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东北匪事 > 第875章 国际调停

东北匪事 第875章 国际调停

作者:豆瓣算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2 13:33:07

埃文斯上将最近心情极度不爽。

自己正在东京湾,享受着阳光美女和沙滩,突然国防部居然万自己带着自己的第七舰队跑到日本海还有朝鲜海峡等一带活动。

见鬼,那里如今可是武装对峙的重点地区,弄不好就要擦枪走火。

日本人在米国的帮助下,再次成为世界军事强国。

埃文斯很清楚,实力强大的日本肯定要会出兵北海,和东北干仗。

联邦第七舰队赶到那里,弄不好就会发生武装冲突。

后来,日本真的出兵北海。

再后来,日本稚嫩的空军在北海战区被打得稀巴烂。

米国空军被迫下场,那个时候曾经有人建议把海军航空兵也纳入对日本的援助计划。

这个援助计划遭到米国海军的一致抵抗,最后在米国海军的航空队还是留了下来,援助日本的仅仅是空军而已。

要不然,这个时候,埃文斯上将的米国第七舰队,就没有航母编队。

没有航母,对于第七舰队这么大的一支舰队来说,绝对是非常危险的。

对于米国这样的超级大国来说,没有航母那都不能称为一支舰队。

在北海一战,米国损失了三千多架战机,如此的损失,国内都有呼声要直接对周浩所部宣战了。

但是,对方拥有核武器,就算要和周浩所部打仗,也只能像现在这样,偷偷摸摸地进行。

想一想,埃文斯都觉得有些可笑,和华夏这样的国家相处,完全没有必要兵戎相见。

关键问题是,人家现在也是非常强大的,米国已经用了不少手段,根本就拿人家没有什么法子。

再说了,人家现在也是拥有核武器的,就算要和人家打,也只能打一个不痛不痒,意义何在吗?

想不通的问题,那就不要去想,这就是埃文斯的处世之道。

但是,自己现在既然是米国第七舰队的司令官,那么就要为了这几万人的身家性命负责。

如今的第七舰队,拥有大型航母八艘,舰载机八百多架。战列舰六艘,巡洋舰八艘,驱逐舰二十八艘,护卫舰三十二艘,潜艇30艘,各种辅助舰二十艘。

第七舰队在别的地方可以说已经相当强大了。

但是,如今的这个半岛火药桶,却足以将第七舰队炸得粉身碎骨。

周浩所部再次布置的几千架战机如果想要对付自己的第七舰队,足以轻松将自己这一百多艘大小舰船全部炸沉海底。

在这片海域巡逻的时候,上到埃文斯上将,下到如同船员,每个人心里都极不踏实,生怕立马就遇到袭击。

在第三舰队的上空,舰队的舰载机有一半都在天上飞着,目的就为第七舰队保驾护航。

埃文斯的原则就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但是,埃文斯心里同样很清楚,米国在这一片投入了这么大,而空军更是全部都投入了进去。

埃文斯相信,随着战事的深入,自己的第七舰队很有可能也会投入到这个战场上去。

尽管埃文斯很不愿意,甚至整个舰队都没有几个人愿意,他们也不得不投入战场。

在埃文斯看来,这场战争完全是没有必要的。

米国为了这一场战争已经付出了很多。

而且米国还会继续付出。

可以预见,下一阶段的战争如果展开,米国的空军还会继续有重大的伤亡。

就算米国最终获得了胜利,周浩新开辟的土地都被他吐了出来,那又能怎么样?

难道米国还敢继续进攻,最后肢解华夏?

周浩说的是任何情况下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人家就算用了,你又能把对方怎么样?

大家互相毁灭吗?

有意义吗?

唉,想不明白啊!

看着蔚蓝的大海,埃文斯陷入了沉思。

如果仅仅是抑制华夏,作为当今经济最为发达,同时也是西方诸国带头大哥的米国,有很多方法的。

比如经济制裁,比如文化侵略。

使用战争是代价最大,效果又最不理想的一种方法。

或许国防部以及相关的一些智库给国家决策部门提供的建议是,让日本人去打头阵,米国除了支援一些物资,不会有别的什么损失。

但是,战争一旦开始了,他的走向就不是谁能控制的。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米国已经很深地牵连到战争里来了。

这一场战争,或许还会让米国牵连更深。

对于这场战争想不明白的还有欧洲的一些国家。

比如法国,比如荷兰。

在他们看来,如今的华夏已经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列强了。

而且还是一个实力相当强大的列强。

完全可以把华夏拉进制订规则的行列里来。

有钱大家一起赚。

这么打来打去,又没有办法彻底将其灭杀,有什么意思?

于是,在双方对峙的时候,法国和荷兰两国的斡旋特使联袂而来。

“布朗先生,对于我们此行的目的,你有没有信心?”

荷兰特使约克满脸心事重重。

作为米英的盟国,在行动之前,米国特使专门出使过法国和荷兰,希望法国和荷兰能够和英国一起出兵远东。

那个时候,帝国和荷兰毫不犹豫就拒绝了。

他们知道和东北国防军这样的超级势力作战,伤亡人数动不动就是数万,十几万,甚至数十万,米国扛得住,法国荷兰这样的国家扛不住啊!

再说人家是有用核武器的国家,真把人家惹怒了,给他们国家扔几个,他们直接就可以亡国了。

“没有什么信心。”

法国特使布朗摇头说道:“现在他们双方都卯足了劲要再打一场,或许等到第二场打完了以后,我们在进行斡旋,效果会好上不少。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在他们的第二场战争之前就劝和了他们,我们岂不是很有成就感。”

布朗笑着说道。

布朗这个时候就是尽人事听天命。

因为,周浩如果和米国的第二回合打起来,双方伤亡的人数很有可能会达到百万规模。

那绝对会成为人类历史上排的得上号的惨剧。

一旦周浩所部战败,日军就会在米国人的指示下挺进大东北的地区,而苏俄也很有可能会趁火打劫出兵。

到时候,很有可能诱发核战。

核战一起,将再没有战胜国。

如果米国华夏和苏俄一起进行核战大乱斗,人类文明很有可能会就此中断,又或者是如同传说中的大洪水事件让人类文明再次从石器时代重启。

话说,大洪水事件有没有可能是上一代文明的互相毁灭呢?

总而言之,像法国和荷兰这样的国家是不会愿意陪着别人一起完蛋的。

当然,也很有可能是周浩所部再次赢了日军,让米国的谋划付诸东流。

此战后,华夏的威慑必将更大,这也不是法国等国家愿意看到的。

在法国等西方国家看来,周浩所部和日本就此罢兵言和最符合他们的利益。

日本还没有被彻底击垮。

而吃了大亏的日本,必将继续成为抑制华夏的一颗重要棋子。

如今的西方国家,拥有先进的科技。

当然,在他们看来,他们的社会制度也是更为优越的。

华夏想要继续发展,必定需要和西方世界发生密切的交流。

当西方世界先进的文化传进华夏,或许能够慢慢对其进行文化入侵。

让他们的后辈认为,西方的月亮要比东方圆,西方世界的空气都是甜的。

然后,培养大量的亲西方人士,最后将华夏按照西方的模式进行改造。

对西方世界来说,四分五裂的华夏才是好的华夏。

对他们彻底没有威胁的华夏,才是美好的华夏。

怀着这样的心态,布朗和约克两人下了飞机,坐上迎接他们的专车。

沈阳的街头仍然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人们的生活井然有序,仿佛根本就没有感受到战争迫在眉睫的样子。

“布朗先生,他们不应该恐慌地到处逃窜吗?”

约克有些惊讶地说道。

布朗也有些茫然地摇头说道:“真是不懂这个民族,战火都快要烧到他们家里了,还能这么井然有序。”

这个时候,给他们开车的法国大使馆的工作人员说道:“布朗特使,这里的平民很信任他们的政府。

而他们的政府也没有隐瞒他们,很多前线的战事他们都会直接在报纸上公布。

不少情报人员直接购买他们政府发行的报纸,就能收集到不少情报。”

约克特使惊讶地说道:“难道这些百姓也知道距离这里几百公里的地方,正在进行当今世界最大的军事对峙?”

这个法国大使馆的工作人员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实际情况就是约克特使说的这样。

双方对峙的具体兵力,他们的报纸上都在大致的说明,和我们掌握的情况也是大差不差的。”

“这里的百姓就没有想过,一旦他们的军队战败,他们就要经历战火吗?”

约克特使很是疑惑。

这个法国大使馆工作人员无奈地再次摇头道:“这里的老百姓还知道他们的军队拥有核武器,对方一旦攻击这里的平民,很有可能会遭到核武器反击的。”

“东北国防军不是保证过在任何时候不会率先使用核武器吗?”

约克一脸的惊讶。

这个消息简直太劲爆,他们从来就没有听过。

该工作人员呵呵一笑,“如果对方的军队都攻打到心里来了,那说明周浩和他的东北国防军都已经黔驴技穷,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了。

那个时候的华夏,必然已经被列强拆分得四分五裂,国民必定身处水深火热之中,那个时候的周浩和东北国防军还会有什么顾及吗?

用这里来百姓说的一句话,真要到了那个时候了,就大家一起毁灭吧。”

“真是一个疯狂的民族!”

布朗都忍不住感叹。

然而这个工作人员却摇头说道:“布朗特使,您说错了。这个民族很理智。他们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民族。如果你真正了解这个民族,你会深深地爱上他们。”

布朗和约克没有当天就拜见周浩,现在要见周浩,怎么也是需要预约的。

尽管布朗和约克是法国和荷兰两国的和平特使,他们也需要提前一天预约。

而当天晚上,米国大使杜威和苏俄大使安德烈一起拜会了法国大使馆。

一阵寒暄之后,杜威就直接进入主题。

“布朗先生,我觉得你们此行毫无意义。

周浩所部的势力太过庞大,庞大到我们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单独对其进行压制。

而且,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相比于发展军事工业,相比于打仗,周浩在发展经济方面的能力更让人感到害怕。

仅仅不到十年的时间,东北国防军驻守的九州就全面回复,而且居民的生活水平远远超过他们之前曾经拥有过最美好的生活。

你们再看一看大东北地区,如果你们有幸进入更北部,那些原始部落,他们这里的义务教育已经深入到原始部落了。

甚至不需要五十年,这里就会成为新的世界中心。

这个世界的中心将从我们西方转移到东方来。”

“杜威大使,没有这么夸张吧?”

布朗感到很不可思议。

杜威摇了摇头,接着说道:“还有更不可思议的,仅仅十年时间,整个大东北地区的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九,成年人扫盲率百分之六十。

十年前,这个地区百分之九十都是文盲。

现在,除了年纪太大的,普通百姓都能正常阅读报纸。

你随便在大街上叫住一个卖菜的或者工地干活的,就目前的世界局势,他们都能给你分析得头头是道,基本逻辑不会有什么问题。

你再看一看这里的大街上,有没有流浪汉,和流浪儿童?

根本就没有。

这里的政府全面收留流浪儿童。

政府提供食宿他们可以和其他孩子一样正常上学,一直到大约,他们的学费基本生活费都是政府提供。

在这里,只要你愿意工作,你就能获得一份工作,就算你什么生活技能都没有,政府可以给你提供免费使用的土地,有人教你怎么种地。还能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我们和他们正常竞争,我们根本就不是对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