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玉茎仙踪:南沙参传奇》上卷

《玉茎仙踪:南沙参传奇》

楔子

东汉建安年间,沛国谯县的风,总带着三分药香。那年惊蛰刚过,吴普背着竹篓穿行在涂山北麓,指尖拂过一株刚抽芽的桔梗,晨露顺着叶片滚落,在他腕间凝成细碎的银珠。他是华佗最年轻的弟子,却不似师傅那般善用针砭外科,反倒痴迷于草木枯荣里藏的天地玄机——春分时采的茵陈能利胆,秋露浸润的麦冬可滋阴,就连田埂边不起眼的蒲公英,都暗合“春生夏长”的真机,根可清热,花能疏肝。

此刻,他正望着崖壁间一丛紫花出神。那花草茎如青玉,叶片边缘泛着细碎的锯齿,根须在石缝间蜿蜒,像极了老人掌中的脉络。山风掠过,紫花簌簌摇曳,恍惚间竟似有人在耳畔轻语:“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吴普猛地驻足,想起师傅常说的“人身小天地”,忽然明白:所谓医道,不过是让人身的阴阳,跟上天地的节拍。

上卷·沛野药香

一、时疫起谯东,气运辨浮沉

初夏的谯县东乡,被一场连绵的霉雨缠上了。先是孩童们咳得撕心裂肺,接着妇人多了带下之症,连壮劳力也常捂着肚子蹲在田埂上,额间冷汗涔涔。里正领着乡邻找到吴普时,他正在晒药的竹匾前分拣夏枯草,见来人面色黄滞如蒙尘的铜器,指尖一搭脉便皱起眉:“今年岁在庚辰,金运太过,又逢太阴湿土司天,民病多在肺脾。”

他取来三枚铜钱,让里正掷在案上。铜钱落地,两背一面。“阳爻动,主湿邪困脾。”吴普望向窗外,雨丝斜斜织着,墙角的青苔疯长如墨,“脾属土,喜燥恶湿,如今土被水欺,运化失司,清气不升则腹痛,浊气不降则带下。”说罢,他抓起一把晒干的苍术,“此药苦温燥湿,能助脾土克水,可治标却难固本。”

夜里,吴普翻着师傅手绘的《本草图经》,忽见其中一页留白处,有师傅批注的小字:“南地有沙参,生溪涧阴坡,根如手指,色白质润,甘寒能清,可补肺胃之阴。”他想起白日在崖壁见的那丛紫花,根茎不正是这般模样?莫非此药,便是调和这湿郁之症的关键?

二、童腹绞痛急,甘凉解燥结

三日后清晨,东乡的狗吠声撕破了雨幕。一个妇人抱着面青唇白的孩童撞进药庐,孩子蜷缩如虾,双手死死按着小腹,哭声细若游丝。“先生救救他!已痛了三日,吃了止痛药丸反倒吐了!”妇人的发髻被雨水打湿,黏在泪渍斑斑的脸上。

吴普解开孩童衣襟,见其腹部胀如鼓,按之坚硬,舌苔黄燥如龟裂的田土。“脉来急促如奔马,是燥屎内结,热邪壅滞。”他沉吟道,“孩童为纯阳之体,本就易生内热,又逢湿邪郁久化火,好比夏日湿地堆薪,不焚才怪。”

他想起那株崖壁沙参,甘能补,寒能清,润能通。便取来前日采挖、经秋露初晒的沙参根,置于石臼中细细研磨。那粉末雪白如霜,带着淡淡的草木清气。“此药入肺胃经,能滋阴润燥,好比给焦土浇上清泉。”他取三钱粉末,用温米汤调服,又在孩童足三里穴轻轻按揉——此穴属土,能助脾胃运化,恰合“土能制水,燥可胜湿”之理。

半个时辰后,孩童忽然腹中雷鸣,随即排出干结如羊屎的粪便,面色渐渐转红。妇人喜极而泣,却见吴普正望着窗外的雨,喃喃道:“今日雨停,明日当晒沙参,借日精助其升阳,方能阴阳相济。”

三、妇带缠三载,柔润化湿浊

药庐的门槛还没被孩童家人的感激声踏热,又进来一位佝偻的老妇,身后跟着个面色萎黄的中年妇人。“小女带下三年,时白时黄,腥臭难闻,吃了无数汤药都不见好。”老妇从袖中摸出一块布帕,上面的污渍暗褐如泥。

吴普让妇人坐下,见其眼睑浮肿如卧蚕,舌体胖大,边缘有齿痕——这是脾虚失运,水湿下注之象。“脾主运化水谷,若脾虚如漏勺,水湿便会下注带脉。”他取来沙参粉末,又加了少许炒白术,“沙参甘凉以润燥,白术甘温以健脾,一凉一温,一润一燥,恰如阴阳相抱。”

妇人服药五日,带下渐少,半月后竟已清爽如常。她来谢药时,吴普正在药圃里移栽沙参幼苗,见其叶片在阳光下舒展如翠玉,笑道:“你看这沙参,生在阴坡却开花向阳,根藏于土却性主升清,正是能补能清的妙品。你素体脾虚,却又湿郁化热,单用温燥药会助火,单用寒凉药会伤脾,唯有此药,能在湿中求润,燥中求清。”

四、药香传四野,性味悟真机

吴普用沙参治病的消息,像蒲公英的种子般散落在谯县的乡野。有人来求药时,他总带着对方去看沙参生长的溪涧:“此药春生苗,夏开花,秋采根,应着‘秋收’之时,得天地收敛之气,故能滋阴而不滞;其味甘,属土,入脾;其性凉,属阴,能清热。”

一日,有个游方郎中不服,带着《神农本草经》来辩:“经载沙参‘主血积惊气,除寒热,补中,益肺气’,未言能治腹痛带下。”吴普不慌不忙,取来沙参根,让其细看断面:“你看这纹理,纵横如脉络,入体便能通调气机;其质松脆,含津液,恰能濡润燥结。书本是死的,草木是活的,若拘泥于文字,怎知药物随天时地利而变的性情?”

郎中默然,见吴普将沙参与麦冬同贮,又将沙参与防风隔开,不解其意。“麦冬与沙参相须为用,能增滋阴之力;防风辛温,与沙参相恶,同用会减其凉润之性。”吴普指着药柜上的标签,“这便是七情配伍,好比人际相处,有的相得益彰,有的水火不容。”

夕阳西下时,药庐的竹帘被晚风吹得轻晃,沙参的清香气混着泥土味漫出来。吴普望着案上的处方,忽然明白师傅为何总说“医者意也”——所谓意,便是从天地草木中读出的阴阳密码,是让药材的性情,与病患的气血,在四时流转中找到恰好的共鸣。

(上卷完,待续下卷)

喜欢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