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L联盟的官方动态刚一发布,不到十分钟,评论区的留言就突破了五千条。服务器仿佛都能感受到粉丝们的热情,页面加载时的小圆圈转得比平时快了半拍。点开评论区,热评前二十条里,有十八条都在讨论“深圳本土战队”——深圳4AM、深圳STE、深圳WBG、深圳XCY龙凤战队,四个名字像被聚光灯打亮的主角,牢牢抓住了所有人的目光。
“我大深圳这排面,直接拉满!四支战队镇守主场,这赛季的‘深圳德比’想想都激动!”一条带着火焰和欢呼表情的评论被顶到了最上方,下面紧跟着成百上千条附和。有人晒出自己手机里存了三年的深圳4AM队徽壁纸,有人翻出深圳STE上赛季在深圳打线下赛时的现场视频,还有人对着深圳WBG的选手合照疯狂刷屏“颜值与实力并存”,而深圳XCY龙凤战队的评论区,更是像开了场热闹的派对,讨论声浪几乎要盖过其他三支队伍的总和。
深圳4AM的粉丝群里,老粉“老枪”正对着电脑屏幕敲字,指尖在键盘上顿了又顿,像是在斟酌词句。他是从2019年就开始追4AM的“骨灰级”粉丝,手机相册里存着上百张战队比赛的截图,从最初在简陋场馆里队员们穿着印着队徽的T恤上台,到后来换上定制队服捧起奖杯,每一张都标着日期。“看到4AM在本土战队名单里,突然有点鼻酸。”他敲下这句话,又删了,换成更轻快的语气:“想当年他们第一次在深圳打比赛,场馆还没现在一半大,粉丝就几十个人挤在后排举着手写的灯牌喊加油,现在居然能在家门口打这么大的春季赛,这波必须冲现场!”
评论刚发出去,手机就震动不停。“老枪哥说得对!”一个叫“海岛观察员”的粉丝接话,“记得他们上次主场作战,决赛圈在P城绕了三圈,最后靠一颗雷翻盘,解说喊‘4AM吃鸡’的时候,我在屏幕前跳起来差点撞到天花板!这次在深圳湾体育中心,不得再来个名场面?”有人跟着贴出数据:“去翻了下记录,4AM在深圳的比赛胜率比客场高12%,主场buff是真的存在!”还有人开始讨论观赛计划:“常规赛在创翼电竞馆,离我公司就两站地铁,每周必去!总决赛在深圳湾体育中心,已经约了五个兄弟一起买票,到时候举‘4AM稳如泰山’的灯牌,让全国观众看看我们主场的气势!”
隔壁深圳STE的粉丝群则是另一番景象,聊天记录刷新得比游戏里的子弹射速还快。“闪电战警告!STE的主场buff怕是要叠满了!”粉丝“风速”发了个拿着冲锋枪冲锋的表情包,后面跟着一串感叹号,“想想看,现场粉丝喊‘STE冲啊’的声音,估计能盖过枪声!他们那落地刚枪的狠劲,配上主场的欢呼声,对手怕是心态都要崩!”
“风速”这话立刻引发了共鸣。“上次看他们训练赛直播,跳点刚得一批,落地捡把喷子就敢冲楼,这种风格在主场打,绝对能点燃气氛!”粉丝“破风手”贴出一段剪辑好的视频,里面是STE队员过去一年的高光操作:从落地成盒后迅速调整状态连追三分,到决赛圈只剩一人时极限1V3,每一帧都透着股“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狠劲。“听说他们最近在练新战术,好像是‘多点开花’,四个人跳四个不同的资源点,然后快速汇合打夹击,这要是在雨林地图玩起来,绝对让对手摸不着头脑!”
讨论着讨论着,话题就歪到了应援细节上。“我准备做一批‘闪电手幅’,荧光绿的,晚上举起来肯定显眼!”“要不我们学足球迷搞人浪?从观众席第一排传到最后一排,给STE加油!”“还有还有,他们的应援曲不是叫《惊雷》吗?到时候全场大合唱,想想都带感!”群里的气氛像烧旺的炭火,每个人都在为“怎么让STE在主场更有排面”出谋划策,仿佛自己也是战队的一份子。
深圳WBG的粉丝则显得更“从容”,讨论里透着一股“豪门粉丝”的底气。“阵容豪华就是任性,主场作战稳了!”粉丝“镜头捕捉者”翻出战队最新的人员名单,在新加入的狙击手“冷风”名字上画了圈,“去看了他的直播回放,800米外移动靶爆头,这手感绝了!上次训练赛他一个人在山顶架枪,硬生生把三支队伍压得不敢进圈,这次在深圳,正好让他在主场秀一把,坐实‘雷神’称号!”
有人跟着分析战术:“WBG的运营是真的细腻,上次看他们打沙漠地图,从左上角绕到右下角,硬是没碰到一个人,最后在决赛圈满编入场,这种‘润物细无声’的风格,在主场熟悉的地图里肯定更顺。”还有人扒出了“内幕”:“听说WBG的训练基地就在深圳湾附近,选手每天训练完能去海边散步,看深圳湾体育中心的夜景,这算不算提前‘踩点’?说不定决赛圈的战术,就是照着窗外的地形练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