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黄耆仙草记:从灵根初现到济世千秋》 下卷

《黄耆仙草记:从灵根初现到济世千秋》

下卷:仙草传世·医林春秋

第一部分:青禾种籽越太行,邻县医家试真章

戴糁在青禾坞推广黄耆的第三年,太行山东麓的“望川镇”突发一场“产后风”——镇上产妇多在分娩后出现自汗不止、气短神疲之症,甚者连抱婴孩的力气都无。镇中医者马伯年翻遍医书无果,听闻青禾坞有种“补力气”的神草,便亲自登门求访。

戴糁引他至药田,见黄耆茎秆挺拔,正值花期,淡紫花序如缀星子。“此药名‘黄耆’,色黄补土,味甘补气,最宜治气虚诸症。”他取三年生的根茎赠予马伯年,嘱其“切片与红枣同煎,产后三日起服,每日一剂”。

马伯年将信将疑带回镇中,先给最危重的张屠户之妻试用。那妇人产后七日,汗湿被褥如浸水中,语声低如蚊蚋,服黄耆红枣汤三日后,竟能坐起喂乳,汗出也减了大半。马伯年再用此方调理其他产妇,十有**皆愈,他在《望川医案》中惊叹:“黄耆补气如添薪助燃,产妇气血大亏如炉膛无火,得此药则火渐旺,寒自散,真乃产后要药!”

消息传到百里外的“济生堂”,堂主柳仁甫是位精研《伤寒论》的老医,素来不信“民间偏方”。一日,他遇一“气虚发热”患者:身热不高(仅37.5℃),却持续半月不退,伴乏力畏寒,服退烧药反更虚弱。柳仁甫本欲用“桂枝汤”,忽想起黄耆能“甘温除热”,便以黄耆配伍党参、白术煎服。三剂后,患者热退汗止,柳仁甫抚须叹道:“《内经》言‘劳者温之,损者益之’,黄耆甘温补气,恰合此理,是我小觑了民间智慧。”

他专程赴青禾坞拜访戴糁,见戴糁正将黄耆籽实分赠山民,教他们“选阳坡黄土栽种,三年后方可采收,过早则气不足,过晚则质易枯”。柳仁甫取籽实带回济生堂后院栽种,发现此草在平原黄土中虽长势稍缓,却比山地多一分“柔和之气”,入药后更宜治小儿气虚。“看来草木也随地域化性,这便是‘一方水土养一方药’啊。”他在《药地札记》中记下这一发现,黄耆的种植版图,自此越过太行,向平原蔓延。

第二部分:乱世疫起验奇功,复方传世救苍黎

建元年间,北方战乱频发,流民涌入中原,一场“军中疫”骤然爆发:患者初起恶寒发热,继而全身浮肿,按之凹陷不起,伴气短喘促,军医多用“麻黄汤”发汗,却越汗越肿,死亡率极高。时任军中典医丞的“李洞玄”,偶然从流民口中听闻“黄耆能治肿”,便冒险试用。

他取黄耆与防己配伍,按“黄耆六两,防己四两”的比例煎成浓汤,给重症浮肿者灌服。次日,竟见患者尿量增多,浮肿消减大半。李洞玄大喜,在病案中写道:“此乃‘气虚水肿’,肺脾两虚则水湿泛滥,黄耆补肺气以通调水道,益脾气以运化水湿,防己利水而不伤正,二者相须,如水得堤束,自归其道。”此方后来被载入《金匮要略》,名“防己黄芪汤”,成为治气虚水肿的经典。

同期,南方“岭南郡”遭“瘴气疫”侵袭:患者多疮疡溃烂,久不收口,伴流脓水不止。当地俚医用“黄耆与金银花同煮,外洗内服”,竟能促伤口愈合。游历至此的医家陶弘景见之,不解其理:“黄耆性温,金银花性寒,何以同用?”俚医答:“疮疡久不愈,是‘气虚不能托毒外出’,黄耆补气托毒如鼓风助燃,金银花清热解毒如泼水灭火,一温一寒,一补一泄,方得平衡。”

陶弘景试用此方,见一烂腿三月的乞丐,用药半月后疮面收口,新肉渐生,遂在《本草经集注》中批注:“黄耆能‘排脓止痛,生肌收口’,与金银花相使,可治一切气虚疮疡,此乃‘扶正祛邪’之典范。”

战乱中还有一奇案:某城被围三月,粮尽后百姓多“饥饿劳倦”,出现“手足麻木、肌肉瞤动”之症,医家诊为“气虚血痹”。有老医取黄耆配伍桂枝、芍药,熬成“黄耆桂枝五物汤”,让百姓分服。不出十日,麻木渐消,肌肉不再跳动。后人解此方:黄耆补气如充谷粮,桂枝、芍药通阳活血如开道路,气足血行,痹症自除——这正是黄耆“益气行血”功效的精妙体现。

第三部分:宫廷案头存本草,民间灶上飘药香

唐代永徽年间,黄耆已从“民间草药”走进宫廷。一次,高宗皇后武则天偶感“中气不足”,稍食即腹胀,御医秦鸣鹤以“黄耆陈皮粥”进献:黄耆切片煎汁,滤渣后与陈皮、粳米同煮。武则天服后三日,腹胀渐消,叹道:“此粥甘香适口,竟胜参汤,何以前未闻?”秦鸣鹤答:“黄耆虽不及人参峻补,却平和如老臣,久服不伤脾胃,最宜日常调养。”从此,“黄耆粥”成为宫廷常食。

而在民间,黄耆的用法更显“烟火气”。江南水乡的农妇们会在“立夏”这天,用黄耆炖鸡汤,说“喝了不疰夏”;北方山民则在冬日将黄耆与羊肉同煮,称“能抵一件棉袄”。河北“安国药市”上,药商们按“根茎粗细、断面纹理”给黄耆分级:最上品者“条粗如指,断面金井玉栏(中心黄白,外围淡黄)”,称“北芪”,价同参茸;次者为“南芪”,虽补气稍弱,却更宜入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