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晋中镜 > 第一百二十五章 汝南篇序章 双花案(二)

晋中镜 第一百二十五章 汝南篇序章 双花案(二)

作者:兔儿知秋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2 16:23:48

“王隆为了拉拢他,送宅子和美妾,我想那些难以还原的竹简定是王隆给他的,查出那是什么书籍,也许就知道他们的目的了。”

“这需要花些时间。”

“贾游或许能够还原此书。”

“那还得去寻子初兄,他与贾游很是要好。”

“恐怕他无暇帮忙,也不愿帮忙。”

卢琛没有接话,他就是要让司隶校尉部的人知晓此事,徐义最有可能知晓杨骏之乱的内幕,杀害她之人必然也与当年的宫廷政变有着紧密关联,借此机会也许可以查到那份遗诏的线索。

前些天江南一带进献了孔雀、斗鸭、长鸣鸡等珍禽,贾南风知司马遹好治宫室园囿狗马,便将这些珍玩之物送至东宫,司马遹得之甚悦,遂命人把斗鸭畜养于城郊庄园的池中,并在池畔建造斗鸭栏,今日司马遹出城来到自己的庄园,并邀来一群贵族子弟宴饮游乐,观斗鸭之戏,崔缇和崔意也在其中。

“产羽虫之丽凫,惟斗鸭之最精........性轻捷以浮躁,声清响而好鸣。尔乃振劲羽、竦六翮、抗严趾、望雄敌,忽雷起而电发,赴洪波以奋击。”

太子文学应恂(应贞子)伫立石桥畔吟诵起蔡洪所写的《斗凫赋》,汝南南顿应家子弟多以文采好而显名,应恂由张华举荐任太子文学,他游学荆襄之地时观赏过斗鸭之戏,故而有感而发。

汝南应氏与袁氏、许氏、周氏、和氏同样都是郡望,族中应瑒为建安七子之一,其弟应璩也以才学着名,应贞初入仕途便得到夏侯玄的赏识,后来夏侯玄被诛三族,应贞在武帝时任给事中,累官散骑常侍,历任显位。

应恂和山氏子弟常有来往,翊军校尉山玮更是他的挚友,王隆对应恂亦是不屑。

“应家向来出才子,区区一个松滋令写的赋,怎能比的了应兄在皇后生辰宴上的即兴赋诗?”

宫宴上应恂为太子司马遹献给贾南风的那架四漆屏写了一篇赋,这篇赋和四漆屏一样,遭人非议,而今王隆重提此事,就是想让应恂难堪。

鲁瑶不客气的问道:“王射声此言究竟是在针对应兄?还是有意针对太子殿下?”

王隆冷冷的道:“我只针对陷害太子殿下的人。”

同为东宫属官,王敦对王隆之言大为不悦,肃然道:“虽然太子宽厚仁慈,但对小人绝不姑息,王射声认为谁是奸佞之臣,不妨明言。”

这样的质问,一时间空气都凝滞了,司马遹神情淡淡,目光仍盯着在水中混战的群鸭。

“集如异国之同盟,散如诸侯之背约,尔等唇舌之争犹如这斗鸭之戏。”

说话之人正是郗遐,他跟随侯公公来到这斗鸭场,站于傅畅和祖涣身后,一直很安静的观看斗鸭,以至于崔意也没发现他的存在。

这句话是雨轻在怡园池畔戏野鸭时所说,郗遐还开玩笑似的问她最想和谁结盟,她却说想让南北士族结盟。

郗遐怔住,望着她,又问:“你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

“《孙子兵法》有云,‘上下同欲者胜’。如果人心不齐,各有各的打算,要带领这样的队伍走长久很难,没有一致的利益难有人心的统一,心不齐是因为利益不一致。

司马家一统天下,北方士族自然稳压南方士族一头,并且逐渐压迫南方士族,夺取原本属于他们的利益,不甘人下的南方士族也开始在地方上兴风作浪,煽动地方叛乱,掀起一场场血风腥雨,人心不稳,朝廷难安,最终受苦的仍是百姓。

如果能够化解南北士族之间的矛盾,协调和平衡各方利益,就能实现上下同欲,南北人心融合,何愁不会天下太平?”

郗遐正色道:“你才读过几卷书,就敢大言不惭的讲什么人心,你根本就不谙世事,不懂人性的贪婪,莫要说南北士族之争,哪怕是合伙做生意,也要分人,不然到头还是一笔糊涂账。”

雨轻略显失望,苦笑道:“我知道即便自己倾尽所有,结果也未必尽如人意,况且我这人很小气,不舍得散尽家财,这辈子管好自己的人生就够了。”

“我看你是被陆玩带偏了,以后还是少跟他来往,他上次返回吴郡也是为了议亲之事,你与他走得太近,很容易让人误会。”

虽然郗遐这么说,但是在他心里也开始认真思考雨轻的那番话。

傅宣点头道:“季钰兄所言甚是贴切,群鸭相斗,确实如此。”

华恒面带微笑:“这话听着新鲜,季钰最近常去清平街学堂,果然又有长进。”

郗遐却道:“斗鸭可是珍稀之物,最怕不知是从哪里冒出来什么野猫野狗,把它们咬死了,却还有人在旁煽风点火,害的许多人丢了性命,真是人命不如鸭。”

去年东宫驯养了三十多只斗鸭,却被狸咬断了头全都死掉了,司马遹得知后大怒,华恒建议严查东宫内官,故牵连诛死者多达四十人,大都是无辜的末等小吏,郗遐不愿这样悲惨的事情再次发生,更不希望司马遹像当年东吴孙虑一样玩物丧志,这才婉转劝告。

华恒呵呵一笑,觉得郗遐此言太天真,东宫内事,岂容旁人置喙,贾南风已然对郗隆有所忌惮,若郗遐再得罪太子,只怕他在尚书省就待不长了。

恰逢天空一行南飞雁,崔意微微抬头,自语道:“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郗遐听后,略沉思,这两句诗有些伤感,但崔意神情依旧淡然,不知他是同情南飞北归的大雁不辞辛劳,还是羡慕南飞的雁不会形单影只。

华恒对司马遹道:“殿下,射雁如何?”

司马遹点点头,对众人道:“射雕凭勇武,射雁显箭术,若有人能射中大雁,本宫便赏他明珠十斛。”

王隆对自己的箭术颇为自负,即刻吩咐下人取来宝雕弓,一手拉开,射出金鈚箭,一声嘶鸣,雁行第三只大雁被箭射落,惊扰了雁群,大雁飞散。

有人拊掌赞道:“王射声果然好箭术。”

郗遐疑道:“好像是两人射中了大雁。”

司马遹望着大雁落下的方向,笑道:“真是有趣。”说着示意侯芳去找寻射箭之人。

过了一盏茶的功夫,侯芳便带着一名年轻人走到司马遹身前。

那人躬身施礼道:“草民隗至愚,拜见太子殿下。”

司马遹根本没有看他,而是拨弄着手中九连环,随口问了一句:“你是做什么的?”

“现在清平街学堂教书。”

华恒上下打量着他,呵呵笑道:“小小一名教书匠,竟敢跟王射声抢雁,莫非也想从殿下这里分一碗雁醢?”

“草民不敢,只是方才在路上遇到匈奴人卖牛角弓,故拿来一试。”

司马遹抬头看了他一眼:“你还会射箭,看来在清平街学堂教书,实在是大材小用了。”

隗至愚颔首道:“殿下谬赞,射中大雁,全凭一张好弓和一支雕翎箭。”

司马遹笑了笑,觉得他有些意思,又问:“你是哪里人士?”

隗至愚回道:“草民来自汝阴鸿寿亭。”

这时傅宣笑道:“我近日听说了汝阴郡的一桩奇闻异事,不知隗炤与你是何关系?”

隗至愚先是一怔,然后答道:“正是草民先父。”

潘滔问道:“什么奇闻异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