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伤寒论中麻黄方》下卷

第六章:叔和整理,方证始分明

西晋太康年间,太医令王叔和坐在洛阳的太医署里,面对着一堆散乱的竹简——那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残卷。战乱让这部医典散失大半,其中关于麻黄方剂的记载,更是残缺不全。王叔和轻抚竹简上“麻黄汤主之”的字样,想起年轻时在南阳行医,曾用这方子救活过一个“伤寒表实”的驿卒,那时他就暗下决心:一定要让这部医典重见天日。

他花费十年功夫,将残卷拼凑、校勘,终于整理出《伤寒论》十卷。对于麻黄汤,王叔和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明确其适应症:“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他还补充了“服汤后”的调护:“若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这是对张仲景“不可令如水流漓”的细化,提醒医者勿过汗伤阳。

对小青龙汤,王叔和特别标注“若渴,去半夏,加栝楼根”“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将张仲景方后的“或然证”配伍规范化,让后世医者一看便知“随证加减”的规矩。有个江南医者,按王叔和整理的小青龙汤加减,治好了一个“咳喘兼渴”的渔民,感叹:“若无叔和整理,仲景之方,如散珠无串,何以传世?”

王叔和的整理,让麻黄方剂从“临床经验”变成“规范方证”,像给散乱的军队制定了军规,后世医者才有章可循。他在序中写道:“仲景之书,活人之术也;麻黄之方,其中关键,不可不察。”

第七章:孙思邈衍化,方随证变活

唐代永徽年间,华原的孙氏庄园,孙思邈正对着《伤寒论》中的麻黄汤沉思。有个病人,患“伤寒表实”,却兼“胃寒呕吐”,用麻黄汤则吐得更凶。思邈想起张仲景“随证加减”的思想,在麻黄汤中加了干姜、半夏,病人喝了,既汗出表解,又不呕吐。他在《千金要方》中记:“麻黄汤治伤寒表实,若兼胃寒呕逆,加干姜、半夏,名‘麻黄加半夏汤’。”

这是对麻黄汤的第一次衍化。此后,孙思邈根据临床经验,创制了一系列“麻黄类方”:治“伤寒表实兼里热”,用麻黄汤加黄芩,名“麻黄黄芩汤”;治“小儿伤寒无汗”,用麻黄汤减量,加葱白,名“麻黄葱白汤”。有个三岁孩童,高热无汗,咳喘,思邈用麻黄葱白汤,仅服半碗,汗出热退,其母泣道:“孙真人的方子,比神仙还灵!”

对小青龙汤,思邈发现“若咳甚,加杏仁”“若喘急,加苏子”,让化饮平喘之力更专。他还将麻杏石甘汤用于“小儿肺炎喘嗽”,减麻黄量,加石膏,说:“小儿脏腑娇嫩,麻黄不可过用,石膏需倍之,防其温燥。”这一调整,后世称为“儿科麻杏石甘汤法”。

孙思邈的贡献,在于让麻黄方剂“活”了起来——不再是刻板的条文,而是能根据病症灵活变化的“活方”。他在《千金翼方》中说:“仲景之方,如规矩;后世之变,如方圆,守规矩而能变,方为良医。”

第八章:朱肱辨脉,误治救逆明

北宋元佑年间,吴兴的惠民药局,朱肱正为医者讲解《伤寒论》。有个医者误用麻黄汤治“太阳中风”(有汗恶风),病人汗出如洗,心慌乏力。朱肱赶紧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救逆,病人方得安稳。

“为何误用?”朱肱问众医者。有人答:“皆为伤寒,何异?”朱肱指着脉案:“仲景言‘太阳病,脉浮紧,无汗者,麻黄汤主之;脉浮缓,有汗者,桂枝汤主之’,此‘脉证’之别,不可不辨!”

他在《南阳活人书》中,特别强调麻黄汤的禁忌症:“脉浮缓有汗者忌用,体弱者慎用,阴虚者禁用。”有个书生患“伤寒”,脉浮缓有汗,医者欲用麻黄汤,朱肱制止:“此为中风,当用桂枝汤,若用麻黄,必致汗多亡阳。”书生服桂枝汤而愈,感叹:“辨脉真如辨敌,错认则兵败身亡。”

对麻杏石甘汤,朱肱拓展其应用:“不仅治‘汗出而喘’,凡‘肺热咳喘’,无论有汗无汗,皆可用之。”有个僧人,咳喘十年,痰黄带血,朱肱用麻杏石甘汤加桑白皮,僧人服五十剂而愈,说:“此方能清肺中积热,如扫十年尘埃。”

朱肱的辨析,让麻黄方剂的“适应症”与“禁忌症”愈发清晰,后世医者称:“读朱肱书,知麻黄汤不可轻用,亦不可畏用,在‘脉证相符’耳。”

第九章:金元四大家,各从学派发

金代大定年间,河间学派的刘完素,以“火热论”阐释麻黄方剂。他认为“伤寒表实”是“寒邪闭火”,麻黄汤非仅散寒,更能“开郁透火”。有个病人,高热无汗,烦躁,刘完素用麻黄汤加知母、黄芩,病人汗出热退,烦躁立止。他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说:“麻黄汤,非独散寒,亦能散火,火散则寒自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