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生:截留19万,一路狂飙 > 第711章 走国产自主之路

江一舟这样悲观,林向东自然理解。

江一舟有通信技术博士学位,他爱人有电子工程博士学位。

两口子当年一起在瑞士留学。

如今,江一舟的爱人已经是同济校长。

《瓦森纳协定》,就是美国针对华夏编织的一张卡脖子大网。

从材料、技术与生产设备等各方面,限制对华的高科技出口。

比如电脑芯片,你只能采购英特尔或Amd等美国公司的。

哪怕就是像中芯国际这样做芯片代工生产。

也有所谓的N-2原则。

即华夏企业只能掌握落后于国际先进制造工艺2-3代的技术。

相当于落后10年左右,让你只能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位置。

对于江一舟的话,张如京轻轻点头,没有否认。

林向东又问道:

“张博士,在美欧等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之下。

在芯片的研发和生产上,我们用10年甚至20年时间。

有追平甚至赶超的希望吗?”

张如京想了一阵,摇头道:

“很难,20年时间也不够,希望非常渺茫。

整个产业体系,欧美积累了好几十年。

《瓦森纳协定》等于安排了一个全球一体化的高科技生产体系。

而华夏被排除在这个体系之外。”

林向东笑了笑,又道:

“所以,任何的赶超或弯道超车机会都不存在。”

张如京又摇头道:

“也不是全无机会,天之道,总有一线机会。

20年不够,30年,40年,总有一天能实现赶超。

华夏人够勤奋,够聪明,将来的市场规模够大。

只要综合国力慢慢赶上来,科技也会赶上来的。”

林向东淡淡一笑道:

“只要被赶上或超过了,美国人连自己的盟友都会下死手。

比如80年代,英特尔差点被日本公司逼到破产。

那时候,日本的半导体产业超过了美国。

结果,美国直接抓人,搞垮了东芝半导体。

转手又扶持韩国的三星做大。

后面又借着98年的亚洲经济危机。

逼着三星出让了55%的股份给美国公司。

将来,这样的事也必然发生在欧洲企业身上。”

张如京点头道:

“美国在70年代出了一部反海外**法案。

然后用了十几年推动它逐步国际化。

用一部国内法管辖全球与美国相关的商业行为。

也只有霸道的美国人能做到。”

张如京和江一舟不知道林向东为何会聊到这些事。

只是配合着聊天打屁,卖这位年轻的大金主一个面子。

FVc不仅持有150亿美金市值的股票。

还有30亿美金的现金躺在银行账户上。

林向东还管理着超过2000亿港币的私募基金。

26岁的年纪,就掌控着如此庞大的财富。

看着林向东侃侃而谈的样子。

张如京和江一舟都忍不住暗自心惊。

这样闲聊着,吃完饭,高远又安排了一间包房喝茶。

坐下来,林向东递了一根烟,突然道:

“江主任,张博士,我们有没有可能另起炉灶,换道超车?”

“另起炉灶,这怎么可能?”江一舟一脸愕然。

林向东替两人点了烟,微笑着解释道:

“是这样的,我们在蜀川的绵城申请成立一家产业投资基金。

最近已经批下来了。

名叫华虹产业投资基金,初始规模100亿Rmb。

华虹将为中科院微电所捐助1亿科研经费。

另外,微电所将在绵城设立一家分所。

这家分所会组织一批国内顶尖的专家。

在绵城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芯片。

华虹基金将为这个项目投资5个亿,占股80%。”

江一舟与张如京对视一眼,好奇道:

“华虹基金有哪些股东?”

林向东答道:

“华虹基金由我们在绵城创立的富乐投资主导。

富乐投资出资65亿,另有4家民营企业出资30亿。

绵城政府通过土地等资产折算出资5个亿。

基金实缴资本95个亿。

投资范围是绵城本地的科技型初创项目。”

江一舟忍不住翘起拇指赞道:

“小林,你这份魄力实在让人佩服。

不过,国产自主的芯片现在完全是0。

要实现从0到1的突破,很不容易。

哪怕有了科研成果,也面临着商业化和市场竞争。

在计算机芯片设计上,我们落后欧美太多了。”

林向东点头道:

“这个项目,期望短期之内实现赶超很不现实。

更不可能在主流市场与英特尔这样巨头去竞争。

如果有了成熟的产品落地。

我们只能寄望于在党政、安全、能源、交通等政策性市场逐步实现商业化。

只要有足够的时间,推动一代又一代研发成果商业化。

这个项目至少能满足部分行业的国产自主需求。”

江一舟颔首道:

“大方向肯定是没问题的。

只要有足够的投资,总有机会逐步提升。

国内也不缺这方面的专家和人才。

5个亿的投资,其实已经很多了。”

林向东又微笑道:

“这只是华虹基金对这个项目的初期投资。

等微电所有了比较成熟的研发成果。

这个项目就要转为公司化和市场化运营。

我们会为科研人员提供优厚的待遇。

还有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总之,以优越的条件来吸引顶尖的人才。”

张如京忍不住问道:

“林总,这也是你的风险投资计划吗?”

林向东道:

“是的,这个项目只要能够成功。

我们相信会获得巨大的投资回报。”

张如京想了一阵,点头道:

“这条路是有希望走通的。

只是要实现赶超很不容易。

可能需要几十年的时间。”

江一舟也感慨道:

“可能需要几代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

不过,随着经济发展,信息化需求也会不断增长。

华夏这么大的国家,政策性市场的规模也不小。

只要这个项目能够实现从0到1的突破。

国产自主的需求也能养活这样一家企业。

产品性能不需要多先进。

按照摩尔定律,落后几代也没多大问题。

实验室出了成果,关键在商业化应用的落地。”

林向东又点头一笑:

“华夏人在六七十年代的能研制出原子弹和火箭。

在21世纪,同样能研制出国产自主的计算机芯片。

我相信,国产自主是一条光明的大道。

从初步成功,实现从0到1的突破。

再到逐步提升,占领市场,只是时间问题。

20年,30年,我们都等得起。”

江一舟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小林,你有如此的眼界和格局。

难怪你的事业会如此成功。”

林向东又微笑道:

“江主任,因为我们相信国运,投资国运。

21世纪,必定是华夏重返世界舞台中央的时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