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青城鹤语:芎草灵缘》下卷

《青城鹤语:芎草灵缘》

下卷:药田生紫气,芎香满人间

第一部分:试种芎苗,顺时应地

孟秋时节,青城山下的李家村热闹起来。孙思邈带着李三郎等几个村民,在村东的向阳坡上开辟了一块药田。坡地是沙壤土,疏松透气,雨后不积水——这是他根据川芎“喜阳恶涝”的习性特意选的,正合“土得火温而沃,气得风散而通”的五行之理。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种川芎也得守着时令。”孙思邈蹲在田里,手里捏着一把刚从青城山采来的芎苗,根须带着湿润的泥土,“现在是立秋,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正是移栽的好时候。栽深一寸,行距三尺,让它们既能扎根,又能通风,这是‘顺其性’。”他边说边示范,将芎苗扶正,覆土时特意留了个小土堆:“这样能挡雨,免得烂根。”

李三郎学着他的样子栽苗,却总把根须弄断,急得满头汗。孙思邈笑道:“芎苗的根须是‘气脉’,断了就难活。你看这根须向四周发散,像不像人的脉络?栽的时候要顺着它的长势,不能硬掰,这叫‘法其自然’。”他拿起一株苗,指尖轻轻理顺根须,“草木有灵,你对它上心,它才肯长。”

可没过几天,麻烦就来了。一场暴雨过后,几株芎苗叶子发黄,根须烂了半截。李三郎急得去找孙思邈:“先生,这可咋办?是不是土不对?”孙思邈到田里一看,发现低洼处积了水,叹道:“还是没躲过‘湿邪’。川芎属阳,最怕阴湿,得在田里挖沟排水,像给它搭‘气脉通道’。”

他带着村民在田垄间挖了浅沟,沟里铺些碎木屑和干草——木屑能吸水,干草能通气,正是“土克水”的法子。又教大家用艾草熏田:“艾草性温,能驱寒湿,还能防虫子,这是‘七情’里的‘相杀’,艾草杀虫害,护芎苗。”果然,过了半月,芎苗重新焕发生机,叶片绿得发亮,茎秆也挺拔了许多。

一日清晨,孙思邈在药田巡查,忽见田埂上落着一只白鹤——正是当初衔来芎草的那只。它歪着头,用喙啄了啄一株长得最壮的芎苗,又望向孙思邈,仿佛在说“这般照料,甚好”。孙思邈会心一笑,从药篓里取出刚采的芎叶,放在田埂上:“这是谢你的。”白鹤衔起芎叶,展翅飞向青城山,鸣声清亮,像在应和。

村民们见了,都说这是“仙禽认药田”,对芎苗越发上心。有人按孙思邈说的,在芎田边种了几株紫苏——紫苏味辛温,能助川芎发散,二者“相须”为用,就像一对好搭档。到了秋分,芎苗已长到半人高,叶片间又抽出新的花茎,白色的小花在风中摇曳,远远望去,药田像铺了一层碎雪,辛香飘出半里地。

第二部分:瘟疫来袭,芎草显威

贞观四年春,蜀地忽发瘟疫。起初只是几个人头痛发热,没过几日,竟蔓延到十几个村子,患者高烧不退,咳嗽气喘,有的还便血——孙思邈诊脉后,断定是“湿热疫毒”所致,因当年是甲午年,土运太过,湿气弥漫,疫毒借湿邪传播,侵入肺胃,伤及血分。

“得用能‘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的药。”孙思邈翻遍药书,又想起川芎的药性,“川芎辛温能散,虽不直接清热,却能通血脉,让毒邪随血而出;再配上黄芩清热,连翘解毒,甘草调和,定能奏效。”他开的方子是“川芎三钱,黄芩五钱,连翘四钱,生甘草二钱,水煎服,每日一剂”。

可药材很快就不够了,尤其是黄芩,山下药铺早已售罄。孙思邈正着急,李三郎跑来说:“先生,咱药田里的川芎长得正好,能不能多放些?”孙思邈眼睛一亮:“对!川芎能‘引诸药上行’,加重川芎的量,让黄芩、连翘直达头面肺窍,效果或许更好!”他将川芎加到五钱,果然,患者服药后,出汗更多,高烧退得更快了。

有个姓赵的老汉,病得最重,便血不止,昏迷不醒。家人都以为没救了,孙思邈却坚持用药:“他脉还有根,是气血被毒邪困住了。”他在方子里加了川芎七钱,又加了地榆止血,煎汤后用小勺一点点灌。三天后,赵老汉竟醒了过来,说:“我梦见一道金光从头顶钻进来,浑身的热都散了……”

村民们越发信川芎是“神药”,连小孩退烧都要喝两口川芎水。孙思邈却告诫大家:“川芎虽好,也得分体质。阴虚火旺的人不能多吃,吃了会口干舌燥,这是‘过则为害’。就像太阳太烈会晒干庄稼,辛温太过会伤阴,得‘中而不偏’。”他教大家用麦冬配川芎——麦冬滋阴,川芎行气,二者“相制”,既不失药效,又不伤正气。

瘟疫过后,药田的川芎成了“救命草”。孙思邈望着田里郁郁葱葱的芎苗,忽然明白:所谓“天人合一”,不仅是顺应自然,更是在危难时,用自然的馈赠守护生灵。那对白鹤偶尔还会飞来,落在药田边的老梨树上,看着村民们劳作,鸣声里满是安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