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麻黄的临床使用中最常用于治疗的疾病

麻黄是中医临床常用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要药,其应用核心围绕“肺气郁闭”“表邪壅滞”“水湿内停”等病机,最常用于以下几类疾病:

一、外感风寒表实证(风寒感冒重症)

麻黄是治疗风寒表实无汗证的首选药,尤其适用于风寒之邪侵袭肌表,导致“卫闭营郁”(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脉浮紧)的情况。

- 机制:麻黄辛温发汗力强,能打开肌表毛孔(“开腠理”),驱散体表风寒之邪,同时通过发汗缓解因寒邪凝滞导致的全身疼痛。

- 代表方剂:麻黄汤(麻黄 桂枝 杏仁 甘草),是风寒表实证的经典方,临床常用于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初期属风寒表实者。

二、肺气郁闭所致的咳喘(喘息性疾病)

麻黄能“宣畅肺气”,是治疗肺气不宣咳喘的核心药物,尤其适用于咳喘伴“气逆、胸闷、痰壅”者,无论寒热均可配伍使用(需随证加减)。

- 寒邪犯肺咳喘(如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属寒哮/寒喘):表现为咳嗽气喘、痰稀色白、遇寒加重、舌苔白滑。

机制:麻黄辛温散寒,配合细辛、干姜等温肺化饮药,如小青龙汤(麻黄 桂枝 细辛 半夏等),用于寒饮阻肺导致的咳喘。

- 肺热壅盛咳喘(如肺炎、支气管哮喘属热哮/热喘):表现为咳嗽剧烈、喘促气粗、痰黄黏稠、口渴、舌红苔黄。

机制:麻黄宣肺平喘,配伍石膏等清肺热药(石膏寒性可制约麻黄温燥),如麻杏石甘汤(麻黄 石膏 杏仁 甘草),是肺热咳喘的基础方,临床广泛用于肺炎、急性支气管炎等属肺热证者。

- 痰湿阻肺咳喘(如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表现为咳嗽痰多、色白黏腻、气喘胸闷。

机制:麻黄宣肺化痰,配伍半夏、陈皮等燥湿化痰药,如射干麻黄汤(麻黄 射干 半夏 紫菀等),兼顾“宣肺”与“化痰”。

三、风水水肿(急性肾小球肾炎初期)

麻黄“利水消肿”的功效主要针对**“风水相搏证”**(风邪袭表,肺气失宣,水湿泛溢肌肤),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初期。

- 表现:眼睑及颜面先肿,迅速蔓延至全身,伴恶寒发热、无汗、小便不利(尿少)、舌苔薄白。

- 机制:麻黄通过“宣发肺气”(中医称“提壶揭盖”),恢复肺的“通调水道”功能,使水湿从汗(体表)和尿(膀胱)排出。

- 代表方剂:越婢汤(麻黄 石膏 生姜 甘草),适用于风水伴热象(如轻度发热、口渴)者;若风水偏寒(无热象),可加桂枝、白术(如麻黄加术汤)。

四、风寒湿痹(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属寒痹者)

麻黄能“祛风散寒、通络止痛”,适用于风寒湿邪侵袭关节导致的痹证(寒痹),表现为关节疼痛剧烈、遇寒加重、得温痛减、关节屈伸不利,且伴恶寒无汗。

- 机制:麻黄辛温散寒,配合附子、细辛等温阳药,能深入关节驱散寒邪,同时通过发汗使湿邪从表而出。

- 代表方剂: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 附子 细辛),常加羌活、独活等祛风湿药,增强通络止痛之力。

五、其他:风寒束表所致的皮肤瘙痒(如荨麻疹、湿疹)

对于风寒袭表导致的皮肤瘙痒、皮疹(表现为皮疹色白、遇寒加重、无汗、舌淡苔白),麻黄可通过“发汗解表、祛风散邪”,缓解因风寒郁于肌表引起的皮肤不适。

- 常配伍防风、荆芥等祛风药(如麻黄桂枝各半汤),用于荨麻疹、湿疹属风寒证者,通过“散邪外出”减轻瘙痒。

总结

麻黄临床最核心的应用是风寒表实证、肺气郁闭咳喘(寒喘/热喘)、风水水肿,其疗效依赖于“开表、宣肺、利水”的特性,且需根据具体证候配伍(如寒证配温药、热证配寒凉药),严格辨证使用。需注意:麻黄药性峻烈,需在中医师指导下控制剂量(3~9g为主),避免用于虚证、汗多及高血压等人群。

喜欢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