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名义:拒绝梁璐,靠钟小艾镇汉东 > 第157章 那架势,像是打了胜仗似的

由于对此地具体情况不明,李达康对沙瑞金说:

“沙书记,这个项目的招商由周桂春书记负责。”

“请他为您介绍吧。”

周桂春笑着走向沙瑞金。

随后汇报说:“沙书记,我们通过招商引资解决了资金难题,在原有基础上扩建了万亩茶园。”

“这片山坡后面全都是。”

沙瑞金望着眼前漫山遍野的茶树,问道:“真有一万亩吗?”

既然是万亩茶园,不到一万显然不够真实。

周桂春自信地笑着回答:“不止一万亩呢。”

看着周围优美的景色,沙瑞金感叹道:“这里让人感到心旷神怡啊。”

离开茶园后,大家推着自行车走在路上。

这时周桂春开口对众人说:“沙书记、李书记,我先行一步,在前方的金融产业园等你们。”

李达康随即对周桂春说:“重点看看东汇集团,让他们做好准备。”

话音未落,沙瑞金直接命令:“不用准备,一切照常就好。”

“绝对不能刻意安排。”

周桂春点头表示明白,骑上车便离开了。

然而怎么可能完全不准备呢?毕竟这是沙瑞金首次视察。

刚到门口,所有工作人员都站起来迎接。

李达康作为向导,引导沙瑞金参观。

他说道:“沙书记,这家软件企业是我们省最早的高科技企业之一。

当时许多高科技企业都是我们从其他地方引进来的。”

沙瑞金早有准备,直接说道:“我知道,是从吕州引进了两家。

因为这事,高育良差点跟你闹僵。”

李达康笑着回应:“这么小的事您都知道。”

沙瑞金说:“你以为我是白跑一趟的?”

接着,李达康继续介绍:“沙书记,这家企业……”

“主要业务是软件开发。”

“涉足金融、地产、养老等多个领域,成绩显着。”

“最初引进时,不过三五人而已。”

“七八条枪。”

沙瑞金笑着打趣说:

“比胡市长的人马还少些。”

随后李达康引他去看最新成果:

“您这边请,这些都是近期他们的产出。”

参观结束后,沙瑞金总结道:

“赵总,东汇集团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每月慰问敬老院的善举,这样的公益行动值得其他企业学习。”

赵总回应:

“书记,履行社会责任是我们应尽之责。”

沙瑞金感慨:

“但还是要替老人们感谢你们。”

赵总再次致谢,并承诺会更加努力。

沙瑞金对此次考察表示满意,李达康在一旁喜形于色。

随后,沙瑞金宣布离开,两人走出园区后继续交谈。

沙瑞金提及八年前市里一位副市长兼开发区主任的事,暗示涉及**问题被撤职。

李达康承认确有其事,且险些拖垮开发区。

沙瑞金追问是否发生过撤资逃跑的闹剧,李达康推测这是为了引出丁义珍的话题,便主动汇报:

“沙书记,我需汇报此事。

当时那位副市长兼开发区主任叫李为民,擅长招商引资,我在吕州任职时,他已经担任副市长,并兼任**秘书长。”

话题一转,沙瑞金忽然问:

“你在吕州与高育良共事多久?”

李达康思索片刻后开口:

“从那时算起,一年零三个月。”

“他当时是市尾书记。”

“育良同志,思路很清晰。”

“行事风格也很稳健。”

“不过……”

“沙书记,或许我不该多言。”

“但我觉得他在城市建设上略显保守。”

沙瑞金点头回应:

“京都的立春同志已经告诉我了相关情况。”

“听说你们在城建规划上有分歧。”

“最终立春同志站在了高育良那边,让你离开了吕州。”

李达康表面上称赞赵立春为人厚道,实则暗含讥讽。

他知道,赵立春有意将他调离原岗位,否则月牙湖项目哪有被否决的可能?

然而,他对沙瑞金依旧坦言:

“当初立春同志亲自送我去林城。”

“途中特意叮嘱:‘达康啊,我知道你是个能打硬仗的人,到了林城一定要干出成绩来。

至于吕州,经济基础本就不错,玉良同志继续按部就班即可。

’”

沙瑞金听罢感慨道:

“看来立春同志确实善于用人。”

李达康不动声色地向沙瑞金传递隐晦信息:

“也许立春同志另有考量。”

此话立刻勾起了沙瑞金的兴趣,追问具体含义。

李达康却卖了个关子,答非所问地说:

“一时难以说清,或许是我多虑了。”

“罢了,可能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见李达康不愿深谈,沙瑞金未再刨根究底。

但他隐约猜测,李达康欲提及的可能是高育良与赵立春之间存在嫌隙。

通过这种方式,李达康既试图激发沙瑞金对高育良的质疑,又悄然提升自己在沙瑞金心目中的地位,同时削弱高育良的形象。

汉东省林城经济开发区内,沙瑞金对李达康说:“听说你到任后提出‘法无禁止即自由’的口号。”

他略带调侃,“听说你什么都敢尝试,什么人都敢启用。”

李达康回应道:“不这样干,还能怎么办?墨守成规不适合我。

那时林城Gdp全省倒数第三,人均收入倒数第二,财政收入倒数第四。

形势所迫啊。”

沙瑞金点头表示理解,曾有过基层工作经验的他深知提升经济的压力,“确实逼得人必须大胆改革。”

李达康接着讲起李为民 ** 事件的影响:“他被抓后,三十多位企业家突然失踪,更没想到这起案件牵涉二十多家企业,贿赂金额从几十万到上百万不等。”

沙瑞金感叹:“和现在的丁义珍如出一辙,历史重演了。”

李达康摇头叹气:“每次想起,都觉得痛心。”

“那时候开发区变化巨大。”

“各种烂尾楼突然间多了起来。”

“那天我走在堤坝上。”

“边走边看。”

“说实话,那一刻我忍不住哭了。”

沙瑞金点头表示理解。

李达康继续说道:

“当时有些污染企业和小成本企业,也想挤进开发区。”

“但都被我挡在外头了。”

“我一直坚持在林城推动发展。”

“追求速度,追求Gdp。”

“但我们追求的是无污染的现代Gdp。”

沙瑞金说道:

“无论何时,作为决策者都要守住底线。”

李达康笑道:

“沙书记,我们可不敢逾越雷池。”

“我成长于农村。”

“深知污染对农民和乡村的危害。”

话语间流露出深深的痛惜。

沙瑞金笑着接话:

“接下来的事我也了解。”

“你未经省里的批准便行动了。”

“不过高育良同志因此 ** 。”

李达康意味深长地回应:

“是啊,自高育良之后。”

“吕州的市长人选便都由省里直接决定。”

沙瑞金分析道:

“你和高育良性格完全不同。”

“哦,对了,我想起一件事。”

“当年**组织了十二位年轻副厅级干部。”

“送去国外学习。”

李达康回答:

“没错,那是统一安排的。”

“对了,你可能不清楚。”

“高育良在国外时就表现得沉稳干练。”

“他说在国外待半年。”

“特别想念大米。”

“于是买了个小锅,让我帮他背着。”

“那架势,像是打了胜仗似的。”

李达康暗讽高育良。

沙瑞金听出了弦外之音,随口对李达康说道:“那是你的选择,你完全不必承受这些。”

李达康回应:“不,我也想安稳过日子。”

两人相视一笑。

随后,李达康提到林城的问题后,决定向沙瑞金汇报关于欧阳菁的情况。

他强调这是必要的预防措施。

他们移步到湖边,李达康开门见山地说:“沙书记,有些事需要向您和组织汇报。”

沙瑞金猜测道:“是打算离婚吗?”

李达康惊讶反问:“你怎么知道?”

沙瑞金笑道:“你们分居多年,这事早就不是秘密了。”

李达康坦白:“实际上已经分居八年。”

沙瑞金疑惑:“既然如此,为何拖延至今?”

李达康坦言:“她不愿离,我顾及颜面一直拖着。

但现在她说要去国外,按京都规定,若不离婚我得辞职。”

沙瑞金急切地说:“你不能辞职,我才到汉东,正需要你在改革中冲锋陷阵。”

“既然你已经告诉我了。”

“那我建议你考虑离婚。”

听到这句话,李达康心中的不安终于消散了一些。

他还捕捉到了一个关键信息——沙瑞金有意启用他。

这不仅意味着他在汉东的位置会更加稳固,还有可能得到晋升的机会。

他的心中不禁涌起一丝喜悦。

随后,他对沙瑞金表达了感激之情。

接着,沙瑞金继续说道:

“我们有些干部的家庭情况,组织上完全不清楚。

他们什么时候离婚、什么时候再婚,从不向上级报告。

更有甚者,全家移民国外,自己拿了绿卡,却还在主席台上大谈特谈如何教育群众爱国。”

李达康附和道:“确实如此,有些干部完全不顾及自身形象。”

沙瑞金注视着李达康,觉得他已经完全敞开心扉。

今天的谈话让沙瑞金对李达康建立了充分的信任,尤其是在未来的改革工作中。

毕竟,汉东已经有了祁铜炜,李达康也不能落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