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果忽然拍了下手,像是想到了什么关键问题,目光转向罗辑,眼里闪着认真的光:“对了罗辑,你不是一直在算各地图的战术数据吗?正好问问你——运营这三张图(雨林、海岛、沙漠),具体该怎么算转移时机、架枪点位这些细节?比如雨林的树多,视野差,海岛的房区密,转角多,沙漠的视野开阔,一眼能望到天边,运营起来肯定不一样吧?得把这些拆开算才清楚。”
罗辑推了推眼镜,从抽屉里翻出三张标注得密密麻麻的地图,摊在桌上。每张地图上都用不同颜色的笔标着路线、点位和数字,红色代表高风险区域,蓝色是安全转移路线,绿色则标注着最优架枪点,看起来像三张精密的作战沙盘。“确实得按地图特性拆,不然数据就太笼统了。”他指尖先点向雨林地图,“先说雨林,树密草深,视野被挡得厉害,200米外就看不清人,运营核心是‘贴毒边绕后’,利用地形藏住身影。我算过,安全区刷在中心时,从毒边转移到圈内高点的平均时间是2分15秒,包括中途找掩体、避伏击的时间,所以必须提前30秒动身,不然等毒圈开始缩,很容易被毒追着打,光吃药就得浪费一半精力。”
他指着雨林里“天堂度假村”东侧的坡地:“比如这个位置,反斜坡加几棵大树,既能藏身,又能看住三条通往度假村的小路。架枪点位首选这种反斜坡或大树后,树干直径得超过50厘米,才能挡住子弹,太细的树不行,容易被穿射。我统计过,在雨林用这种点位架枪,被发现的概率能降低40%,比蹲在草丛里安全多了——草丛虽然隐蔽,但一旦被扔雷,连躲的地方都没有。”
“那转移路线呢?总不能直线冲吧?”包荣兴凑过来,手指在地图上画了条曲线,“是不是得绕着树走?”
“没错。”罗辑点头,在雨林地图上画了条“S”形路线,“直线转移被伏击的概率是65%,绕树走能降到25%。但绕路也得算时间,每绕100米,得多花15秒,所以得在‘安全’和‘效率’里找平衡。比如从‘训练基地’转移到‘皮卡多’(雨林的皮卡多,非沙漠),直线距离800米,绕路走1000米,虽然多花半分钟,但能避开中间那片开阔的草地——那片草地被狙击的概率是80%,几乎等于裸奔。”
陈果在旁边记着笔记,笔尖划过纸面:“雨林的物资刷新率高,但分布散,搜房时间是不是也得算?”
“算!”罗辑调出一组数据,“雨林每间房的平均搜完时间是1分20秒,比海岛快30秒,但因为树多,从这间房到那间房得绕路,所以一片区域的总搜房时间反而比海岛长。运营时得预留出10分钟搜首圈物资,再留3分钟清周边,不然没等转移就被圈赶得手忙脚乱。”
方锐摸着下巴,忽然插话:“我记得雨林的毒圈伤害比其他图高?是不是转移时得更急点?”
“对。”罗辑调出毒圈伤害数据,“雨林毒圈第一圈的伤害是每秒0.5%,第二圈就涨到1%,比海岛快20%,所以在雨林运营,‘不恋战’是铁律。遇到对手伏击,打10秒没分出胜负就得撤,不然拖到毒圈缩过来,两边都得被毒死。上次训练赛有队在雨林互架了30秒,最后被毒圈一锅端了,就是吃了这个亏。”
接着,他把指尖移向海岛地图。海岛地图上标着密密麻麻的房区,尤其是“P城”“N港”“G港”这些地方,几乎被红笔圈满了。“海岛房区多,建筑密集,运营重点在‘控房链’,像串珠子一样把相邻的房区串起来,形成防御网。刚才算过,每片房区的守点时间最好不超过3分钟,不然容易被对手绕后摸进来——海岛的房区有太多转角和窗户,藏个人太容易了。”
他指着P城中心的红楼:“比如P城,得先占中心红楼,视野最好,能看住四周;再派两人清周边小房,形成扇形防御,确保每个路口都有人架着。这种‘中心辐射’式控房,比零散占房安全60%。转移时优先走公路旁的围墙,沿着墙根走,比穿房区快40秒,还能避免被房内阴人——穿房区的话,每过三个房间,就有30%的概率遇到埋伏。”
乔一帆指着海岛的“桥”:“海岛的桥太多了,G港桥、N港桥、下城区桥,运营时绕桥还是冲桥?”
“看圈型。”罗辑在桥边标了个数字“70%”,“如果圈在桥对面,冲桥被架枪的概率是70%,所以最好提前找船,绕后过河,虽然多花1分钟,但安全率能提到90%。要是圈在桥这边,就反过来,在桥尾架枪,等着收过路费——海岛的桥是天然的漏斗,对手不过桥就得吃毒,避不开的。”
安文逸推了推眼镜,补充道:“海岛的房区攻防,是不是得算‘开门声’?开门太响容易暴露位置。”
“算进去了。”罗辑调出一项数据,“海岛的木门开关声能传50米,铁门能传80米,所以清房时得用‘破窗’代替开门,破窗声虽然响,但能快速突入,减少被架枪的时间。我统计过,破窗进房的存活率比开门高25%,尤其是二楼,从窗户翻进去比走楼梯安全多了——楼梯口永远是架枪的首选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