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魂穿何大清之娶淮菇为傻儿子改命 > 第212章 两省共谋发展 大可避祸香江

1975年,全国铁路系统迎来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大整顿。中央要求各省加快铁路建设,完善交通网络,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物资流通。在这场大整顿中,甘省省长何大清和黑省省长王泽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带领各自省份迅速行动起来,不仅大力推动省内铁路网建设,还超前规划,为未来的航空运输预留空间。

甘省:何大清的铁路蓝图

甘省地处西北,地形复杂,部分地区交通闭塞,经济发展受限。何大清深知,要改变甘省的面貌,必须先打通交通命脉。他召集省交通厅、铁路局和各地级市负责人,制定了\"甘省铁路三年建设计划\",目标是实现\"市市通铁路,县县有站点\"。

铁路网建设

甘省原本只有一条贯穿东西的主干线,许多地级市仍依赖公路运输。何大清决定优先修建南北向铁路,连接省会与偏远地区。工程启动后,他亲自带队考察沿线地形,要求铁路建设必须\"高效、耐用、适应未来发展\"。

陇南-天水线:打通甘省南部山区,解决农产品运输难题。

河西走廊复线工程:提升原有铁路运力,确保矿产、粮食等物资快速流通。

兰州-白银支线:连接工业重镇,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机场用地预留

何大清眼光长远,认为未来航空运输将成为重要交通方式。他要求各地级市在城市郊区预留500-1000亩土地,作为未来机场建设用地。

兰州:选定黄河以北的荒滩地,规划大型国际机场。

天水、酒泉:在城郊划定区域,为未来支线机场做准备。

张掖、武威:结合铁路枢纽,预留综合交通枢纽用地。

何大清在省委会上说:\"铁路是现在的命脉,飞机是未来的翅膀,我们既要脚踏实地,也要仰望星空!\"

黑省:王泽的交通布局

黑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铁路网相对成熟,但部分线路老化,运力不足。王泽提出\"铁路升级 航空前瞻\"的战略,确保黑省在未来十年内保持交通优势。

铁路改造与延伸

哈大铁路电气化改造:提升哈尔滨至大连的运输效率,适应重工业需求。

大兴安岭林区铁路:新建支线,方便木材运输,同时开发林区旅游。

松花江沿江铁路:连接沿江城市,促进农业和贸易发展。

机场规划**

王泽认为,黑省未来需要\"一主多辅\"的航空网络:

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扩建:增加跑道,提升国际航班容量。

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各预留800亩土地,用于未来支线机场建设。

大庆:结合石油工业需求,规划货运专用机场。

王泽在动员大会上强调:\"铁路是骨架,公路是血管,机场是窗口,我们要让黑省四通八达!\"

两省合作,共谋发展

甘省和黑省虽然相隔千里,但翁婿两位省长在交通建设上共采取了\"铁路 航空\"的双轨战略。他们还在全国交通工作会议上交流经验,探讨如何优化铁路调度、降低建设成本。

1975年底,中央对两省的铁路整顿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将甘省和黑省的经验推广至全国。何大清和王泽深知,交通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他们相信,今天的铁轨和预留的土地,将在未来几十年里为两省带来繁荣。

十二月初,北风就已经呼啸着穿过胡同,卷起地上枯黄的落叶。崔大可裹紧身上的棉大衣,低头快步走在回家的路上,时不时回头张望,仿佛身后有什么人在追赶。

机修厂委会办公室里那通电话的内容还在他耳边回响:\"老李昨晚被带走了,听说在城东的牛棚里...老张也是前天不见的...\"崔大可感觉自己的后背已经被冷汗浸透,那些名字,都是和他一起\"闹革命\"的战友啊。

转过胡同口,远远看见自家院门,崔大可的脚步却更加沉重了。院门上那张去年他亲手贴上的\"革命到底\"的标语已经褪色,边角卷起,在风中哗啦作响,像是在嘲笑他。

推开门,妻子丁秋楠正在厨房忙活,听到动静探出头来:\"回来了?饭马上就好。\"她脸上强挤出的笑容在看到丈夫灰败的脸色时凝固了,\"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崔大可摇摇头,径直走进里屋,一屁股坐在炕沿上,双手抱头。丁秋楠擦了擦手跟进来,轻轻关上门。

\"又是谁被抓了?\"她低声问,声音里带着习以为常的平静,但指尖却在微微发抖。

\"老李,老张...\"崔大可抬起头,眼睛里布满血丝,\"都是我们一起...一起闹过事的。秋楠,我怕是要完了。\"

丁秋楠在他身边坐下,沉默了片刻:\"去找你师父吧。\"

\"师父?\"崔大可猛地抬头。

\"现在只有他能救你了。\"丁秋楠打断他,声音坚定,\"你忘了?前年你师父来四九城开会,特意来家里看过我们,还给你留了他在甘省的联系方式。他说过,有困难就找他。\"

崔大可想起那个雨夜,师父何大清穿着朴素的干部装,冒雨来到他家。那时师父看他的眼神复杂,欲言又止,最后只说了一句\"做事要留三分余地\"。当时他还觉得师父思想保守,跟不上革命形势...

南锣鼓巷四合院跨院阁楼里,何家正欢聚一堂,何大清,王泽、任小川三个人选择在这个时间段上休假,加上秦京茹带四个孩子。四家人,一大家子难得聚在一块。大人小孩足足两大桌才坐下。

正当举杯觥筹交错的时候,愁眉苦脸的崔大可出现在何大清面前,他脸上再没有了前时洋洋自得……

\"师父...\"崔大可声音哽咽,膝盖一软就要跪下。

何大清一把扶住他,低声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跟我来。\"

书房里,何大清亲自给徒弟倒了杯热茶。崔大可捧着茶杯,感受着久违的温暖从指尖传来。

\"师父,我...\"

\"我知道你为什么来。\"何大清打断他,走到窗前背对着崔大可,\"风向了,是不是?你那些一起闹革命的战友,一个个都进去了?\"

崔大可低下头:\"是。师父,我知道错了,我当初不该...\"

\"不该什么?\"何大清突然转身,目光如电,\"不该跟着那些人瞎胡闹?不该批斗老厂长?不该带人去抄刘总工的家?还是不该在大会上逼着王技术员承认那些莫须有的罪名?\"

每一句话都像鞭子抽在崔大可心上。他想起老厂长被他们戴上高帽子游街时佝偻的背影,想起刘总工家那个被他摔碎的青花瓷瓶,想起王技术员在台上颤抖的声音...这些画面曾经被他用\"革命需要\"轻轻带过,如今却无比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师父,我...\"崔大可的眼泪终于落下来,\"我当时昏了头,我以为那是正确的...\"

何大清长叹一口气,坐回椅子上:\"我早就警告过你,政治这潭水太深,你把握不住。你以为跟着喊几句口号,砸几件东西,就是革命了?\"

崔大可无言以对,只能低着头听师父训斥。

\"你知道我最气你什么吗?\"何大清的声音突然低沉下来,\"不是你的愚蠢,而是你忘了我们机修工人的本分。车床、铣床、钻床,这些才是我们的根本。你倒好,把技术全扔了,整天就知道搞斗争!\"

办公室里陷入沉默,只有墙上的挂钟在滴答作响。良久,何大清站起身,走到文件柜前,从里面取出一个信封。

\"你想明白了吗?\"何大清突然问。

崔大可连忙抬头:\"师父,我都知道了,我办了许多错事...\"

何大清点点头,把信封递给他:\"知道错了就好。你立刻回家和秋楠收拾东西,带好两个孩子。我今晚就派车接你,你们去香江吧。我大儿子,你师兄会给你安排好生活的。\"

崔大可接过信封,里面是一张车票和一些钱。他的手在发抖:\"师父,这...\"

\"别废话了。\"何大清摆摆手,\"时间紧迫。记住,今晚十点,有辆黑色伏尔加会停在你们胡同口,车牌尾号是37。带上必要的证件和贵重物品,其他什么都别带。\"

回到家里,丁秋楠看到丈夫回来,立刻迎上来:\"怎么样?师父怎么说?\"

崔大可把信封递给她:\"师父让我们今晚就走,去香江。\"

丁秋楠打开信封看了看,长舒一口气:\"我就知道师父不会不管我们。\"她转身继续收拾,\"我已经把孩子们送到我妹妹家了,说我们要出差几天。贵重物品和证件都收好了,就等你回来决定带哪些衣服。\"

崔大可看着妻子忙碌的背影,突然意识到她似乎早就预料到这一天,早就做好了准备。他走过去,从背后抱住她:\"秋楠,对不起,连累你了。\"

丁秋楠转过身,轻轻擦去他脸上的泪水:\"别说这些。赶紧帮忙收拾,时间不多了。\"

夜幕降临,崔大可关掉家里所有的灯,和妻子坐在黑暗中等待。九点五十分,他们提着两个行李箱悄悄出了门。胡同里静悄悄的,只有远处偶尔传来几声狗吠。

那辆黑色伏尔加准时出现。司机是个面容严肃的中年人,一言不发地帮他们把行李放进后备箱。车子驶出城区。

\"师父都安排好了?\"崔大可小声问司机。

司机从后视镜看了他一眼:\"一会你们换车,直接广州,那有人接应,然后乘船去香江。\"

崔大可靠在座椅上,看着窗外飞速后退的景色。这是他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城市,如今却要以这种方式离开。他想起了师父最后对他说的话:\"到了那边,重新做人。\"

天蒙蒙亮时,他们登上了前往香江的渡轮。站在甲板上,看着大陆的海岸线渐渐远去,崔大可搂紧了妻子和两个孩子。海风扑面而来,带着咸腥的味道,却也让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

三天后,香江维多利亚港。

\"师弟!这边!\"

崔大可循声望去,看见一个穿着时髦西装的男人在码头边挥手。那是他多年未见的师兄何雨柱,师父的大儿子,如今已经是香江的名人。

\"师兄!\"崔大可激动地跑过去,两人紧紧拥抱。

何雨柱拍拍他的背:\"路上还顺利吧?我爸说你们要来,我都安排好了。\"他看向走过来的丁秋楠和两个孩子,\"这就是弟妹和侄子侄女吧?欢迎来到香江!\"

何雨柱的太太娄晓娥也热情地迎上来:\"一路上辛苦了。车就在外面,先送你们去酒店休息。房间都准备好了。\"

坐在舒适的轿车里,看着窗外繁华的香江街景,崔大可恍如隔世。高楼大厦,霓虹闪烁,衣着光鲜的行人...这一切与他熟悉的四九城截然不同。

\"师兄,师父他...\"崔大可欲言又止。

何雨柱会意地点头:\"父亲信上说了你的事。别担心,在这里没人会追究那些。父亲的意思是,你先在晓娥的酒店学习管理,熟悉了之后再给你安排。\"

娄晓娥接过话:\"我们九龙有家酒楼正缺经理,等大可你适应了,可以去试试。\"

崔大可感激地看着他们:\"谢谢师兄,谢谢嫂子。我一定好好干,不辜负师父的期望。\"

车子驶入半山区,停在一栋豪华酒店门前。崔大可抬头望着高耸的建筑,心中百感交集。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他要像师父说的那样——重新做人。

三个月后,崔大可已经基本适应了香江的生活。他在娄晓娥的酒店从基层做起,学习前台接待、客房服务、餐饮管理。虽然一开始语言不通,工作也很辛苦,但他拿出了当年学厨的劲头,进步飞快。

这天晚上,何雨柱和娄晓娥请他们一家吃饭。酒过三巡,何雨柱拿出一把钥匙推给崔大可:\"九龙那家酒楼明天开始就是你的了。父亲来信说,希望你能在这里重新开始,把过去那些事都放下。\"

崔大可握着钥匙,眼眶湿润:\"师兄,替我谢谢师父。我...我真不知道说什么好。\"

丁秋楠在一旁轻声说:\"我们会好好经营,不会让师父失望的。\"

何雨柱笑着举杯:\"来,为新的开始干杯!\"

\"干杯!\"

窗外,香江的夜景璀璨如星海。崔大可知道,这是师父给他的第二次生命,他一定会珍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