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第五回 清明·雨洗江南绞股冽 苦寒利胆退黄疸

《奇迹草纪:二十四节气绞股蓝仙缘》

【一】清溟雨降,七叶承湿化浊机

三月节,斗柄指乙,桐始华,虹始见。江南\"胥溪\"两岸,杏花雨落如酥,绞股蓝仙子身披七叶青裳,裳角绣着雨纹与利胆图,每道纹路都凝着清明时节的寒水精气——此乃昨夜\"清明柳\"星洒落的涤荡之气,恰合清明\"洁齐而清明\"之象。她足踏一片荷钱,叶面铺满七叶绞股蓝,藤蔓自动缠绕成\"癸\"字(清明天干),卷须上的雨珠炸裂时,竟在空气中写出《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的古篆:\"清明者,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

说罢轻触叶片,藤蔓竟分为青黑二色,左半凝雾,右半含光,震得两岸湿热之气如浪退潮,露出堤岸间\"清明三候:桐始华,田鼠化为鴽,虹始见\"的古刻。胥溪底浮出一块水纹石,石纹与七叶绞股蓝的叶脉严丝合缝,石面刻着\"雨洗浊秽\"四字。仙子抚过叶片,藤蔓竟自动编织成\"清明\"二字,叶尖雨珠滴落时,在水面画出肝胆经络图,自日月至阳陵泉,隐现七道清光——此乃\"苦寒利胆,湿热得泄\"的气运流转之兆。

【二】船家黄疸,湿热熏蒸身如金

胥溪畔的\"乌篷渡\"中,船家王三蜷缩在船舱角落,全身皮肤黄如橘子,眼白染成金黄,小便赤如柏油,每至午后便高热神昏,说胡话时竟抓挠出满身血痕。他自清明前摆渡遇雨,便发热恶寒,村医予姜汤发汗,反致黄疸骤起,昨日更咳出铁锈色痰,痰中带腥气。

仙子踏雨而入,见王三双目赤黄,舌体红胖而边有芒刺,苔黄腻如腐苔,根部竟生黑色霉点。\"脉来濡数如鱼游釜中,尺部洪大如涌泉,\"仙子指尖轻搭王三寸口,指下感觉如触热汤,\"太阴湿热,熏蒸肝胆,非苦寒莫泻。前医误用辛温,犹如浇油救火,热毒愈炽。\"说罢取过王三的尿盂,尿液遇雨竟凝结成金色砂粒,砂粒表面刻着细密的肝胆纹路,此乃\"湿热成毒\"的具象化。

窗外突然响起清明雷,王三身上的黄疸斑剧烈跳动,咳出的痰中竟有细小的金色结晶。仙子以玉簪蘸痰一画,结晶在石板上组成\"肝胆湿热\"四字,字纹上的痰珠久久不化。\"汝行船江湖,湿气侵体,又逢木旺乘土,\"仙子指王三虎口的老茧,茧下竟隐现红色筋脉,\"肝属木,胆属腑,今湿热如泥封木,焉能疏泄?\"

【三】苦寒利胆,七叶配伍清浊毒

仙子从荷钱取下七叶绞股蓝,其茎如玄铁鞭,表面布有青黑色瘤状突起,叶片厚硬如铁,揉之发出苦寒香气,带一丝咸涩。她向船妇要了九蒸九晒的茵陈蒿七钱(取七数合少阳)、建昌栀子五钱(果实如赤金,得南方火气),又寻来清明时节的柳枝皮——此皮需在清明第一声雷时剥取,以井水浸泡,合\"柳枝导湿\"之理。

以胥溪源头的\"涤尘水\"煎煮时,七叶绞股蓝在锅中翻卷如乌龙,汤色渐成黛青色,表面浮着三层寒雾:上层青(肝木)、中层赤(心火)、下层黑(肾水)。仙子以青磁盏盛汤,汤气氤氲中现出《伤寒论》的退黄图谱,图中七叶绞股蓝化作乌龙,茵陈为赤虬,栀子如玄珠,三者盘旋交合,形成\"三气利胆\"的异象。王三饮下热汤,顿觉腹中如冰雪消融,一股苦寒之气沿肝胆经上冲,目赤竟减大半。

三盏汤毕,王三排出酱黑色大便,便中裹着数条青黑色黏液,落地时竟化作七叶绞股蓝的种籽。仙子取来前医所用的姜汤残渣,与七叶绞股蓝同置雨水中:姜汤遇雨即化,如冰雪消融;绞股蓝则愈发青黑,叶片上的瘤状突起竟迸出寒星,在石板上灼烧出\"苦寒利胆\"八字。\"七叶绞股蓝苦寒至甚,能入肝胆血分,\"仙子指向对岸的湿沼,\"彼处七叶者得水乡湿气,苦味更胜,恰合湿热黄疸。\"

【四】水木相涵,五行清源调肝胆

王三之子颤抖问:\"为何父病逢雨加重?\"仙子折下清明柳枝,枝液在掌心化作五行清源图:\"清明属水,雨亦属水,同气相求则湿盛。今岁土运太过,土不制水,如堤溃成灾,需以木疏土。\"她指向胥溪两岸的绞股蓝:南岸七叶者藤蔓缠绕,北岸五叶者独茎直上,\"七叶苦寒属水,五叶甘温属土,南岸得水气,故七叶善泻湿热。\"

王三忽咳出胆液,液中带血丝。仙子以玉簪蘸液画肝胆图:肝脏如被湿热浸泡的枯木,胆管如塞泥的竹管。\"木不疏土,反被水困,\"她取来江南红泥与江北黄土,将七叶绞股蓝根须分别插入:红泥中根须如乌龙钻洞,黄土中根须如墨汁晕染,\"江南土湿,需苦寒泻热;江北土燥,需甘温化湿,此乃'水湿则苦,土燥则甘'。\"

此时王三枕边的《千金翼方》自动翻开,停在\"黄疸门\",文字渐变为七叶绞股蓝的图谱:\"七叶胆,味苦性寒,主黄疸溲赤,破痞块,如乌龙涤水。\"仙子以指尖点染图谱,图中绞股蓝藤蔓穿过书页,缠绕在王三腕间的阳陵泉穴,形成\"肝胆相照\"的脉象图。王三顿觉胁下胀痛之气随雨排出,咳出的痰色转黄,质地由黏腻变清稀。

胥溪水忽然清澈,水底浮现出水木太极图,黑鱼眼为王三的肝胆湿热,白鱼眼为七叶绞股蓝的苦寒清利。\"阴阳相济,如水火既济,\"仙子轻拨水面,太极图化作两股气流:黑气(水)上升为云,赤气(火)下降为雨,\"今用苦寒非独清热,实为引水灭火,令水木相涵。\"说罢取来王三所服的温阳药渣,药渣遇绞股蓝叶片竟化为紫烟,烟中现出\"温药助湿\"四个焦字。

【五】七情相畏,君臣佐使定黄方

王三连饮三日汤药,已能坐起观雨,却觉口苦如胆。仙子取来雨纹石砚,以七叶绞股蓝茎作笔,写下膏方要诀,每写一字便浮现药材道地产地图景:

\"七叶绞股蓝五两(胥溪湿沼野生,须在清明雷时采收,带雨珠者),

绵茵陈七钱(陕西临潼,嫩苗阴干,用柳枝水炙过),

山栀子五钱(江西建昌,炒至皮裂,用童便浸泡),

黄柏三两(四川川柏,用清明雨浸七日),

生甘草二两(内蒙古,蜜炙时加猪胆汁三勺)。\"

\"此方如乌龙治水,\"仙子以草茎在纸上勾勒肝胆经络图,图中七叶绞股蓝化作乌龙立于日月穴,茵陈如赤鲤开泄湿热,栀子似玄珠清利三焦,黄柏为铁鞭击碎痞块,甘草作银钩调和诸药。她取来七味药材置于陶釜,以清明雨煎煮:七叶绞股蓝遇雨先青黑,继而泛金,茎尖自发缠绕成\"巽\"卦;茵陈燃出蓝焰,如乌龙吐水;栀子爆出火星,似玄珠泻火。

\"前医错在见黄退黄,不知'湿热不除,黄疸难退',\"仙子令王三之子尝药渣与今方药材:药渣入口即口干舌燥,今方药材嚼之先苦后咸,且七叶绞股蓝与茵陈同嚼时,苦味竟化为清冽,此乃\"相畏为用\"之妙。她将前医的退黄散与今方绞股蓝同煮,退黄散水色如泥,绞股蓝汤则青如黛,水面浮现出\"乌龙洗黄\"四字,字纹上寒气与热气交织,竟成\"清\"字。

更奇的是,当七味药材按方配伍后,七叶绞股蓝的藤蔓自动缠绕茵陈,栀子的断面吸住黄柏,甘草与绞股蓝粘连如一体,此乃\"七情相畏\"的具象化。仙子取来天平称量:七叶绞股蓝(5两)与茵陈(7两)的重量比恰合\"5 7=12\",为水数(十二经脉),象征\"乌龙十二汲\";栀子(5两)与黄柏(3两)合为八,为木数,寓意\"木能疏土\"。\"此乃《周易》'坎卦六四'的配伍真机。\"

王三服用膏方三日后,舌面黄腻苔退去大半,露出红绛舌质,舌面上竟浮现七叶绞股蓝的脉络,脉络交汇处竟形成\"癸\"字(清明天干)。某日清晨,他咳出一块状如七叶绞股蓝的胆痂,胆痂落地即化,露出下面的青石板竟有\"胆\"字水痕。仙子观其脉象,右关脉滑数渐平,左关脉弦而不亢,如清明雨止,竟现\"肝胆清明\"的匀调节律。

【六】气运相荡,五运六气辨黄邪

忽然春雨如注,天空中祥云变幻,竟现出\"甲寅\"金纹,纹中赤黑二气交织,形成涤荡的水气旋。仙子望向东天,指尖掐算时,腕间七叶绞股蓝藤镯竟自动旋转,镯上镶嵌的七叶宝石依次发出赤、黑、黄、白、青五色寒芒——此乃五运与六气相荡的征兆。\"今岁土运太过,清明又值少阳相火司天,火生土则湿热盛,\"她轻挥衣袖,云气中浮现出五运六气盘,盘中七叶绞股蓝化作黑色气旋,与赤色火气形成\"水火既济\"的太极流转。

仙子取来三个陶罐,分别盛放癸巳年(火运)、癸丑年(水运)、癸卯年(木运)的七叶绞股蓝标本:癸巳年的叶片焦黑,皂苷结晶如寒星;癸丑年的叶片青黑,多糖含量高;癸卯年的藤蔓带白霜,挥发油丰富。\"火运之年,药材得火气,苦寒之性偏盛;水运之年,得水气,涤荡之力充足;木运之年,得木气,疏泄之功较强。\"她将三种药材投入涤尘水,癸巳年药材使水色如血,癸丑年使水色如墨,癸卯年使水色如碧,\"今岁土运湿盛,恰宜用癸丑年存的涤荡七叶品,若误用癸巳年苦寒者,必致阴液更伤。\"

此时王三漱口吐出的水中,黑气已转为赤雾,水盂中的水竟随十二时辰变化而明暗:寅时(3-5点)赤、午时(11-13点)黑、酉时(17-19点)青——此乃\"肝经寅时当令,午时相火,酉时金旺\"的气化实证。王三的脉象也随之变化,左关脉在寅时(3-5点)弦数如雷,在酉时(17-19点)沉缓如金,呈现\"肝胆分时相济\"的节律。

胥溪边的七叶绞股蓝幼苗突然按五运方位排列:东方三株九叶(木)、南方五株七叶(火)、中央七株七叶(土)、西方九株五叶(金)、北方一株七叶(水),形成微型清阵。仙子踏阵而行,每步皆踩在\"水旺\"的北方位,阵中便升起黑色地气,与王三身上的病气交感——王三腹中忽然鸣响如潮,排出的浊气竟在地面形成\"水\"字,浊气散后,其目赤肿痛感又减三分。

\"六气之中,水为清源,\"仙子指向胥溪入太湖口,东岸的绞股蓝藤蔓多左旋(应水气上升),西岸多右旋(应金气下降),\"今岁土运湿盛,东岸药材得水木之气,故七叶苦寒;西岸药材受金气收敛,易生五叶甘温。\"说罢取东西岸的绞股蓝根须切片镜检:东岸根须的导管呈波浪形(水性动),西岸呈直线形(金性敛),此乃\"气运形质,表里相应\"。

王三的舌苔已转为薄黄,舌面浮现出七叶绞股蓝的脉络,脉络交汇处竟形成\"卯\"字(清明地支)。仙子以玉簪蘸取绞股蓝煎汁点其舌面,汁滴竟在舌上聚成五运六气图,图中黑色水气包裹着王三的肝胆区,赤气(火)与白气(金)形成护罩。此时天空降下清明雷阵雨,雨滴落在七叶绞股蓝叶片上,竟发出角音(肝)与羽音(肾)相和之声,与王三的呼吸共振,形成\"水木交响\"的天人清越。

【七】清明涤浊,奇迹流转润江南

七日后,王三能撑篙行船,掌纹中晦暗的胆区现青黑光泽,纹路竟自然形成七叶绞股蓝藤蔓缠绕的\"卯\"字。他舀取胥溪水,水中竟映出七叶绞股蓝的倒影,叶片随波轻颤,雨珠落入水中,荡开的涟漪呈肝胆形状——此乃\"肝胆清明\"的征象。

乌篷渡及胥溪两岸的船家闻讯而来,仙子在渡口设坛授种:东岸船家取种后,发现七叶绞股蓝在湿泥中竟生出九叶,叶片边缘生有雨纹腺点,此为\"湿极生寒,自动调衡\";西岸渔夫将草籽种在高燥处,叶片始终狭小三分之一,却更显坚硬,此乃\"燥极生水,自然润下\"。更奇的是,当徽商将种子带至千岛湖,藤蔓竟沿着湖岸右旋生长;而浙东药商携种入瓯江,绞股蓝在入海口叶片泛出银光,苦味锐减——此为\"一方水域,一方药性\"。

仙子化作雨丝遍洒江南,在不同水区留下不同品种:沿溪湿沼生七叶,叶片厚硬如铁,得水乡湿热,苦寒利胆;湖畔高燥生五叶,叶片柔软如绸,得湖气清润,甘温化湿。雨丝掠过长江时,北岸的草籽落地生七叶,南岸的草籽经冬生五叶——此乃\"江北海寒,江南水热\"的药性分界。当雨丝抵达钱塘江,绞股蓝竟在同一植株上生出七、九叶,此为\"江海交汇,阴阳和合\"。

是夜,陈家小子登峰远眺,见整个江南的绞股蓝藤蔓都在发光:湿沼区呈黑色(七叶),高燥区呈青色(五叶),共同组成二十四节气的清图。北斗七星的杓柄每转动一度,藤蔓便变换一次光色,寅时(3-5点)赤、卯时(5-7点)青、辰时(7-9点)黄,对应\"火旺于寅,木旺于卯,土旺于辰\"。忽然所有藤蔓的雨珠同时飞起,在星空中组成\"肝胆清明\"的字样,字的笔画由绞股蓝皂苷结晶构成,闪烁着寒冽之光。

此时有青鸟衔来闽越的信笺,言福州有人误用五叶绞股蓝治黄疸,致湿热内陷。仙子以胥溪沉泥包裹七叶绞股蓝种籽,命青鸟送去。种籽落入闽江流域后,竟在湿热中生出特殊的\"闽七叶\"——叶片边缘呈波浪状,兼具苦寒与咸涩,恰合\"闽地多瘴,需苦寒兼泄\"。更妙的是,当粤地茶商将绞股蓝引种至珠江,藤蔓竟缠绕成\"清\"字,叶片自动三三对生,此为\"岭南多热,需三清其毒\"。

王三将绞股蓝种籽撒入自家药圃,三日后竟长出连理藤,七叶与九叶共生一枝,中间结出雨状的\"节气荚\",每荚含二十四粒种籽,对应二十四节气。他采下荚果分给乡邻,患湿热者种籽落地即生,叶色青黑;患寒湿者种籽三日发芽,叶呈深黛。此乃\"药草通灵,随人病机而显象\"。

忽然春雨送来黄河的涛声,所有绞股蓝藤蔓同时轻颤,叶片摩擦声合《黄帝内经》\"五音疗疾\"之律:角音(肝)激越如涛,羽音(肾)悠远如琴。王三闻之,多年的目疾竟愈,眼中排出如绞股蓝雨珠的异物。此时仙子踏云而起,衣袂间飘出的绞股蓝须根落入人间,化作本草图谱,图谱中肝胆经与绞股蓝有雨线相连——此乃\"肝胆相照,绞股蓝清浊\"。

北斗七星的\"摇光星\"突然大亮,绞股蓝藤蔓上的雨珠纷纷化作清萤,飞向四方。陈家小子翻开竹简记录此事时,墨汁竟自动写出古篆:\"清明雨润湿热生,黄疸溲赤困船丁......\"字迹未干,竹简上浮现出谷雨时节的画面,首幅便是绞股蓝仙子在中原大地,以五叶绞股蓝滋养肺脾——此为\"雨洗清明,奇迹永续\"的预兆。

赞曰:

清溟雨降涤浊尘,七叶苦寒利胆真。

乌龙荡尽湿热毒,赤虬衔来清明春。

五行生克盘中转,六气循环指下分。

借问仙踪何处是?雨过天晴草色新。

预告:

下一回谷雨节气,绞股蓝仙子行至中原沃野,见农人肺脾两虚,咳嗽气短。且看她如何以五叶绞股蓝之甘温,配党参、百合,如谷雨润物,滋养肺脾。正是:\"谷雨三朝蚕生时,肺脾两虚咳难支。五叶甘温滋化源,方知仙草有甘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