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麻黄的味归经,功效,主治范围,作用特点

麻黄是中医临床常用的解表药,其药性、功效及应用在传统中医药理论中有着明确且系统的记载,被誉为“发汗解表第一药”。以下从性味归经、四气五味、功效主治、作用特点四个方面详细说明:

一、性味归经

麻黄的性味为:辛、微苦,温。

归经为:归肺经、膀胱经。

- 辛味能发散、行气、行血,故麻黄可发散表邪;

- 微苦味能降泄、燥湿,助其宣降肺气(苦能降,与辛散结合,体现“宣降并举”);

- 温性能散寒、通阳,适用于寒邪所致病证;

- 归肺经,对应其“宣肺平喘”的核心作用(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

- 归膀胱经,关联其“发汗解表、利水消肿”的功效(膀胱主水液代谢,与皮毛开合相关)。

二、四气五味解析

- 四气(药性):温。 体现其“散寒”特性,针对寒邪致病(如风寒表证、寒邪束肺等),但温而不燥烈,无大热之性,故寒证、寒夹热证(配伍清热药)均可使用。

- 五味:辛、微苦。 辛为“发散之主”,是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开郁”的核心动力;微苦能“降泄肺气”,与辛散结合,形成“辛散苦降”的特性——既开宣闭塞的肺气,又降泄壅滞的气机,使肺气宣降有序(这是其能治喘的关键)。

三、功效主治范围

麻黄的核心功效可概括为**“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主治以下病证:

1. 风寒表实证(主症: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脉浮紧)

麻黄辛温发散,能开泄皮毛、透发肌表,是治疗风寒感冒表实证的要药。因其发汗力强,尤适用于外感风寒、邪郁肌表、毛窍闭塞所致的“无汗”证(如《伤寒论》麻黄汤,以麻黄配桂枝,增强发汗解表之力,治太阳伤寒表实证)。

2. 咳嗽气喘(主症:喘咳气促、胸闷、痰稀色白或黄,因肺气壅遏所致)

麻黄能“宣肺平喘”——通过开宣肺气,解除肺气壅滞(如寒邪束肺、痰饮阻肺、热邪壅肺等导致的肺气不宣),使呼吸顺畅。无论寒喘(配杏仁、甘草,如三拗汤)、热喘(配石膏,如麻杏石甘汤)、痰喘(配苏子、半夏),均可作为基础药配伍使用,是治肺气壅遏喘咳的“通用药”。

3. 风水水肿(主症:水肿初起、颜面或全身浮肿、伴恶寒发热等表证)

麻黄能“利水消肿”,其机制是通过发汗解表(“开鬼门”),使水湿从肌表排出,同时宣通肺气(“提壶揭盖”),助膀胱气化(归膀胱经),促进水液代谢。适用于水肿初起、兼有表证的“风水证”(如《金匮要略》越婢汤,麻黄配石膏、生姜,治风水恶风、一身悉肿)。

4. 其他次要主治

如风寒痹证(寒邪闭阻经络所致关节疼痛,麻黄可散寒通络,配桂枝、附子等)、阴疽(如冻疮、脱疽,麻黄能温通经络、散寒消痈,配熟地、鹿角胶等,如阳和汤)。

四、作用特点

麻黄的临床应用特点可总结为“辛散温通、表里兼顾、宣降并举”:

1. 发汗力强,为解表峻药:其发汗作用在解表药中最为显着,故仅适用于风寒表实证(无汗),表虚自汗、阴虚盗汗者禁用(恐更伤阴液);老人、儿童及体虚者需慎用,或用麻黄绒(作用缓和)。

2. 宣肺为核心,兼顾平喘与利水:麻黄的“宣肺”是其多功能的基础——宣肺则能开表发汗(皮毛为肺之合),宣肺则能通调水道(肺为水之上源),宣肺则能平喘(肺主呼吸),体现“一源多流”的作用特点。

3. 性温散寒,却可通治寒热喘咳:虽为温性,但通过配伍可拓展应用——配寒凉药(如石膏)可治热喘(如麻杏石甘汤),配温里药(如干姜、细辛)可治寒喘,体现“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配伍灵活性。

4. 入膀胱经,利水偏于“表水”:其利水消肿以“风水水肿(兼表证)”为最佳,对无表证的里水(如脾虚水肿、肾虚水肿)则非首选,需配伍健脾、温肾药协同起效。

综上,麻黄作为“辛温解表之要药”,以“发汗、宣肺、利水”为核心,其作用特点紧扣“辛散温通、宣降肺气”,在风寒表实、肺气壅遏喘咳、风水水肿等病证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中医“因势利导”(通过发汗、宣肺等途径祛邪)治则的典型代表药。

喜欢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