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奇迹草纪:二十四节气绞股蓝仙缘》第一回 立春

《奇迹草纪:二十四节气绞股蓝仙缘》

楔子:昆仑青露化灵枢

混沌初判时,昆仑北渊有一潭鸿蒙青露,汲日月精华凡一万八千年,凝作仙草。其藤似碧绡缠绕,叶或五出如掌,或七裂若胆,晨露落于叶尖,化而为珠,色若翡翠,味含甘苦二气。天界司草木之神名其\"绞股蓝\",谓其\"聚东方清和之气,通五脏阴阳之窍\"。后见凡尘疾苦,瘟疫时行,仙草遂请命下凡,以二十四节气为轮,遍历九州医道。世人见其能起沉疴、复精髓,称之\"奇迹草\";感其赐福,尊为\"福音草\";又因七叶者味苦利胆,呼作\"七叶胆\";五叶者甘温如参,唤作\"五叶参\"。

第一回 立春·东风解甲绞股萌 甘温扶脾破春困

【一】阳气萌动,仙草承天启新元

岁首正月,北斗七星杓柄初转寅位,天市垣\"帝星\"忽放异彩,一道金芒穿透九重天,直抵秦岭腹地。终南山\"漱玉涧\"中,万年玄冰下的绞股蓝仙子睫羽轻颤,凝结三千年的霜花簌簌坠落,每粒霜花触地便化作《河图》星象: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冰壁上渐渐洇开古篆,正是《礼记·月令》\"立春之日,东风解冻\"的字样,字迹中渗出的玉液滴入冰缝,竟发出琴弦震颤般的共鸣。

仙子身披五叶翠氅,氅角绣着二十八宿星图,每颗星点都对应着人间一味草药——角宿如绞股蓝藤蔓,亢宿似人参根茎。她舒展双臂时,袖口滑落的绞股蓝须根自动勾勒太极图,须根尖端渗出的汁液遇风即凝,在地面形成\"脾为后天之本\"的真火篆字,字纹下的土壤升温三度,竟有蚯蚓拱土而出,此乃\"蛰虫始振\"的应候之象。

冰缝迸裂声中,数茎嫩芽破茧而出:五小叶骈生如莲,叶脉间流转着金线般的纹路——那是阳气沿\"木火土金水\"五行次第运行的轨迹。叶尖凝着的露珠里,清晰映出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的全息影像,露珠坠地时,涧水深处的千年老龟探出头来,背甲纹路与叶片完美重合,龟甲边缘的水波纹竟组成《黄帝内经》\"春三月,此谓发陈\"的竹简形制。

\"立春者,乾卦初九,阳气潜萌也。\"仙子声如碎玉相击,指尖划过叶片,藤蔓突然泛起金红色光晕,光晕中浮现《本草乘雅半偈》的字迹:\"绞股蓝,五叶者甘温,应春木之发,合脾土之德。\"此时东风卷着黄河冰凌碎裂的声音掠过山涧,绞股蓝嫩芽竟随风声轻颤,叶片摩擦声恰合五音中的\"宫\"音(对应脾土),清越之声引得山雀衔来五谷种籽,撒在藤蔓周围。

涧边的石英石忽然透出微光,石中竟嵌着亿万年前的蕨类化石,化石形态与绞股蓝如出一辙——此乃\"草木有灵,承古萌新\"的印证。仙子轻抚嫩芽,藤尖生长出的卷须自动缠绕成\"甲\"字(今岁天干),卷须上的绒毛沾着晨露,在初阳下折射出二十四道虹彩,恰似二十四节气的流转密码。

【二】寒村沉疴,老丈困卧叹脾虚

转过漱玉涧,山坳中的\"眠云庄\"笼罩在铅灰色的寒雾里,庄内十八户人家唯有陈老丈的茅舍炊烟不起。老丈蜷缩在土炕上,身下垫着三层棉絮仍如卧冰窖,左胁下痞块如碗大,按之濡软却痛引肩背,每至寅时(3-5点)必被肠鸣惊醒,冲向茅厕时便溏如水注,马桶中浮着未消化的谷粒与墨绿色黏液——此乃《伤寒论》所言\"脾虚不运,清浊不分\"之象。最凶险时,他曾在辰时(7-9点)吃饭时栽倒,碗沿磕掉两颗门牙,醒来后竟不知身在何处,目珠上翻可见白睛布满血丝。

前医王郎中误用麻黄三钱发汗,服后老丈汗出如油,指甲青紫三日,脉象散大无根;又投石膏半斤清热,反令舌淡胖如水中棉,苔白腻厚得能刮下霜花,根部现霉斑状黑点——此为\"苦寒伐阳,湿浊冰伏\"的危候。此刻老丈已七日未眠,双颊却泛着不正常的潮红,手指不停捻动衣被,此乃\"脾精耗散,虚风内动\"。仙子踏入院落时,见檐下冰棱呈黑褐色,敲碎后流出的水竟有土腥味,此为\"地气上泛,脾湿外现\"。

\"脉来缓怠如丝浸冰水,右关独沉如石。\"仙子指尖轻搭老丈寸口脉,指下感觉如抚琴弦浸于寒潭,\"太阴脾土虚寒,兼水湿泛滥,已及'子病及母'之境——脾属土,肺属金,土不生金,故前日咳血中带泡沫。\"说罢翻开老丈下眼睑,睑结膜淡白如纸,又令其吐舌,舌体边缘有明显齿痕,苔腻如凝脂,用银簪轻刮舌苔,竟刮下如豆腐渣般的浊物,此物置火上灼烧,散发出腐草气味。

忽然老丈剧烈咳嗽,咳出一滩清水,水中漂着细如发丝的黑色纤维。仙子以玉簪蘸水一画,纤维竟在案上组成\"脾络瘀浊\"四字——此乃寒湿凝聚成的病理产物,《医宗金鉴》谓之\"脾寒生浊,如地冻生苔\"。更奇的是,水迹未干处浮现出老丈的生辰八字:丙辰年(1916)壬辰月,丙属阳火,辰为湿土,先天脾湿偏盛,今岁甲寅年(1974),甲木克土,寅木生丙火,看似火旺生土,实则木旺乘土,如春耕遇狂风,土肥反被吹散。

窗外忽然飘来西北风,老丈立刻蜷缩成团,牙关打颤。仙子见状轻挥衣袖,袖中飞出三枚绞股蓝叶片,叶片遇风化作暖帘,将寒气阻隔在三尺之外。\"秦岭北麓多西北风,风属木,善行数变,\"仙子指着叶片上的金色腺点,\"此草得终南山戊土之气,能制风木之克,可惜前医不知,反用苦寒助风势。\"此时老丈枕边的陶罐滚落,内装去冬所服的泄泻药,药末已结成冰状硬块,敲开后可见蓝色结晶——此为\"寒药凝涩脾络\"的实证。

【三】甘温化浊,五叶配伍显枢机

仙子从竹篮取出的五叶绞股蓝,茎秆如秦岭千年银丝竹,柔韧可绕指三匝而不断,表皮布有细密如针的金色绒毛——此乃终南山海拔600米阳坡独有的\"金线绞股蓝\",得戊土精气最厚,每年立春前三日采收,茎尖带\"龙头凤尾\"(两叶包芽)者药效最佳。叶片正面呈翡翠色,阳光下可见叶脉如蛛网密布,背面却生有珍珠状腺点,轻揉即渗出甘香液汁,此乃\"土金相生\"的道地标志。

她向陈家妇要了九蒸九晒的乐陵金丝小枣五枚(取洛书\"五居中央\"之数,蒸制时需用桑木柴,取\"木能疏土\"之意)、秦岭北麓阳坡的野山姜三片(姜皮赤红如朱砂,姜肉金黄似蜜,得少阳相火之气,切片后需在立春前一日的月光下晾晒),又从袖中取出伏龙肝烧制的砂锅——此砂锅曾埋于灶心三年,锅底印有八卦纹样,专煎扶脾之药。煎药用水更有讲究:需取立春前七日,柏树枝叶上朝东的露珠,以磁石引之入承露盘,合\"东为木,木生火,火暖脾土\"之理。

水沸时,绞股蓝叶片在锅中舒展如五瓣莲华,汤色渐成琥珀色,表面浮着三层油光:上层金黄(脾土之气)、中层翠绿(肝木之气)、下层乳白(肾水之气)。仙子以白玉盏盛汤,汤气氤氲中竟现出《饮膳正要》的食疗图谱,图中绞股蓝化作黄龙,红枣为赤凤,生姜如青鸾,三者盘旋交合,形成\"三兽镇脾\"的异象。老丈饮下热汤,顿觉胃脘处有团暖气炸开,沿任脉上涌至咽喉时,竟咳出一块状如凝脂的白痰,痰中裹着七根黑丝——此为脾络中凝结的寒湿,对应七情所伤。

三盏汤毕,老丈腹中肠鸣如春水流动,却非往日隐痛,而是如农夫耕地般的规律蠕动。他扶榻下地,竟能独立行至院中,咳出的痰色转白,质地由黏腻变清稀。仙子取来水盂令其漱口,吐出的水中漂着细如沙砾的黑色颗粒,此乃久积脾中的\"浊瘀\"。更奇的是,老丈舌面上的白腻苔开始成片脱落,露出的舌质竟呈现绞股蓝叶片的淡青色——此为\"脾土得木气疏泄\"的佳兆。

\"此草在终南山为五叶,至神农架则多七叶,\"仙子拈起一片药渣,叶尖竟自动指向南方,\"五叶甘温如春日暖阳,专入脾经;七叶苦寒似秋霜肃降,善清肝火。今春困属脾阳不足,若误用七叶,犹如以秋刑代春生。\"说罢取过前医所用的川黄连(产四川盆地,得湿土寒气最甚),与绞股蓝同置一碗,注入柏叶露水:黄连水立刻变黑如墨,绞股蓝汤却愈发清亮,水面浮现出\"冰炭不同炉\"四字,字纹上竟凝结着细小的冰晶,而绞股蓝汤面则升起袅袅暖雾。

此时梁上燕子突然衔泥筑巢,泥团中竟混有绞股蓝的绒毛,筑成的巢呈现五叶形状。仙子笑道:\"燕为玄鸟,应春木之气,今衔药筑巢,乃脾土得木气相助之象。\"老丈闻言,忽觉左胁下的痞块处传来温热感,伸手触摸,痞块已缩小如拳,按压时疼痛大减。窗外的山雀群飞鸣而过,鸣声竟合五音中的\"宫\"音,与绞股蓝叶片的摩擦声相和,形成天然的\"扶脾乐章\"。

【四】阴阳互根,五行生克藏真机

陈家小子指着窗外抽芽的青竹问:\"为何家父冬日尚可支撑,春日反困顿不堪?\"仙子折下一枝新竹,竹节处渗出的汁液在掌心化作旋转的五行生克盘,盘中显现出老丈的生辰八字与今岁气运:\"汝父生于丙辰年壬辰月,丙火属阳,辰为湿土,先天脾中伏有'湿火相搏'之根。今岁甲寅年,甲木克土,寅木又生丙火,看似火旺生土,实则木旺乘土——犹如春日耕牛力强,却拉裂了久冻的田土。\"

她指向涧边不同海拔的绞股蓝:低处五叶者藤蔓粗如拇指,叶片厚如绢帛;高处七叶者茎细如丝,叶薄如纸。\"此草五叶属土,应中央戊己;七叶属木,应东方甲乙。终南山600米以下为阳坡,土气旺,故五叶居多;800米以上为阴坡,木气盛,故七叶常见。\"说罢取来两株草苗,五叶者根如人参,多肉质须根;七叶者根如细辛,细而分叉,\"脾为后天之本,喜肉质之根以补形;肝为刚脏,喜细韧之根以疏泄,此乃'以形补形,以气调气'。\"

老丈忽咳出血丝,痰中带泡沫。仙子以玉簪蘸痰一画,竟在石板上现出脾肺经络图:脾经如淤塞的河道,肺经如被霜打弯的禾苗。\"土不生金,故肺失宣降。\"她取来秦岭南北的土壤标本:北麓土色黄而砂质,南麓土色黑而黏重,将五叶绞股蓝根须分别插入,北麓土壤中的根须立刻舒展,南麓土壤中的根须却蜷曲如螺,\"北麓土性温燥,合脾喜燥恶湿;南麓土性寒湿,易困脾阳,此乃地域病理之根。\"

此时老丈枕边的《神农本草经》残卷自动翻开,停在\"上品·人参\"篇,文字却渐渐变为绞股蓝的图谱:\"五叶参,味甘温,主补五脏,益气力,续精神,如春日载阳。\"仙子以指尖点染图谱,图中绞股蓝藤蔓竟穿过书页,缠绕在老丈腕间的脉搏上,形成\"土旺四季\"的脉象图。老丈顿觉一股暖气从脾胃升起,沿脊柱上行至百会,多年的畏寒感竟消退大半。

涧水忽然变温,水底浮现出太极鱼图,黑鱼眼为老丈的脾虚湿困,白鱼眼为绞股蓝的甘温扶脾。\"阴阳互根,如鱼在水。\"仙子轻拨水面,太极图化作两股气流:黄气(土)上升为云,青气(木)下降为雨,\"今补土不伐木,如春雨润物,既滋土又梳木。\"说罢取来老丈冬日所服的泄泻药方,方中大黄、芒硝等苦寒药遇绞股蓝叶片竟化为青烟,青烟中现出\"苦寒伤脾\"四个焦黑大字。

老丈突然排出恶臭黑便,便中竟有未消化的药渣碎片与细如发丝的虫状物。仙子观其便色,黑如炱煤,乃道:\"此为'湿浊得温而化',黑属水,今从大便出,是土能制水之象。\"此时窗外的绞股蓝幼苗无风自动,藤蔓相互缠绕成\"克\"字,却在顶端结出五叶花——此乃\"五行相克,终而复始\"的自然之道。

【五】七情和合,君臣佐使定方仪

老丈连饮三日汤药,已能食下半碗粟米粥,却在食后觉脘腹胀满如束带。仙子取来桑皮纸,以绞股蓝茎作笔,笔端竟渗出金红色汁液,在纸上写下膏方要诀,每写一字便浮现药材道地产地图景:

\"五叶绞股蓝五两(终南山头茬,须在立春前寅时采收,带晨露者为佳),

炙黄芪三两(蒙古黄芪,蜜炙时用秦岭山花蜜,文火炒至老黄色,见蜜丝),

炒白术二两(浙江于潜,黄土炒至表面挂金,须用伏龙肝拌炒三昼夜),

云茯苓二两(云南哀牢山,切片后用春芽水浸三日,晒至七分干),

炙甘草一两(宁夏盐池,蜜炙时加生姜汁三滴,炒至断面黄亮),

红枣一斤(山东乐陵,劈开去核,用绞股蓝煎汁浸泡七次,蒸至皮肉分离)。\"

\"此方如治国安邦,需君臣有序,佐使有方。\"仙子以草茎在纸上勾勒十二经络图,图中绞股蓝化作黄衣宰相立于中焦,黄芪如红衣将军镇守脾门,白术似绿袍御史清除湿浊,茯苓像白衣信使疏导水道,甘草、红枣为玄衣乐师调和诸药。她取来七味药材置于陶碗,以春阳照射:五叶绞股蓝遇光先泛金,继而转青,茎尖自发缠绕成\"戊\"字(中央土);黄芪红光内敛,形成气盾护住脾胃;白术显土黄色,表面浮现\"燥\"字;茯苓透出水气,化作云雾润泽经络;甘草现赤色,丝丝甜味逸散;红枣呈朱红,**自动分离,核仁如\"甘\"字。

\"前医错在单用苦寒,不知'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仙子令陈家小子尝前医药渣与今方药材:药渣入口即舌麻喉涩,今方药材嚼之甘温,且绞股蓝与黄芪同嚼时,甜味竟倍增,此乃\"相须为用\"之妙。她将黄连与绞股蓝同置一杯,注入温水:黄连水立刻变黑如墨,水面结霜;绞股蓝汤则保持清澈,汤面升起暖雾,雾中现出\"冰炭不同炉\"四字,字纹上冰晶与暖雾交织,竟形成\"和\"字。

更奇的是,当七味药材按方配伍后,绞股蓝的藤蔓自动缠绕黄芪,白术的断面吸住茯苓,甘草与红枣粘连如一体,此乃\"七情和合\"的具象化。仙子取来天平称量:五叶绞股蓝(5两)与黄芪(3两)的重量比恰合\"5 3=8\",为木数(三八为木),象征\"土得木疏\";白术(2两)与茯苓(2两)合为四,为金数(四九为金),寓意\"土能生金\"。\"此乃《河图》'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配伍密码。\"

老丈服用膏方三日后,舌面白腻苔退去大半,露出淡红舌质,舌面上竟浮现绞股蓝叶片状的裂纹——此为\"脾阴渐复\"。某日清晨,他咳出一块状如五叶绞股蓝的痰痂,痰痂落地即化,露出下面的青石板竟有\"脾\"字水痕。仙子观其脉象,右关脉微弦而有力,如立春东风,虽微却含生机,寸口脉竟现\"土旺四季\"的节律,每呼吸一次,脉博五至,对应五行生克。

此时梁上燕巢中忽然落下一片绞股蓝绒毛,绒毛入水即化,形成微型方剂图谱,图谱中五叶绞股蓝居中,黄芪、白术如左右护法,茯苓、甘草如前后侍卫,红枣穿梭其间。\"此乃'气随药转,血随气行'。\"仙子轻拂水面,图谱化作流光钻入老丈眉心,他顿觉脾胃处如有暖炉,四肢百骸皆得温养,多年的便溏竟转为成形黄便,便中可见未完全消化的绞股蓝叶片,叶片边缘呈波浪状——此为\"脾土运化有度\"的征象。

【六】气随节变,五运六气藏枢机

忽然东风大作,天空中祥云变幻,竟现出\"甲\"字天干与\"寅\"字地支的金纹,纹中黄赤二气交织,形成螺旋上升的气旋。仙子望向东天,指尖掐算时,腕间绞股蓝藤镯竟自动旋转,镯上镶嵌的五叶宝石依次发出青、赤、黄、白、黑五色光芒——此乃五运(木火土金水)应时的征兆。\"今岁天干甲木,地支寅虎,甲属土运太过,寅为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她轻挥衣袖,云气中浮现出五运六气盘,盘中绞股蓝化作黄色气旋,与赤色相火形成\"火生土\"的太极流转。

仙子取来三个陶罐,分别盛放癸巳年(火运)、辛丑年(土运)、癸卯年(木运)的绞股蓝标本:癸巳年的叶片厚硬,皂苷结晶如针状密布,味苦如胆;辛丑年的叶片柔软,多糖含量高,嚼之黏甜;癸卯年的藤蔓纤细,挥发油丰富,香气清冽。\"火运之年,药材得火气,苦寒之性偏盛;土运之年,得土气,甘温之性充足;木运之年,得木气,疏泄之力较强。\"她将三种药材投入水中,癸巳年药材使水色如血,辛丑年使水色如蜜,癸卯年使水色如茶,\"今岁土运太过,恰宜用辛丑年存的甘温五叶品,若误用癸巳年苦寒七叶者,必致脾阳更衰。\"

此时老丈漱口吐出的水中,黑气已转为灰雾,水盂中的水竟随天干地支的变化而明暗:甲时(1-3点)色深如墨,寅时(3-5点)色浅如霞。仙子取来铜漏计时,每到一个时辰,绞股蓝叶片上的腺点便变换颜色:卯时(5-7点)青、辰时(7-9点)黄、巳时(9-11点)赤——此乃\"药随气运,时辰变色\"的实证。老丈的脉象也随之变化,右关脉在辰时(脾经当令)洪大如春水,在酉时(肾经当令)沉细如冬泉,呈现\"土旺四季,肾为胃关\"的节律。

涧边的绞股蓝幼苗突然按五运方位排列:东方三株七叶(木)、南方五株五叶(火)、中央七株五叶(土)、西方九株七叶(金)、北方一株五叶(水),形成微型五运阵。仙子踏阵而行,每步皆踩在\"土旺\"的中央位,阵中便升起黄色地气,与老丈身上的病气交感——老丈腹中忽然雷鸣,排出的浊气竟在地面形成\"土\"字,浊气散后,其腹部痞块又缩小三分之一。

\"五运之中,土为万物之母,\"仙子指向秦岭分水岭,北麓的绞股蓝藤蔓多左旋(顺阳气升发),南麓多右旋(应阴气沉降),\"今岁土运太过,北麓药材得阳气充足,故五叶甘温;南麓药材受湿气困扰,易生七叶苦寒。\"说罢取南北麓的绞股蓝根须切片镜检:北麓根须的导管呈圆形(土性圆融),南麓呈棱形(木性坚劲),此乃\"地域气运,形质乃殊\"。

老丈的舌苔已转为薄白,舌面浮现出五叶绞股蓝的脉络,脉络交汇处竟形成\"甲\"字(今岁天干)。仙子以玉簪蘸取绞股蓝煎汁点其舌面,汁滴竟在舌上聚成五运六气图,图中黄色土气包裹着老丈的脾区,青气(木)与赤气(火)形成保护罩。此时天空降下春雨,雨滴落在绞股蓝叶片上,竟发出五音相和的清响,与老丈的肠鸣音共振,形成\"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的天人交响。

忽然有青鸟衔来蜀地的信笺,言川中有人误用七叶绞股蓝治春困,致腹痛如绞。仙子观其信上所附药渣,七叶绞股蓝的叶脉竟呈\"川\"字形,叹道:\"川地属坤土,湿气最盛,七叶苦寒更助湿邪,当用五叶甘温佐以辛散。\"说罢折下五叶绞股蓝,以秦岭阳坡黄土包裹,命青鸟衔去,\"土能制水,甘能缓急,此乃'必先岁气,无伐天和'。\"此时老丈的脉象已和缓有力,右关脉如\"耎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正是《素问》所云\"春胃微弦\"的平脉。

【七】春生不息,奇迹初显传乡闾

七日后,老丈荷锄出耕,面色红润如涂丹砂,左胁下痞块已缩至核桃大小。他蹲身耕地时,掌纹中晦暗的坤位现明黄光泽,纹路竟自然形成绞股蓝藤蔓缠绕的\"甲\"字(今岁天干)。当他用锄头刨开冻土,土块中竟蛰伏着数条蚯蚓,蚯蚓体表沾着的泥土与绞股蓝根系分泌物混合,散发出甘温的药香——此乃\"脾土温暖,虫兽先知\"的征象。

眠云庄及秦岭南北的村落闻讯而来,仙子在漱玉涧边设坛授种:北麓山民取种后,发现五叶绞股蓝在干燥土地竟抽出七叶,叶片边缘生有细密锯齿,此为\"土燥得水,自动调衡\";南麓药农将草籽种在阴湿处,叶片始终小三分之一,却更显柔润,此乃\"土湿得燥,自然敛藏\"。更奇的是,当关中平原的农人将种子带至黄河岸边,藤蔓竟沿着黄河流向右旋生长;而蜀地药商携种入川,绞股蓝在盆地湿气中叶片泛出水光,苦味锐减——此为\"草木随方变异,药性因俗而化\"。

仙子化作绿光遍洒秦岭,在不同海拔留下不同品种:海拔800米以上生七叶,叶片厚硬如革,得高山寒气,苦寒清热;800米以下生五叶,叶片柔软如绢,得低地阳气,甘温健脾。绿光掠过黄河流域时,北岸的草籽落地即生,藤蔓呈金红色;南岸的草籽却需经冬才发,藤蔓为青绿色——此乃\"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的药性地域差。当绿光抵达淮河两岸,绞股蓝竟在同一植株上生出三、五、七叶,此为\"南北交界,阴阳相济\"。

是夜,陈家小子登峰远眺,见整个秦岭山脉的绞股蓝藤蔓都在发光:低海拔区呈金色(五叶),高海拔区呈青色(七叶),共同组成二十四节气的星图。北斗七星的杓柄每转动一度,藤蔓便变换一次光色,丑时(1-3点)金、寅时(3-5点)青、卯时(5-7点)绿,对应\"土旺于丑,木旺于寅卯\"。忽然所有藤蔓的露珠同时飞起,在星空中组成\"天人合一\"的字样,字的笔画由绞股蓝皂苷结晶构成,闪烁着五色彩虹。

此时有青鸟衔来蜀地的信笺,言川中渔家女误用七叶绞股蓝致腹痛,仙子以秦岭黄土包裹五叶绞股蓝种籽,命青鸟送去。种籽落入四川盆地后,竟在湿气中生出特殊的\"川五叶\"——叶片边缘呈波浪状,兼具甘温与微辛,恰合\"川地多湿,需温化兼疏泄\"。更妙的是,当湖广商人将绞股蓝引种至洞庭湖沿岸,藤蔓竟缠绕成\"和\"字,叶片自动两两对生,此为\"水乡多痰,需调和脾胃\"。

老丈将绞股蓝种籽撒入自家药圃,三日后竟长出连理藤,五叶与七叶共生一枝,中间结出豆荚状的\"节气荚\",每荚含二十四粒种籽,对应二十四节气。他采下荚果分给乡邻,患脾虚者种籽落地即生,叶色金黄;患肝郁者种籽三日发芽,叶呈深绿。此乃\"药草通灵,随人病机而显形\"。

忽然东风送来黄河冰凌碎裂的声音,所有绞股蓝藤蔓同时轻颤,叶片摩擦声合《黄帝内经》\"五音疗疾\"之律:宫音(脾)厚重如鼓,商音(肺)清亮如磬。老丈闻之,多年的耳鸣竟愈,耳道中排出如绞股蓝绒毛的异物。此时仙子踏云而起,衣袂间飘出的绞股蓝须根落入人间,化作本草图谱,图谱中每味药都与绞股蓝有经络相连——此乃\"百草皆有归经,独绞股蓝通五藏\"。

北斗七星的\"摇光星\"突然大亮,绞股蓝藤蔓上的露珠纷纷化作流萤,飞向四方。陈家小子翻开竹简记录此事时,墨汁竟自动写出古篆:\"东风解甲立春时,脾土虚寒困若痴......\"字迹未干,竹简上浮现出未来二十四节气的画面,首幅便是雨水时节,绞股蓝仙子在江南运河畔以七叶绞股蓝治肺寒——此为\"春生不息,奇迹永续\"的预兆。

赞曰:

阳气初萌万物滋,脾家困顿待春医。

五参甘温通坤轴,七情和畅契天时。

五行生克盘中转,六气循环指下知。

借问仙踪何处是?云深草长鹤归时。

预告:

下一回雨水节气,绞股蓝仙子行至江南运河畔,见渔家女寒湿侵肺,咳唾如胶。且看她以七叶绞股蓝之苦温,配辛夷、紫苏,如春雨润物,驱散肺中阴霾。正是:\"雨水连绵湿浸淫,肺金遇冷咳难禁。苦甘相济施玄妙,方信仙草有慈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