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四合院局外人 > 第72章 大西北的风甚是喧嚣

四合院局外人 第72章 大西北的风甚是喧嚣

作者:高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2 13:44:23

西北的风,带着戈壁滩特有的粗粝和干燥,卷起细小的沙尘,抽打在肖镇略显清瘦却依旧挺拔的身上。

他站在一片开阔的厂区前,身后是绵延的祁连山灰褐色的巨大山体,沉默而威严。

眼前是“光明公司”巨大的厂牌。

字迹依旧带着那个年代特有的遒劲风骨,只是内容早已物是人非。

曾经笼罩着神秘色彩、代号为504的国家重地,如今已彻底融入了地方经济的大潮,成为光明食品集团旗下重要的生产基地。

但肖镇知道,在那片看似普通的厂房深处,代号504的核心使命并未改变——高浓缩铀的尖端研究,如同沉默的磐石,依旧深藏。

而此刻展现在他面前的,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生机勃勃的景象:崭新的奶制品生产线和冰品车间。

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甜腻的奶香,取代了记忆中某些更为冷硬、带着金属和化学试剂混合的独特气息。

巨大的不锈钢管道在阳光下闪烁着银光,发出低沉的嗡鸣。

透过巨大的落地玻璃窗,可以清晰地看到里面忙碌的景象:白色的液态牛奶如同奔腾的小溪,在密闭的管道里快速流淌;身着无菌服的工人在现代化的流水线旁操作着设备;一盒盒包装精美的“光明”鲜奶、一桶桶“伊利”雪糕、一排排“蒙牛”酸奶,被机械臂精准地抓取、装箱、运走,动作流畅得如同精密的舞蹈。

“老肖,怎么样?大变样了吧?”一个洪亮的声音在肖镇身边响起。

老刘,当年和他一起在大西北做雪糕、放大烟花的老战友,如今是504厂转民后的第一任厂长,也是西北新材新材料集团的顾问。

他身材发福了些,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笑声依旧爽朗,用力拍着肖镇的肩膀。

肖镇收回投向车间的目光,看向老战友,脸上露出感慨的笑意,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是啊,老刘。做梦都想不到。”

他伸出手,轻轻抚摸着旁边一根冰凉光滑的不锈钢输送管道,指尖传来的触感坚实而陌生,“当年那些……”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了些许,带着一种只有他们这代人才能体会的复杂情绪,“造浓缩铀的车间,现在……”

他笑了笑,带着点自嘲和惊叹的混合,“产雪糕了!这奶香味儿,闻着是真踏实。”

“哈哈哈!”老刘大笑起来,声震屋瓦,“踏实好!老百姓的日子,不就图个香甜踏实嘛!我们这‘光明’、‘伊利’、‘蒙牛’,再加上农夫集团的‘黄金牧场’,快把国内中高端的奶罐子、冰柜子给包圆喽!市场占有率,这个数!”他得意地比了个手势。

“了不起!”肖镇由衷地赞叹,目光扫过远处那些依旧挂着特殊标识、安保森严的区域,心中了然。

这香甜的“光明”背后,是另一种无声的、更为沉重的“光明”在支撑。他话锋一转,带着关切:“老刘,身体还扛得住?这片基业,担子可不轻。”

“硬朗着呢!”老刘挺了挺胸膛,随即又压低声音,带着点促狭的笑,“就是这胃啊,胃伤着了,落下点老毛病。待会儿去食堂,你可得请我喝点好的养养!”

“少不了你的!”肖镇笑着应承。

告别了奶香四溢的504厂,肖镇的车队沿着蜿蜒的公路,驶向一片广袤的绿洲。

车窗外,大片的葡萄园在金色的夕阳下铺展开来,如同绿色的海洋,藤蔓上挂满了一串串沉甸甸、紫得发亮的果实,散发着醉人的甜香。这里便是马蓝拉特女神古堡酒业集团的所在地。

车子在一座融合了中亚风情与现代风格的庄园式建筑前停下。

早已等候在此的阿提江,带着妻子帕提曼和一对可爱的儿女,热情地迎了上来。

阿提江如今是集团技术部的副部长,脸上褪去了当年的青涩,多了成熟技术人员的沉稳,但笑容依旧淳朴热情。

“肖大哥!欢迎欢迎!盼星星盼月亮,可把您盼来了!”阿提江上前紧紧握住肖镇的手,用力摇晃着。

“肖伯伯好!”两个孩子用不太熟练但充满敬意的普通话问好,大大的眼睛里满是好奇。

帕提曼则端上了自家烤制的、撒满芝麻的馕饼和新鲜的葡萄,笑容温暖:“肖大哥,路上辛苦了,快尝尝我们自家葡萄园里刚摘的,甜得很!”

当晚,在葡萄园环绕的露天庭院里,一场充满民族风情的家宴热烈展开。

烤全羊滋滋冒着油光,香气四溢;手抓饭粒粒分明,色泽诱人;马奶酒醇厚浓烈。阿提江和几位维族老技师弹起了热瓦普,欢快的节奏流淌在葡萄藤架下。

帕提曼和几位穿着鲜艳艾德莱斯绸裙的姑娘们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裙摆旋转如盛开的花朵。

肖镇被这浓郁的热情包围着,脸上一直带着温和的笑意。

他品尝着阿提江引以为豪的新酿葡萄酒,醇厚的液体滑过喉咙,带来暖意。

看着眼前其乐融融的景象,看着阿提江一家如今富足安稳的生活,看着这片曾经荒凉的土地上崛起的现代化酒庄,他心中充满了欣慰。

这不仅仅是故人重逢的喜悦,更是一种见证——见证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用汗水和智慧,酿造出属于自己的甜美生活。

夜风带着葡萄的甜香拂过,肖镇的目光越过欢舞的人群,投向远处沉入暮色的祁连山影。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碾过战火,碾过荒凉,最终在这里,在这片曾经贫瘠的土地上,开出了繁荣与幸福的花朵。

在西北广袤而略显寂寥的土地上穿行数日,肖镇的车队最终驶入了一片更为特殊、也更为肃穆的区域——代号404。

这里曾是无数无名英雄隐姓埋名、奉献青春的所在。

如今,依托着深厚的技术积累和特殊的历史使命,一座崭新的“西北新材新材料集团及研究院”在这里拔地而起,成为国家尖端材料研发的重要堡垒。

高耸的围墙,严密的岗哨,无声地诉说着此地的非同寻常。

空气似乎都比别处更沉静几分,带着一种金属和特种材料混合的、难以言喻的冷冽气息。

接下来的二十多天,肖镇几乎完全沉浸在了研究院的实验室、车间和课堂里。

这里没有奶香,没有葡萄的甜腻,只有各种精密仪器运转的低鸣、高温熔炉散发的热浪、以及研究人员低声讨论技术参数的严谨氛围。

肖镇骨子里那份属于学者的热情被彻底点燃了。

离开大学讲台多年,那份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传道授业的执着,从未真正熄灭。

他换上了研究院提供的工作服,一头扎进了那些复杂而精密的课题中。

他给一群平均年龄比他小两轮、却已是国内顶尖材料领域骨干的研究员们上课,讲解材料物理的前沿理论,分享国际上最新的研究动态。

他深入实验室,与技术人员一起讨论特种合金的熔铸工艺、新型复合材料的性能极限,有时为了一个数据、一个参数,能争论到深夜。

余成和一帮当年一起在西北搞过“两弹一星”配套研究的老家伙们(如今都是挂着各种“顾问”、“总工”头衔的大国手),成了他课堂和实验室里最忠实的听众和“抬杠”对手。

“老肖,你这个晶界扩散模型,考虑过高温蠕变的影响没有?我们上次试制那批耐高温叶片,就卡这儿了!”一个头发花白、戴着厚厚眼镜的老专家在课堂上直接发问,毫不客气。

肖镇站在讲台前,推了推眼镜,眼神锐利:“老李,你提得对。高温蠕变是核心瓶颈之一。

我建议你们结合相场模拟和原位观察实验,重点关注位错在特殊晶界结构下的攀移机制……”

他转身在白板上飞快地写下一串复杂的公式和示意图。

下了课,又一头扎进保密等级极高的试制车间。

巨大的熔炼炉发出低沉的咆哮,映照着工人们被热浪炙烤得通红的脸庞。

肖镇和老李等人围在控制台前,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

“看这组数据,老李,”肖镇指着屏幕上一道异常的波形,“炉内温度场有轻微的不均匀扰动,可能是磁场屏蔽层某个点的耦合出了问题,得赶紧排查!不然这批高温合金的晶粒均匀性就废了!”

“他娘的,还真是!老肖你这眼睛毒啊!”老李一拍大腿,立刻招呼技术人员,“快!按肖工说的方向查!”

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肖镇仿佛又回到了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疲惫,全身心投入到这片承载着国家重托的土地上。

他那份严谨、博学,以及对科研近乎痴迷的专注,赢得了所有研究员和大国手们发自内心的敬重。

二十几天下来,他瘦了些,但精神却愈发矍铄,眼中闪烁着久违的、属于探索者的光芒。

直到行程的最后一天下午,肖镇才在老李一众小老头们连拉带拽的“抗议”下,从一份关于新型陶瓷基复合材料抗冲击性能的厚厚报告里抬起头。

“行了行了,我的肖大佬!”老李哭笑不得地抽走他手里的报告,“再这么看下去,你非得把这研究院当家不可!

明天一早的飞机,总得收拾收拾吧?再说,你这趟西北行,电话都关了多少天了?家里人不担心?”

肖镇这才恍然,揉了揉有些发涩的眼睛,失笑道:“不知不觉……真有点乐不思蜀了。”

他站起身,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脖颈,环顾着这间堆满书籍资料和实验模型的临时办公室,眼中带着浓浓的不舍。

这片土地,这些沉默奋斗的人们,总能让他找到最纯粹的归属感。

“走吧,老李。是该回去了。”他轻叹一声,开始收拾自己带来的简单行李。

当晚,老李和几位老战友在研究院内部一个朴素的小食堂为肖镇饯行。

没有山珍海味,只有几样地道的西北小菜和烫好的烧酒。

大家聊着当年的峥嵘岁月,聊着肖镇这家伙拿着电耙子祸害青海湖的鱼的往事,聊着各自儿女的现状,气氛温暖而略带感伤。

酒过三巡,老李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从自己随身的公文包里摸索了一阵,掏出一个折叠好的、印着金陵制药集团抬头的电报信封,递给了肖镇。

“喏,差点忘了。昨天下午刚到的,寄到504厂转过来的。说是……你家四丫头的事?”老李的语气带着点长辈特有的关心和好奇。

肖镇微微一怔,放下酒杯。橙玥?这丫头能有什么事,还专门发电报?他接过信封,带着点疑惑拆开。

里面只有一张薄薄的电报纸,字不多,却像一道无声的惊雷,瞬间劈中了肖镇。

电报是在金陵制药集团的老部下发来的,措辞很谨慎,但信息足够清晰:

“肖主任钧鉴:据悉,橙玥于港城,与孔捷将军之长孙孔潍州(金陵制药委培港理工博士)交往甚密。

孔生月内三遭意外,均得橙玥援手化解。二人似已相熟。详情待查。王月女士亦知悉此事,嘱转达。”

肖镇捏着电报纸的手指,几不可察地猛地一颤!

纸张边缘瞬间被捏得皱起。他脸上的笑容凝固了,眼神骤然变得极其复杂,震惊、错愕、难以置信,最后都化为一种近乎荒谬的宿命感。

孔捷?孔潍州?孔捷家的好大孙?橙玥?救了他三次?还……交往甚密?

老李和其他几位老友都察觉到了肖镇的异样,关切地看过来。老李试探地问:“老肖?家里……没事吧?”

肖镇深吸了一口气,戈壁干燥微凉的空气涌入肺腑,似乎让他从那份巨大的冲击中稍稍回神。

他缓缓抬起头,脸上勉强挤出一个极其复杂的笑容,那笑容里混杂着无奈、感慨,还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被命运狠狠捉弄了一下的恍惚。

他晃了晃手中的电报纸,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和干涩,像是从很远的地方飘来:

“没事……呵,没事。”他顿了顿,仿佛在消化这个离奇到极致的信息,最终长长地、近乎叹息般地吐出几个字,带着浓浓的宿命意味:

“这孽缘啊……”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一架草绿色的c80小型螺旋桨公务机,安静地停在404厂区深处一条专用跑道上。

引擎发出低沉有力的轰鸣,螺旋桨搅动着清冽的空气。

肖镇提着简单的行李,在一众一起放大烟花老战友的簇拥下走向舷梯。

晨曦微光中,众人的身影被拉得很长。握手,拥抱,用力拍打肩膀,所有的不舍和祝福都化作了无声的动作。

“老肖,保重身体!”

“常回来看看!”

“下次来,咱们的新材料肯定又有大突破!”

肖镇一一应着,目光扫过一张张熟悉而坚毅的脸庞,扫过远处矗立在戈壁晨曦中的研究院大楼,扫过那些沉默的厂房和绵延的祁连山脉。这片土地,这些人,早已融入他的血脉。

最后,他用力握了握老李的手,转身,踏上舷梯。

机舱门缓缓关闭,隔绝了外面送别的身影和戈壁清晨特有的凛冽气息。c

80在跑道上加速,轻盈地跃入灰蓝色的天空,朝着东南方向飞去。

肖镇靠坐在舒适的座椅上,舷窗外,大西北苍茫辽阔的画卷在下方缓缓展开。

无垠的戈壁滩呈现出铁锈般的赭红色,祁连山连绵的雪峰在朝阳下闪烁着圣洁的金光。

这片土地,承载了太多沉重的历史和滚烫的青春。

他下意识地又拿出那张被捏得有些皱的电报纸,目光落在“孔捷将军之长孙孔潍州”和“橙玥……交往甚密”的字样上。

指尖轻轻拂过那几个字,仿佛能触摸到命运那根荒诞而坚韧的丝线。

橙玥那丫头……从小就有主见,性子冷得像块冰,眼光更是高得没边。

孔捷那老家伙的孙子?他脑海里浮现出当年晋西北那个黑脸膛、嗓门洪亮、打起仗来不要命的孔捷。

他的孙子?橙玥救了他三次?还……肖镇摇了摇头,嘴角牵起一丝无奈又带着点释然的苦笑。

这兜兜转转的缘分,简直比西北的风还要让人捉摸不透。

飞机爬升,穿过稀薄的云层。下方的戈壁、山峦逐渐变得遥远而模糊,最终被连绵的云海所覆盖。机舱内很安静,只有引擎平稳的轰鸣声。

肖镇将电报仔细折好,放回贴身的衣袋里。他靠在椅背上,闭上眼。

眼前交替浮现的,是西北研究院里那些闪烁着智慧光芒的年轻面孔,是504厂奶香四溢的现代化生产线,是马蓝拉特庄园里阿提江一家温暖的笑容,是余成他们饱经风霜却依旧豪爽的脸庞……

最后,定格在一片迷离的霓虹光影中,一个穿着刺眼粉红衬衫、拖着巨大行李箱、在九龙车站人潮里茫然四顾的年轻身影,以及那个如同烈焰般耀眼夺目、踏着高跟鞋、将粉色钱包随意递出的清冷女子。

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两代人截然不同的命运轨迹,在这一刻,被一张薄薄的电报,被一句无奈的“孽缘”,以一种极其荒诞又极其必然的方式,紧紧地缠绕在了一起。

飞机平稳地向着东南方的航天城飞去,舷窗外是浩瀚无垠的云海,在初升朝阳的照耀下,翻涌着璀璨的金边。

机翼之下,是沉睡的、黄沙万里的西北大地。

机翼所指,是霓虹闪烁、故事正在发生的东方之珠。

黄沙的尽头,是璀璨的霓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