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四合院:从红歌开始硬刚秦淮茹 > 第153章

四合院:从红歌开始硬刚秦淮茹 第153章

作者:祁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2 14:18:20

渐渐地,陈杨将自己的产品销售思路娓娓道来,随后对刘翠花说:“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们可以把这些产品拿出去卖给外国人。虽然我们国家现在还不富裕,但在国外,人工成本很高。只要我们的产品足够吸引他们,他们会愿意出高价购买,完全不用担忧卖不上价的问题,老外可是出了名的‘人傻钱多’。”

“咳咳咳……”

刘翠花被陈杨的话呛得直咳嗽,连忙说道:“陈主任,您说话注意些,可别这么说,万一让人听见了,还以为您在破坏中外交往呢……”

“什么破坏外交,他们就是‘人傻钱多’!这件事您可以放心,只要不让老外知道,我不怕。”

对于老外,陈杨一直没什么好感:“这些老外都不是什么好东西,这些年欺负我们太多。我卖高价产品,也算是替我们受过的收点利息。”

没想到陈杨还是个有想法的爱国青年,真是长见识了。

陈杨向来对老外没什么好感,如今终于有了产品可以赚外国人的钱,不标高价他还觉得对不起自己。

国内有国内的规则,国外有国外的规矩。资本强国对我们虎视眈眈,多赚点钱又有什么不对?

“刘主任,咱们跟外国人没什么不同,谁也不比谁强。我国人力丰富、人工成本低,这是我们的优势,但不能因此把这优势当成廉价商品的筹码。手工地绣十字绣定价高也是为国家贡献力量。”

陈杨接着说道:“列强对我们虎视眈眈,我们更应从他们身上多赚些钱,助力国家建设。”

刘翠花无奈地说:“陈主任,您都这么说,我还能说什么呢?只是你这样做别惹出麻烦。洋人很精明,要是因高价引发不良后果就不好了。我家男人在驻外领事馆工作,外国人还是看不起我们国家……唉,还不如打场仗,当年打日本鬼子不解气,现在也想教训一下那些蓝眼睛金头发的家伙!”

“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我心里明白。”

陈杨嘴上虽这么说,其实心里也没底。后世的那个国家已经崛起,国力强盛,面对外国人时也能自信应对。

如今同样底气十足,但要说真的有把握,陈杨也不敢肯定。

不过,强硬一点也不是坏事。

陈杨暗自有了计划:“感谢刘主任的提醒,我会留意的。”

没料到,刘翠花的背景这么硬,她男人在驻外领事馆工作,实在厉害。

陈杨清楚,很多建国后的将领被任命为文职,去了外国领事馆任职,展现了国人的骨气。刘翠花的男人很可能就是其中一位,即便不是将军,也不会逊色。

一个月的时间已属难得。

有聋老太太坐镇,她目光锐利,在刘翠花协助下招来几位擅长针线的妇女。陈杨将签到所得的十字绣全部交由一大妈处理。

当然,通过系统签到获取十字绣材料并非易事,一旦原材料不足便难以解决。

刘翠花人脉广泛,很快联系到京城的一家纺织厂,定制了一批专用布料,成功化解了材料短缺的问题。

一周后,陈杨带着一幅名为《家和万事兴》、共643针的十字绣来到工厂,敲开了杨厂长办公室的门。

见到陈杨手中所持之物,杨厂长立刻展颜:“陈杨,你送来的是布料?难得见你这般大方,这可是头一回。”

“非为送礼,还请杨厂长指点一二。”

陈杨招呼来秘书,将十字绣展开,二人共同端详,继而向杨厂长展示:“杨厂长,您觉得如何?是否适合挂在家中客厅?”

“自然可以。”

杨厂长素爱字画,这却是他首次见到如此精致的十字绣,走近细观后问陈杨:“这确是由针线绣成?”

陈杨点头答曰:“正是厂中职工及街坊邻里擅长手工者共同努力完成。”

“不错。”

待杨厂长欣赏完毕,却恢复了往日的沉稳:“陈杨,你带来此物,定有所图吧?”

“不错。”

陈杨笑言:“我与街坊商议,打算响应国家号召,创办国内首个街道企业,先从十字绣做起,逐步扩展业务。杨厂长,待我们开业之际,您会否光顾,成为我们首位顾客,为新店添彩?”

“捧场自然是要捧的,但第一个客人这种事,我还真不敢担当。”

杨厂长在政事方面颇有见地。他听陈杨提到第一家街道企业时便意识到事情并非易事,到时候级别比他高的领导定然不少,第一个机会绝不会落到他头上。

“好,这个承诺我认了。”

杨厂长愿意给陈杨几分薄面,将这份十字绣珍藏:“陈杨,你很行……我听说,你们院里开会时,你调动了全院人的积极性。看来让你负责组织建设工作,确实是选对了人。咱们厂发展得越来越好,你功不可没。”

“我哪有什么功劳,不过是把厂里的经验带到院里罢了。而且当时院里三位管理者行事公允,赢得群众信任,轧钢厂的职工也都怀揣改善生活的愿望,只是他们习惯默默努力,不愿多言,我只是将他们未出口的话说了出来。”

陈杨自然不会贪功,又补充道:“我擅自使用厂里的成熟经验,能被厂长宽容已是难得,哪里还敢邀功。”

这就是说话的艺术,功劳归于领导,即便他们没有实际付出,依然是领导。

“你这机灵鬼。”

杨厂长笑言两句,却毫无责备之意。陈杨的表现已十分优秀,无需苛责:“行了,你把家里经营得有声有色,厂里的本职工作也得抓紧。我听杨柯说,你把工作经费都交给他了?别这样,钱要用就用,只要工作出成效,花多少钱都值得。”

这是在提醒陈杨,既要顾及外部事务,也不能忽视厂里的核心任务。

“是,厂长,我会尽快完成工作。”

陈杨对杨厂长说:“设计图纸我已基本完成,不过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斟酌。等图纸定稿后,咱们厂的技术人员再优化几次,相信很快就能做出成品。”

杨厂长闻言眉开眼笑。

陈杨做事一贯干脆利落,杨厂长只是随口一试,没想到他已经有了成果。

陈杨正忙着外部事务,却始终没忘了本职工作。

杨厂长叮嘱道:“别只顾着干活,必要的投入不能省,做项目哪能不花钱?这些经费就由你直接管理吧。”

“杨柯已经成熟了,您别总当他还是小孩。他很优秀,我打算带他一起进工作组。”

陈杨不动声色地安排好杨柯,也算是知恩图报。

杨厂长越听越高兴,立刻吩咐秘书把自己收到的礼品——酒和水果,送给陈杨。

像陈杨这样既懂人情世故又有能力的年轻人实属难得,杨厂长决定给予他最好的待遇。

这是陈杨应得的。

陈杨投桃报李,承诺半个月内拿出效果图。

实际上,单人手扶式拖拉机的设计图纸早就存放在他系统里,但设计产品哪有那么简单?轧钢厂在他来之前也没推出什么新品。

这些年都等过来了,不差这几天。

事情该拖还得拖。

杨厂长接到陈杨的承诺后,喜出望外,立刻拨通了杨柯的电话,嘱咐他准备300元经费交由陈杨支配。

至于这笔钱的具体用途,那是陈杨的事情,杨厂长并不过问。即便陈杨将这笔钱闲置不用,他也无所谓。

毕竟,只要能设计出产品即可。

当前,陈杨的主要任务仍是推动街道企业的发展。他不仅向杨厂长赠送了一幅十字绣,还通知了他的前任老师以及宋沁蓉的亲友,告知这一重要信息。

这幅十字绣将成为他们首个街道企业的象征,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这是陈杨巩固自身地位的又一次有力举措。

在未来的变革浪潮中,他相信积累的稳固根基会让自己更难以被撼动,甚至有机会保护他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