴里喃喃着:“娘……药……您的咳嗽还没好……”
白老心里一揪——青禾的娘前世有肺痨,青禾就是为了给娘采药才坠崖的,这是她藏在魂灵最深处的执念。他搭着青禾的脉,脉象濡数得几乎摸不清,魂色里竟掺了几分红——那是曼珠沙华的“痴气”渗进了魂脉,和湿热之邪缠在了一起,形成了更凶险的“执念之疫”。
“好孩子,别怕,师父救你。”白老声音发哑,他赶紧取来草药,这次他没敢用寒凉的清热解毒药,怕再引动青禾的执念。他选了“陈皮”“茯苓”健脾利湿,用“合欢花”“远志”安神解执念,又加了少量“人参须”——冥界的人参须能补魂脉,想让青禾虚弱的魂灵撑住。
药煎好后,白老一勺一勺喂青禾喝。青禾喝了药,呼吸渐渐平稳了些,嘴里的念叨也轻了,可还是没醒。白老坐在榻边守着,看着青禾苍白的脸,心里又疼又急——青禾就像他的女儿,若是她出了事,他该怎么活?
到了半夜,青禾突然动了动,眼睛慢慢睁开。她看着白老,声音微弱:“师父……我梦见我娘了,她不咳嗽了,还夸我采药采得好……”白老心里一松,刚想说话,却见青禾的眼神又变得空洞,突然挣扎着要起来:“不行!我得再去采药,娘的药快没了!”
白老赶紧按住她:“青禾,你冷静点,你娘已经没事了!”可青禾像没听见一样,力气大得惊人,竟挣脱了白老的手,朝着药庐外跑去。白老赶紧追出去,只见青禾朝着彼岸的方向跑,嘴里喊着:“后山的草药多,我去采……”
白老心里一紧——彼岸的红雾最浓,青禾要是跑过去,魂灵怕是要彻底散了!他拼尽全力追上去,终于在离彼岸还有几步远的地方拉住了青禾。青禾回过头,眼睛通红,泪水顺着脸颊往下流:“师父,我想救我娘……我不能让她再咳嗽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