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 > 第266章 无法突破三营的防线

而三营战士们凭借着顽强的战斗意志和坚固的防御工事,死死地抵住了日军一波又一波的疯狂进攻。

战场上硝烟弥漫,刺鼻的火药味呛得人喘不过气来,战士们的脸上满是汗水与尘土,却依旧眼神坚定,手中的武器不停地向日军宣泄着怒火。

日军在猛烈的火力打击下,丢下了一具具尸体,却始终无法突破三营的防线。

每一次冲锋,都如同撞上了一堵坚硬的墙壁,被无情地弹回。

工藤新一师团长望着那慢慢暗下来的天空,心中满是不甘与愤怒。

夜幕的降临对进攻一方极为不利,无奈之下,他只得咬着牙,极不情愿地命令部队停止进攻。

随着撤退的命令下达,日军如潮水般退去,战场上暂时恢复了平静。

三营的战士们看着日军灰溜溜地撤下去,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了下来,大家纷纷长舒了一口气。

有人瘫坐在地上,有人相互搀扶着,脸上露出了疲惫却欣慰的笑容。

“可算能休息一会儿了。”

一名战士喃喃自语道。

经过一整天激烈的战斗,他们每个人都已经疲惫不堪,此刻,能稍作休息,对他们来说便是最大的慰藉。

而在新山村基地里,赵伟学正站在作战地图前,眉头紧锁,神情严肃。

他的目光在地图上缓缓移动,仔细分析着日军的进攻路线和防御部署。

虽然今日成功击退了日军的进攻,但他深知,这仅仅是日军的试探性攻击,更大的危机还在后头。

“司令,今天咱们打得小鬼子落花流水,他们肯定元气大伤,短时间内不敢再贸然进攻了。”

一旁的参谋叶音满脸兴奋地说道。

赵伟学微微摇头,目光依旧停留在地图上,说道:“工藤新一可不是那么容易放弃的人。

今天的进攻,他或许只是在试探我们的防线。

接下来,他很可能会调整战术,发起更猛烈的攻击。

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

参谋叶音听后,神色一凛,点了点头。

赵伟学接着说道:“通知各营,今晚加强警戒,防止日军夜袭。

同时,让后勤部门尽快统计今日的弹药消耗,安排兵工厂加大生产,务必保证充足的弹药供应。

另外,让侦查连密切关注日军动向,一有情况,立刻汇报。”

“是!”

参谋领命后,迅速去传达命令。

赵伟学望着窗外渐渐暗去的天色,心中暗暗思索着应对之策。

而在老鹰岩基地的柳根和步文栋自从新山村基地那边战斗打响后,就一直关注着那边的战况,柳根忧心忡忡地望着新山村基地的方向,似乎能透过重重山峦看到那边激烈的战斗场面。

“步营长,听侦察兵说,日军从早上到现在都没停过攻击,这新山村基地的压力可不小啊。”

他的声音里透着明显的担忧。

步文栋却神色镇定,微微一笑,安慰道:“柳区长不必太过担心。

司令足智多谋,对此次防御作战必定是胸有成竹,我们一定能赢得这场胜利。

不过,咱们这边也不能闲着,得随时做好支援新山村基地的准备。

柳区长,我想了解下,咱们这边的兵工厂一天能生产多少手榴弹?”

柳根微微皱眉,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步营长你也知道,咱们这边人手没有新山村那边充裕,各方面条件也相对有限,兵工厂一天也就只能生产七八百颗手榴弹。

虽说数量不算多,但也是咱们能拿出的最大产能了。”

步文栋点点头,沉思片刻后说道:“七八百颗手榴弹,关键时候也能派上大用场。

咱们得想办法提高产量,哪怕多一颗手榴弹,到时候支援新山村基地,就能多一份胜算。”

他目光坚定地看向兵工厂的方向,似乎在思考着如何进一步挖掘产能。

“可这人手和设备就这么多,想要短时间内提高产量,谈何容易啊。”

柳根面露难色。

步文栋拍了拍柳根的肩膀,说道:“办法总是有的。

咱们可以动员更多群众来帮忙,一些简单的工序,比如组装手榴弹,让他们上手应该不难。

同时,让技术人员再研究研究,看能不能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柳根听后,眼前一亮,说道:“步营长这个主意好!

我这就去安排动员群众的事儿。

只要大家齐心协力,相信一定能提高手榴弹的产量。”

“好,事不宜迟,咱们马上行动。

另外,通知各连队,做好随时出发支援新山村基地的准备,武器装备都检查好,确保关键时刻不掉链子。”

步文栋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各项事宜。

他检查完两支预备连的备战情况后,马不停蹄地来到前山阵地。

13连负责的正面阵地,战士们精神抖擞,严阵以待,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可能出现敌人的方向。

步文栋仔细查看了防御工事,叮嘱连长一定要注意观察,不能有丝毫懈怠。

随后,他又赶到15连负责的南坡阵地。

这里地势较为复杂,树木丛生,是敌人可能偷袭的重要方向。

步文栋对15连连长说:“南坡位置关键,你们要利用好地形优势,加强巡逻,一旦发现敌人踪迹,及时汇报并做好战斗准备。”

连长坚定地回答:“是,营长!

保证完成任务!”

离开南坡阵地,步文栋来到14连负责的老鹰岩基地后山防御处。

后山是基地的大后方,防御同样不可忽视。

他认真检查了防御设施,对14连的战士们说:“后山是我们的退路,也是保护基地安全的重要防线,大家一定要坚守岗位,不能让敌人从这里突破。”

战士们纷纷表示,会坚决守住后山。

检查完一圈后,步文栋回到指挥所。

此时,侦查员送来的情报已堆满了桌子,他顾不上休息,立刻坐下来,对这些情报逐一查看分析,试图从蛛丝马迹中判断日军下一步的行动方向。

而在新山村基地里,赵伟学趁着战斗间歇,马不停蹄地视察后勤各个部门。

他深知,后勤保障是战斗胜利的关键,只有后方稳固,前线战士们才能无后顾之忧地奋勇杀敌。

当他来到兵工厂时,豪爽的毛厂长老远就迎了上来,笑着大声说道:“司令,您放心!

只要毛钢和火药供应得上,我这里就像开了闸的水,源源不断为部队生产手榴弹、地雷、炸弹!”

赵伟学听后,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拍了拍毛厂长的肩膀说:“毛厂长,这里就全拜托你了,前线的战士们可都指着你这儿的弹药呢!”

毛厂长胸脯一挺,自信满满地说:“司令放心!

保证完成任务!”

随后,赵伟学又来到搞技术的几个大学生身旁。

这些大学生是基地宝贵的财富,他们凭借着专业知识,为武器装备的改进出谋划策。

一个姓刘的大学生看到赵伟学,激动地说道:“司令,这次还真得感谢您的思想启蒙啊!

要不是您提出的理论,我们对91式迫击炮的改进还完全摸不着头脑呢。

您的想法就像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新的思路。”

赵伟学听了,欣慰地笑道:“那就好,大家多琢磨琢磨,把咱们的武器装备性能提升上去,才能更好地打击敌人。

还有那个地雷,你们也可以进行改进,像延迟地雷、连发地雷这些,都是可以研究和改进的方向。”

一个叫闫高林的大学生眼睛一亮,兴奋地说:“司令,您的想法太棒了!

我们之前还没想到这些呢,一定按照您这个思路进行改进。”

赵伟学点点头,鼓励道:“你们都是有知识、有头脑的年轻人,在武器研发改进上多下功夫,咱们就能在战场上占据更大的优势。

有什么困难,随时跟我说。”

就在众人热烈探讨武器改进方向之时,闫高林目光中满是求知的渴望,看向赵伟学,恭敬地说道:“司令,您上次跟我们提及的肩扛式火箭弹,实在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只是当时理解还不够深刻。

能否再劳烦您仔细给我们讲讲它的原理呢?”

赵伟学向来对这些积极探索知识、一心为抗日事业贡献力量的青年才俊关怀备至,对于他们提出的问题,总是不遗余力地热情解答。

此刻,他微微一笑,拉过一把椅子,缓缓坐下,以一种沉稳而耐心的语调开始讲解,小高啊,这肩扛式火箭弹呢,核心原理其实并不复杂,但却极具威力。

它主要利用火箭发动机产生的推力来推动弹头飞行。”

他拿起一支笔,在纸上简单画了个草图,一边画一边说:“你们看,火箭弹的内部构造,前端是弹头,里面装着炸药,这是用来对目标造成杀伤破坏的关键部分。

而后面则是火箭发动机。

发动机内填充着特制的推进剂,当火箭弹发射时,点火装置会引燃推进剂。”

赵伟学顿了顿,抬眼看着闫高林和周围聚拢过来的大学生们,见他们都听得聚精会神,便接着说道:“推进剂燃烧会产生大量高温高压的气体,这些气体从火箭发动机的喷口高速喷出,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向后喷出的气体就会给火箭弹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推动火箭弹高速飞行。”

“这种肩扛式设计,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的灵活性。

战士们可以在战场上灵活机动地使用,无论是对付敌人的装甲车、碉堡,还是低空飞行的敌机,都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而且相较于传统的重型火炮,它便于携带,对战场环境的适应性更强。”

闫高林一边听一边点头,眼神中满是兴奋与好奇,忍不住问道:“司令,那它的精度怎么保证呢?

毕竟在战场上,光有威力还不够,得打得准才行啊。”

赵伟学笑了笑,说道:“这确实是个关键问题。

要提高精度,一方面要在火箭弹的设计上下功夫,保证它飞行时的稳定性。

比如合理设计弹体的外形,让它在飞行过程中尽量减少空气阻力的干扰,保持直线飞行。

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在火箭弹上安装简易的制导装置,像一些小型的陀螺仪或者磁性传感器,它们可以感知火箭弹的飞行姿态和方向,然后通过微调发动机的推力方向,来修正飞行轨迹,从而提高命中精度。

当然,赵伟学继续说道:“以咱们目前的条件,想要直接生产出肩扛式火箭弹,确实存在很大难度。

不过,大家可以从它的原理出发,举一反三。

咱们先从简单的武器开始改良,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深入。

就比如说咱们现在缴获的日本91式迫击炮,这可是个有很大改进空间的家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