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第三卷 秋成卷:金井淬玄膏

《神农本草玄真记:黑参启灵录》

楔子:金天肃杀万类成

时维仲秋,北斗斗柄指酉,太白金星耀于西方天阙,其光如霜刃破雾。神农氏之裔姜玄,负赭鞭行于括苍山谷,衣袂间翻卷着《归藏易》残页。观天象见西方白虎七宿光芒凝聚,地气肃杀而上腾,与天金之气相搏成白虹贯日之象,虹影中隐约可见虎啸山林之形。他翻开竹简,指尖划过“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之句,忽感丹田处金气收敛如寒霜凝露——今岁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金火相搏,山野间多有山民患咽干如灼、咳唾如珠之症。望向山谷深处,玄参田中的植株茎叶已转紫黑,根块处土壤开裂如古篆“金”字,裂隙间渗出墨黑津液,“此乃金气盛极,玄参得秋金敛水之妙,当于秋分日采收。”遂取黄铜金镐,以玄色牛皮带系神农《药录》于腰间,踏碎满山霜华,往山涧金井而去。正是:

白虎啸谷金气凝,玄参垂露秋练成。

金井汲来天地髓,且看姜玄淬膏灵。

第一部分:秋分观象定采收

秋分日卯时,姜玄行至玄参田,晨霜覆草如铺玉屑。他取神农遗下的青铜尺丈量植株:茎高三尺六寸,合三十六天罡之数;分枝八枝,应八卦方位;叶片二十四片,合二十四节气流转。尺身刻度映着晨光,在茎秆上投下北斗七星的虚影,“此草应天之数,当于昼夜均平之时采收,取金气肃降、水气潜藏之效。”忽见根际土壤裂成“井”字形,裂隙中渗出的黑色津液遇霜凝结成珠,如玄玉散落,“土裂如井,乃金气逼水、玄参成熟之兆,其津液如膏,药效至矣。”

蹲身细察茎叶,上部叶片紫黑如墨,下部叶片金黄如铜,两种色泽在茎秆上形成太极分野。“上黑属水,下金属金,金生水,乃秋收冬藏之象,恰合‘金旺生水’的五行递变。”以指甲掐断茎秆,断口渗出的紫黑汁液遇霜立凝,状若琥珀,嗅之有清苦回甘,“此乃天地精华所聚,得秋金之敛、冬水之藏。”忽有寒鸦三两声啼过,羽翼翻涌间竟带金芒,其飞向右方(金位)的轨迹恰成“金”字,“鸦为金禽,指引采收方位,合秋金肃杀之理。”

取赭鞭轻击地面,鞭梢震起的霜尘竟聚成“兑”卦之形(兑为金),清越之声如击玉磬,“金声玉振,此乃地脉清灵、药性充盛之兆。”按八卦方位,先开西方(金位)之土,再启北方(水位)之壤,铁锹入土时发出金石相击之声。根块出土时,根须如墨玉珊瑚般舒展,每根须尖皆凝着露珠,在秋阳下折射出五行之色,“根作珊瑚状,得水之灵动,合秋金敛水之性,此乃‘金生水’的具象。”

第二部分:金井汲水净玄参

采收毕,姜玄携玄参根块至山涧金井。此井深九丈,四壁嵌满云母石与金沙,井水甘冽如醴,色如熔金流动,“金井通西方金脉,汲来地肺金精,能制秋燥伤津。”以黑玉葫芦舀水冲洗根块,墨黑根皮上竟浮现《河图》《洛书》的金色纹路,水过之处,纹路如活物般游动,“水洗玄参,金生水而水现纹,乃阴阳相搏、天地示象之验。”

将根块浸泡井水中,水面骤然浮起五色泡沫:青如松烟(木)、赤似丹砂(火)、黄若蜜蜡(土)、白胜霜雪(金)、黑同墨玉(水),泡沫破裂时散出五脏六腑的虚影,“五脏之浊随泡沫而出,此草能清三焦、涤五脏。”又有三枚金龟自井底游至,龟甲上刻着“金生水”古篆,以背甲摩擦根块,每摩擦处皆渗出玉露,“龟属水,金龟助洗,能增强玄参滋阴润燥之力。”取玉梳轻刮根皮,刮下的碎屑遇水成珠,珠中竟映出人体经络图,“此乃玄参玉津,可作药引,通利三焦经隧。”

浸泡三七二十一日,根块色转紫黑如漆,重量减半却质感愈坚,“去其土浊,存其精华,如秋金肃杀后独留真水。”取井水一斗、玄参十斤同置青铜盆,水面自动旋成太极图,阴阳鱼眼处分别涌出金泉与墨汁,“水为阴,玄参为阳,阴阳相抱而成太极,此乃‘金生水’的造化真机。”以金簪划水,书“金生水”三字,井水应声沸腾,蒸汽中浮现白虎虚影,虎目含着金井倒影,“金气盛极,故现西方神兽,虎为金精,水为金之子。”

第三部分:五运六气制膏方

姜玄掐指推演:“今岁主气为阳明燥金,客气为少阴君火,乃‘燥金铄肺,君火刑金’之局,当制‘清金润燥、金水相生’之方。”取麦冬(润肺滋水,色青属木)、贝母(化痰散结,色白属金)、生地(滋肾填精,色赤属火)与玄参同置千年桑木蒸屉,四药相触时,麦冬泛青如春水初生,贝母透白似秋霜初凝,生地流赤若夏火暗藏,玄参凝黑犹冬水封藏,中央聚起黄土色光晕,“麦冬木气生地黄火气,贝母金气生玄参水气,四药合五行相生之序,调和五脏。”

将五运六气盘悬于蒸房,盘中汞珠(水)自动流向西方(金),在金位聚成“涌泉”之象,“金生水,乃秋令正化,顺时制药,可借金气助水精。”以罗盘测蒸气走向:金气(白)居西如霜天明月,水气(黑)居北似寒潭沉璧,木气(青)居东若春树含烟,火气(赤)居南犹残阳映霞,土气(黄)居中如厚壤载物,“五行定位,各司其职,金气收而水气藏,木气升而火气降,土气和而四象调。”

蒸至九九八十一次,开屉时异香满室,四药已熔为一体,色如紫水晶中裹着金箔,“蒸制后,寒性稍减而润性倍增,恰合秋金收敛之性,可入肺经而不寒中。”取药少许溶于金井水,溶液自然分层:上层清透如露(入肺)、中层温润如脂(入脾)、下层滋稠如蜜(入肾),“三焦分治,上焦如雾以清肃,中焦如沤以转输,下焦如渎以滋藏,此乃‘治上焦如羽,治下焦如权’之验。”

第四部分:四气五味调膏剂

取蒸制后的玄参膏置于白玉盘中,观其色:紫黑中透金黄,如夜空中浮动的金月,“紫黑属水(肾),金黄属金(肺),金生水则肺肾同治,正解秋燥伤肺、肾水不升之症。”触之如琼脂冻玉,指腹划过便留下水痕,“膏质柔润而不粘腻,乃滋阴润燥之征,可濡养肺阴而不助湿。”舔尝少许,初感微寒似秋露沾唇,清上焦浮热;继而苦甘如橄榄回甘,泻中焦郁火;末了咸润若深海琼浆,滋下焦肾水,“四气五味俱全,寒而不滞,苦而能润,甘而不壅,咸而软坚,如秋气清肃中蕴含温润。”

以膏剂涂于燥裂的桑皮上,可见皮纹如干涸河床遇雨般渐合,裂隙中渗出露珠,“膏能润燥,如春雨润物,却无春湿之粘,恰合秋燥‘润而不腻’之治。”投入炉火中,火焰竟转为青蓝色,如寒星闪烁,“寒能制热,此乃以水克火,合秋金制夏火之余威,火色转蓝,水精已足。”观膏剂在阳光下折射,内有七十二道金光流转,每道光纹皆对应一候,“应七十二候,周而复始,合秋令七十二日之数,金光流转,乃药性周行之象。”

取膏剂少许喂给患燥咳的山雀,见其喉间痰鸣如破琴之音渐转清越,羽翼间竟凝着细小霜花,“肺属金,燥咳为金不生水,玄参膏金生水,故能止咳,霜花为金气所化,乃肺金清肃之兆。”以膏剂擦拭锈迹斑斑的铜剑,剑身在秋阳下映出金水交辉之景,“金得水而利,此乃‘金水相生’之验,恰如秋金得露而锋利,剑映秋水,道在其中。”

第五部分:七情配伍成丹膏

念及“膏方贵和,七情乃调”,姜玄取甘草(和中缓急,色黄属土)、桔梗(载药上行,色白属金)、陈皮(理气燥湿,色橙属火)与玄参膏同置玉臼,“甘草为使,调和诸药;桔梗为引,载药入肺;陈皮为佐,行气滞而防滋腻,与玄参(君)、麦冬(臣)相使为用。”五药相捣时,甘草泛土黄如秋田熟稻,桔梗透雪白似初降瑞雪,陈皮现橙红若霜后枫林,与玄参之紫黑、麦冬之青绿,竟在玉臼中旋成五行相生之色环,“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如秋菊环生,生生不息。”

取秋燥之气(状如流金,触之灼手)少许,以膏剂解之,燥气遇膏化为清露,露水中竟浮现“润”字古篆,“玄参膏清燥,如露润秋,能化‘秋老虎’之烈,露现‘润’字,乃天地示法。”涂抹枯木,可见木皮由皲裂转为油润,纹路间渗出珍珠般的液滴,“枯木得水而润,此乃‘水能生木’,合秋金旺而木衰之救,液滴如珠,是为木气回复。”

雪狐衔来冰晶伏于丹房,其毛色灰败如秋草,姜玄以膏剂涂其周身,见冰晶遇膏化为紫雾,狐毛竟从灰败转为亮如黑玉,尾尖凝着金芒,“雪狐属肾,膏剂滋肾,肾水足则肺金润,毛色转黑,乃肾水充盛之象,金芒为肺金清肃之光。”

第六部分:天人感应现仙缘

制膏至第七日,金井上方祥云四合,西方天际现朱楼玉阙,楼阁上有金母(西王母)乘白虎而至,虎踏金云,尾扫处降下甘霖。金母手持玉如意,上刻“金生水,水生万物”六字,每字皆流金溢彩,“白虎属金,玄参属水,金生水,乃秋令之常,如秋收而冬藏,天道循环。”姜玄跪拜接旨,见金母衣袂间绣着七十二种药草,其中玄参花纹尤为璀璨。

金母以如意点化膏剂,每滴膏剂上皆浮现白虎纹,虎目含着金井倒影,“以金裹水,增强润肺之力,如秋霜裹露,清而不寒。”又有玉女持《金液丹经》而至,丹经书页翻动间,每页皆现玄参膏方的炮制秘要,“此乃天人授受,医道通灵,承神农尝百草之泽,续《本草》济世之缘。”

金井中突然涌出金泉,泉脉如金龙腾空,与膏剂交融成金丹,金丹表面流转着“燥”“润”二字的变化,“金泉为地之金精,膏剂为天之水精,二精合炼,可治万燥,‘燥’化为‘润’,乃药之神效。”取金丹悬于胸前,见其与天上太白金星遥遥相应,星芒与丹光交织成“金生水”之象,“人身小宇宙,药石大天地,秋金应肺,其华在毛,金丹应星,道贯天人。”

第七部分:金母赐符留膏经

金母赐符毕,化作万点金光融入膏剂,膏剂顿时金光大作,照彻括苍山谷。姜玄取膏剂涂于金箔上,金箔竟自动卷成丹书,丹书封面刻着“秋成玄参膏方”六字,内文以蝌蚪文详述采收、炮制、配伍之法,字里行间流淌着药香,“此乃仙经留世,普惠众生,如秋实落地,春耕发芽,道传千古。”

下山遇老尼患“燥痰咳嗽”,咳唾如珠、胸痛彻背已逾三载。姜玄以膏剂调梨汁服之,三日后,老尼咳出黑痰数升,痰中竟有金箔状物质,“燥痰属金,玄参属水,金生水而痰化,如秋雾遇日而散,金箔为金气所化,乃病邪外排之象。”又有樵夫患“大肠燥结”,七日未行、腹中如焚,以膏剂调蜜水服之,当夜肠鸣如雷,泻下黑便中竟裹着玄参状的结晶,“大肠属金,玄参滋水,水行则舟自通,似秋水灌渠,结晶为水精所成,乃津液回复。”

将膏方刻于金井石壁,刻痕中渗出金液,金液在石壁上流淌成《本草》图谱,“此乃地脉金精,印证膏方,图谱现而药性显。”回望金井,井中倒映着北斗七星,星芒落入膏剂,化作七十二道药魂,“七星应北斗,膏方应天时,秋收冬藏,周而复始,药魂为百草精魄,济世救人。”遂作赞诗刻于石上:

金天肃杀万类成,姜玄收得黑参精。

金井汲来坎水秀,玉炉炼就兑金明。

七情和合通仙府,四气调融胜玉琼。

从此人间无燥渴,一膏能润九秋晴。

结语:秋成之道在敛精

姜玄秋日采收玄参,非为收藏,实为敛精化气,以应“容平”之道。夫秋者,金气肃杀,万物敛藏,此时制药当取“燥者润之,敛者养之”之法。以金井之水,调玄参之精,合七情,和五味,制成膏剂,正合“秋成”之道——成而不泄,敛而不闭,如天地以金气收万物,亦以水精养其根,恰如秋菊傲霜,内含甘液,看似凋零,实为蓄势。

赞曰

白虎岩前秋气清,神农后裔制玄羹。

五行鼎里金丹转,六气炉中玉液凝。

七情和合通仙药,四象回旋绕紫庭。

秋成卷里藏真诀,留与人间润肺经。

预告

欲知姜玄冬日如何以玄参御寒,又在冰窟遇何仙缘,请听下回《冬藏卷:冰窟炼玄参》,看神农氏乘玄鹿再临人间,指点玄参与附子共炼,化寒水为温阳,解塞北苦寒之疾,续天地生生之道,揭“寒极生热”之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