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第一卷 春生·龙元化参入柘荣(3)

第七折 朱标古墓隐草踪

清明雨脚刚过,东狮山的雾气还裹着松针的清香。猎夫阿勇追逐着一头白麂钻进密林深处,湿滑的苔藓下忽然硌到硬物。他扒开腐叶,露出半块雕着云纹的汉白玉——那纹路竟与宫中画本里的明宫瓦当如出一辙。再往下挖,青石板砌成的券顶露了出来,券顶缝隙里长出的杂草中,几株叶片格外青翠,叶脉在雾气中泛着金光,恰似龙鳞在水下游动。

阿勇壮着胆子推开半掩的石门,墓室内寒气扑面而来,却无寻常古墓的朽气,反而弥漫着一股混合着龙涎与参香的奇特气息。正中央的石椁上刻着“大明懿文太子之寝”,碑额处的“太”字少了一点,细看竟是被岁月磨成了参根的形状。更奇的是石椁四周,原本该长霉菌的地方,却密密匝匝生满了那种怪草,根须顺着石缝钻入椁底,竟将千年玄石都染成了温润的土黄色。

他随手拔起一株,根块入手沉甸甸的,比寻常春参多出三道金色环纹,环纹间还嵌着细小的朱砂点,宛如龙纹上的血珠。下山时路过山涧,阿勇不慎被藤蔓绊倒,手中参根摔进溪水里。刹那间,整条溪流都泛起金波,水底的鹅卵石竟自动排列成“土旺四季”的卦象,而那株参根在水中舒展根须,活像一条小龙摆尾。

消息传到村里,老秀才拄着藜杖赶来。他摸着墓门的石兽,见石兽眼眶里积着的雨水竟是淡黄色,沾在指尖竟有粘稠的触感,恰似脾虚者的涎液。“朱标太子乃火德之身,”老秀才指着石椁上的火焰纹,“此墓坐北朝南,北属水,南属火,水火相冲处,唯土能调和。你们看这参根——”他举起阿勇带来的参,只见根须分作五叉,恰如龙爪,“五为土数,此草得太子火德与龙君水精,在土中达成水火既济,正是‘阴平阳秘’的活标本。”

当晚,李大哥试着煎服了古墓旁的参。药汤熬成时,锅中竟冒出七彩云霞,香气飘出三里地,引得山中百鸟盘旋。他喝下后不久,多年的夜盲症竟好了——原本晚上看不见的山路,此刻竟能看清草叶上的露珠。更神奇的是,他梦见自己走进一座水晶宫,见老龙王坐在珊瑚榻上,龙爪正轻抚着一株参草,参草的根须深深扎进写着“大明”二字的土壤里。

老秀才连夜查阅《闽东舆地志》,在残卷中发现一段批注:“洪武年间,钦天监曾言东南有‘龙参之气’,帝恐泄天机,命以太子衣冠镇之。”他恍然大悟:朱标虽未登基,但其太子之尊属“火生土”的命理,正能压制龙参的水精,又能催生土气。如今龙参与太子墓气相合,根块吸收的正是“火生土、土制水”的五行能量,故而药效倍增。

谷雨那天,村民们再去古墓时,只见墓顶生出一片璀璨的参花,每朵花的花蕊都呈火苗状,花瓣却如鳞片般透亮。更奇的是,昨夜下过的雨在参叶上凝成露珠,露珠滚动时竟映出朱标与龙太子对坐论道的幻象。老秀才望着这奇景,忽然抚掌长叹:“龙为天太子,朱为人间太子,此草生于双太子之地,兼具水火土三行之性,既能补后天脾胃,又能固先天肾元,‘太子参’之名,真是天定啊!”

此时,东狮山的云雾中传来隐隐龙吟,与古墓方向的钟鸣遥相呼应。村民们这才明白,太子参不仅是龙太子的精魂所化,更得了人间太子的皇气加持,是天地人三才交感的灵物。那些长在墓旁的参根,根须上的金色纹路其实是“土旺金生”的五行轨迹,而叶片上的龙鳞纹,则是东海龙气未散的证明。当最后一缕云雾散去,古墓上空竟浮现出“脾为后天之本”的金色大字,与参丛中升起的白气交融,化作细雨洒落柘荣大地。

第一卷结语:

春潮退去时,东狮山的泥土里已埋下千年的秘语。从东海龙太子舍身化精,到老君八卦炉中炼就阴阳,再到柘荣群山承纳天地灵秀,太子参的诞生恰如一部活态的《黄帝内经》——龙属水而化土,合“水生木”之逆;参得甘温入脾,应“土生金”之顺。当村民们在朱标古墓旁发现那株带龙纹的参草时,天地人三才已在草木间完成了一场隐秘的对话:龙气为天阳,土精为地阴,人命为中和,三者相济,方成就这味“补而不燥,温而不烈”的脾经良药。

此刻的柘荣,每一缕山风都带着参的清润,每一滴山泉都含着龙的精魂。春生之理,不仅在草木萌发,更在天地将阴阳五行的大道,藏于草根树皮之中。太子参的根须在地下舒展成脾胃的经络图,叶片在风中摇曳出五运六气的轨迹,恰是“天人合一”最生动的诠释——人食草木,草木补人,本就是一场跨越仙凡的生命礼赞。

赞诗曰:

《龙参赋》

东海龙子叩玄关,八卦炉中炼汞铅。

戊己土培灵草秀,甲乙木引嫩苗鲜。

甘温入脾通天地,奇偶成株贯坤乾。

莫叹朱标陵寝寂,龙参化雨润年年。

(注:诗中“戊己土”“甲乙木”暗合五行生克,“奇偶”指参叶对生之态,末句以“龙参化雨”喻药效普济众生。)

预告第二卷·夏长:

且说夏至将至,柘荣群山蒸腾起层层暑气。太子参在盛夏骄阳下长势更盛,茎秆中空如笛,竟能吹奏出《伤寒论》中“暑当补气”的古调。村中忽有孩童染了“疰夏”之症,面黄肌瘦,倦怠少言,恰合“夏属火,火克金,金虚则脾弱”的医理。老秀才依“夏长”之道采撷参叶,竟发现叶片在午时能聚集成“太极扇”,扇风时散发出清冽寒气,正是“以阳治阳,以温化暑”的奇妙反制。

更奇的是朱标古墓——夏日雷雨时,墓顶参丛竟与闪电相和,每道电光劈下,参根便抽出一道金须,宛如龙太子在雷雨中舒展筋骨。当第一声蝉鸣响起时,古墓石缝中渗出的不再是水,而是琥珀色的参露,尝之甘凉,恰能解夏日“暑伤气阴”之渴。欲知太子参如何在夏火中成就“补气阴而不助热”的妙效,且看下卷《夏长·暑气蒸腾参气旺》,细述龙参借夏火炼性、普济暑疾的传奇。

喜欢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