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苗岭还魂草:石精化草护苍生》(下卷)

第五回 神草融入苗家俗,祭草节里续传奇

瘟疫过后的第一个苗年,乌当寨格外热闹。按照祖先的规矩,要举办“祭草节”,感谢还魂草的庇佑。岩生成了祭典的主持者,他穿着崭新的苗服,头戴银冠,手里捧着用还魂草编成的“魂幡”,带领全寨人来到白帘瀑布旁的崖壁下。

崖壁上的还魂草,经过精心照料,长得愈发茂盛,淡紫色的花像一群停驻的蝴蝶,在阳光下闪着光。岩生先将一碗米酒洒在石缝前,然后点燃艾草,烟雾缭绕中,他唱起了古老的《祭草歌》:

“石缝深,瀑布响,还魂草,石精藏。

救咱命,还咱魂,苗家人,永不忘。

一节茎,一片心,敬神草,保安康……”

歌声里,寨里的姑娘们献上用还魂草编的花环,挂在崖壁的古藤上;后生们抬来一头肥猪,当场宰杀,将最好的肉切成小块,摆在石台前;孩子们则捧着自己种的还魂草幼苗,小心翼翼地栽进崖壁的新石缝里。

岩老爹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切,对岩生说:“这草不仅能治病,还能让咱苗家人的心聚在一起。以后每年苗年,都要办祭草节,让子孙后代都记得,是谁救了咱们。”

祭草节成了乌当寨最重要的节日。还魂草也渐渐融入了苗家的日常生活:

——姑娘出嫁时,母亲会用还魂草的干花和银饰一起缝进嫁衣,说“带着神草的灵气,日子会安稳”;

——新生儿满月,父亲要去崖上采一片还魂草的叶子,煮水给孩子洗澡,盼着“像神草一样坚韧,少生病”;

——猎人进山前,会嚼一节还魂草的茎,说“神草会指引方向,保平安”;

——连苗家的“跳月”舞,也多了新的动作:姑娘们模仿还魂草开花的样子,手臂轻摇,像蝴蝶展翅;后生们则模仿攀岩的动作,脚下稳健,象征着勇敢。

岩生把还魂草的用法,一点点补充到《药经》里。他发现,除了治瘟疫,还魂草还有许多妙用:和生姜同煮,能治风寒感冒;和蜂蜜拌匀,能治咳嗽;甚至用它的汁液涂抹伤口,还能止血消炎。他教寨里的年轻人辨认还魂草的真伪:“茎有节,色青褐,折之有丝,嚼之回甘——这才是真的还魂草,石精所化的神草。”

第六回 邻寨求援显仁心,还魂草名传四野

三年后的一个秋天,邻寨摆金寨的寨主带着几个后生,背着一篓腊肉和一坛米酒,来到乌当寨。他们脸色凝重,一进寨就“扑通”跪在岩生面前。

“岩生兄弟,求你救救摆金寨!”寨主声音沙哑。

原来,摆金寨爆发了“泻肚病”,大人小孩上吐下泻,脱水严重,已经死了好几个人。当地的苗医束手无策,听说乌当寨有能“还魂”的神草,便特地来求援。

岩生赶紧扶起寨主:“都是苗家人,不用这么客气。还魂草或许能治,但我得先去看看病情。”

他带上《药经》和药篓,跟着摆金寨的人出发。摆金寨的病人,症状果然和乌当寨的瘟疫不同,主要是腹泻脱水,眼神虽虚弱,却不像丢了魂。岩生琢磨着:“这是‘湿毒’,还魂草能清热,但得配止泻的药。”

他让摆金寨的人去采“马齿苋”和“地锦草”,然后用还魂草为主,三者同煮,制成“还魂止泻汤”。“这汤要趁热喝,一天三碗,”他叮嘱道,“另外,病人要喝烧开放凉的山泉水,不能喝生水。”

三天后,摆金寨的腹泻病就控制住了。寨主感激涕零,要把寨里最好的稻田送给岩生,被岩生婉拒了。“我要的不是稻田,”岩生说,“是让还魂草能帮到更多苗家人。我教你们种还魂草吧,找朝南的石崖,像我们乌当寨一样,用心照料。”

他在摆金寨待了半个月,不仅教会他们种植还魂草,还传授了几种配伍的药方。离开时,摆金寨的人送了他一块罕见的“鸡血石”,石上的红斑像还魂草的花。岩生把它当成药碾的底座,说:“石精护草,草护苍生,这石头和还魂草一样,都是苗家的宝。”

还魂草能治“湿毒”的消息传开后,周边的苗寨、布依寨、侗寨,都来乌当寨求药、求种。岩生从不拒绝,还带着徒弟们巡回义诊,把还魂草的知识传遍了月亮山。有人问他:“你不怕神草外传,乌当寨就没优势了?”岩生笑着说:“神草是石精化的,不是乌当寨私有的。能救更多人,它才高兴呢。”

第七回 年轻草师遇考验,还魂草性显真章

岩生的儿子岩保,从小跟着父亲学习辨识草药,尤其擅长照料还魂草。他聪明伶俐,却有些骄傲,总觉得自己比父亲懂得多。

十八岁那年,岩保独自去邻寨义诊。那个寨子的病人患了“干咳无痰”的病,夜里咳得睡不着,日渐消瘦。岩保想起《药经》里说还魂草能“润肺”,便直接用还魂草煮水给病人喝。可连喝了五天,病情一点没好转,反而有人咳得更厉害了。

寨里的人开始议论:“这后生是不是不行啊?还是岩生老草师厉害。”岩保又急又愧,赶紧回乌当寨向父亲请教。

岩生没有责备他,而是带着他重新去了那个寨子。他仔细观察病人的舌苔,又询问了饮食,说:“这些人不是单纯的‘肺燥’,还带着‘寒气’。还魂草性偏凉,单用它,会让寒气更重,咳嗽自然好不了。”

他教岩保:“要用还魂草配生姜和红糖,先把生姜煮出辣味,再加还魂草和红糖,这样既能润肺,又能驱寒,才管用。”岩保按父亲的方法配药,果然,三天后病人的咳嗽就减轻了。

回来的路上,岩生对岩保说:“还魂草是神草,但它不是万能的。就像苗家的银饰,要搭配衣服才好看;草药也要配伍,才能发挥最大的效力。”他指着崖壁上的还魂草,“你看它,附石而生,离不开石头的支撑;治病救人,也离不开医者的细心和智慧。”

岩保羞愧地低下头:“爹,我懂了。光记住《药经》的字不行,得懂它的‘性’,懂病人的‘症’。”

后来,岩保遇到一个更棘手的病例:一个老人患了“水肿”,四肢肿胀,呼吸困难,用了很多药都没用。岩保想起父亲的话,仔细辨证:老人是“气虚水肿”,还魂草能清热,但不能补气。他大胆尝试,用还魂草配“黄芪”和“茯苓”,既滋阴清热,又补气利水。半个月后,老人的水肿竟消了。

岩生见儿子进步,欣慰地说:“你已经是合格的草师了。记住,还魂草的‘还魂’,不仅是把魂儿唤回来,更是让身体的气血重新活过来。医者的心,也要像还魂草的根,扎得深,才能辨得清。”

第八回 山外商人起贪念,苗寨合力护神草

还魂草的名声,渐渐传到了山外。一个叫王老三的汉人商人,听说这草能治百病,甚至能“还魂”,觉得有利可图,便带着几个伙计,背着银子来到乌当寨。

王老三找到岩生,掏出五十两银子:“岩草师,我想买你们的还魂草,越多越好,价钱随便开。”

岩生摇摇头:“还魂草是救病的,不是卖钱的。我们可以给你一些,救急,不卖。”

王老三眼珠一转,又说:“那我跟你们学种,怎么样?我出一百两,买你们的种植方法。”

岩老爹在一旁冷冷地说:“这是祖先传的法子,不卖。”

王老三碰了钉子,不甘心,夜里带着伙计偷偷摸到白帘瀑布的崖壁,想挖走还魂草。他们刚动手,就被巡逻的后生发现了。寨里的人拿着柴刀、扁担围上来,把王老三等人团团围住。

“你们敢偷神草!”岩保气得发抖。

王老三还想狡辩:“不就是几株草吗?我给钱!”

岩生站出来,指着崖壁上的还魂草:“这不是普通的草,是我们苗家人的命!当年瘟疫,是它救了全寨;现在,它是我们的守护神。你要挖它,就是挖我们的根!”

寨老让人把王老三的银子扔了回去,说:“念你是外乡人,不懂规矩,这次放你走。再敢来,就别怪我们不客气!”王老三吓得屁滚尿流,带着伙计连夜逃走了。

这件事过后,乌当寨的人更重视守护还魂草了。他们在崖壁周围种上带刺的藤蔓,派人日夜巡逻,还在石缝里埋下刻有咒语的石头,说“谁偷神草,就会被山神惩罚”。岩生则把“三不采”的规矩刻在石碑上,立在崖下:“幼苗不采,开花不采,雨天不采;采三留七,方能永续。”

第九回 神草助战退强敌,苗岭风骨照汗青

十几年后,一股流寇闯进了月亮山,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邻近的几个寨子都遭了殃,纷纷逃到乌当寨求助。

“流寇有刀有枪,我们只有柴刀和弓箭,怎么办?”寨老们忧心忡忡。

岩生已是满头白发,他沉思片刻,说:“硬拼肯定不行,得用巧劲。”他指着还魂草,“神草能救死,也能帮我们退敌。”

他让寨里的人多采还魂草,配上“**草”(一种能让人头晕的草药),煮成浓浓的药汁,装在竹筒里。又让年轻后生在白帘瀑布的必经之路,挖了许多陷阱,上面铺上树枝和茅草。

流寇果然闯进了乌当寨。他们看到瀑布旁的崖壁上长满了还魂草,以为是什么宝贝,纷纷涌过去抢夺。就在这时,岩生一声令下,寨里的人把装着药汁的竹筒扔向流寇,药汁溅在他们身上,散发出刺鼻的气味。流寇们顿时头晕眼花,脚步踉跄,不少人掉进了陷阱。

“是神草显灵了!”寨里的人呐喊着,冲出来用扁担、柴刀驱赶流寇。流寇们以为遇到了“神助”,吓得魂飞魄散,狼狈逃窜,再也不敢来月亮山。

经此一战,还魂草的名声更响了。人们说,它不仅能治病,还能护寨,是真正的“神草”。岩生在祭草节上,又给《药经》添了一笔:“还魂草,石之精,不仅还人魂,更护苗家魂。”

第十回 百年传承还魂志,石上仙草永芬芳

岩生九十岁那年,已经爬不动白帘瀑布的崖壁了。他把岩保叫到身边,把用了一辈子的药篓和《药经》传给儿子:“这药篓装过无数还魂草,这《药经》记着它的性子,也记着苗家的根。你要像守护眼睛一样,守护它们。”

岩保跪在父亲面前,接过药篓和《药经》,说:“爹,您放心,还魂草在,苗家的根就在。”

岩生去世后,乌当寨的人把他葬在白帘瀑布旁的崖下,就在还魂草生长的石缝边。每年祭草节,人们都会先给岩生的坟添土,再祭拜还魂草,说:“老草师,您看,神草长得好好的,我们也好好的。”

又过了一百年,乌当寨的还魂草,已经从白帘瀑布蔓延到了整个月亮山的崖壁。《药经》传到了岩保的孙女阿珠手里,她不仅继承了祖辈的医术,还学会了用汉字记录还魂草的用法,让更多人能看懂。

有个研究植物的学者来到乌当寨,看到还魂草,惊叹道:“这是石斛啊!是珍贵的药用植物!”阿珠笑着说:“我们叫它还魂草,是石精化的,能还魂,能护寨。”

学者研究后发现,还魂草(石斛)确实含有多种有益成分,能滋阴、润肺、养胃,和苗家的用法不谋而合。他想把这个发现写成论文,阿珠没有反对,说:“只要能让更多人知道它的好,让它救更多人,就行。但你要告诉大家,它是苗岭的草,要好好保护,不能乱采。”

如今,乌当寨的祭草节,不仅有苗家人参加,还有许多外来的游客。阿珠会给他们讲岩生寻药的故事,讲还魂草救寨的传奇,讲“采三留七”的规矩。游客们看着崖壁上迎风摇曳的还魂草,听着古老的《祭草歌》,忽然明白:这株草,早已不是普通的植物,它是苗家人与自然共生的见证,是勇敢与智慧的象征,是“还魂”不仅是**的康复,更是精神的传承。

白帘瀑布的水,依旧哗哗地流着,像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崖壁上的还魂草,年年开花,淡紫色的花瓣像蝴蝶,停驻在石缝间,守护着乌当寨,也守护着一个民族对生命的敬畏,对自然的感恩,对传承的坚守。

这株石上仙草,终将和苗家的故事一起,在岁月的长河里,永远芬芳。

(全文完)

注:下卷通过“祭草节”“邻寨求援”“年轻草师成长”“击退流寇”“现代传承”等情节,展现金斛(还魂草)在苗寨的文化融合与传承。融入苗族习俗、跨民族交流、守护与传承等元素,突出“还魂草”从“治病神草”到“文化图腾”的升华,强调其在维系族群认同、凝聚民族精神中的作用。细节上延续“石精化草”的传说,通过具体的医疗案例、冲突事件,展现苗医的智慧与勇敢,呼应上卷“救死扶伤”的核心主题,完成“从危机到传承,从神草到精神象征”的叙事闭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