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把最后一张演算纸仔细叠好,边角对齐桌面的纹路,指尖在光滑的桌面上轻轻敲了敲,发出规律的轻响。他抬眼看向陈果,镜片后的目光带着几分沉稳,语气里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提醒:“你别忘了,他们都是从我们这里转过去的。兴欣战队的底子还在,就算换了赛场,那些刻在骨子里的默契和韧性,变不了。”
陈果正对着摊开的和平精英PEL赛程表出神,指尖无意识地在“团队赛阵容”那栏画着圈,闻言缓缓抬起眼,眼底还残留着几分对数据的忧虑:“我当然知道他们是兴欣出来的,可新赛场的配置和荣耀真的太不一样了,变数太多,光靠老底子怕是不够。”
“是不一样,但总有相通的地方。”罗辑从抽屉深处翻出一本泛黄的荣耀职业联赛手册,封面上“第十赛季团体赛规则”几个字已经有些褪色。他翻开手册,指着其中一页的团队配置图,语气笃定,“你看,荣耀的团体赛是6个人上场,5个首发带1个替补,到了总决赛就两支队伍对垒,12个人撑满整个赛场。现在这个和平精英PEL,16支战队参赛,每支队伍刚好5个人,算下来一共80个选手——哦,你之前说的‘4个首发加指挥位’,其实细分下来就是指挥、自由、突击、架枪这四个核心位置,再配一个替补,和我们当年打荣耀时的配置,骨子里是相通的。”
他从笔筒里抽出一支黑色水笔,在一张空白纸上快速画了个简易的阵型图。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在安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叶修肯定是指挥位,这一点不用多说。他对赛场的把控能力,不管是在荣耀还是新赛场,都是核心中的核心。你想啊,当年在荣耀,他能拿着一把散人账号卡,把一群新人捏合成冠军队伍,靠的就是对全局的精准判断。放到和平精英里,什么时候该转移、什么时候该架枪、什么时候该主动开团,他心里肯定跟装了雷达似的,比任何数据模型都靠谱。”
陈果的视线落在纸上“指挥位”三个字旁边的“叶修”上,嘴角不自觉地柔和了些。她想起叶修在荣耀赛场上的样子,哪怕身陷劣势,手指在键盘上敲出的指令也永远清晰冷静,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罗辑的笔尖移到阵型图的右侧,写下“自由位”三个字,紧接着在后面标上“苏沐橙”:“苏沐橙打自由位最合适。她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在荣耀里就体现在枪炮师的远程支援上——团战中既能精准轰炸敌方阵型,又能及时给队友补伤害,从来不会局限在某个固定位置。到了和平精英里,自由位需要的就是这种‘哪里需要往哪补’的意识:队友被冲时能迅速架枪支援,转移时能提前探路清障,甚至能在关键时刻客串突击手补掉残血,这和她在荣耀里的风格简直无缝衔接。”
他顿了顿,笔尖在“自由位”三个字上加重了力道:“而且苏沐橙对距离和角度的敏感度,是天生的优势。荣耀里她能算准炮弹的飞行轨迹,新赛场里计算子弹下坠和抛物线,对她来说不过是换了种计算方式而已。”
陈果点点头,苏沐橙在荣耀里精准到毫厘的炮口调转,确实是旁人难及的天赋。她忽然想起某次训练赛,苏沐橙隔着三个掩体,硬是靠预判对手走位,用一颗炮弹打断了对方治疗的关键技能,那种对赛场细节的捕捉,或许真的能在新赛场派上大用场。
“唐柔的话,突击位是板上钉钉。”罗辑的笔尖在阵型图前方重重一点,写下“突击位·唐柔”,字迹力透纸背,“她那股一往无前的冲劲,放在近战刚枪里再合适不过。就像她在荣耀里玩战斗法师,永远是正面突破的先锋,龙牙挑空的时机永远卡在对手技能真空期,一点都不含糊。和平精英的突击位需要的就是这种‘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狠劲,贴脸团战敢拉枪,冲房区敢带头莽,唐柔的风格简直是为这个位置量身定做的。”
他抬眼看向陈果,语气里多了几分分析:“当然,突击位也最考验细节——压枪的稳定性、换弹的时机、掩体后的身位控制,这些都得重新练。但以唐柔的性子,越是需要硬实力的地方,她越能逼出自己的潜力,当年她从荣耀新手打到职业水准,不就是靠这股不服输的劲吗?”
陈果想起唐柔第一次接触荣耀时,握着鼠标的手都在抖,却硬是靠着每天十六小时的训练,把操作精度磨到职业级。她轻轻“嗯”了一声,心里对唐柔的担忧淡了几分。
罗辑的笔尖移到阵型图的侧后方,犹豫了一下,才写下“架枪位·魏琛”。他盯着这几个字看了几秒,语气沉了些:“魏琛打架枪位,其实是最合适的。架枪需要的预判能力和耐心,他比谁都懂。在荣耀里,他玩术士时看似散漫的走位,其实全是对对手路线的算计,一个诅咒技能扔出去,角度总能刚好覆盖三个对手的走位盲区。放到和平精英里,架枪位就是要蹲在暗处看清楚局势,什么时候该架住马路,什么时候该锁住房门,什么时候该提醒队友绕后,这些都是他的强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