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征伐天下 > 第2015章 利益捆绑

征伐天下 第2015章 利益捆绑

作者:披甲莽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0 19:08:49

送走了林哲言之后,李朝宗来不及吃饭,就让曲灿伊去把路朝歌请了过来,今天这件事路朝歌确实是和他打了招呼,但是他也没想到是这么大个惊喜,这个惊喜确实足够大。

路朝歌这边吃饭吃的正香,就被曲灿伊给连拖带拽的拽进了皇宫,李朝宗在谢灵韵这边吃饭,看到路朝歌来了,叫人添了一副碗筷。

“出事了?”路朝歌被叫过来的比较急,曲灿伊也没说是什么事,路朝歌第一反应就是可能是什么地方出问题了。

“今天那些,是你和林哲言说的?”李朝宗问道。

“对啊!”路朝歌说道:“我昨天去户部那边找林哲言有点事,看他愁眉苦脸的,我就帮他出出主意呗!”

“有这么好的办法,你怎么不早说?”李朝宗问道。

“天时地利人和,总是要占全的。”路朝歌说道:“之前霍拓国还没纳入大明版图,我说了你能怎么办?让赫连两兄弟干这件事?到时候赚了钱在反过头来揍你?”

“我现在不过就是顺势而为罢了。”路朝歌继续说道:“早早晚晚我都会说,只不过是需要一个恰当的时机。”

“现在好了,今天那些政策只要落实到位。”路朝歌嘴角挂上一抹笑意:“你就再也不用担心银子的问题了,宝石、玉石什么的都是死的,虽然也是宝物,可这东西在你眼里算得了什么啊?总归比不过换成银子来的实在。”

“道理都让你说了。”李朝宗说道:“西域那边你盯紧点,这些事交给他们我自然是放心的,但是那些没清理干净的大家族,我是看不上的,若是他们从中作梗……”

“放心吧!”路朝歌说道:“我还能真不管不问了?你交代的都多余了。”

“就是。”谢灵韵笑着说道:“朝歌什么事不为你想?你何必在多交代两句,倒是显得咱家朝歌真的不务正业了。”

“就是就是,好像我真的吃空饷一样。”路朝歌说道:“大嫂,我也就是看在你的面子上,要不然我早不管他了,一天累死累活的,还捞不着好处,扣我那么多俸禄。”

“这事我说过你大哥了。”谢灵韵笑着说道:“让他以后不扣你俸禄了。”

“这话您也信?”路朝歌说道:“不扣我俸禄,除非我不犯错,这种事我自己都不信。”

“你看看,他自己都说了。”李朝宗笑着说道:“存宁和存孝在你那挺好的吧?”

“有什么不好的。”路朝歌说道:“吃的好睡的好,这段时间给他们恢复一下身体,尤其是存宁,在冀州这段时间,可是熬了不少心血,屁大点岁数可不能这样,你这几年别什么担子都往存宁身上押,再过两年的。”

“十二岁不算小了。”李朝宗说道。

“你少拿我说事。”路朝歌说道:“当年我是逼不得已,但凡我有别的办法,你以为我会干那些破事?”

十二岁这个坎是过不去了,现在多少人都拿路朝歌说事,说路朝歌当年十二岁的时候如何如何,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能像路朝歌一样,时势造英雄,路朝歌走到今天,说良心话有一些被逼无奈的味道。

“过两天阿史那云溪和西胡东越就要到了。”李朝宗说道:“到时候你好好招待一下,今天林哲言说的那些,不都是出自你这里吗?那你就按照你的想法,好好招待一下这两位藩属国王,该给的给他们,不该给的也别让他们肖想。”

“我吓死他们。”路朝歌嗤笑道:“就他们两个敢跟我呲牙,我不用动手我都能吓死他们。”

确实,路朝歌这话可不是开玩笑,不管是阿史那云溪还是西胡东越,对路朝歌都有一种畏惧感,谁让这货当初纵横西域的时候,把这两个人的国家祸害的最狠呢!

李朝宗闻言哈哈大笑,指了指路朝歌对谢灵韵道:“你听听,这浑小子现在越发会往自己脸上贴金了。”

谢灵韵抿嘴一笑,给路朝歌夹了一筷子菜:“朝歌说得在理。西域诸国谁不知道咱们路大将军的威名?当年他带着轻骑横扫千里,阿史那云溪和东越王到现在见着你怕是还要腿软呢!”

“那是他们自找的。”路朝歌扒拉两口饭,含糊不清地说:“当年他们可是联军中的主力,若不是他们打了过来,我至于跑沙漠里吃沙子?这回好了,乖乖当咱们大明的藩属,老老实实做生意,大家都体面。”

李朝宗收敛了笑容,正色道:“说到做生意,林哲言今日在朝堂上提出的‘商路同盟’之策,确实精妙。让西域诸国以特产加入这个同盟,咱们大明出人出力保商路平安,这样一来,他们有了长期收入,自然不会轻易反叛。”

“这叫利益捆绑。”路朝歌放下碗筷,抹了把嘴:“光靠刀剑让人屈服,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但要让他们尝到甜头,看到跟着大明混的好处,那才是真正的臣服。阿史那云溪精明,西胡东越谨慎,都不是傻子,这笔账他们算得清。”

“所以你打算怎么接待他们?”李朝宗问道。

路朝歌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简单,先礼后兵。头一天按最高规格接待,让他们见识见识大明的富庶繁华。第二天带他们去战兵大营观摩演练,叫他们看看咱们的火炮威力。第三天嘛...我带他们去东、西两市转转,看看西域商队如今在大明做生意的红火场面。”

谢灵韵听得连连点头:“这安排妥当,既显天朝气度,又不失威严。”

“最重要的是,”路朝歌压低声音,“我让林哲言准备了一份‘厚礼’——两个特制的琉璃盏,里面用金粉画了大明与西域的商路图,暗示他们若是乖乖合作,将来商路还能继续向西延伸。”

李朝宗抚掌笑道:“好你个路朝歌,这心思够细的!如此一来,他们不但不敢生二心,怕是还要争相讨好咱们。”

“对了,”路朝歌忽然想起什么:“我让工部特意赶制了一批新式马车,车内铺了软垫,车窗装了上好的玻璃,接他们进城时用。得让他们这一路舒舒服服的,好好看看长安城的繁华。”

三人都笑了起来。

谢灵韵命人又添了茶,轻声对李朝宗道:“你看朝歌考虑得多周全,你就别总是操心这个操心那个了。”

李朝宗端起茶杯,望着杯中浮沉的茶叶,感慨道:“不是我爱操心,实在是这西域安定关系重大。如今有了朝歌这套方略,我总算能睡个安稳觉了。”

“大哥放心,”路朝歌正色道:“西域这条商路,我会把它变成拴住诸国的金链子。时间越久,捆得越紧。等到他们的贵族都靠着这条商路发财,百姓都靠着这条商路过活,到时候就是赶他们走,他们都不肯走了。”

国与国之间哪有什么朋友,那都是巨大的利益进行捆绑的,没有利益捆绑的盟友,永远都是最不稳固的。

数日后,长安城外十里长亭,旌旗招展,仪仗森严。

路朝歌一身玄色麒麟袍,玉带缠腰,并未穿戴戎装,却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他身后,礼部官员与鸿胪寺卿肃立两旁,再往后,是五百精锐御林军,盔明甲亮,肃穆无声。

巳时三刻,远方尘头大起,两支风格相似的队伍缓缓行来。

左侧是阿史那云溪的铁骑,约二百余人,人人身着皮裘,腰挎弯刀,马鞍上悬挂着弓矢袋,虽为朝贡而来,却依然保持着西域人的彪悍之气。为首的中年男子约莫四十岁年纪,面容粗犷,一双鹰目锐利,正是大月氏国王阿史那云溪。他望着远处那座雄踞天地间的巨城,眼神复杂。

右侧则是西胡东越的队伍,规模稍小,约百余人,车驾装饰华丽,带有浓郁西域风情,随行人员衣着色彩鲜艳,队伍中还跟着几峰驮着礼箱的骆驼,尽显商路王国的富庶。西胡东越年近三旬,头戴金丝编织的王冠,面容精明,此刻正努力保持着镇定,但微微颤抖的手指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两位藩王在距离仪仗百步处同时挥手止住队伍,双双下马下车。

“整理衣冠!”阿史那云溪低声吩咐左右,自己率先拍了拍并不存在的尘土。西胡东越也赶紧正了正王冠,深吸一口气。

两人并肩前行,步伐沉稳,来到路朝歌面前十步处,竟不约而同地躬身行了一个大礼。

“外臣阿史那云溪(西胡东越),参见路大将军!”声音恭敬,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路朝歌脸上绽开和煦的笑容,快步上前,亲手将二人扶起:“二位大王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陛下知二位今日抵达,特命本将军在此相迎。长安城内已备好馆驿,请二位稍事休息,晚间陛下将在太极殿设宴,为二位接风洗尘。”

他语气温和,举止亲切,仿佛接待的是多年老友。然而当他那双含笑的眼睛扫过时,阿史那云溪和西胡东越都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他们太清楚这位“笑面将军”的厉害了,当年西域联军兵强马壮,就是被此人率领轻骑千里奔袭,烧了粮草,攻破王都,破了联军,逼得他们不得不撤军。

“劳烦大将军亲迎,外臣惶恐之至。”阿史那云溪恭敬回应,姿态放得极低。

“诶,你这就太客气了。”路朝歌朗声一笑,亲切地拍了拍他的臂膀:“如今西域安定,你我同为大明臣子,便是一家人了。来,请上车驾,这是工部特意为二位准备的新式马车,保准让你们舒舒服服地看看咱们长安城。”

说着,他引二人来到几辆造型新颖的马车前。马车外观朴素,内里却别有洞天。车内铺设着厚厚的软垫,坐上去极为舒适,最令人惊叹的是车窗,镶嵌着透明度极好的大块玻璃,窗外景象一览无余。

阿史那云溪和西胡东越连声道谢,在侍从的搀扶下登上马车。车队启动,平稳得超乎想象,几乎感觉不到颠簸。

“这马车…竟如此平稳?”西胡东越忍不住低声惊叹。

驾车的车夫自豪地答道:“回大王,这马车装了新式的弹簧减震,是咱们路将军亲自画的图样,工部的大匠们琢磨了半年才做成的!”

两位藩王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大明不仅在军事上强横,这工匠技艺竟也到了如此鬼神莫测的地步?

马车缓缓驶入长安城。

透过明亮的玻璃窗,长安城的繁华如画卷般展现在二人面前。宽阔的朱雀大街可容十驾马车并行,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旗幡招展。绸缎庄、酒楼、茶肆、银号、当铺……各行各业,应有尽有。街上行人摩肩接踵,商贩叫卖声不绝于耳。更令他们心惊的是,沿途百姓个个面色红润,衣着体面,见到他们这支异国队伍,也只是好奇地张望几眼,并无畏惧之色,反而带着一种见惯世面的从容与自豪。

“人言‘长安米贵,居大不易’,今日一见,方知何为天朝上国。”阿史那云溪望着窗外,喃喃低语。他注意到,就连街边玩耍的孩童,身上穿的也是细棉布衣,而非他们国内常见的粗糙麻布。

“你们几个臭小子,今天不是休沐之日,怎么不去学堂。”路朝歌拽开车门,冲着那几个大闹的顽童喊道:“赶紧去学堂上课,不然我告你们爹娘,让他们打你屁股。”

长安城中谁不认识路朝歌,那几个顽童看到路朝歌,却并不害怕,而是冲着路朝歌扮了个鬼脸,然后就跑了。

“臭小子。”路朝歌并不认识他们,可是大明有大明的规矩,凡过了六岁的孩童,就必须蒙学,这是死规定,若是谁家的孩子到了六岁还未蒙学,家中可是要挨罚的。

“长安果然不是凡地。”阿史那云溪说道:“早就听闻大明孩童人人蒙学,今日一见果然不假。”

“自然是不能作假的。”路朝歌说道:“人才是怎么来的?就是这么一点点积攒出来的,只有这样大明才能蒸蒸日上,人才往往都藏在百姓之中,只有天下百姓都愿意为我大明效力,我大明才能真正的雄视天下。”

“殿下说的极是。”阿史那云溪说道:“我大月氏就是文教不兴,才迟迟不能强盛起来。”

“之前你们请大明的先生到大月氏教书,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啊!”路朝歌说道:“将来大月氏文教大兴,国家自然而然的也就会变的强大起来。”

“那些先生确实很厉害。”阿史那云溪说道:“虽然刚刚抵达大月氏,条件还比较艰苦,但是他们每个人都很用心的在教授大月氏的孩子们,我每每经过学堂,听到孩子们的读书声,我都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这是新生的力量。”路朝歌当然明白那种感觉,凉州的第一所学堂开课之后,他不止一次的去过学堂,只不过他很少进去,只在外面听孩子们读书的声音,那绝对是一种最极致的享受,让人心旷神怡。

“大明不是在废土上的新生。”路朝歌继续说道:“但是,大明对于中原来说,也是一种新生,大明只会越来越强大,而大明的儿郎,也会越来越好,因为我们是大明。”

路朝歌的话说的很轻,但是其中难掩一种睥睨天下的感觉,都说路朝歌是大明的底气,可大明难道就不是路朝歌的底气吗?路朝歌一人是没办法让大明走到今天的,是有千千万万大明人前赴后继的结果。

一直没说话的西胡东越,则更加关注商业活动,他仔细观察着店铺里陈列的商品,估算着价格,越看越是心惊。大明的富庶,远超他的想象。他原本心中尚存的一丝侥幸,在此刻消散了大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