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神农本草经》对石斛的功效记载

《神农本草经》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经典,对石斛的功效有明确记载,其原文为:

“石斛:味甘,平。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

对这段记载的核心功效可结合原文语境稍作阐释:

- “主伤中”:“伤中”指中焦(脾胃)受损,石斛能调理中焦虚损,是其对脾胃功能的补益作用。

- “除痹”:“痹”为气血不通、筋骨关节疼痛的病症,石斛可通过滋养阴液、濡养筋骨,缓解痹症。

- “下气”:指降泄气机,可能与调理脾胃、缓解气机上逆相关(如脾胃虚弱所致的气机不畅)。

- “补五脏虚劳羸瘦”:“虚劳”为慢性虚损病证,“羸瘦”指形体瘦弱,石斛能补益五脏因虚劳导致的亏损,改善瘦弱状态。

- “强阴”:是其核心功效之一,指增强人体阴液(如肝肾之阴、胃阴等),滋养阴亏。

- “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体现《神农本草经》对“上品药”的评价——长期服用能强健肠胃功能,使人身体轻快、延年益寿,强调其补益养生的特性。

整体来看,《神农本草经》将石斛归为“上品”,突出其“补益阴液、调理脏腑、祛病养生”的核心功效,为后世对石斛“滋阴生津”功效的认知奠定了基础。

石斛的中药性味归经,四气五味

在中医理论中,石斛的性味归经及四气五味有着明确的经典记载和后世共识,其特性与其“滋阴生津、清热益胃”的核心功效紧密关联,具体如下:

一、四气(药性):微寒

石斛的药性在历代文献中略有演变:

- 最早《神农本草经》记载其“味甘,平”,认为其性平;

- 后世随着临床实践深化,逐渐明确其偏寒凉之性,现代中药学教材(如《中国药典》)及多数医家共识其为“微寒”。

此“微寒”之性,使其既能清热而不峻烈,又可滋阴而不滋腻,适用于阴虚内热之证,避免了苦寒药易伤脾胃的弊端。

二、五味(药味):甘,微苦

- 甘味:是石斛的核心药味。“甘能补、能和、能缓”,石斛的甘味与其“滋阴生津”功效直接相关——甘补可滋养胃阴、肾阴,缓解阴虚所致的口渴、燥咳等症;

- 微苦:苦味“能清、能泄”,石斛的微苦味辅助其清退虚热,针对阴虚火旺引起的潮热、盗汗、目暗不明等症,苦寒之性较弱,故清热而不伤阴。

三、归经:归胃经、肾经

石斛的归经与其主治范围一致:

- 归胃经:因其能“益胃生津”,针对胃阴不足之证(如胃脘隐痛、饥不欲食、干呕呃逆、口干唇燥等),是养胃阴的要药;

- 归肾经:因其能“滋阴清热”,可滋养肾阴、清退虚热,用于肾阴亏虚所致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骨蒸潮热、目暗不明(如《本草纲目》载其“强阴益精,久服厚肠胃,补内绝不足,平胃气,长肌肉,逐皮肤邪热痱气”)。

总结

石斛的性味归经体现了其“滋阴为主,兼能清热”的特点:微寒清热,甘味滋阴,归胃、肾经,故能针对性治疗胃阴不足、肾阴亏虚及阴虚内热证,是中医滋阴药中的代表性药物。其药性平和(微寒而非大寒)、味甘润养,尤其适合阴虚体质长期调理,且不易损伤脾胃阳气,这也是其在历代被视为“滋阴圣品”的重要原因。

喜欢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