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修仙修傻了 > 第358章 万法归一,传承争执

修仙修傻了 第358章 万法归一,传承争执

作者:普广111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2 16:23:55

立春当日,灵山寺的无执念珠林迎来了第一场春雨。

小普法师站在“不二亭”中,望着僧道弟子们共同修剪的阴阳树——树干如松,枝叶似莲,枝头正结着兼具菩提叶与道纹的新芽。

忽然,一阵急促的钟声打破宁静,禅房方向腾起紫气与金光交织的祥云,正是金蝉子苏醒的征兆。

“师父!”

小普赶到时,金蝉子正坐在银杏树下,手中转动着一枚融合了佛道符文的念珠。

老人的眉心不再有晶体阴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枚淡金色的“不二”印记,与小普胸前的莲花疤痕遥相呼应。

“吾徒,”

金蝉子开口,声音中多了几分沧桑后的通透,

“佛道两派欲在端午举办‘万法归一’大典,却在‘传承’一事上起了争执。”

三日后,佛道长老会在灵山寺藏经阁召开。

小普望着阁中并列的《大藏经》与《道藏》,忽然想起蓬莱岛的生死轮——此刻的争执,恰似轮盘上“生”与“死”的拉锯。

全真教首座率先发难,手中捧着被篡改的《楞严经》道解本:

“融合之道虽好,但佛道经典不容混淆!此经将‘戒定慧’解作‘精气神’,分明是离经叛道!”

正一盟长老则指着道家《阴符经》的佛注本反驳:

“我道经注解引入‘因果’之说,明明是相辅相成,为何说是混淆?”

两派弟子各执一词,竟在阁中形成两股对峙的气场,险些引发斗法。

小普见状,解下腕间本已空无一物的“无执”假象,双手合十道:

“诸位可知,当年鸠摩罗什译经,曾借用道家‘玄学’概念;陶弘景着《真诰》,亦吸收佛家轮回思想。传承本非一成不变,而是如江河入海,兼容并蓄。”

三藏法师趁机展示新译的《不二经》,经文中佛道术语并列,却用星号标注异同:

“天竺佛教传入东土,亦经历‘格义’阶段。如今的‘不二’之学,正是当年‘格义’的升华,非是混淆,而是超越。”

金蝉子点头,取出从蓬莱岛带回的水晶棺残片,残片竟在阳光下映出佛道典籍自动对照的奇景。

然而,保守派长老仍不认同。

少林寺达摩院首座踏前一步,袈裟下露出“卍”字与“?”的刺绣冲突痕迹:

“禅宗‘不立文字’,道家‘清静无为’,本就反对繁琐注解。如今搞‘万法归一’,反而是自寻烦恼。”

武当山紫霄宫宫主则轻抚剑柄:

“我道家‘剑胆琴心’,佛家‘慈悲为怀’,若强行融合,怕是失了各自风骨。”

小普望着两位长老紧握的拳头,忽然想起苗疆的大祭司——他们的执念,正如当年他对“复仇”的执着。

他抬手轻挥,阁中突然浮现出西行路上的种种影像:敦煌的笑佛、西域的中观圣境、蓬莱岛的生死轮......

最终画面定格在洛阳白马寺的“不二亭”,亭中百姓正用佛灯点燃道香,以道符修补佛经。

“风骨非在形式,而在本心。”

小普取出徐正阳的龙虎双剑残片与张妙真的破执符灰烬,二者竟在掌心凝成一枚“和合剑符”,

“就像这剑与符,分开是‘杀’与‘渡’,合一则是‘止杀护渡’。传承的真谛,不在‘守旧’或‘创新’,而在‘因时因地,应机说法’。”

话音未落,藏经阁的天窗突然射下七彩光芒,照在并列的《大藏经》与《道藏》上。

奇迹般地,两藏的书页自动翻转,竟在对应位置显露出相同的核心义理——佛道两家对“心性”的阐释,竟如出一辙。

全真教首座颤抖着翻开《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句,其批注栏中不知何时多了《心经》“心无挂碍”的梵文音译。

“原来......核心从未分离。”

达摩院首座叹道,袈裟上的刺绣冲突竟自动融合成“卍?”纹。

紫霄宫宫主则放下剑柄,从怀中取出一本《禅剑合一录》,正是武当山秘传的融合典籍。

小普见状轻笑,知道真正的传承从来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端午大典当日,灵山寺山门前的无执念珠林已长成参天大树,每颗念珠都结着透明的果实,果实中映着信众放下执念的瞬间。

佛道弟子们不再身着单一服饰,而是根据修行法门选择兼容的装扮:有的僧人佩戴太极玉佩,有的道士手持莲花拂尘,却无丝毫违和。

大典的**是“佛道同源灯”的点燃仪式。

徐正阳以龙虎剑气引动道家“三昧真火”,苏凌仙姐妹用佛家“摩尼宝珠”凝聚光明,当两种光芒在灯芯交汇时,竟形成永不熄灭的“不二之光”,照亮了方圆百里的天空。

张妙真趁机撒出改良的“和解符”,符纸化作蝴蝶飞向各地,所到之处,佛道寺院的对立墙垣纷纷倒塌, 成为共同修行的“不二堂”。

三藏法师在大典上宣读新译的《传承经》,其开篇便说:

“法无定法,适口为珍;

道无恒道,应机则灵。

佛道如舟车,皆可渡河,何必争舟车之美?”

话音未落,天边竟出现罕见的“日月同辉”奇景,太阳中有佛塔倒影,月亮里显道观飞檐,正是天地对“不二”之道的认可。

大典结束后,小普陪同金蝉子漫步在念珠林中。

老人望着树上的透明果实,忽然轻笑:

“吾徒可还记得,你初入寺时问我‘佛在哪里’?”

小普点头,当年的场景历历在目。金蝉子伸手摘下一枚果实,果实中映出小普解下最后一道绳结的画面:

“如今你该明白了——佛在放下执念的当下,道在超越分别的瞬间。”

是夜,灵山寺的钟声与武当山的鼓声同时响起,两种声音交织成和谐的韵律。小普站在“不二亭”中,望着漫天繁星,每颗星都似一枚无执念珠,照亮着众生的无明之夜。

他知道,传承的迷思已解,佛道的“不二”之路,终将如这钟声与鼓声般,在岁月长河中奏响永恒的和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